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勸君更盡一杯酒
在古代,友人相別,必一送再送,折柳相別,置酒餞行,久而久之,送別飲酒,漸成習俗。戰國時,義俠荊軻離開燕國,前往秦國行刺秦王。燕太子丹等將他送至易水畔,為其置酒餞行,有歌曰:「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返」,歌中既有盼望刺秦成功的俠士激情,又有永遠訣別的豪邁悲壯。陶淵明詠此歷史故事贊曰:「飲餞易水上,四座皆群英。」
-
【詩詞鑑賞】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走進詩摘詞選,品味詩意人生 唐代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
勸君更盡一杯酒——歷史上最著名的送別詩
現在科技發達,「天涯若比鄰」,但在遙遠的古代,這一別就有可能是「生死兩茫茫」了。於是送別時候就有了很多名詩名句,古往今來最有名氣的當屬這首:《城曲·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這首詩我們從小都會背誦,可謂是啟蒙讀物,以至於長大後我們都把它給忽視了。記得剛我高考完和同學聚餐拍畢業照時,耳畔響起的都是「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沒有一位同學給我說這句詩,當然我也沒有想起來。顯然,我們忽略了它的價值。
-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描寫了一幅什麼樣的場景?
【原文】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詩人寫下一句「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作為最後的訣別。聚蜘》慕 詩人也曾遠走塞外,體會過邊外生活的寂寥。「西出陽關」雖是一次壯舉,卻既不能減弱離別的悲傷,更不知是否還有重逢的機遇,詩人只能再斟上一杯美酒為友人壯行。豈料,「西出陽關無故人」竟成了現實,詩人在送走友人後不滿六年便真的與世長辭了,歷史的真實讓人唏噓不已!
-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作者:王鵬飛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千年前,馬蹄曾踏在你身;千年前,曾有萬千不知名的人在這裡化作沙土;百年前,摩詰的目光曾望向你,用一樽清酒與故人分離;如今,我還未到你身畔,留下些許遺憾。陽關,是必定要去的。
-
「滇王杯」徵文評選優秀作品:《勸君更盡一杯酒》
勸君更盡一杯酒張天彥 酒,有讓人超脫曠達,忘卻痛苦的功效;酒,據說是自由的精靈!東方的莊子主張天人合一,倡導「乘物而遊」,給酒注入了忘卻生死、拋棄榮辱的自由精髓。酒是自由的精靈,設想在涼月好風、花開滿庭、新釀初熟、故地重遊、賓主酬答之際,溫一壺陳酒,你推我勸,無拘無束,何等逍遙。張開自由的翅膀,遨遊在山巒之巔、溪水之畔、郊野之中、翠微之內,吮吸幽雅舒暢的甘露,品味散漫美妙的人生,所以周穆王暢飲於昆倉瑤池,獨酌於蓮花峰上,享受王者的自由;桓溫置酒於龍山之頂,忘卻凡事,享受志士的自由;杜牧「把酒上翠微」,撥弄清風,享受隱者的自由。
-
【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第四場: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嘉賓王立群點評:這首詩是一首非常有名的送別詩。我每讀一次,特別是最後兩句「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就想起那首非常流行的草原歌曲《鴻雁》的歌詞:「酒喝乾,再斟滿,今日不醉不還」。為什麼讀這首詩會想起來《鴻雁》的歌詞呢?我的理解是:這首詩寫的是什麼?
-
酒裡藏情|天下哥們一生情,勸君更盡一杯酒——送別酒
在古代送別酒是相當盛行,從「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的古詩中我們就可以看得出來,但是卻總免不了有「都門暢飲無緒」的感覺。在如今的社會,客人辭行、老領導退休、同事離職、朋友遠行等,都離不開送別酒,不過它不同於古代,而是「天下哥們一生情,勸君更盡一杯酒」。
-
勸君更盡一杯酒「一帶一路」皆朋友
2018「一帶一路」工商領袖峰會舉行,探索「一帶一路」更多可能性 勸君更盡一杯酒「一帶一路」皆朋友 看本文視頻掃二維碼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杜江茜攝影樊凌峰 「勸君更盡一杯酒,『一帶一路』皆朋友。」
-
感受傳承千年的酒文化,劉伶醉不但香醇,還很好看!
