繽紛六月,夏花爛漫時節,由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和省政府共同主辦,省新聞出版廣電局、市政府、河北出版傳媒集團承辦的第27屆全國圖書交易博覽會唐山會場暨第9屆河北省書博會在南湖國際會展中心舉行。
此時的唐山,世園會園區內百花爭豔、花香瀰漫,會展中心展館內文化薈萃、書香四溢。美景與盛會相得益彰,花香與書香相合相融,完美詮釋了「花香伴書香,醉美鳳凰城」的展會主題,讓人流連忘返,陶醉其中……熱情好客的唐山人民,在美麗的鳳凰城與各界嘉賓共聞世園花香,共享文化盛宴!
書博會是全國圖書出版界的盛會,也是推動全民閱讀、促進文化繁榮的橋梁。本屆書博會在唐山舉辦有著特殊的意義,它既是人民群眾品味華夏書香、展示唐山風採的一次盛會,更是全面檢驗城鄉群眾閱讀成果、喜迎黨的十九大的一次實際行動。近年來,市委、市政府深入實施文化惠民工程,大力倡導全民閱讀,加快打造「書香唐山」,閱讀已深深紮根於市民生活,成為提升城市氣質、厚植城市內涵的文化自覺。而選擇唐山作為書博會承辦城市之一,也是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和省委、省政府對我市文化發展工作的信任和肯定。
讀書路上,你我同行
文化是城市的靈魂,也是一個城市受尊重、被喜愛的理由。唐山,這座鳳凰涅槃的城市正在因閱讀而日益豐盈。
唐山廣播電視臺音樂廣播節目總監李衛欣,是出了名的讀書達人,她同時擔任著市朗誦藝術學會的理事,這幾天顯得格外忙碌。5月29日和30日為南湖世園會策劃主持的「憶屈子,覽國風」南湖端午文化夜遊園系列活動、6月1日保利大劇院的「花香伴書香,醉美鳳凰城」朗誦晚會、6月3日的「書香共我」朗誦專場,「連續幾個大活動下來,的確感覺有些疲憊,但正是踴躍參加這些活動的人,讓我感受到了在全民閱讀這條陽光大道上書香共我所煥發出來的巨大能量,有太多太多值得記憶與回味。累,值得,快樂在其間。」李衛欣說。
鳳凰城所散發的陣陣書香,佐證了「愛讀書、勤讀書、讀好書、善讀書」已成為人民群眾的一種習慣、一種追求。
在本屆書博會上,曹妃甸區十農場農工張景生家庭榮獲全省第三屆「十佳書香家庭」。張景生自幼喜愛讀書看報,在生產生活中以書報為師,汲取科學知識和文學才藝,為當地文友們自費傳遞優秀讀物。張景生全家忙完農活後,幾乎每天都會在固定時間一起閱讀。這種融洽的閱讀氣氛,讓整個家庭的氛圍其樂融融,也傳承了孝老睦鄰、創業成才的好家風。他直言:「不論是對於個人還是整個社會,閱讀都是提升其整體素質不可或缺的通道。」
在美麗的鳳凰城,像張景生這樣獲得全省閱讀榮譽的人和單位有很多,市文廣新局職員崔志勳榮獲省全民閱讀活動先進個人,劉喜林獲閱讀大賽先進個人等;市閱讀辦獲得省全民閱讀活動先進單位,還榮獲省「閱、知、行」青少年誦讀大賽先進組織獎等。
書匯城鄉,溫馨你我
近年來,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設「書香之城」,將「推進全民閱讀,建設書香唐山」置於城市轉型發展的戰略高度,著力推進這一文化工程,形成了市、縣一級以圖書館為中心、鄉鎮一級以鄉鎮綜合文化站為中心、村一級以農家書屋為主的閱讀設施服務體系。自「書香唐山」建設啟動以來,從市領導到機關幹部,從學生到普通市民,成百上千的讀友們自發成立的書友會、讀書會如雨後春筍般蓬勃發展,鄉村的孩子們也有了自己的書友會和讀書俱樂部。
「讓每一個人都有書讀,讓每一個人都能跟大家分享讀書的樂趣和體會。」著名電視節目主持人、唐山朗誦藝術團主席韋田如是說,而這也正是建設「書香唐山」的目標。
從2007年唐山成立第一個朗誦藝術學會以來,跟閱讀有關的唐山市詩詞學會、唐企藝聯朗誦藝術微信群、全民閱讀唐山閱讀會微信群及各縣(市)區朗誦團體、中小學校和大中院校朗誦社層出不窮,在傳遞正能量、傳播真善美方面發揮著不可估量的積極作用。
「作為唐山朗誦藝術學會發起人之一,當初只是想把幾個有相同愛好的人聚到一起,倡議建立一個朗誦藝術學會,共同探討,共同促進。令人沒有想到的是,學會由最初的幾個人發展到目前的全市有數十萬人參與進來。」韋田驕傲地介紹著朗誦藝術學會的發展歷程。
閱讀氛圍需要營造,閱讀習慣需要培養。「讀書習慣要從小養成」,對於這句話,在路北區第54中學有著最真的詮釋。這所初中學校,非常注重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不論是課堂上聲情並茂地朗讀,還是課餘在學校圖書館遨遊書海,抑或是在墨香中一筆一划地臨帖,這裡的孩子們無時無刻不受到書香的浸潤。對此,史淑莉校長說道:「就是要讓孩子們真心地體驗到讀書帶來的快樂。」
在唐山,不僅僅是學校營造著這個城市的閱讀氛圍。在工廠,全市各級工會依託上千家職工書屋通過豐富多彩的閱讀活動,吸引著越來越多的職工踴躍參加,初步形成了全市百萬職工讀書成才的可喜局面;在城區,有200多個社區成立了社區朗讀藝術團;在農村,有3750萬戶家庭紛紛參與到「我讀書我致富」的活動中,大家紛紛把自己的讀書故事或心得近2萬篇發到網際網路上,總計網上投票30萬人次,評選他們心目中的「書香門第」和「致富能手」……
架起橋梁,託起夢想
5月30日,唐山圖書館微信公眾號入選「大眾喜愛的50個閱讀微信公眾號」,這是由中國新聞出版傳媒集團、中國全民閱讀媒體聯盟評選出的最具影響力的權威發布;這是全國近4000個公眾號裡選出的五十分之一;更是出版界、閱讀界和數據分析專家對唐圖工作的認可。
唐圖人理應自豪!
