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作家的收入怎麼會這麼高?

2020-12-11 澎湃新聞

白金作家耳根曾坦言剛踏入網絡文學的那幾年,即便有了一定的收入和讀者,他依舊不敢告訴太多人自己是一名網絡作家,甚至於面對女兒家長表上「父親職業」那一欄,都不知道該寫什麼。

如今這樣的情況有了很大轉變:全職網絡作家越來越多,加入中國作協或地方作協的網絡作家也越來越多,「身份認同」似乎再也不是他們的困擾。據統計,今年加入中國作協的454名新會員中經過確認的網絡作家及網文從業者共有29人。這其中,就包括了閱文集團高級副總裁兼總編輯林庭鋒(筆名寶劍鋒)與閱文集團副總裁兼副總編輯侯慶辰(筆名意者)。

「網絡作家也是作家。作協成員這個身份會讓這個群體有一種被認同的感覺。我們進作協後,也會多向作協老師推廣網絡文學。」8月8日,林庭鋒與侯慶辰就此接受澎湃新聞專訪。採訪中,林庭鋒叫侯慶辰「老意」,侯慶辰叫林庭鋒「寶劍」,連下班都要一起的兩人自有一份非常的默契。

林庭鋒(左)與侯慶辰(右)

十五年前兩人就一起寫玄幻小說,一起在臺灣發表了作品,還於2001年一起成立了中國玄幻文學協會。這個協會裡除了後來跑去繼承家業的鄭紅波,另外三人吳文輝、商學松和羅立如今分別是閱文集團的CEO、總裁和副總裁。在六人團體中,林庭鋒與侯慶辰一直負責原創內容,他們也是今天網文江湖裡和網絡作家打交道最多的兩個人。

能寫書的人要有錢賺

2002年5月,這群夥伴共同創建的起點中文網上線了。在現實生活中分別是車管所檔案管理員和報紙業務員的林庭鋒和侯慶辰既是網文作者,又要忙著尋覓能發表網文的人。

他們很快就發現,網文作者實在流失得太快了。「那時網文作者不像今天——財富榜上動輒百萬版稅,那時寫書沒錢的,靠的只是一腔熱血。」林庭鋒說,2002年時他和侯慶辰都有書在臺灣出版,但他們畢竟屬於少數。「更多人沒能這樣,就不寫了,這是原創網文界很大的損失。我和老意做網站,也是希望更多的人來創作。」

「而且有的臺灣出版社,拿下作者版權後就不讓作者在網上更新了。作者失去了和讀者線上交流的機會,連寫作的興趣也沒有了。」侯慶辰說起當時看了一半的《武林舊事》,無限惋惜,「寫書很累。消失的作者和作品,我和寶劍見的太多了。」

到了2003年10月,作者流失的壓力迫使起點啟動 VIP 收費制度:讀者上網看電子版得按章節付費,每閱讀千字收費2分。初期起點不分成,讀者交2分,作者就收2分,這種被侯慶辰稱為「幹賠」的模式即便到了盛大體系也堅持了一年半。

在沒有網絡支付的時代,所有收款都要去郵局完成。匯款單如雪片般飄來,林庭鋒只能一筆筆手動核對匯款,再把這些匯款充值到讀者帳戶裡的起點幣。「很瑣碎,要花大量時間。免費的時代做收費的事情是十分困難的。」

但人們沒想到的是,啟動收費制度的第一個月,一名起點作者拿到了上千元稿費,這在當時已是相當不錯的收入;不到三個月,起點就一躍成為當時文學網站的第一;不到一年,起點開始出現百萬年薪的作者......林庭鋒告訴澎湃新聞記者:「曾經主流文學網站(比如龍空、幻劍)的觀點是做作者和臺灣出版商的中介,通過賺取代理費來維持網站運營。我們不一樣。我們希望能寫書的人都有錢賺,可以維持生活。」

讀者訂閱是大部分普通作者收入的最主要來源

如今人們不會再把網絡作家和「清貧」畫上等號。據網絡文學年度報告,僅2015年新增的50萬以上稿酬作家就有100餘位。和幾年前相比,百萬收入作家群體比之前已經擴大了幾倍,十萬到百萬收入作家增幅起碼也有10倍。

很多人好奇的是,網絡作家的收入怎麼會這麼高?

「我們現在已經有一批作品訂閱過十萬了,這還是基礎數據。訂閱過10萬人次的話,1000字的故事就能創造5000元的價值。而我們這裡好的章節,一章至少是萬元以上的價值。」侯慶辰說。

他告訴澎湃新聞記者,除了讀者付費閱讀(電子),網絡作家還有簡繁體紙質出版、漫畫、動畫、遊戲、影視等收入來源。「讀者訂閱是大部分普通作者收入的最主要來源。隨著作者名氣增加,其他方面的版權收益也會增加。」

不過侯慶辰認為,即便是其他方面的版權收益,也和最初的付費讀者密不可分。「比如唐家三少,人們是先知道唐家三少的書。純電子付費的價格是固定的,但累計的粉絲量卻有很大的影響力:作品改編電影了,粉絲就去看電影,作品改編遊戲了,粉絲也會買帳。從用戶(粉絲)貢獻量來說,絕大部分還是來自於付費閱讀。」

