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民族英雄傳記叢書》出版 還原東北抗聯歷史

2020-12-13 中國新聞網

《抗日民族英雄傳記叢書》出版 還原東北抗聯歷史

2015-08-20 09:20:09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中新網哈爾濱8月20日電(記者 劉錫菊)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日發布消息,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之際,《抗日民族英雄傳記叢書》於8月20日出版,對在東北地區從事領導廣大軍民進行艱苦卓越的抗日武裝鬥爭的楊靖宇、趙尚志、周保中、李兆麟四位將軍的生平業績進行了客觀、詳實和全面的記錄和描述,真實地還原了英雄本色和艱難曲折的東北地區抗日鬥爭歷史全貌。

  據介紹,《抗日民族英雄傳記叢書》由全國聞名的抗日民族英雄,東北抗日聯軍主要創始人、領導者楊靖宇、趙尚志、周保中、李兆麟四位將領的歷史人物研究傳記構成。四本書合計250餘萬字,不僅描述了四位抗日民族英雄的革命鬥爭生涯,而且展示出東北抗日戰爭的歷史全貌,將東北抗日戰爭錯綜複雜的歷史背景、重大事件,無一遺漏地從當事者的角度加以分析闡述,從而使東北抗聯三路大軍艱苦卓絕的英勇鬥爭歷程盡顯其中,將整個東北抗戰歷史脈絡清晰地展現給後人。

  中國東北抗日遊擊戰爭基本上是以「南楊北趙東周西李」為軍事指揮展開的。楊靖宇在南滿地區,趙尚志在北滿地區,周保中在吉東地區,李兆麟在黑龍江西部地區(1938年西徵後)指揮著抗擊日本侵略者的軍事鬥爭。

  《抗日民族英雄傳記叢書》以堅實的史料做基礎,不做無事實根據的褒貶,不妄加任何臆斷評說,以史家治學的嚴謹態度做到「文直,事核,不溢美,不隱惡」,真實還原了英雄本色和艱苦複雜的東北地區抗日鬥爭歷史真相,從而使本書成為傳世信史,成為中國抗戰史研究領域裡的重大成果和重要參考文獻。

  本套叢書作者趙俊清研究員從事東北地方黨史、抗戰史研究數十年,也是中國唯一一位連續為抗日民族英雄楊靖宇、趙尚志、周保中和李兆麟四人做傳的歷史學者。自1984年撰寫《趙尚志傳》開始至2014年《李兆麟傳》定稿殺青,其間共耗時30年。作者告訴記者:「這4本傳記正是想把4位抗日民族英雄事跡集中提煉,凸顯於錯綜複雜、跌宕起伏的歷史畫卷中。4位將軍是如何走上革命道路的、走了哪些曲折道路、他們的功績和缺點過失有哪些……這些在書中都有所體現,讓後世子孫可以體察到他們那一代人對信仰的追求,對當今年輕人處身立世、建功立業有所啟迪和借鑑。」

  作為本套叢書的審稿人和推薦專家,中共黑龍江省委黨史研究室原主任金宇鍾研究員認為,「本套叢書內中徵引文獻共計七大類近千種,其中多為黨史、軍史檔案、文件,歷史事件親歷者口述資料,日偽檔案,傳主生前著述等一手資料,並進行了細緻的梳理考辨,去偽存真,是東北抗戰史研究的重大成果、中國抗戰史研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參考文獻。」

  《抗日民族英雄傳記叢書》(4冊)是一套總計250餘萬字的歷史人物研究傳記叢書,是東北抗聯歷史研究的重大成果,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出版。(完)

