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發布2018年環保成績單:空氣品質優良天數超2/3

2020-12-10 中國經濟網

  江蘇發布2018年環保成績單:空氣品質優良天數超2/3

  中國江蘇網4月28日訊(記者袁濤 胡悅)4月28日上午,江蘇省政府舉行新聞發布會,發布2018年江蘇省生態環境狀況公報。會上,省生態環境廳總工程師錢江介紹相關情況。記者了解到,2018年,在全省地區生產總值增長6.7%、總量達9.26萬億元的情況下,全省生態環境質量穩步改善,實現了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的「雙贏」。

  新聞發布會現場。

  空氣品質:全省優良天數佔比近七成

  2018年,全省環境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率為68.0%,與2017年相比保持穩定,13個設區市優良天數比率介於56.2%~79.7%之間。主要汙染物中顆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一氧化碳濃度同比有所下降,臭氧濃度同比持平。其中,全省PM2.5年均濃度較2017年下降2.0%,達到國家年度考核目標。2018年,按照《江蘇省重汙染天氣應急預案》,全省共發布5次藍色預警、5次黃色預警、1次橙色預警。

  全省酸雨平均發生率為12.1%,降水年均pH值為5.69,酸雨年均pH值為4.94,與2017年相比,全省酸雨平均發生率下降3.5個百分點。

  水環境:總體有改善 太湖處輕度富營養狀態

  納入國家《水汙染防治行動計劃》地表水環境質量考核的104個斷面中,年均水質符合《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Ⅲ類標準的斷面比例為68.3%,較年度考核目標高2個百分點;劣Ⅴ類斷面比例為1.0%,優於年度考核目標0.9個百分點。納入江蘇省「十三五」水環境質量目標考核的380個地表水斷面中,年均水質符合Ⅲ類的斷面比例為74.2%,Ⅳ—Ⅴ類水質斷面比例為25%,劣Ⅴ類斷面比例為0.8%。與2017年相比,符合Ⅲ類斷面比例上升6.6個百分點,劣Ⅴ類斷面比例持平。

  長江幹流江蘇段總體水質為優,10個斷面水質均為Ⅱ類。41條主要入江支流的45個控制斷面中,年均水質符合Ⅲ類、Ⅳ類、Ⅴ類和劣Ⅴ類斷面分別佔73.3%、15.6%、4.4%和6.7%。與2017年相比,符合Ⅲ類水質斷面比例上升4.4個百分點,劣Ⅴ類水質斷面比例持平。淮河幹流江蘇段4個監測斷面年均水質均符合Ⅲ類標準,與2017年相比水質保持穩定。太湖湖體高錳酸鹽指數和氨氮年均濃度均處於Ⅱ類,總磷和總氮年均濃度均處於Ⅳ類。列入省政府目標考核的太湖流域137個重點斷面水質達標率為94.2%,較2017年上升9.5個百分點。太湖湖體綜合營養狀態指數為56.0,同比下降0.8,總體處於輕度富營養狀態。

  全省近岸海域31個國省控海水水質測點中,達到或優於《海水水質標準》二類標準的比例為64.5%,三類、四類和劣四類水質比例分別為9.7%、16.1%和9.7%。全省縣級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達標(達到或優於Ⅲ類標準)水量為66.7億噸,佔取水總量的99.8%。

  聲環境:社會生活噪聲和交通噪聲仍是影響主因

  城市聲環境質量總體保持穩定。各類聲源、聲強及分布情況無明顯變化,社會生活噪聲和交通噪聲仍是影響全省城市聲環境質量的主要因素。全省設區市晝間噪聲平均等效聲級為54.9分貝,13個設區市中有7個市達到城市區域環境噪聲晝間二級(較好)水平,有2個市達到夜間二級水平,其餘均為三級(一般)水平。全省設區市道路交通噪聲晝間平均等效聲級為66.2分貝,同比略降0.1分貝;夜間平均等效聲級為56.0分貝,較2013年上升0.3分貝。

  生態環境:處良好狀態

  生態遙感監測結果顯示,全省生態環境狀況指數為66.2,各設區市生態環境狀況指數處於61.4~70.7之間,生態環境狀況均處於良好狀態。全省13個設區市的主要飲用水源地水質微生物指標達標率為100%。64個城市空氣微生物測點中細菌含量評價為「清潔」的測點比例為76.6%,較2017年上升9.9個百分點。

  2018年,對蘇北淺灘生態監控區實施了環境質量狀況和生物多樣性監測。監測結果表明,蘇北淺灘生態監控區鄰近海域水質符合一類、二類、三類、四類和劣四類水質標準的站位分別佔27.3%、33.3%、30.3%、0.0%和9.1%,浮遊植物、浮遊動物生物密度豐富,底棲生物、潮間帶生物資源穩定。

  輻射環境:狀況良好

  全省輻射環境59個國控點和231個省控點監測結果表明,太湖、淮河、長江等重點流域水體及近岸海域海水、海洋生物中放射性核素濃度與1989年江蘇省環境天然放射性水平調查測量結果處於同一水平;重點飲用水水源地取水口放射性指標符合《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要求。環境中電磁輻射監測結果均低於《電磁環境控制限值》中公眾曝露控制限值的要求。

