過去美國在大家的印象裡是一個高福利的大國,民眾生活非常有保障,就算超前消費都有政府兜底,但這次疫情為我們揭開了美國外表的糖衣,看病難、看病貴在美國是一個長期存在也十分嚴峻的問題。
根據《2018年美國家庭經濟狀況報告》顯示,2018年有25%的美國成年人由於負擔不起醫療費用而放棄必要的治療,20%的成年人遭受過意想不到的巨額醫療費用負擔,美國每年人均處方藥花費約1200美元,比任何其他發達國家的人都要多。
在我們的概念裡,美國作為一個高福利國家肯定有醫保報銷的,而且美國的工資不是很高嘛,怎麼還會有這麼多人看不起病。其實不然,美國和我國有全民醫保不同,美國屬於私人醫療保險體系,醫療保險不歸政府管。
根據美國商務部公開的數據,2019年美國所有家庭的中位數收入為6.87萬美元,人均收入中位數為2.73萬美元,折算成人民幣,美國人均年收入約25.74萬元人民幣,人均中位數收入為18萬元人民幣,可以看出美國人的收入是不低的。
但是美國的醫療保險平均一年要繳納2萬美元,有工作的,公司可能會幫你付70%,自己仍需繳納6000美元,相當於4.2萬人民幣,不是一筆小數目。根據美國CBO的調查顯示,2019年美國有將近3000萬人是沒有任何保險的,也就是說,十個美國人中有一個人就沒有任何保險。
而且彭博社報導稱,買不起昂貴醫保並非只是窮人的問題,它影響的收入階層十分廣泛,很多放棄購買醫保的人士年收入都在10萬美元以上。其次,美國的醫療費高到就算有醫療保險,報銷後的金額對於普通人來說還是難以負擔。
在國內做一個心臟彩超的價格差不多是1000人民幣,在美國的話是1000美金以上,整體上費用平均相差8-10倍左右,之前就有一則新聞,一位女士在美國醫院做個抽血和CT檢查,價格高達6089美元,醫保報銷後還需自付10395美元。
此次新冠疫情更是讓很多美國人身處困境,去醫院做個病毒檢測,費用就在200美元到4000美元之間,更不要提真正患上肺炎所需開資了。在美國叫一次救護車的價格也不便宜,平均下來一趟的價格就是三四百美元左右,美國政府銀行說,在美國將近40%的人是付不起400美元意外支出的。
而且美國醫院不需要先付錢後看病,看完病後患者才會收到醫療帳單,所以去醫院治療對於很多人來說是一種未知的恐懼,不知道看完病後迎接自己的是不是一筆巨額帳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