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迎財神,老北京人初二都這麼做!這些禮儀不能忘

2020-12-09 歷史財神爺

「初二日,致祭財神,鞭炮甚夥,晝夜不休。」,每逢新春佳節,人們都會按習俗,去燒香拜佛,祈求全家平安幸福。等到了大年初二開始,全國人民都會去做一件事,祭財神!祭財神,說是這麼說的,但是這裡就有一個問題了,全國各地的人都在祭財神,那你知道住在都城的北京人,他們是怎麼祭財神的嗎,他們有時祭祀的哪一位財神呢?是範蠡、比幹、關羽還是趙公明 ?中國的財神爺那麼多,一般都有誰?我們先來看看這些財神。

範蠡,是春秋時期勾踐手下的能臣,越王勾踐被吳王夫差打敗之後,構件臥薪嘗膽,發誓要報仇雪恨。在範蠡的幫助下,構件打敗了吳國。在打敗吳國之後,範蠡隱姓埋名,帶著西施泛舟西湖之上。後來他來到了齊國,開始經商。我們都知道齊國的國都臨淄是當時最富有的城市,他來到這裡從商之後,很快就發了財,就改名陶朱公,於是被後人奉為財神。

比幹,是殷紂王的叔父,殷紂王因為非常寵愛他的妃子打擊,而聽從從了打妲己的話,要比幹把自己的心給挖出來。比幹偉人忠耿正直,二話不說,就把自己的心親手挖了出來。也正是因為他「無心」,所以行事公正不阿,就被後世人奉為財神,這也反映出了當時人們希望做生意的一種心理。

關羽,也就是關公,是大家耳熟能詳的人物。關於是三國時蜀國的大將,他最重義氣,為人忠勇。因為人們把「義」和「利」都放在一起看待,所以後人都把關羽奉為財神。在現在,信奉關羽的一般都是商號,因為關羽本身勇武,而且為人忠義,所以上人們都供奉他,來保佑他們的商鋪。

趙公明,字公明,傳說中在開天闢地之時就已經修道成神,後來因為幫助殷紂王攻打西岐,而被西岐的諸神殺死。後來元始天尊讓姜子牙封神,姜子牙也把他封為「正一玄壇趙元帥」,所以又稱趙公元帥。相傳他能得利得財,所以就成了財神。

在北京,老北京人其實一般並不會在家中供奉財神爺,只有到了大年初二,才會從香蠟鋪中「請」來一幅紙像,這股紙像名為「增福積寶財神」。如是你仔細的觀察紙像,你就會發現其實在紙像上印的財神,就是比幹丞相。

既然說到了祭財神,那麼老北京人有時怎麼祭財神的?傳統上來說,北方人一般是在正月初二和正月初五祭財神,這幾天不管是普通的老百姓,還是財大氣粗的老闆大亨,都會祭財神。老北京人一般會在初二的一大早,就在街市上點上爆竹,到時候祭財神的爆竹聲就會響成一片。街道人群熙熙攘攘,有錢的人家就會駕馬車、轎子車,一般人家乾脆步行,都是衝著五顯財神廟去的。富裕的人家,一進廣安門就會往外撒錢,來表示在上香的路上自己在做善事。

另外根據《中華全國風俗志》裡記載:「正月初二各家祭財神,其所祭財神,有由店鋪購買者,有自小孩手中買下來……於門口大呼『送財神爺來了!願意要者,付以一兩枚銅元之代價,既滿意而去。若不要者,亦不能回以『不要』,蓋避不祥也。只答『已有』……」

普通人家的規矩一般比較簡單:一、去廣寧門外五顯廟拜財神,爭著去燒頭一炷香;二、花錢買上一兩對紙元寶,回家之後把元寶供奉在灶上,用各種各樣的顏色的彩勝加以裝飾;三、用新買來的各種美食當作祭祀的供品,以祈求一年的財運廣進。

至於大戶一些大戶人家,像王府宅門、富紳及大商號,規矩就會有許多的了。他們都是要舉行祭祀,祭品就要用「五大供」:一、整豬或用豬頭、前後爪、尾巴,象徵性地表示全豬;二、整羊或者用羊頭、前後蹄、尾巴,象徵性地表示全羊;三、整雞;四、整鴨(雞鴨煺了羽毛只留後尾上的翎子);五、紅色活鯉魚兩條,用紅綠線拴上,供在正中央,謂之「吉慶有餘」,又叫「一魚二龍」,有借水得財之意。

實際上春節期間的每次迎神祭神,都包括財神。許多的的商號,店鋪的老闆,亦或者是普通的百姓人家,都會去拜財神,有時候家裡會供奉上財神,不管供奉的,都是因為人們希望自己和家人能夠生活的美滿幸福的美好願望。

