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都要改,姓「農」永不改

2021-01-08 和訊網

  2015年是供銷合作社「改革元年」:3月,中央下發了《關於深化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的決定》,隨後國務院召開電視電話會議進行了部署。去年11月,省委省政府召開全省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工作電視電話會議,部署落實全省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供銷合作社為什麼要改革?怎麼改?記者近日採訪了省供銷合作社有關負責人。

  為何改:提高為農服務水平

  江蘇供銷合作社經過了60多年發展歷程。2014年,全省供銷合作社銷售收入8200億元,利潤45億元,主要經濟指標佔到全國供銷社系統的1/5。省供銷合作社副主任徐筱棣告訴記者,近年來農業生產方式不斷轉變,農業經營形式加快轉型,農村流通格局重大調整,農業發展內外環境發生了深刻變化,這些都對供銷合作社改革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具體來說,供銷合作社還存在四個問題。」徐筱棣說,首先是供銷合作社與農民利益連接還不緊密,兩者之間的關係還主要是買賣關係,不是利益共同體;其次是供銷社為農服務的能力還不強,主要停留在出售農資等流通環節,在為農民提供產前、產中、產後服務上存在一定的差距;第三是各級供銷社之間的關係比較鬆散,為農服務上還未能擰成一股繩;第四是供銷社的體制和機制還沒有理順,既不像機關,又不像事業單位;既不是企業,也不是社團。此次改革的目標,是讓供銷合作社「轉身」成綜合為農服務組織。

  向哪改:供銷合作社姓「農」

  中央和國務院給了供銷合作社一個全新的定位:供銷合作社是為農服務的合作經濟組織,是黨和政府抓得住、用得上的為農服務骨幹力量。「這是60多年來首次明確供銷社的性質,是供銷社改革方向上的重大突破。」徐筱棣說,這一提法明確了供銷社究竟「是什麼」的問題:性質是「合作經濟組織」,主要功能是為農、務農、姓農。

  我省有1100多家鄉鎮供銷社。按照全新定位,今後幾年,這些基層供銷社將被改造成規範的、以農民社員為主體的合作社,與農民結成利益共同體。今後,基層供銷社可以通過勞動合作、資本合作、土地合作等多種途徑,吸納農民和各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入社,從而使得基層社與農民之間在組織上和經濟上實現聯結。「供銷社改造成合作社後,農民成員可能佔比50%以上,這樣就真正讓供銷社"姓農"了。」徐筱棣說,既然是合作社,就要按照合作制原則改革供銷社治理結構,落實基層社員代表大會、理事會、監事會制度,提高農民社員在經營管理事務中的話語權。我省的目標是,到2020年,基層社要覆蓋全省所有鄉鎮,並建成一批具有自主經營實體、為農服務載體和合作經濟聯合體性質的基層社。

  怎麼改:拓寬領域創新方式

  供銷合作社怎麼改革?「最主要的是拓寬為農服務的領域,創新為農服務的方式。」徐筱棣說,今後要在社會化服務上展開改革,實現一二三產、線上線下融合發展。

  圍繞解決「誰來種地」「地怎麼種」問題,採取大田託管、代耕代種、股份合作、以銷定產等多種方式,為農民提供農資供應、配方施肥、農機作業、收儲加工等系列化、專業化服務;以縣級供銷合作社為主體,整合基層社、社有企業等資源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提供菜單式服務。圍繞為農資金和金融服務,具備條件的供銷合作社,可以按照社員制、封閉性原則,開展資金互助合作業務;符合條件的供銷合作社企業可依照法定程序開展發起設立中小銀行試點。

  另一個改革重點是聯合,實現跨層次、跨區域、跨行業、跨所有制聯合,建設一批統一採購、跨區域配送、上下貫通的大型農資、日用工業品、農副產品、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的企業集團,並建成一批大型農產品(000061,股吧)批發市場和現代物流中心。此外,省供銷合作社將牽頭抓好全省農村電子商務綜合服務網絡建設,推進各類基層經營網點的信息化改造,實現網上交易、線下配送為重點的新型流通業態。

