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集大成的手訣,什麼是手訣?帶你走進道教

2020-12-09 玄都玉京七寶玄臺

掐訣又稱握訣、捻訣、捏訣、法訣、手訣、神訣,有時稱鬥訣,簡稱為訣:它是道法基本方法之一。指在手掌、手指上掐某些部位或者手指間結成某個固定的姿勢,起到感召鬼神、摧邪精的作用。它和步罡一起,是道法和行持時的基本的形體動作。

手訣(手訣) 手法訣竅。 唐·段成式 《酉陽雜俎續集·寺塔記下》:「院門裡盧楞伽 ,嘗學吳勢, 吳亦授以手訣,乃畫總持三門寺,方半, 吳大賞之。」 清·趙翼 《生帖拜喜為師遂授法而去戲調子才》詩:「但問何以報?手訣謝披豁。」

道教和佛教密宗一樣.也有手印、咒語。道教的手印稱「訣」或「手訣」。

手訣作為道法的基礎組成之一。起到感召鬼神、摧伏邪精的作用,是促成符咒法術應驗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道法會元》卷一百六十一中云:「訣目者,生于于神機而運化,修仙煉真,降魔制邪,莫不基之於此」。又云:「祖師心傳訣目,通幽洞微,召神御鬼,要在於握訣」。它和步罡、扣齒一起,是道法的基本的「形體動作」。

訣,以動作來言,又稱「握訣」、「捻訣」、「捏訣」。《天皇至道太清玉冊》卷二有云:「捏訣者,所以通真制邪,役將治事」。《千金翼方·禁經》中有云:「四,捻目禁,謂手上有一十五目」。《金鎖流珠引》卷十四有云:「禁,即捻左手指,解,即捻右手指」。

因為基礎的手訣根植於手指間的目(特定位置,或言為特殊的點位),故又稱之為「手訣」、「訣目」。《道法會元》卷一百六十有云:「訣目者,生于于神機而運化,修仙煉真,降魔制邪,莫不基之於此。……祖師心傳訣目,通幽洞微,召神御鬼,要在於握訣。默運虛元,因目之為訣」。

由於其訣通鬼神以顯應,神奇妙用無邊,故又稱之為「法訣」、「神訣」,簡稱為訣。所謂訣者,實際上它是指在手指上掐定某位,或者手指間結成某個固定的姿勢,有單手做和雙手做兩種。 在修煉、行符、念咒、步罡、結壇、召將、施禁、收邪、治病、祈禳等的各個環節都要掐相應的訣。《太上助國救民總真秘要》卷九有云:「凡行步、問病、治邪、入廟、渡江、入山、書符並須掐訣目」。 道教著名研究學者劉仲宇說:「訣,是從古代的氣禁之術中繼承下來的。道教在發展中依據自己的神譜和法術理論,作了增益、改進,形成龐大的手訣系統」。

手訣的基本成份是「訣文」(即所謂的訣目)。訣文是指在掌指上的某一固定部位象徵諸天星鬥、十天幹、十二地支、九宮、八卦、五行、四相、方位、二十八宿以及萬事萬物等。每掐該文,即象徵把握住它的本身最原始、最關鍵的主幹。古人用八卦、北鬥、二十八宿等象徵宇宙中天象的運行,用陰陽、太極、兩儀、四相、五行、八卦來演述造化的奧秘、空間的位置、時間的變換,故而通過訣文,在手上就形成了一個濃縮的宇宙圖象,才有「生於神機而造化」之說。《陰符經》有云:「宇宙在乎手,萬化生乎身」。

簡單的訣只掐一個訣文,複雜的訣則要同時或依次掐多個訣文(比如飛捻北鬥時,便須按念誦七星隱名的速度捻過七星本文,念誦和捻掐速度一致)。有時尚要加上各指和指掌間的交結,甚至雙手並用。