在引領全民閱讀的路上,他們通過市圖書館這一平臺,用書籍架起了通往智慧的橋梁,用知識託起了太多成功的夢想。
為將市圖書館打造成「引領全民閱讀、建設書香唐山」的高地,吸引更多的讀者走進圖書館、利用圖書館,他們通過外借、閱覽、圖書宣傳等手段,為廣大讀者提供服務外,還定期舉辦唐圖講堂、周末影院、剪紙講座、讀者沙龍、詩歌朗誦會等活動。
為了提升圖書入藏的針對性,把圖書館辦成群眾的書房,他們還開展了「讀書圓夢——萬人採書」活動,主動對接讀者需求,利用宣傳單、櫥窗、展架和網站、微信等多種途徑廣泛徵詢讀者意見。截至目前,讀者參與採購圖書達1.27萬冊,其中市圖書館共收到推薦書目3270條,已採購上架圖書4258種、3126冊。同時還開展了「放飛圖書,傳遞誠信」圖書交流活動,號召市民把自家圖書拿來交換,使閒置圖書發揮更大的作用,惠及更多的讀者,實現更大的價值。
如今,市圖書館已成為了我市引領全民閱讀活動的主陣地和「市民的大書房」。
文化之旅,書香之戀
書籍承載著文明的記憶,也是一個城市社會文化發展程度的重要彰顯。
我市共有5201個行政村,2012年9月底前已經實現了所有行政村農家書屋的全覆蓋,實現了村村有書屋、人人有書讀。通過國家、市、縣財政支持,實現了農家書屋出版物的持續更新。農家書屋建成以來,通過加強書屋硬體建設、增大書屋資金投入、豐富書屋圖書品種、提高書屋管理水平等手段,不斷提升了農家書屋服務能力。通過舉辦朗誦、徵文、讀書心得、「唱詩會」等豐富多彩活動,調動了廣大農民參與閱讀的熱情和積極性。實踐證明,農家書屋在促進農村豐產增收、提高農民科學文化素質、豐富農村文化生活等方面已經並且正在發揮著越來越重要作用,成為深受農民青睞的惠民工程。
讀書需要交流,閱讀需要分享。在交流和分享的過程中,知識得到了傳遞和升值。建設「書香唐山」,強調通過不同媒體,加強讀書交流平臺建設。通過評選書香家庭、書香機關、書香軍警營、書香社區和書友會,積極引導公眾閱讀,讓閱讀不再是件孤立的事。
全市各級公共圖書館有計劃地送圖書進社區、學校、企業、軍營、工地、農村,擴大服務人群,拓展服務領域,滿足讀者多樣化需求。自2015年始,全市共開展圖書「六進」活動3254次,為基層群眾送書117880冊。
閱讀的推廣,需要全社會共同創造一種和諧舒適的閱讀氛圍,需要政府加強渠道上的硬體建設。據了解,全市已經啟動公共圖書館總分館制建設試點工作,選定了路南、路北、遷安、豐南4個區(市)文廣新局為試點單位,力爭於今年底前實現總分館圖書資源共建共享,通借通還。
豐南區圖書館組建成立了理事會,創新管理機制,調動社會力量積極參與公共文化服務,在引進專業人才、提升服務效能等方面進行積極探索,取得了較好的成效。
遷安市投入800餘萬元對市、鄉、村三級綜合文化服務中心設施設備進行改造提升,建設了公共文化資源共建共享平臺,進一步打通公共文化服務的「最後一公裡」,真正做到了把群眾想要的文化送到了百姓身邊。
屆時,不管你身在何處,在中心城區步行30分鐘,在城市社區步行10分鐘,即可借閱到圖書。這就是唐山市打造的圖書館分館制,讓閱讀隨時伴隨你我,讓好書就在身邊。
建設「書香唐山」,對於唐山而言,不僅僅是一句口號,更化成落地生根的各項品牌特色讀書活動,有效引領著廣大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文變染乎世情,興廢系乎時序。」閱讀對文化素質的提升,久久為功;文化對城市品格的塑造,積微成著。如今的唐山大地,名家講壇、文化大講堂、唐圖大講堂、社區大講堂等特色讀書活動輪番上演,全民閱讀進機關、進學校、進企業、進村壪、進社區、進家庭、進工地、進軍營、進特殊人群,深入到鳳凰城的各處角落,成為一道最美的風景。
讓你我同心攜手,發揮我們的力量和能量,為全民閱讀活動更加廣泛深入地開展鼓與呼,讓閱讀的聲音越來越響亮,讓「書香唐山」溫馨你我…… (記者 盧山 通訊員 李永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