相關焦點

  • 《蕉嶺縣「抗日三英傑」傳記叢書》在北京首發
    新華網北京10月21日電(記者陳斌華)臺灣光復70周年之際,記敘丘逢甲、羅福星、謝晉元三位蕉嶺籍抗日民族英雄愛國英勇事跡的《蕉嶺縣「抗日三英傑」傳記叢書》,21日在北京臺灣會館首發。  叢書由《丘逢甲傳(增訂本)》、《臺灣抗日英烈——羅福星傳》、《我的父親謝晉元將軍》三冊組成。
  • 黨中央情系東北抗聯
    導讀: 今年是抗日民族英雄楊靖宇將軍殉國80周年。以楊靖宇、周保中等為代表的東北抗日聯軍廣大指戰員對黨忠誠,勇赴國難,在極端艱苦的條件下同日本侵略者進行了長達14年的艱苦戰鬥,為中國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黨中央對楊靖宇和東北抗聯歷來十分重視和關懷,並且給予高度評價。
  • 東北抗聯,書寫了一部鐵血錚錚的抗日史
    今天,在逛某乎的時候發現這麼一件事有人竟然光明正在的在抹黑東北抗聯,小編頓時火冒三丈,為我們拋頭顱,灑熱血的抗日烈士被這些人說的一文不值。據史料記載,在十四年間,東北抗日聯軍先後有一百四十多位師級以上指導員在東北黑土地上獻出了他們年輕而寶貴的生命。這其中包括趙一曼、楊靖宇、趙尚志等觀眾耳熟能詳的英雄,也包括了諸如左子元、蘭白線、容義等等這些鮮為人知的抗聯戰士。抗聯的歷史除了「悲壯」兩個字我再也想不到其他的詞了。
  • 東北抗聯精神的價值意蘊
    中新網黑龍江新聞1月3日電(何偉志)在長期、艱苦、壯烈的東北抗日鬥爭中,東北抗聯將士用鮮血和生命鑄就了「勇赴國難,自覺擔當,頑強苦鬥,捨生取義,團結禦侮」的東北抗聯精神。東北抗聯精神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東北抗日聯軍在14年抗擊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艱苦鬥爭中形成的,是東北抗聯將士崇高精神風貌和高尚思想品格的集中體現。
  • 黑龍江推出東北抗聯遺址 「雲展播」
    在黨領導黑龍江人民為爭取民族解放、國家獨立、人民幸福進行波瀾壯闊的革命歷程中,東北抗日聯軍與日本侵略者長達14年艱苦卓絕的鬥爭譜寫了可歌可泣的愛國篇章。東北抗日聯軍是由中國共產黨創建和領導的抗日武裝。作為東北抗聯的主要根據地,抗聯的11個軍有九個半軍誕生並戰鬥在黑龍江。
  • 到底誰才是東北抗聯的總司令
    在該電視劇之前,還有一部傳記文學《趙尚志傳》,作者也是他。日後持續不斷的圍繞趙尚志是是非非的爭論,基本也全是由他這兩部作品引起。在民間歷史研究尚屬荒蕪的改開之初,這兩部文藝作品起到了先入為主並替代信史的作用。今天許多趙的崇拜者心目中趙的形象,主要不是來自歷史文獻,而主要就來自這兩部文藝作品。
  • 東北抗聯歌曲雲展播
    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之際,東北烈士紀念館推出「戰火中的旋律——東北抗聯歌曲雲展播」,激昂的歌聲、慷慨的歌詞,不僅述說著那段悲壯與輝煌的歷史,更奏響了時代最強音。讓東北抗聯歌曲在新時代嘹亮迴響東北抗日聯軍不僅是一支戰鬥力很強的武裝部隊,同時也很注重政治、文化教育和宣傳工作。
  • 東北抗聯歌曲雲展播 重溫戰火中的旋律
    圖為東北抗聯歌曲雲展播截圖。 史軼夫 攝14日,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東北烈士紀念館推出「戰火中的旋律——東北抗聯歌曲雲展播」,激昂的歌聲、慷慨的歌詞,不僅述說著那段悲壯與輝煌的歷史,更奏響了時代最強音。
  • 80歲「金牌講解員」孫世東:永傳東北抗聯的故事
    新華社長春9月18日電(記者胥舒驁 劉碩)9月的細雨中,已經80歲高齡的孫世東健步如飛地行走在通往紅石砬子抗日根據地的山路上。孫世東說,他已經數不清多少次來過這片根據地,只要有人提出需要,並且他的身體條件允許,他就會一起上山擔任義務講解員。
  • 臺盟中央召開《臺灣同胞抗日叢書》出版座談會:銘記歷史
    成百上千的飽含滄桑的英雄群體和歷史事件,被以白紙黑字的形式躍然於紙上。   一共六本,卻收集了自1895年到1945年的50年間,發生在臺灣的無數個讓兩岸中國人難以忘卻的國難當頭中慘遭日本侵略的中國同胞殺戮的歷史事件,以及無數兩岸中國人互相攜手、共赴國難、保臺守土壯烈成仁的抗日往事的《臺灣同胞抗日叢書》近日由臺盟中央策劃出版。
  • 東北抗聯在抗日戰爭中的歷史貢獻
    原標題:東北抗聯在抗日戰爭中的歷史貢獻 今年是九·一八事變爆發87周年,這個日子是每一個中國人永遠不能忘記的日子。1931年9月18日,日本關東軍在瀋陽製造蓄謀已久的侵華事變,短時間內,東北大片河山陷於敵手,民族存亡到了生死關頭。