相關焦點

  • 初五迎財神!老北京人還喜歡做這件事
    比如,不能用生米做法、不能動刀剪、婦女不能出門……過了初五這一天,過年的禁忌和老講究,就都可以解除啦。資料圖 新華社更重要的是,民間傳說正月初五是財神的生日,這天,家家置辦酒席,為財神賀辰。其實關於財神的生日,也有說是正月初二的,而在正月初五為財神賀辰,大概與所謂「五路財神」有關。五路財神的前身也是財神的原型之一,為元末的何五路,後來也叫五顯神、五通神。
  • 新年第四天做什麼?這天「扔窮,迎財神,吃折籮」,一個都不能少
    新年第四天做什麼?這天「扔窮,迎財神,吃折籮」,一個都不能少我們都知道,每個節日都有相應的風俗習慣,其中包括春節,在春節這幾天,幾乎每一天都有相應的風俗講究,比如人們在初一的時候要去長輩的家裡拜年,初二是"迎婿日",初三就要開始走親訪友拜年了,這有利於促進人們與親朋好友的感情。
  • 老北京初二規矩多:喝元寶湯祭財神 不能單獨回娘家
    老北京初二規矩多:喝元寶湯祭財神 不能單獨回娘家 2017-01-  祭祀財神  喝完元寶湯,初二這一天最重要的事情就開始了——祭財神。在北京,不論達官貴人,還是平頭百姓,都要祭財神,只是祭法有簡有繁。東嶽廟等北京各大廟宇,也會舉行祭財神的活動,過去比較有名的是廣安門外的五顯財神廟。中國各朝各代、各個地方祭祀的財神不同,有比幹、趙公元帥、關公、範蠡等,甚至還有太白金星。
  • 大年初二迎財神,五大財神各有分工
    這裡,首先祝朋友們新年快樂,萬事如意,金豬納福。春節每一天都有著各種講究和不同的風俗習慣。今天我們先來說說初二這天的風俗。初二這天,人們都會早早起床來迎財神。在古時,人們早早就起來拜祭財神,有寺廟的地方人們還會早早趕到寺廟,希望自己能燒頭香,為自己在新的一年裡討個好彩頭,保佑自己財運滿滿。關於財神,還有好多版本有趣的傳說。在民間,財神又被分為大財神、月財神、文財神、武財神、君財神和東西南北中五大財神。
  • 你,今天初二,原來一切都有雙重寓意,給個驚喜做個福利!
    今天是咱們傳統民俗迎財神的日子,也是閨女回娘家的日子,也是開年的日子,也是一個情感交融,心靈碰撞的日子…… 總之啊,今天是個好日子。 雖然很多人對新年已然是少了很多激動和興奮,但大年初二其實有很多不為人知的說道,如果你都知道並做到了,會讓你增福納吉,驚喜不斷!
  • 咋不按黃曆迎財神呢,初二大寫的懵...
    現在朋友圈咋都不按黃曆辦事了呢?大家這麼強迫財神爺在大年初二加班,真的好嗎?以下是磚家給的解釋:大年初五是財神的生日,所以南方人都在正月初五祭財神。加上初五是"破五",商家多在初五開市,所以我們南方人選擇大年初五接財神很有道理。
  • 大年初二!回娘家,祭財神
    大年初二,祭財神、回娘家是很有特色的漢族風俗。祭財神,這天無論是商貿店鋪,還是普通家庭,都要舉行祭財神活動,祈望今年財源廣進。這一天,出嫁的女兒要回娘家,夫婿要同行,所以俗稱迎婿日。,還是普通家庭,都要舉行祭財神活動。
  • 2018年迎財神,這些講究,你都做對了麼?
    就在這兩天,朋友圈裡不知被誰又帶起一波節奏,不管懂不懂個個都在轉發財神畫像,後來仔細一看才發現原來是小年到了。可是朋友們作為民間傳統項目,迎財神時可一定要注意下面幾點,不能盲目跟風。俗話說得好:臘月二十三,灶王爺上天。
  • 新年歌曲:接財神 迎新年
    >新年歌曲:接財神 迎新年2016-02-05 09:40:30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新年到)  (新年好)  (新年到呀新年好)  歌手\卓依婷  起一個大清早 迎接新年到  歡樂聲響雲霄 喜鵲嘛枝頭鬧  見面說恭喜你 恭喜你們新年好  財源滾滾的來呀 家家吉星照  人人都有希望 樣樣都興旺  大地回春滿庭芳 乾坤福滿堂  (人人嘛都有希望 樣樣都興旺
  • 「迎財神」、「祭財神」與「送財神」,財神爺成了人們的最愛
    「迎財神」、「祭財神」與「送財神」,春節民俗活動的主要組成部分,是人們追求、嚮往美滿富裕生活的具體表現。春節,老百姓敞開心扉、直抒胸臆的節日,貼春聯、貼門神、迎財神等,全民營造喜慶氛圍,共度幸福時光。恭喜發財——拜年祝福,必須有的內容。
  • 金鼠年將至,初一到初七都不能幹什麼事?老祖宗留下的習俗不能忘