訣目的數量大,每一道派都會繪成訣譜,在本門內授受和運用。一般道教門派的通用訣目,一是依據著神仙譜系,二是依據所要對付的對象。

道教的神譜極為龐大,而且不同的道派還有某些不同。但就通用行法而言,經常要涉及到的有尊神、祖師和神將三大類。每一類都有相應的訣目。

尊神類的訣,比較常見的有「玉清訣」、「上清訣」、「太清訣」、「玉皇訣」、「天皇訣」、「北帝訣」等。各個道派所奉的神靈還有區別,所以除了道教共通的三清四御(或六御)外,還有其它更多的訣。比如神霄派,是以雷法為宗的,尊神就奉「玉清真王」、「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等。我學的「南宮」一派,教祖尊神為「九天玄女」,所以用的尊神訣以「九天玄女訣」為多。與尊神相關的訣,有時在訣的名稱中並不直接稱尊神名諱,而用其具有代表性的坐騎或法器等來代表。比如鍊度儀中迎請太乙救苦天尊,就掐「九頭獅子訣」,原來青玄上帝的坐騎是九頭獅子,這一手訣勢即為其坐騎的象徵。大小豬頭訣,掐之象徵鬥姥降臨。原來為鬥姥拉輦的神獸名「獬」,其形象是七隻頭上生角的豬,故以之象徵接鬥姥駕。法器為代表的如「三叉訣」、「劍訣」(後有敘述)等。

祖師類訣,是代表本派祖師,道教以及民間道教派系眾多,很難講清楚。關鍵在於開派祖師!比如小微兄所習之「閭山.三奶派」,其「聖祖九郎訣」、「三奶夫人訣」就是各個法式中不可缺少的手訣。

代表神將的訣目數量也很多。因為道教神將的數目本來就很多,且各派法術所用的神將不盡相同。就比較重要的而言,有「雷霆元帥訣」,代表雷部元帥;「都監訣」,代表統領神兵的兵馬都監;「天丁訣」,代表天丁力士;「功曹訣」,代表召喚神界管理案卷的功曹。各個神將所管理的事物不同,就不能搞錯了。畫符催生保產時,一定要用「高天君」的訣;鞭龍致雨時,一定要用「鞭龍訣」;驅邪一定要用「丁甲訣」、和瘟一定要用「趙帥訣」等等。

至於要對付的對象,以及要達到某一個特殊目的訣,就更多了。因為治病、驅邪、鍊度、禳災的法術門類繁多,相應的訣目也就數量龐大。這類訣目有以所要對付的邪、物立名,如「虎目」、「鬼目」等。有以法師的行持為稱呼,如「煞鬼目」、「禁鬼訣」、「握雷局」。也有以所持神器為號,如「三叉訣」、「劍訣」、「金針訣」等。相關的法術體系中都繪成訣譜一一載明,法師行法時必須嚴格依式運用。

在符咒法術中,訣是必不可少的,俗云:「一訣、二罡、三符、四咒」。由此可見手訣之重要,更遠遠超過咒語及符籙。道教手訣,主要經由師徒相授,各教派之名或式樣或有不同,或同名不同樣,或同樣不同名,這都需要進一步整理研究。

修煉法術時,用訣很多。比如一套「解千斤榨法」,在念咒時,就需要運用到「老君訣」、「金勾訣」、「銀勾訣」、「九牛訣」、「陰九牛訣」、「陽九牛訣」、「陰陽九牛訣」、「芭蕉扇訣」這八個手訣。再如「殺豬不死法」中,就會用到「銅板訣」、「鐵板訣」、「引魂訣」、「青石訣」、「挫刀訣」。

手訣中,用得最多的要算是「劍訣」了。它代表了法師手持寶劍,在號令鬼神時,指空畫符時,都要用到它。但是因為不同的用法,所捻成的劍訣就有不同!開劍有方法,這在《三天密法》中已經有記載。而結成的劍訣,因為用處不同,又分出「七星劍訣」、「六甲劍訣」、「六丁劍訣」、「三元劍訣」、「吹芽劍訣」、「道祖劍訣」等十二種不同,每一種劍訣都有微妙的差別。誰告訴你劍訣就一個樣子,而且沒有開劍的方法,不是他蒙你,就是他自己也不懂。

一道符畫完後,「度符」是必然的程序。在這個程序中,有一個重要的組成即手訣。一般都需要「翻天玉印訣」、「三清章文訣」、「雙鶴訣」、「巴公楊柳訣」、「降魔杵訣」、「蕩邪訣」等的運用。而且還要加上這道符的用法神靈的訣。比如在「蕩穢符」中,畫完後還需要加上「宋大將軍訣」、「太白童子訣」、「穢跡力士訣」、「玉華司總訣」等。