  • 講述輝南紅色故事傳承東北抗聯精神——走進石道河抗聯紀念館
    說罷,楊靖宇和李紅光帶頭跳進河裡,用槍託擊打冰面,衝進齊腰深的河水中,之後抗聯開始到輝發河以南的輝南、金川、柳河、臨江等南滿地區開展艱苦卓絕的抗日遊擊鬥爭。這個雕塑就是根據這段歷史創作的。」  據了解,石道河抗聯紀念館建築面積560平方米,佔地面積1.5萬平方米,2018年開始籌建,2019年基建完工。
  • 有一種精神叫做東北抗聯
    這種精神叫做東北抗聯。7月1日,東北三省四市黨報聯合採訪團走進坐落在通化市靖宇陵園景區內的東北抗日聯軍紀念館,再次追憶那段崢嶸歲月,感受抗聯戰士無數次穿梭於烽火彈雨之中的熱血青春。東北軍民14年艱苦抗戰誓死驅寇與其他紀念館不同,進入東北抗日聯軍紀念館內,首先迎接人們的是14支舉向空中的步槍,這是東北軍民14年艱苦抗戰的光輝歷程的象徵,也是後輩們在向英雄的抗聯將士致以崇高的敬意。記者團在講解員的引導下,進入館內,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三面巨幅壁畫。抗日戰爭年代,不願做奴隸的東北同胞用血肉築成的民族自尊的長城在畫家的筆下氣衝霄漢。
  • 抗戰勝利75周年 東北烈士紀念館帶您「雲遊」黑龍江省東北抗聯遺址
    在中國黨的領導下,黑龍江人民為爭取民族解放、國家獨立、人民幸福進行波瀾壯闊的革命歷程中,東北抗日聯軍與日本侵略者長達14年艱苦卓絕的鬥爭譜寫了可歌可泣的愛國篇章。東北抗日聯軍是由中國共產黨創建和領導的抗日武裝。作為東北抗聯的主要根據地,抗聯的11個軍有九個半軍誕生並戰鬥在黑龍江。
  • 《東北古代方國屬國史研究叢書》出版發行暨學術座談會在長春舉行
    【文/吉林大學報研究生記者 謝曉藝 孫紅梅 攝/東北振興發展研究院】11月1日,由吉林大學、吉林省社會科學院主辦的《東北古代方國屬國史研究叢書》出版發行暨學術座談會在長春南湖賓館舉行。吉林大學黨委常務副書記蔡莉,來自全國學界、出版界近50位專家學者參加會議。座談會由吉林大學原常務副校長、東北振興發展研究院院長、叢書主編邴正主持。
  • 李兆麟小傳:東北義勇軍的創建人,堅持抗戰到底的民族英雄
    (萬象歷史特約作者:驀然回首)【1910年11月2日】李兆麟小傳:東北義勇軍的創建人,堅持抗戰到底的民族英雄(1943年,李兆麟和妻子金伯文、兒子的合影)1910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李兆麟說服了母親,毅然來到北平,參加了「東北民眾抗日救國會」、「反帝大同盟」等,從事抗日救亡的工作。1932年(22歲),李兆麟受中共河北省委指派,回家鄉組織抗日力量。他聯絡了遼陽、奉天、本溪一帶的「長江隊」、「燕子隊」、「天地榮」等山林隊,正式成立了東北義勇軍第24路軍。
  • 李杜:遠程抗日的東北抗聯總司令,把毛澤東的兒子送到了蘇聯
    (萬象歷史特約作者:慕和)李杜:遠程抗日的東北抗聯總司令,把毛澤東的兒子送到了蘇聯張學良曾派人找到李杜,李杜便通過中共上海地下黨,介紹劉鼎赴張學良處工作,力勸張學良聯共抗日。1936年2月,東北人民革命軍改編為東北抗日聯軍。鑑於李杜在東北的威望,在周恩來的推薦下,李杜就任東北抗日聯軍總司令。
  • 抗日以筆做刀槍——東北抗聯烈士姚新一
    東北抗日聯軍戰士袖標2015年8月,姚新一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二批6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體名錄。日前,專家為記者講述了東北抗聯英雄姚新一的故事。少年心事當拏雲姚新一,滿族,原名唐吉昆,曾用名唐九英,字瑤圃,1907年農曆七月初七生於吉林省永吉縣大蘭旗屯的一個貧農家庭。姚新一在松花江畔長大,自小擅長遊泳,鍛鍊出了一身強壯的體魄。
  • 紀念東北抗聯_歷史頻道_鳳凰網
    1936年參加東北抗日聯軍第六軍第四師被服廠做軍服。1940 年去蘇聯在抗聯教導旅當廣播員、報務員。 1937年,抗聯三軍留守處及四師被服廠、三十二團。1939年任東北抗聯司令部機關黨支部副書記。
  • 弘揚東北抗聯英雄精神長影電影《楊靖宇》首映式在靖宇縣舉行
    楊靖宇將軍是抗日民族英雄,東北抗日聯軍的主要創建者和領導人之一。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後,日軍強佔東三省,中國人民就此開始了艱苦卓絕的14年抗戰。1932年,楊靖宇受命黨中央委託到東北組織抗日聯軍,歷任抗日聯軍總指揮兼政委等職。他率部與日寇血戰,1940年2月23日,楊靖宇壯烈犧牲,為國家解放、民族獨立獻出了年僅35歲的寶貴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