  本報記者 吳 瓊 朱新法

(責任編輯: HN666)

相關焦點

  • 「我們姓蕭不姓肖,要把姓氏改回來」
    ■肖偉拿著相關的函件,希望把姓改回「蕭」。重慶晚報訊 「我姓蕭不姓肖,要把姓氏改回來」肖偉指著身份證上的姓氏,一字一句地說。上月18日,他放棄在浙江嘉興的工作,回到老家奉節申請改姓氏。為改姓一事,肖偉奔走3個省市,耗費1年多時間。祭拜蕭姓祖宗肖偉,31歲,格子襯衫、西褲,圓圓的臉上總是掛著笑容,看上去與普通年輕人沒有任何不同,可一說到姓氏問題,他立馬換上一副嚴肅的表情。
  • 清朝末年,滿族人紛紛改漢姓,他們都姓什麼
    但是現在在我們周圍,幾乎看不到這些姓氏,他們都去哪裡了? 原來清朝滅亡後,他們都紛紛改成了漢姓,那他們都改成了什么姓?我們今天就說說滿族的幾個大姓。 一、愛新覺羅 愛新覺羅,「愛新」在滿文中有「黃金」的意思,清朝滅亡後,宗室成員大都分都改成姓金了,另一部分改為啟,我國著名書畫家、教育家、古典文獻家啟功大師就是雍正皇帝的九世孫。也有一部分改為了羅、肇、範、關、鄂等姓。
  • 滿漢姓氏對照表,滿族人為何要改漢姓?看看你的姓是不是滿姓改的
    在離我們最近的歷史當中,最常讓人稱道的就是清朝的歷史,因為距離我們較近,所以人們對於這段歷史的探究也從來沒有停止過,特別是對於滿族姓氏改漢以後的種種討論,更是讓我們對滿族有了更大的好奇。通過一個滿族姓氏改漢的對照表,我們就能夠看出滿族人為什麼最終大多會改為漢姓,他們改的漢姓到底都有些什麼樣的姓氏呢?
  • 說說「苟」姓的來源,其後人今天卻紛紛要改
    苟姓趙、錢、孫、李……,我們中國人每個人都又一個姓氏,姓氏的來源也是多種多樣,有部落、封邑、官名,甚至以居住地為姓氏,也有些因避諱避禍而改姓的,比如操姓,就是曹操後人怕被司馬氏迫害修改而來。今天木旦鳩茲來說說另一個奇葩姓,苟姓。
  • 民國滿改漢姓,「滿洲八大姓」都改為了什麼?不止為避禍
    至清末民初,滿人普改漢姓氏。「滿洲八大姓」都改成了什麼?又為何要改呢?瓜爾佳氏,元代,瓜爾佳氏女真姓氏為「古裡甲姓氏」,從清代中期開始,瓜爾佳氏宗族就已大量以漢字「關」冠姓,後一直沿用。由於古姓「古裡甲曰汪」,因而也有改為「汪」姓的,此外,還有改為「石」姓,「白」姓等。
  • 5歲男童哭著要改隨媽姓 只因爸爸姓這個姓
    最終在民警幫助下,男童改跟媽媽姓李。苟:我做錯了什麼要這麼拋棄我姓氏圖騰。 上宣 攝中華文化博大精深,百家姓上就可見一斑,我國的姓氏有幾千年的歷史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姓氏,常見的像趙、錢、孫、李、周、吳、鄭、王,稀少的像複姓的歐陽、皇甫。
  • 林徽因的孫子和孫女都改了姓氏,不再姓梁,原因是什麼?
    今天我們要跟大家介紹的內容,主要跟林徽因孫子孫女的姓氏有關。 按理來講,既然林徽因此生唯一的丈夫就是梁思成,那她兒子的孩子自然也該跟著梁思成姓梁。但是實際上,林徽因跟梁思成的孫子孫女後來卻都改了姓。這樣一來,很多人便對其中的原因產生了莫大的好奇。那麼,林徽因的孫子和孫女都改了姓氏,不再姓梁的原因是什麼?
  • 宋氏家族原來不姓「宋」,宋耀如當初改了姓,卻一直沒有改回去