現在能夠找到的手訣書籍,有《百訣全圖》,其實此書僅是《萬法歸宗》的附屬書籍,基本上記載的是修煉《萬法歸宗》裡所記載的法術用的。《龍虎山秘傳手訣》也被附在很多書裡,裡面記載了龍虎山天師府的一些手訣。當然《明正統道藏》裡,也有很多手訣,但分散在各種書裡。

各類手訣

鐵叉指

道家相信,鬼類跟人類一般,有三衰六旺,同時亦有少數受到某些不良術士的差遣而為害人間的惡鬼,會像人類一樣的老奸巨猾,甚至會在不敵時潛逃,伺機再出來作怪,為害人間。 因此,道家又研發出「鐵叉指」。 此指的主要功能,在於將惡鬼趕走,唯在遇到頑冥不悟之惡鬼時,亦可以將它叉死,落個永不超生的地步,威力無比,因此以仁義為先的道長,輕易不會使出此指。鐵叉指。此指可在作法時叉死鬼魅邪魔,唯主要功能是旨在趕走冥頑不靈的鬼魅。

玄天上帝指這個指訣

共分有「玄天上帝指」以及「玄天上帝帶劍指」這兩種。 嚴格來說,這兩個指訣的掐法大同小異,都是用左手掐個上帝指,唯一的分別是後者(帶劍指)除了左手掐訣之外,右手亦掐了劍訣,與上帝指合併,形成威力更為強大的上帝帶劍指。 雖是一脈相承,兩個指訣乍看之下也分別不大,但是用法卻有所不同。 玄天上帝指,是個降魔除妖的指訣,一般在為善男信女驅邪押煞時使用。而玄天上帝帶劍指,則因為附上了劍訣,故而只在特別的情況之下使用。 玄天上帝帶劍指,多半是在押送兇惡鬼魅或是舉行路祭時使用的。甲洞天赦宮壇主葉勝發居士指出,當惡鬼附身時,道士會設法將鬼靈逼出人體外,此時,為了預防它潛逃無蹤,來日再犯,所以在鬼靈一被驅出,便馬上掐此指以押送它回陰府。 此外,也可以在路邊(十字路口,據說,這是亡魂最多之處)拜祭和押送亡魂時使用,以確保它們被送往陰曹地府,而非流落人間,為非作歹。

發兵訣

古時候,大將軍在出徵時,皇帝會頒發軍牌,供他調兵遣將,以便打個大勝仗。 除此外,軍牌的另一個作用,便是記認。這是避免讓敵軍派奸細混進自己的軍營,刺探情報。 在道教之中,除了功曹指外,還有一個發兵訣,此訣功用跟前者大同小異,都是用來恭請功曹和天將前來附身或相助,以便戰退為禍人間的妖魔鬼怪。 「發兵訣」,可以在與妖物搏鬥,久戰不勝時掐用,只要掐起此指,口念咒語,便可以差遣諸天兵天將,使之加入戰場,扭轉戰局。

中壇元帥指

道教的手訣,相當傳神表達了這個宗教的文化和層次。 掐訣,是從古代的氣禁之術中流傳下來的,道教在發展的過程之中,隨著各各不同的道士修持之時悟道所得,衍生出一套依據各人所頓的神譜和法術理論,同時,又將前人所留下的做了增進和改善,至到如今形成了龐大的手訣系統。 依據神仙譜系的訣目,也相當典型地表現了道教的特點,突出它的法術與散於民間的巫術的區別。

由於道教的神譜數目多不勝數,而且在各道各派之間的修行法也稍有不同,因此,所衍化出來的神譜和種類是十分可觀的。也因為此,而使到掐訣方法有些微的不同,但是功能和名稱卻大同小異的情況產生。 但就行法而言,一般上涉及的不外是有尊師指、祖師指和神將指這三大類,同時,每一類都有它自成一格的相應訣目。 代表神將的指訣數量最多,這是因為道教神將的數目本來就不少,而且各派法術所用的神將不盡相同,但就擇重而言,有元帥訣、天師訣和本師訣。 元帥訣,代表著雷部元帥,是種威力無窮的訣法。 中壇元師指,共分成四個訣法不同,但是功能一致的指訣,它們分別是「金槍單輪指,、「三尖指、「印指」和「元帥指」。