  危險廢物集中處置能力穩步提升

  截止2018年底,全省共建成危險廢物集中處置設施70座,其中焚燒處置設施53座,焚燒處置能力121.4萬噸/年;填埋處置設施17座,填埋處置能力41.9萬噸/年;全省危險廢物集中處置能力163.3萬噸/年,同比增長66.8%。

(責任編輯:符仲明)

相關焦點

  • 南通提前完成空氣品質優良天數年度考核指標
    截至12月9日,南通市今年空氣品質優良天數達307天,提前22天完成省政府對南通市的「空氣品質優良天數」這一年度考核指標,優良天數為近三年來最好水平,暫居全省第一。所謂「藍天數」,也就是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是指空氣品質指數不大於100的天數總和,綜合考慮了細顆粒物、可吸入顆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臭氧、一氧化碳等6項主要汙染物。根據江蘇省政府對各設區市設定的優良天數的目標,南通市的優良天數考核目標是307天(全年優良天數比例要達到83.8%)。
  • 2018年環保答卷:優良天數202天
    2018年環保答卷:優良天數202天是2013年有監測數據以來最多的一年  環渤海新聞網消息 (記者 趙立峰 魏偉)記者從市十五屆人大四次會議上的《唐山市大氣汙染防治情況的報告》中獲悉,2018年,全市細顆粒物(PM2.5)平均濃度60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9.1%,圓滿完成省達目標任務;空氣品質綜合指數7.3,同比下降8.3%;優良天數202天,其中一級優天數17天,同比增加11天,是2013年有監測數據以來最多的一年;重汙染天數13天,同比減少17天,是2013年有監測數據以來最少的一年。
  • 2019年度上海空氣品質優良天數為309天 比2018年多13天!
    新民晚報訊 (記者 郭劍烽)去年本市環境空氣品質指數(AQI)優良天數為309天,比2018年的296天多了13天,AQI優良率為84.7%。一年一度的六五環境日在即,今天上午,上海市生態環境局發布了《2019上海市生態環境狀況公報》,市民可登錄上海市生態環境局門戶網站(sthj.sh.gov.cn)瀏覽或下載。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公報顯示,本市環境空氣品質持續改善,但臭氧汙染仍較突出。
  • 甘肅白銀:2020年市區環境空氣品質優良天數達344天
    記者近日從甘肅省白銀市生態環境局了解到,2020年,白銀市市區環境空氣品質穩步改善,剔除沙塵影響後,空氣品質優良天數為344天。白銀市生態環境局副局長張瓊介紹,「十三五」以來,白銀市區環境空氣品質穩步改善,空氣品質優良天數連續4年超過300天。
  • 成都提前兩月追平2018年全年優良天數
    人民網成都11月6日電 (王軍)大氣主要汙染物不斷下降,空氣品質優良率持續上升,市民心儀嚮往的藍天白雲頻頻呈現……記者今日從成都市生態環境局召開的新聞通氣會上獲悉,到目前為止,成都市環境空氣品質優良天數已累計達到251天,優良率為81.2%,是2018年全年的優良天數;PM10、PM2.5濃度分別為63微克/m3、38微克/m3,較去年同期分別下降8.7%、11.6%。
  • 年度成績單來了!2020年河南環保曬出八項亮眼成就
    頂端新聞·大河報記者 郭兵 實習生 張永樂優良天數佔比達67.0%,汙染天數大幅度下降,多項指標改善幅度在全國最大……2020年,我省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環保成績單。省生態環境廳副廳長、一級巡視員焦飛在發布會上介紹,2020年,我省大氣環境質量改善明顯,取得八項突出成績,具體包括:成績一:多項環境空氣品質指標達到近年來最好水平去年,我省PM10、PM2.5年均濃度分別為83、52微克/立方米,同比2019年分別下降13.5%、11.9%;氣態汙染物SO2、NO2、CO年均濃度分別為10微克/立方米、30微克/立方米、1.5
  • 1—10月衡陽城區環境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例達95.1%
    衡陽生態環境天藍地綠水清土淨12月10日,記者從衡陽市生態環境局獲悉,按照環境空氣品質綜合指數評價,今年1-10月,衡陽市城區環境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例為95.1%,同比上升6.9個百分點。數據顯示,10月份,衡陽市城區環境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例為100%,同比上升9.7個百分點。城區空氣品質綜合指數為3.81,同比下降17.5%。市城區PM2.5的月均濃度為35ug/m,相比上年同期下降14.6%;市城區PM10的月均濃度為64ug/m,相比上年同期下降13.5%。影響城區空氣品質的首要汙染物為O、PM2.5、PM10。
  • 生態環境部:2019年空氣品質平均優良天數佔比82.0%
    央視網消息:生態環境部今天(5月7日)公布2019年全國生態環境質量狀況。結果顯示,環境空氣品質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82.0%。環境空氣品質方面,全國337個地級及以上城市PM2.5濃度為36微克/立方米,同比持平;PM10濃度為6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6%;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82.0%;環境空氣品質達標的城市佔全部城市數的46.6%。