    其中,宋氏家族的宋氏三姐妹又尤為出名,不過很少人知道的是,她們原來並不姓「宋」,「宋氏家族」其實應該叫做「韓氏家族」才對,箇中緣由就要從她們的父親宋耀如說起才行。出生在海南文昌的宋耀如自幼就跟隨自己的舅舅在美國打工賺錢,由於工作的緣故,他在給自己改了個叫做「查理」的名字後,順便把自己的本姓「韓」也一併改成了「宋」姓。
  • 高紅文:紮根基層甘奉獻 為民初心永不改
    紮根基層甘奉獻,為民初心永不改。西部網訊榆林訊 從參加公安工作的那一刻起,他就告訴自己一定要穿好這身警服、幹好這份工作,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不負黨和人民的期望,19年來,他將自己的一腔熱血奉獻給了摯愛的公安事業,先後被評為「優秀基層所隊長」「榆林市十佳忠誠衛士」……他就是神木市公安局人民路派出所所長高紅文。紮根基層甘奉獻,為民初心永不改。
  • 林徽因的後代都改了姓氏,不再姓梁,原因是什麼?
    按照中國「子隨父姓」的傳統,梁從誡的孩子當然姓梁,爺爺梁啓超家族姓又是名門望族,那他們為何都改了其他姓氏呢?這就得說說梁家複雜的豪門婚姻。梁思成在林徽因之後,再娶林洙,結過兩次婚。兒子梁從誡也結過兩次婚。
  • 清朝滅亡後,滿人紛紛改漢姓,都姓什麼?
    那是因為在清朝滅亡之後,這些滿族人都改名為漢族姓氏了,參照滿族姓氏改漢族姓氏表,我們可以發現一些生活中所聽到的姓氏其實是滿族的姓氏改名過來的,然而為何這些滿族人要改名為漢姓呢?眾多的貴族因此被抄家驅趕,身無分文,於是剩下的一部分弱小的滿清貴族,沒有了庇佑,有因為害怕百姓因為自己滿族人的身份而對自己展開報復,於是就悄悄地改了姓名,由滿姓改為了漢姓,並且想方設法的融入到漢族人的圈子裡去,以此來保護自己。
  • 諸葛亮不姓諸葛,他是後來改的姓,那他到底姓什麼呢
    諸葛亮不姓諸葛,他是後來改的姓,那他到底姓什麼呢文/曉倩說起三國,人們想到的是魏蜀吳三國之間權力的相爭,說起神機妙算,絕大多數人們想到的是諸葛亮,也就是孔明先生。他的姓氏是複姓諸葛,這是大家都知道的,但是,這是他真實的姓嗎?那你就錯了,其實他單姓一個字——葛,這當中究竟有著怎麼樣的故事,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據說,諸葛亮在剛出生的時候,當時天一下子就黑了下來,大家都知道,在古代,人們都很崇奉天地,對於一些自然現象得不到合理的解釋,便說這是神明在作祟。
  • 清朝滅亡後八旗改了漢姓,富察氏也改了,你身邊朋友有此姓嗎?
    清朝滅亡後八旗改了漢姓,富察氏也改了,你身邊朋友有此姓嗎?在後宮中的妃嬪除了出身民間之外,還有很多出自八大家族之中,很多姓氏也都有重複,比如大家說的瓜爾佳氏多美女。在清朝被推翻之後,這些滿清大姓由於太過複雜也不再適用於日常生活,而且後來沒有滿漢兩族除了民族不同並沒有其他不一樣,很多人都和對方通婚了,兩族越來越沒有明顯的界限。所以很多滿清大姓都把自己的姓氏簡化,改成單一的字,慢慢演變成現在大家經常見到的姓氏。
  • 關雲長後來改了姓,他做了什麼要改姓?原來是這個原因!