陽雷指及陰雷指

手訣的威力,除了掐訣者的精神修維外,還取捨於訣文。 訣文,指在手指和手掌中,某一個固定的部份代象著可以影響四周環境的星宿,例如北鬥星、九宮八卦、二十八宿等。例如,在第二、三和四指的關節紋上,以中指中紋為九宮,其餘的8個關節紋則為八卦文。 在掐訣時,也掐訣文,象徵著把握八卦、十二辰和二十八宿。陽雷及陰雷,分別以左手和右手來代表陰陽。在道教,左,一般代表陽,右,則代表陰,因此,又被稱為「左陽雷指」和「右陰雷指」。 這兩個手指,具有多功能,除了在做法事以及臨危時護身外,更可以在遇到妖精鬼妖興風作浪時,掐之和擊之,使其魂飛魄散,煙消雲滅。 妖精和魔怪對此指訣最感恐懼,因為其威力無可比擬,一旦擊中輕者會重傷,重者則永不超生,所以若非情況危急,在本著上天有好生之德的道家理念下,道士們不會等閒用之。

師指、道指及經指手訣

在某個程度來說,代表了道家所篤信的神祇、避邪、除病,以及降魔伏妖,也是道教的文化精粹所在。 除了可以達到種種不可思議的功效,掐手訣,亦可修身養性,因此,最忌臨時抱佛腳,而必須勤加苦練,掐訣掐得愈熟練、修為愈高,所能發揮的功效也就愈大。不過,如果欠缺了咒語,則就徒勞無功了。

葉勝發居士在親身示範時指出,掐手訣時的咒語,主要是奉請天、地、帝、雷、神、各老師公靈、仙靈、道靈等,再加上最後一句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的催促符,才可以請到諸神來相助,發揮治病除妖的功效。 本期推介:師指、道指及經指 師指、道指和經指這三個指訣,雖然掐法不同,可是卻又有不可分割的關係,故此,合稱為道家「三寶指」,代表著道家地位最高的神。經指 是指道、經、師三寶之中的經寶;經寶指的是靈寶天尊,也就是俗稱的通天教主.道指 是道教法師的基本指法,用途非常廣,而且多在道士使施時使用,代表著請神,所以是基本法指。

宗師指

由於道教在蓬勃發展的後期,分枝甚多,各門各派修習之心法亦非百篇一律,因此,也會出現同一個手訣而有兩種截然不同之掐法的情況出現。其中,包括在做法事時,代表奉請神祇前來護身的「宗師指」。 顧名思義,「宗師指」乃是代表著道教所信奉之最高宗師,所謂宗師,在道教之中並沒有大小之分。

甲洞天赦宮壇主葉勝發居士指出,這是因為大凡宗師,已然跳出五行(金、木、水、火、土),所以地位一樣,不分大小。 當兩種不同的掐法出現時,一般人所最常考慮的問題是:「到底那一種掐法才是真的?那一種才能發覺最大的功效?」答案是,如果掐訣者的精神修維足,不論那種掐法,都一樣可以發揮最大功效。 先前曾經提過,每個手訣,都必須配合咒語使用,方能達到驅動天兵神將的功能;而咒語,並非念念有詞即可,乃是必須配合個人修行,並將精神力(又稱念力)貫注於手訣上,方可事半功倍。 宗師指 此指訣是在奉請各派之宗師時用,威力無窮。

五雷訣

天雷訣:兩手大指指寅紋握拳藏起甲殼。

地雷訣:兩手屈食中二指,大指壓上並掐無名指子紋上一節之紋,再屈無名指小指握定。

雲雷訣:先屈食指,大指壓上,大指尖掐醜紋,再屈握中指、無名指、小指,如握拳狀並藏甲殼。

水雷訣:先屈握食、中、無名指,大指壓上指尖掐亥紋,再屈握小指藏甲不見。

妖雷訣:屈握食、中、環、小指於掌心並藏甲不見,再以大指壓住四指之背如握拳狀。

鬥雷訣:小指從無名指背拗過,用中指屈下勾壓住小指末節,大指掐住子紋,無名指屈下壓住大指。藏起大指之甲殼不見,食指伸直。

王靈官元帥和靈官訣

王靈官元帥是道教最崇奉的護法尊神。道教有五百靈官,王靈官元帥是五百靈官之首,稱號為「都天大靈官」。

很多道家宮觀的第一各大殿中,鎮守道觀山門的靈官神一般都是這位王靈官。進入道教的宮觀,山門內的第一座殿往往為靈官殿,殿中供奉著一赤面髯須,身披金甲紅袍,三目怒視,左持風火輪,右舉鋼鞭,形象極其威武勇猛,令人畏懼的神仙,這就是道教的護法神將王靈宮,又稱火車靈官王元帥。王靈官面對山門,額上火眼金睛,能辨識真偽,察看善惡。因此道教徒到宮觀,進山門後首先朝拜王靈官,民間流傳有「上山不上山,先拜王靈官」的俗語,以表達對這位道教護法神靈的崇敬。