    金鼠年將至,初一到初七都不能幹什麼事?老祖宗留下的習俗不能忘2020年馬上就要迎來第二個月,我們中華民族也馬上要過農曆年了。春節是中國人民最為看重的節日,在這一天,人們圍繞著慶祝新年,驅邪禳災,祈求來年豐收。
  • 大年初二不要犯這些禁忌,聰明人都避開了
    大年初二是正月的第2天,也是農曆新年第二天。這一天中國各地漢族同胞出嫁的女兒要回娘家,夫婿要同行,回家時要攜帶禮品,名為帶手或伴手。回娘家都是一種很有特色的漢族歲時風俗。你知道大年初二為什麼要回娘家嗎?大年初二習俗有哪些?大年初二禁忌有哪些?
  • 財源滾滾,正月初五迎財神咯!
    今天是正月初五,常州人都有一件重要的事,就是迎!財!神!寶寶們趕緊定個小目標,比如,明年年終獎拿到手軟~小遊祝大家,2018年財源滾滾,荷包滿滿……那麼,關於迎財神的這些習俗你都知道嗎因此,每到過年,人們都在正月初五零時零分,打開大門和窗戶,燃香放爆竹,點菸花,向財神表示歡迎。接過財神,大家還要吃路頭酒,往往吃到天亮。大家滿懷發財的希望,但願財神爺能把金銀財寶帶來家裡,在新的一年裡大發大富。
  • 春節快到了,大年初一要迎財神,迎的是哪個財神?有什麼講究?
    春節快到了,大年初一要迎財神,迎的是哪個財神?有什麼講究?本文由【亮哥說史】獨家原創,作品未經作者本人允許,禁止抄襲轉發,侵權必究。本文圖片來源自網絡,如果有侵權,請聯繫小編刪除。在眾多的儀式中,許多人知道初一要祭拜財神,但他們不知道他們崇拜的是哪位財神。咱們先來講一下文財神,文財神一共有兩位,一名是商代的時候被紂王和妲己挖去心臟的比幹,比幹是一個異常端正的人,而且他還被挖去了心臟,沒有了心臟之後,自然是沒有什麼壞心思的,因此人們都認為比幹是公平公正的。
  • 「初一餃子初二面」,大年初二回娘家,您的家鄉有這些習俗嗎?
    哈嘍,大家好,我是愛囉嗦的厲大叔,今天是大年初二了,大年初二也是正月初二,是我國傳統的「迎婿日」,可能大家說了,「迎婿日」是個什麼日子?其實「迎婿日」來源於民間的一種說法「一個女婿半個兒」,正月初二這天,出嫁的女兒都要帶著丈夫,孩子回娘家拜年,丈母娘要在家迎接女婿一家的到來,所以這一天又稱「迎婿日」。
  • 正月初二迎財神,恭祝您財源廣進,福貴滿堂!
    正月初二迎財神,恭祝您財源廣進,福貴滿堂!豬 年 大 吉 正月初二接財神
  • 春節走親訪友,這些基本禮儀可不能忘
    另外,外出遇到熟人也要笑容滿面地恭賀新年,互道吉祥話語。大年初二大年初二,女婿須攜賀禮到嶽父、母家拜年。進門後先向佛像、祖宗影像、牌位各行三叩首禮,然後再給長輩們拜年。可以逗留吃飯、玩耍。說話禮儀見到親戚朋友稱呼不可少,事先對可能碰到的長輩、同輩的稱呼有所了解,以免出現尷尬的場面,使人感到不夠禮貌。
  • 春節習俗:大年初二吃什麼 正月初二吃的食物盤點(圖)
    春節習俗:大年初二吃什麼 正月初二吃的食物盤點(資料圖)大年初二吃什麼?民間諺語說了:初一餃子初二面,初三合子往家轉,初四烙餅炒雞蛋。初五捏上小人嘴,初七人日吃壽麵。又有:初一的餃子初二的面,初三的合子往家轉,初四吃烙餅炒雞蛋,初五吃餃子捏小人嘴,初六吃合子,合子夾七合子夾八合子夾九,一直吃到拐彎。所以,大年初二是要吃麵的,有的地方把這種說法解釋為迎女兒回門。初二面, 初二的面講究也不少。
  • 大年初二是指農曆一月二日祭財神,回娘家都是特色的中國歲時風俗
    所以,大年初二是要吃麵的,有的地方把這種說法解釋為迎女兒回門。大年初一、二忌洗衣,傳說這兩天是水神生日,因此忌洗衣。初二面, 初二的面講究也不少。據說,初二的面要用初一的餃子面來做。而且這面須為冷湯。也就是,把面煮熟之後用冷水浸過,稱為冷湯。
  • 情滿中華中國節——春節·新年味 十全十美迎新年
    從臘月初八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這是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期間鞭炮齊響、煙花滿天,辭舊歲、迎新年等各種慶賀新春活動達於高潮,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為高潮。 元日 王安石(宋)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