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華夏時報
摘要:最近,深圳樓市又火了!應該講,深圳樓市今年的熱度從來就沒有降下去過,這一輪引起深圳樓市躁動的主要原因是新房和二手房價格嚴重倒掛,所以市場上才出現「打新」、代持炒房等這種亂象。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逐利是人的本性。
新房倒手賺500萬
最近,深圳樓市又火了!應該講,深圳樓市今年的熱度從來就沒有降下去過,從疫情期間二手房房價大漲、天價「茶水費」、715樓市新政,到現在新出的「打新造富」、代持炒房等,深圳樓市的話題一直都很活躍。
而這一輪引起深圳樓市躁動的主要原因是新房和二手房價格嚴重倒掛,所以市場上才出現「打新」、代持炒房等這種亂象。
在此之前,我們只知道股市有打新,現在連上千萬的房子都可以打新了,真的是又一起「活久見」事件。
一般來講,打新中籤就意味著可以大賺一筆,那麼樓市打新自然也是一樣。據了解,引爆這次市場的網紅盤—-華潤城潤璽一期項目,均價是每平米13.2萬元,說老實話,這個價格一點也不低,但周邊的二手房均價已經到了18萬元,所以一手房和二手房的差價倒掛將近5萬元。如果按一套100平方米的新房來算的話,那麼中籤者倒手就能賺500萬元左右。
亂象橫生
這種買到就賺到的「好事」,當然就吸引了無數打新者。不過我們也知道,每個城市都有相應的購房政策,在這樣的背景下,催生了眾籌打新、代持購房等亂象,一些沒有購房資格和名額的逐利者就想方設法尋找沒有房但有資格的親戚朋友參與打新,從而獲得購房機會。有的為了獲取巨額利潤,不惜鋌而走險,自己出資以他人的名義買房。
據報導,現在一個「無房名額」已經炒到了30萬元,而且代持購房已經形成一條產業鏈,中介可以為投資者介紹「房票」,如果首付資金不夠,中介還可以介紹過橋貸款機構等,中介再從中收取中介費用。
不過,這樣做的潛在風險是巨大的,容易出現各種糾紛問題,在這場遊戲中的投資者、房產中介、貸款機構、律所等,隨時都有可能引爆這個「雷」。一旦出現風險,所謂的打新躺贏就可能會告吹。
「房住不炒」一直在路上
原來深圳出臺的限購限價政策是為了保護剛需買房,但是沒想到卻引發了投資者瘋狂追逐,顯然這種現象與「房住不炒」理念背道而馳。
這種市場調控的方向與結果出現落差的現象,主要是在於「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當然也跟限價、限購政策簡單化有很大的關係,才直接導致一手房跟二手房房價倒掛。
我們說的尊重市場,有時候在穩定房價同時又穩定市場運營之間,的確是一個難以平衡的問題,房地產調控的確是任重道遠。
作者:水皮雜談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