王靈官元帥為紅臉虯須,金甲紅袍,三目怒視,左手執風火輪,右手舉金鞭。或左手結「雷局」,右手舉金鞭;左手掐「靈官訣」,右手舉金鞭。靈官訣,是中指伸直,食指尖掐在中指第一節橫紋背部,拇指尖裡側掐在中指第一節橫紋,拇指尖與食指尖相對,無名指和小指屈於掌心,而非直豎中指。

《道法會元》曰:「赤面,紅鬚髮,雙目火睛,紅袍,綠靴,風帶,左手火車,右手金鞭,狀貌躁惡。」「赤面赤發,黃結巾,金甲紅罩袍,左手執索,右手持鐵鞭,綠靴,背負虎皮袋,狀貌威惡。」「面紅紫色,黃巾紅抱金甲,虎鬚虎睛,綠靴風帶,左手雷局,右手執金鞭。」或變形為「面紅,紫色,黃巾,紅袍,金甲,虎鬚虎晴,綠靴,風帶,左手雷局,右手執金鞭。」這位赤心忠良的王元帥,後來便成為整個道教所尊奉的護法神,他鎮守在幾乎所有的道教宮觀。

靈官決

靈官訣中指伸直,食指尖掐在中指第一節橫紋背部,拇指尖裡側掐在中指第一節橫紋,拇指尖與食指尖相對,無名指和小指屈於掌心。

王靈官元帥部下擁有眾多的天兵神將,以驅使鬼神,斬妖滅邪。有副將直轟赫震靈大將軍轟天霹靂陳威元帥、直轟烈飛黑大將軍金鞭考鬼丘先元帥,銀牙鳳觜官將三千人,虎首貔貅吏兵百萬眾,監魂畢元帥,捉縛枷拷斬燒冰壓八大神將,飛天夜叉精兵三十萬眾。

法師施行王元帥秘法,須當變神召將。左手掐玉文當心,右手結劍訣叉腰,師瞑目望西北,存想霞光直射,天門開,上有金闕元陽寶殿,有上帝高真在內,宗師帥將在下。存想自己元辰,往來無礙,壇中帥將森列。焚香宣召,五雷直日功曹使者,香官土地正神,聞今宣召,速至吾前。存西北功曹至。密念︰唵吽吽,功曹聚,至娑訶。一炁三遍。

存想功曹使者,已到吾前,仰煩傳此心香,上詣雷府,宣請王善(王靈官元帥),速至行壇,鑑今召請。「王善(王靈官元帥)現形,神威豁落,金甲黃巾,手執金鞭,紅袍罩身,綠靴風帶,雙目火睛,腰纏龍索,受命三清,出入三界,搜捉邪精。敢有拒逆,化作微塵。急準祖師西河蘿真人風火律令。謹召雷霆都天豁落猛吏三五火車紏罰靈官鐵面雷公王元帥,副將陳丘二元帥,火速臨壇,有事差委。疾。」師以天目光虛書道祖令,呵心炁,以雷局衝入第三星中,師見,同雷火青光中來,吸入本府混合。存雷帥到壇,香燈供養。少駐雷威,領今祈檮。

