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報訊(記者 彭怡郡 陳小斌)「老賴」被明令禁止改名字;有生僻字的名字不能上戶口……日前,省政府常務會議通過了《福建省居民戶口登記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對戶口登記、變更、戶籍證明等作出了明確規定。該《辦法》將於明年元旦起正式施行。
《辦法》規定,在戶籍登記時,姓名須「遵循公序良俗,使用通用規範漢字,首次登記的姓氏應當隨父姓或者隨母姓」。也就是說,如果新生兒出生證的姓名有生僻字,或者非隨父姓且非隨母姓的話,將無法作為戶籍登記的證明材料。
戶口登記了,還能改名嗎?答案是可以,但是得符合相關規定。《辦法》規定,未滿18周歲的未成年人,其監護人經協商一致可以申報名字變更登記;已滿18周歲的,本人可以根據意願申報名字變更登記。10周歲以上未成年人變更姓名的,應當徵得本人的同意。
不過,部分人群不允許更名。《辦法》規定,諸如涉嫌刑事犯罪尚未審結者、被限制出國(境)期限未滿者等是不允許更名的。另外,個人信用有嚴重不良記錄者是明令禁止更名的,如果其已更名,公安機關會在核查後立即撤銷其姓名變更的決定,恢復其變更前的姓名。也就是說,「老賴」今後再也不能靠改名來逃脫失信處罰了。
延伸閱讀
廈門人改名為哪般?
《辦法》的出臺,讓改名問題再次引起大家熱議。那麼,在廈門,申請改名的人多嗎?他們為何要改名?昨天,記者就相關問題採訪了警方。
常因三種情況申請改名
警方表示,目前所受理的改名申請中,以諧音、歧義和生僻字出現頻率最高。
比如,在思明區,有位年輕男子因諧音改名。這位年輕男子的名字中有「健民」兩個字。「健民」這樣的名字,大多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取的,類似的名字還有「建國」、「建華」等。現在,有人覺得「健民」這兩個字諧音不好聽,想要改名。同樣因為諧音問題而去改名的,還有「楊偉」們。
近年幾無因生僻字改名
基層民警告訴記者,幾年前新生兒申報戶籍時,偶爾會遇到因使用生僻字需要換名字的情況。那是因為一些醫院的電腦字庫系統裡可以打出這些生僻字,但公安的電腦字庫裡沒有。最近幾年,醫院的電腦字庫升級後,一些生僻字就打不出來了,因此申報戶籍時,遇到因生僻字改名的情況也幾乎沒有了。據民警介紹,按照相應的規範,新生兒已經不允許使用非通用規範漢字。
3個生僻字出現概率高
據統計,在廈門,有3個生僻字出現概率較高。其中出現概率最高的是「石羨」,這個字在閩南話中意為金剛石、鑽石,廈門不少女性喜歡以此為名。
其次,「韋華」也是廈門常見的生僻字,字意為光明美麗的樣子,廈門一位姓簡的老師名字中就有這個字。這位簡老師曾告訴記者,「韋華」這個字電腦打不出來,每次輸入時都要造字,確實有些麻煩。此外,「王瑩」這個字也是廈門人較為常用的生僻字。
改名流程
當事人未滿6周歲,由父母或其他監護人到戶籍地派出所申請,經派出所核准後,3個工作日辦結。
6周歲以上的當事人,由當事人、父母或其他監護人到戶籍地派出所申請,經分局人口管理部門核准後,派出所給予辦理,6個工作日辦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