  • 環保部部長:到2020年,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優良天數佔比要超80%
    其標誌是使主要汙染物排放總量大幅減少、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綠色發展水平明顯提高。「在改善生態環境質量方面,初步考慮是,到2020年,全國未達標城市PM2.5平均濃度比2015年降低18%以上,地級及以上城市優良天數比例達到80%以上,全國地表水I-III類水體比例達到70%以上,生態系統穩定性增強。」他說。
  • 2020年重慶已收穫221個空氣品質優良天數 主城都市區中南川空氣...
    封面新聞記者 羅惟巍 實習生 蘇丹美9月8日,重慶市生態環境局通報2020年8月和1-8月重慶市空氣品質排名情況。通報顯示,截至8月31日,重慶市空氣品質優良天數為221天,同比增加16天,其中80天為優、141天為良。前8月重慶主城都市區南川空氣品質最好在主城都市區中,南川空氣品質最好,前8月共收穫了240個藍天。
  • 我市環境空氣品質優良天數今年已達337天
    【桂林晚報訊】(記者邱浩 通訊員潘川)記者從市生態環境局獲悉,今年我市環境空氣品質顯著改善,較往年實現全新突破,在PM10、PM2.5平均濃度同比持續改善的基礎上,優良天數創歷史新高。
  • 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丨湘潭空氣品質優良天數突破300天
    湘潭在線12月11日訊(湘潭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廖豔霞)12月10日,市生態環境局對外通報了11月份湘潭城市空氣品質情況:11月空氣品質優良率90%,同比上升了20個百分點。1-11月,空氣品質優良天數突破300天。11月份,湘潭城市空氣品質累計監測30天,優良天數為27天,空氣品質優良率為90%,與上年同期相比上升了20%。
  • 前十月,貴州9個中心城市空氣平均優良天數為99.6%
    前十月,貴州9個中心城市空氣平均優良天數為99.6% 發布時間:2020-12-07 10:41:32      來源:貴陽網-貴陽晚報
  • 廣東發布1-11月空氣、水環境質量成績單,21市空氣改善情況良好
    廣東發布1-11月空氣、水環境質量成績單,21市空氣改善情況良好金羊網  作者:陳亮 杭瑩 粵環宣  2020-12-21 71個地表水國考斷面消除劣V類水體,79個地級以上市在用集中式飲用水源水質達標率為100%。
  • 江蘇在黨報頭版通報13市空氣品質情況
    江蘇在黨報頭版通報13市空氣品質情況 發布日期:2019-03-17 08:19 來源:新華日報 字體:[大 中 小] 17日,江蘇省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指揮部辦公室在《新華日報》頭版發布1月1日至3月15日13個設區市環境空氣品質情況(詳見表格)。未來,每隔半個月,將持續在《新華日報》頭版公開通報。
  • 今年前11月河北石家莊優良天數比率達55.8%
    >河北新聞網12月3日訊 今天上午,河北省石家莊市召開推進大氣汙染綜合治理工作新聞發布會,發布了今年1-11月石家莊市空氣品質改善狀況和大氣汙染綜合治理工作進展情況,以及正在開展的2020至2021年秋冬季大氣汙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的工作安排和目標任務。
  • 今年1-11月 巴裡坤「收穫」空氣品質優良天數310 天
    中新網新疆新聞12月10日電(楊文娟 趙海琴 田騰山)近日,記者在哈密市生態環境局巴裡坤分局了解到,今年截至11月底,巴裡坤縣空氣品質優良天數310天,優良率為99.3%。同比上年優良率上升2.2個百分點。在巴裡坤縣空氣自動監測站裡,哈密市生態環境局巴裡坤分局的工作人員正在檢查設備,記錄當前天氣監測數據。
  • 北京這位「鄰居」曬成績單:過去半年優良天數佔比近7成
    2019年10月1日至今年3月31日秋冬季期間,河北省PM2.5平均濃度達每立方米61微克,同比下降15.3%;優良天126天,同比增加14天,佔秋冬季總天數的68.9%;重汙染天數12天,同比減少6天,佔秋冬季總天數的6.6%;PM2.5日均濃度峰值為每立方米168微克,同比下降
  • 全省16個地級市空氣品質排名(2020年1-10月)發布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大氣汙染防治行動計劃》、《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有關要求,加強信息公開和社會監督,推動城市空氣品質改善,按照原環保部統一部署及省生態環境廳工作要求,近日,省生態環境監測中心按期完成《全省16個地級市空氣品質排名》(2020年1-10月)編制發布工作。
  • 關於印發《揚州市2018年5-12月空氣品質改善工作方案》的通知...
    2018]3號)及《江蘇省改善空氣品質強制汙染減排方案》的要求,現制定《揚州市2018年5-12月空氣品質改善工作方案》(以下簡稱《工作方案》)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遵照執行,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制定方案細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