都天大靈官王靈官神咒

仰啟神威豁落將,都天糾察大靈官。

火車三五大雷公,受命三清降鬼崇。

手執金鞭巡世界,身披金甲顯威靈。

綠靴風帶護身形,雙目火睛耀天地。

頃刻三天朝上帝,須臾九地救生靈。

銀牙鳳嘴將三千,虎首貔貅兵百萬。

走火行風前後衛,穿山破石捉妖精。

祈晴禱雨濟世問,附體圓光通事意。

治病驅邪如電閃,收瘟攝毒伏群魔。

飛騰雲霧遍虛空,號令雷霆轟霹靂。

三界大魔皆拱手,十方外道悉皈依。

弟子啟請望來臨,大賜雷威加擁護。

相關焦點

  • 道術坊:神秘的道教手訣
    採編:婁道長 道教手訣 掐訣又稱握訣、捻訣、捏訣、法訣、手訣、神訣,有時稱鬥訣,簡稱為訣。它是道法的基本方法之一。指在手掌、手指上掐某些部位或者手指間結成某個固定的姿勢,起到感召鬼神、摧伏邪精的作用。
  • 道教的手印,其實手印和咒語同樣重要
    之前我們說到了道教的咒語,並舉例了九字真言的作用,其實咒語不是單獨生效的,說到道教的術數,大多數人都想到了符咒,也就是符籙和咒語,其實除了這兩項之外,還有這罡步和手印,今天我們就來說一下手印。手印?掐訣?
  • 道教小知識:掐訣
    所以,道教中才有了「口念咒,手掐訣,腳步罡」之說。因此,在道教中,「掐訣」和「步罡」一樣,同樣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 掐訣手勢「掐訣」又稱握訣、捻訣、捏訣、法訣、手訣、神訣、鬥訣。簡稱為訣,是道教法術行使過程中最為基本的手段之一。
  • 道教護法王靈官為什麼「豎起中指」?
    在道教中,靈官是最受崇奉的護法尊神,有五百靈官這一說法,而王靈官正是五百靈官之首,稱號為「都天大靈官」,又稱火車靈官王元帥。 其實不然,王靈官這個手勢是道教手訣的一種,叫做靈官訣,道士掐靈官訣是為感應靈官神將,起到人神相應、加持自身行法等功效。
  • 道教中的掐訣及各種訣目
    掐訣又稱握訣、捻訣、捏訣、法訣、手訣、神訣,有時稱鬥訣,簡稱為訣,它是道法的基本方法之一。 指在手掌、手指上掐某些部位或者手指間結成某個固定的姿勢,起到感召鬼神、摧伏邪精的作用。它和步罡一起,是道法和行持時的基本的形體動作。
  • 道教小知識:道教的集大成法術雷法
    雷法可謂道教的集大成法術,其不僅體現了道教的積極有為之精神,還顯示了道教濟民救世、慈悲度人的「大乘」之精神。為道教所聲稱的可以呼召風雷,伏魔降妖,祈晴雨、止澇旱的一種法術。 雷法又稱五雷正法,起於北宋,興盛於南宋、金、元。
  • 道教「掐訣」是什麼意思?「訣」有什麼用?修道之人都該知道
    道教詞「掐訣」指的是在人的手掌、手指上,掐某些部位,或者在手指間結成某個固定的姿勢。道教認為掐訣配上步罡,是道士施展道法時的基本體動作。道士掐訣,以此來感召神靈、驅邪伏魔、治病祈福。道教典籍《太上助國救民總真秘要》上記載:「凡行步、問病、治邪、入廟、渡江、入山、書符並須掐訣目。」
  • 中國道教名山大觀,南北各有千秋,你去過幾處?
    眾所周知,道教起源於中國,自古以來有「無術不成道」的說法,在很多影視劇、小說當中,道家法術神秘莫測,令人充滿了想像。一般來講,道教法術主要有外丹術、內丹術、符咒、禹步和手訣、佔卜等等,供奉的對象主要有三清(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太清道德天尊)、四御、三官等,稱之為先天尊神。
  • 道教手訣 | 內聚精氣,外召神鬼
    道教法術變化多端,所謂一掌握乾坤。施行之際,往往運用各種各樣的指訣。此種法術稱為「掐訣」、「手訣」、「捻訣」、「握訣」、「法訣」、「神訣」、「鬥訣」、「訣目」等。
  • 道教中常用的法器你知道多少?帶你走進道教
    道教是我國本土宗教,修道者統稱為道士。我們看到道士做法時總是能發現他們使用很多器具,拿在手中按照一定的規律揮舞便可施法。在一些小說和電視劇中不難發現,道士們都會帶一些隨身法器,要麼為了做法,要麼為了護身,那麼,你知道道士使用的法器都有哪些嗎?接下來,就由小編帶大家認識一下吧!
