鞭炮又叫爆竹,過年放鞭炮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習俗。在中國,每逢節日或者有喜慶的事,都要放鞭炮慶祝。鞭炮寓意紅紅火火,熱熱鬧鬧,過年放鞭炮才更有年味兒。臨沂大年三十晚上都要放鞭炮。這其中有什麼說法嗎?小編帶您看一看。
放鞭炮是一個漢族傳統民俗,已有兩千多年歷史,相傳是為了驅趕一種叫年的怪獸。當午夜交正子時,新年鐘聲敲響,整個中華大地上空,爆竹聲震響天宇。在這「歲之元、月之元、時之元」的「三元」時刻,有的地方還在庭院裡壘「旺火」,以示旺氣通天,興隆繁盛。
在熊熊燃燒的旺火周圍,孩子們放鞭炮,歡樂地活蹦亂跳,這時,屋內是通明的燈火,庭前是燦爛的火花,屋外是震天的響聲,把除夕的熱鬧氣氛推向了最高潮。這聲聲爆竹寄託了漢族勞動人民一種祛邪、避災、祈福的美好願望。
漢族節慶娛樂都以放爆竹來慶祝,流行於全國各地。人們除了辭舊迎新,在春節燃放爆竹外,每逢重大節日,如婚嫁、建房、開業等,亦要放爆竹以示慶賀。我們一般的人都認為放爆竹可以創造一種喜慶氣氛,是節日的一種娛樂活動,它可以給人們帶來歡愉和吉利。
漢族民間有「開門爆竹放爆竹」一說。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嗶嗶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驅趕夕獸。 爆竹為中國特產,亦稱「爆仗」、「炮仗」、「鞭炮」。
放鞭炮時應該遠離易燃易爆物品,比如柴草堆,煤氣罐等,一旦發生危險後果將不堪設想。
燃放鞭炮時,人應該儘量遠離,不可因為好奇而湊近。鞭炮聲過響的話,還應該用手捂住自己的耳朵。
在燃放鞭炮時,應該將鞭炮高高掛起或者放置在安全的空地上。同時要注意周圍是否有人,有人的話千萬不能放。在放鞭炮時,千萬不能用手拿著放,否則鞭炮在極短的時間內容易燃爆,後果不堪設想。鞭炮通常用香條點燃,很少用打火機、火柴點燃,使用明火應特別注意。
父母應該注意,年齡太小的孩子不宜放鞭炮,而年齡大一點的孩子也應該在長輩的監護下放,防止發生意外。有的孩子害怕鞭炮等聲音,家長在放鞭炮時,還應該將孩子抱離聲音源,防止鞭炮爆炸聲嚇到孩子。
放鞭炮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安全,平平安安過個好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