好新聞 好風景今天上午,2019「醉美保定 · 冰雪童話」溫泉冰雪季活動的參會人員來到了保定徐水的劉伶醉景區,在這裡,大家一起逛廠區、品美酒,感受千年酒文化。徐水釀酒業自古發達,有千餘年歷史,所釀佳酒遠近馳名。據歷史記載,晉朝名士劉伶,不遠千裡來到遂城(今徐水)訪友張華,常以此酒為樂,劉伶醉因此而得名。劉伶醉酒傳承傳統釀造技藝,於千年窖池發酵,採用優質高粱釀製,經地下百年酒海長期陳儲而成。目前,劉伶醉燒鍋遺址已入選「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單」。劉伶醉釀造技藝也被列入「河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古人送別時為什麼喜歡喝酒
古人在送別時要飲酒,稱為送別酒,是非常有講究的。唐僧在去西天取經時,唐王李世民讓唐僧喝酒,唐僧說自己是出家人不可飲酒,李世民強調這是送別酒也是素酒,飲一杯無妨。如果只是單單一杯酒倒也沒什麼特別的,只見李世民低頭捏起一撮土,彈入酒中,唐僧不解,李世民說:「寧戀本鄉一捻土,莫愛他鄉萬兩金」。
-
劉伶醉的這款酒裡,究竟藏了多少魏晉狂士的放蕩?
中國素有「好水釀好酒,好土塑好壺」之說。無論是聞名遐邇的茅臺酒、五糧液,還是河北名酒老白乾、山莊老酒,周邊皆有名川大河、甘美水源。而今保定市徐水縣,徐河自西向東奔流而過,然後匯入白洋澱。或基於此,徐水自古以來成為釀酒的理想之地,而傳承至今、最為著名的當數「劉伶醉」酒。
-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元二同學從此千古留名
這首「送元二使安西」是小學生必備詩詞之一,其中的「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一句更是千古傳唱,此詩是王維送朋友去西北邊疆時作的詩,後有樂人譜曲,名為「陽關三疊」,又名「渭城曲」, 詩人送友人元二(元二原名元常排行老二)使是出使的意思,安西為唐安西都護府,為現在的新疆。
-
一曲古琴《陽關三疊》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聽琴·交流·請加鹿七弦:luqixian777 渭城曲 / 送元二使安西 作者:王維 (唐)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
9首深情送別的詩詞: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送元二使安西 / 渭城曲》——唐·王維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賞析:早晨的雨下得不長,剛剛潤溼塵土就停了。從長安西去的大道上,平日車馬交馳,塵上飛揚,朝雨乍停,天氣晴朗,道路顯得潔淨、清爽。
-
冀酒劉伶醉品牌危機:巨力集團被指不再「輸血」,封壇老酒陷一折...
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金曉巖 北京報導劉伶醉作為河北省的老牌名酒,曾經在冀酒中有著很大的影響力,然而由於經營不善,以及外省酒的大量注入,市場佔有率越來越小,在市場中的影響力也日漸式微。
-
勸君更盡一杯酒,橘貓千萬不能養,要知道大「橘」為重啊!
關於橘貓,網上的段子數不勝數,什麼「十隻橘貓七隻胖,一隻特別胖,一隻賽大象,還有一隻壓塌炕」這些詼諧的話語,反映出了橘貓最大的特性就是「月半」,所以才會有「勸君更盡一杯酒,橘貓千萬不能養」的說法。
-
「勸君更jin一杯酒」,「盡」還是「進」?很多人傻傻分不清
有些則是同音字,令人傻傻分不清,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王維的「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有些人常常會誤寫成 「進」。記得詩詞大會的第一季,有個叫大衛的外國選手,就敗在了這道題上。其實我覺得可以理解,因為古代確實有「進酒」一說,意為「勸酒、飲酒」,例如李白的「將進酒,杯莫停」、辛棄疾的「重進酒,換鳴瑟」。那麼這裡為什麼是窮盡的「盡」呢?這得從這句詩的背景和寓意來看了。
-
千年窖池,古法釀製—劉伶醉酒業
劉 伶 醉 公元268年,西晉「竹林七賢」之一的劉伶離開安徽故鄉,前往河北中山郡遂城拜訪好友張華遂城即今日的徐水,張華深知劉伶嗜酒如命,經常以酒代糧,於是拿出當地的陳年美酒款待,劉伶痛飲之後,乘著醉意即興寫下了千古名篇《酒德頌》,隨即昏然醉倒,直到三年之後方才甦醒,因此被世人譽為「酒仙」。「張華造酒醉劉伶」成為一段傳奇佳話,歷代梨園名家的傳唱,讓一代先賢劉伶沉醉三年的名酒——「劉伶醉」名揚天下。
-
王維十首送別詩,更盡一杯酒,長望淚沾襟
再看他的送別詩,王維當過大官,又是大詩人,可能是出於工作關係、私人友情,或是出於仰慕、巴結等原因,王維有一大批朋友,無論關係深淺、情誼厚薄,迎來送往是常有的事。於是王大先生就寫了很多送別詩,最後自己也沒整理,結果有些就重名,但卻都很精彩。下面精選十首,一起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