  • 道教經典《道德經》的三個要點是什麼?帶你走進道教
    道教是以「道」為核心思想的宗教,「道」最早是由春秋戰國時期的老子提出來的,因此,老子在道教被稱為太上老君,為道教祖師之一。現在的大多數道教派系都源自於老子。老子最偉大的著作是《道德經》,他在《道德經》第一章就說:「道可道,非常道」,提出了「道」的概念。
  • 道教嗣漢天師斬邪滅穢法術九鳳破穢
    道教鎮邪除穢法術,九鳳破穢之法主要包括罡法、訣法、水法和符法。具體運用中通過罡步、符式、手訣與咒語的配合,從而達到極強的破穢和修煉效果。二、九鳳破穢訣法九鳳破穢訣是在行法時收捉邪怪的快速手訣,每個字對應於一個手訣,一字對一位,最後兩字自中指前端發出,然後擊向目標,常在攻擊時使用,大部分情況下除非是較重要的行法時,一般不需要在行壇時中使用,因為這種力量比較大也比較集中,一般不輕用。
  • 道教茅山宗詳解:法術、符籙、手決、陣法,讓人驚嘆不已
    文/曉夢閣主道教以天地規律起源,以黃老之術為宗,自天師道陵君創立天師教,將道教發揚光大,經過時光的洗禮,道門之人不斷創新發揚,期間能人異士輩出,不乏有開宗立派之人。吸納和融合以及繼承的基礎上,出現了不同的分支。
  • 道教中全真道南宗五祖,分別是哪幾位?帶你走進道教
    此後精誠至道,術業大成。伯端修道,力主內丹,認為「人人本有長生藥」,「何須尋草學燒茅」,教化世人「休煉三黃及四神,若尋眾草更非真」,要識真鉛汞,丹砂非水銀也。內丹修煉要「取將坎位心中實,點化離宮腹內陰」,即將坎中之陽氣以點化離中之陰精,乃運行交會而復還其乾健純陽之體。則人人修煉造化事畢。
  • 道教中的西王母和東王公是何來歷?帶你走進道教
    道教有一個龐大且複雜的神仙體系,其中有先天之神,也有後天之神。神仙與人一樣,也要分為男神仙和女神仙,既然有這樣的分別,就有女仙之首和男仙之首,他們就是西王母和東王公。由於他們地位相似,因此,總是有人認為西王母和東王公是一對夫妻,實際上,他們沒有什麼太大的聯繫,各司其職罷了。在本篇文章中,小編就來介紹下這兩位神仙。
  • 帶你走進道教
    道教是中國的本土宗教,它有龐大的神仙體系。其中,關於靈獸也有很多說法,靈獸是道教的守護神,它們擔任一些護法的職務,是道教崇拜的神靈之一。在神話傳說中,人們對靈獸的崇拜不亞於對待神仙。道教對四大靈獸的尊崇來源於古人對星象學的研究,人們研究天象學,根據日月五行的變化,把星系分為四靈二十八宿,每一靈掌管各自的星宿。後來被道教文化吸收成為四個守護神。四大靈獸分別為東方的青龍孟章神君、西方的白虎監兵神君、南方的朱雀陵光神君、北方的玄武執明神君。不同的靈獸掌管不同的星宿。
  • 九本道教的思想典籍,讓你更加了解道教文化
    《道樞》 《道樞》是一部廣集道教修煉方術精要之類書。南宋曾慥編撰。道樞一詞,出於《莊子齊物論》:「彼是莫得其偶,稱之道樞。」曾慥取之以名書,含有道術精要之義。《道樞》分篇輯錄諸家之說,或採擷諸家煉養要語,附以評論,聯綴成篇。
  • 道教的四大名山是哪些?供奉的又是哪路神仙?帶你探尋道教故事!
    道教的四大名山是哪些?供奉的又是哪路神仙?帶你探尋道教故事!大家好,感謝關注旅遊小常識!道教可說是土生土長的中國宗教信仰,起源於歷史上的東漢時期,距離已有1800多年的歷史了。千百年的傳承,造就了很多故事與傳說,這裡,就有在今天被尊奉為中國道教的四大名山之說。這也是今天小編要和大家分享的故事,你可知道,道教的這四大名山都是哪四座,它們供奉的又都是哪路神仙?
  • 道教八大神咒,「神咒」指的是什麼?神咒都有哪些?帶你走進道教
    道教八大神咒,「神咒」指的是什麼?常用的神咒都有哪些?下面給大家介紹一下,咒語是在道法的過程中配合符,印,罡,訣,法器來行道施法,代神明宣言的一種咒術,是行法演道的核心手段。是修道之士日常生活中防身保命的武器,也 是溝通神靈的媒介,更是驅妖除邪的法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