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在用的報告小程序
寫文章、做研究、查資料【必備】
各國錢袋子分布地圖:中國最富的不是北上廣 美國貧富差距大
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形式下,世界各國的經濟發展都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也出現了一定程度上的貧富分配不均,而且這種現象並不單單只出現於發展中國家,包括美國、德國、加拿大這樣的發達國家同樣如此。最近有媒體總結了一份亞洲和歐美最具代表性國家近兩年的收入數據,讓人意外的是,美國社會的貧富差距竟處於前列,當然他們的最低收入也已經很高。而具體到中國方面,最富的是天津,擁有廣州和深圳兩座大都市的廣東省並沒有位居前三甲。
從統計的數據看,貧富省比值最大的是泰國,達到了23.41,中國緊隨其後為4.13,其次是德國2.48、美國1.89、加拿大1.73、日本1.52、英國1.45、澳大利亞1.41、韓國1.38、法國1.3。總體上看,發展中國家的區域差距比發達國家要大,中國的區域貧富差距仍屬比較嚴重,第一和最後一名相差了4倍多。
首先說說發達國家中貧富省比值最大的德國。根據德國統計局公布的2015年收入數據顯示,大致為東德窮,南德富,西德分布均勻,收入差異是西歐最大的,最高的州級市漢堡以超過42萬人民幣的收入與最低州梅克倫堡17萬的收入絕對工資差達到了2.48倍,基本上是在最富的州平均工作4個多月,就能獲得最窮州一年的收入。
出現南德普遍收入較高的原因,其實從其產業分布展現得非常清楚。比如斯圖加特擁有包括寶馬、奔馳在內眾多德國最先進的精工製造業,另外還有目前處於全球經濟大勢的IT產業。
然後是比值達到1.89的美國。從美國經濟的整體分布情況看,其東西岸諸如紐約、華盛頓、加尼福利亞、維吉尼亞、麻省、康乃狄克等州都優勢非常明顯,人均收入比東南部等最窮州的家庭收入相差巨大。而造成這種格局的原因,除了美國本身經濟重心的原因,還與東南部州的產業有關,當地主要為農業,而且常年受到颶風影響,限制了經濟水平的發展。
而作為美國鄰居的加拿大同樣屬於全球經濟最發達的國家之一,但它的富裕地區卻並不是跟大家想像的一樣分布在靠近美國的地方,而是在育空、西北以及艾伯塔這些偏北的地區,特別是西北地區的家庭年收入達到58.9萬人民幣,而在最窮的努納武特地區也達到了34.1萬人民幣,最富地區與最窮地區的家庭年收入,相差了24萬人民幣,相當於中國一線城市普通家庭的平均收入。
其實看一下加拿大高收入地區的人口和礦產資源分布,就不難得出,主要就是這兩個因素所致,在人少財富多的情況下,人均家庭收入自然就高了,澳大利亞也存在著同樣的情況。
在亞洲地區,貧富差距最大的泰國則主要與其旅遊產業的分布狀況有關,諸如曼谷、清邁、普吉島、大城及其周邊,是泰國旅遊最集中地區,相關的配套產業也發展較好,人均收入很高,這裡的人基本上只要工作半個月就能賺到最窮的府一年的收入。
韓國因為本身人口就少,算是均富的國家,一個大企業就能拉動一個城市的GDP,比如前三名的蔚山、首爾、釜山分別擁有現代汽車、三星、最大的港口和造船業。可以說是這三座城市集聚了韓國最主要的幾大產業。
另外,日本的東北地區也沒外界想的那麼窮,宮城西縣人均收入達13.8萬人民幣/年,排名全國第五,收入最低的秋田縣也有人均10.7萬人民幣/年的收入,這個數字已經達到了中國內地最富的天津的數據。
中國內地的31個省及直轄市的富裕地區主要集中在東南沿海,市天津、上海和北京佔據前三甲,屬於第一梯隊,第二梯隊是沿海和內蒙古,東北及陝西、湖北、寧夏等省份屬於全國平均水平。
說了這麼多,估計大家也都看到了不對勁的地方,那就是坐擁深圳和廣州兩座大城市的廣東為何沒有上第一梯隊。其實,從整體數據看,廣東的人均GDP排名第8,因為區域發展差距大,平均值被拉了下來。
其實說來說去,會造成這些差距的原因,還在於資源分配上的不均衡,同時也體現了IT、科技這些新興產業所創造的巨大價值。從目前的情況看,中國大陸在部分地區已經達到了中等發達的水平,但有些地方仍舊出在低收入水平線下,所以要走向全民富裕的路還有很長。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註明來源。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