    在我們的生活中,若是聽到一個人突然改了名字,我們可能並不會覺得太過於驚訝,畢竟這件事情還是經常會發生的,但是從來沒有聽過一個人竟然會改自己的姓氏。要知道姓氏可都是祖傳的,無論發生了什麼,也沒有人輕易的去改變它。
  • 最尷尬的姓氏,很多女人都改了自己的姓,你知道是什么姓氏嗎?
    剛開始是為了區分部落跟之間的不同,因為當時的部落比較多,都是一個小群體組成,為了部落於部落之間能被區分,從而產生了姓氏,後來姓氏的重要性是越來越明顯,而且也代代相傳從古至今。一直到秦漢以后姓氏才真正的合為一體,根據記載,中國的單姓就超過7000個,複姓因為來源較廣,而且還有很多少數民族,所以大概超9000個左右。
  • 清朝後八旗子弟全都改了漢姓,那他們現在都姓什麼呢?
    八旗改漢姓並不是清亡後才開始的,最早在唐朝時的靺鞨、渤海時期就已有記載,金朝中後期和清亡前後的清末民初最為盛行。然而,他們並沒有消失,只是改了姓氏,他們的後裔就生活在我們之間。皇族,愛新覺羅氏:他們全是清皇室成員,地位顯赫,他們全都按滿語中愛新翻譯成漢語是金,覺羅翻譯是趙,改姓金,姓趙。愛新覺羅(覺羅是姓,愛新是部落名字),清朝滅亡之後,大部分愛新覺羅的後人改姓金,影星金巧巧就是愛新覺羅家的人。
  • 順德以32字方針力推農改
    自新一輪農村綜合改革工作啟動以來,各鎮街成立相應農改工作機構,形成有效的聯繫機制,進一步明確分工,落實責任。各鎮街已陸續開展新一輪農村綜合改革精神的輪訓宣講。    區委區政府辦公室副主任、農改領導小組辦公室常務副主任潘民權提出,要求各單位、各鎮街按照計劃推進表倒推時間節點,對存在的問題與困難進行研究整理,遵循「格式固化、內容不固化」的原則,對推進表內容進行及時更新與反饋;就鄉村振興6個示範片區建設方面,要求各鎮街以地圖標註的形式對重點區域的項目信息及進展情況進行標識,有目標、有路徑、有保障地推進示範片區建設,其中,重中之重是要加快推進黃龍和甘竹灘兩個示範片區的建設工作
  • 為取藝名把姓都改了的明星:宋祖兒原來不姓宋,炎亞綸也不姓炎!
    為取藝名把姓都改了的明星:宋祖兒原來不姓宋,炎亞綸也不姓炎!照片中的是言承旭,言承旭,原名廖洋震,三個字差異都很大,而且比較複雜。至於改名的原因,相傳是得到高人指點,所以稱改名以後星途更順利。照片中的是舒淇,舒淇,原名林立慧,這個名似乎有一種安安靜靜的民國風,但還是大家熟悉的舒淇這個藝名更加時尚和大氣,而且看舒淇的作品,很難想到她曾經是叫這樣的名字。
  • 改姓名容易嗎?要具備什麼條件呢?
    有很多朋友諮詢到了關於更改姓名的問題,他們都不約而同地在更改姓名這塊遇到麻煩,事實上,雖然公民的更改姓名的權利,但是公安機關為了戶籍管理和社會關係的穩定,對更改姓名是從嚴把握的,所以改姓名確實不容易,特別是成年人更改名字,很多地方的公安機關原則上都是不允許的,需要更改姓名則要充分的理由
  • 苟姓要改,那姓朱的呢
    祖上本來姓「敬」卻因為犯了皇帝的名諱而被迫改為姓「苟」,如今他們幾經周折終於找回了自己的原姓,560人先後通過公安機關成功將「苟」姓改為「敬」姓。這是記者昨日從商洛市公安機關了解到的一起集中改姓事件(10月13日《三秦都市報》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