當然,網文圈除了版稅千萬的大神,還有無數第一部投稿就被湮沒的網文寫手。有網絡作家對此形容:「如果你做不到這個圈裡少數人的程度,你連靠此養家餬口都做不到」。

「每個行業都有最好和最壞的情況。」在侯慶辰看來,今天富豪榜上的作者也是過去一點一滴積累起來的。「站在上面的是少數人,下面還有一個很大的基數。但只要是我們的籤約作者,就有一個最低保障制度。就算你的成績再不好(讀者訂閱少),但只要每天更新字數達到4000字以上,且符合網站其他相關規定,一個月會有1500元的保障。」

林庭鋒告訴澎湃新聞記者,如今對讀者付費而來的收益,閱文一般給作者50%的分成。此外,他們設置了「半年獎」,只要作品堅持半年,再一次性多發10%;還有「月票獎」,作品排上月票榜首的作者可一次性獲得一萬元獎勵;堅持每天更新的作者又能拿到「全勤獎」。林庭鋒說:「這些基本是可以滿足生活的。你願意創作就繼續創作,創作不了那就不適合這行了。」

侯慶辰補充,在電子版之外的發行渠道,閱文給作者的收益分成也是最高的。「有的網站給作者10%、20%的分成,還有的開了新渠道後就不給作者分成的,但我們起碼還是50%。」他還透露,2005年,起點全年發放的作者酬勞超過1000萬元。到了2015年,閱文上半年發放的作者酬勞就達到4億元。

「從經營策略角度說,我們一直希望作者收入越來越高。」侯慶辰告訴澎湃新聞記者,因為這個行業的維護和建設非常重要。「一是因為我們自己是作者出身,二是我們確實也有這種使命感。」

侯慶辰(筆名意者)作品《不會魔法的魔法師》

講了好故事,自然就有人去看

直到今天,林庭鋒還保持著十幾個小時的閱讀時間。侯慶辰也說:「除了睡覺、批郵件,就是看書,我們吃飯也在看書。純粹的看書時間每天至少有五六個小時。」

在他們看來,今天的網文比十年前新穎多了。即便是一種文學類型,他們也絲毫不擔心「內容同質化」的問題。「像是學生寫命題作文,好作者總能突出重圍寫出好故事。你講了好故事,自然就有人去看。」林庭鋒如是說。

不可否認的是,時至今日依然有很多傳統作家、文學評論家對網絡文學表示陌生。在去年由中國作協、上海市作家協會、廣東省作家協會、浙江省作家協會、江蘇省作家協會聯合主辦的「首屆中國網絡文學論壇」上,與會學者連「什麼是網絡文學」都沒能達成共識。

「這可能是一個階段的事。」侯慶辰說,網文剛興起時,很多企業對它不屑一顧,大家覺得免費才是天經地義的。如今網文有了發展基礎,亦有很多人知道這個行業,但是了解的人還不多。「我們加入作協,也是希望傳統行業可以更了解網文。」

「要是十年前,你說你不看網文,那還能理解。但是現在『沒看過』是不大可能的,因為你很可能在不經意時『看』過了。」林庭鋒舉例,像是《甄嬛傳》、《歡樂頌》、《致青春》……很多從網文衍生出的作品、產品已經滲透到人們的生活中。「市面上有這麼多。我覺得除非躲在深山老林,不然不會完全沒接觸吧。」

對於和美國好萊塢、日本動漫、韓劇並列為「世界四大文化景觀」的中國網文,侯慶辰感慨:「那是中國智慧的體現。隨著大家娛樂需求增加了,生存壓力變小了,我們的文化產業也會不斷發展。」

「你說網文是通俗文學也好,類型文學也好。它其實還是和我們以前的文化一脈相承。比如四大名著中的《西遊記》,放在現在不也是玄幻小說嗎?」林庭鋒補充,更難得的是,比起金庸和古龍的通俗文學,今天的網文更是形成產業化了。「2004年網文只值幾千萬,但現在產業值已經達到幾百億。」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重慶網絡作家收入調查
    關於重慶網絡作家人數,到目前為止最權威的數據來自盛大文學網舉辦的第二屆「尋找中國100座文學之城」榜單,其中重慶繼上海、北京、廣州、深圳、成都之後,排名第六,人數在四萬餘人左右。重慶網絡作家小橋老樹告訴記者,「重慶網絡文學有兩個特點,一是數量大,網絡作者數超4萬人;二是全國性的『大神』少。」在今年2月的網絡作家江湖宴裡,重慶的三十多名網絡作家就齊聚磁器口。
  • 網絡作家的真實收入你知道多少
    他透露自己的「秘籍」:9這麼多年來從不停更!幾乎很少有作家能夠做到這一點,而唐家三少為了寫作不停更給自己的要求常人難以想像。他的作品《鬥羅大陸》系列,《天珠變》,還有早期的《光之子》、《狂神》、《琴帝》等眾多作品,都膾炙人口。
  • 網絡寫手現狀:收入兩極化 頂尖作家月入幾十萬
    中新網北京12月13日電  (上官雲)《花千骨》、《錦繡未央》……這幾年,由網絡小說改編的影視劇十分火爆,由於「IP」效應,作為原著作者的網絡寫手似乎一下子變成了不少人眼中的「高收入群體」。不過,中新網(微信公眾號:cns2012)記者在採訪中發現,雖然原創網文網站籤約作家眾多,但都不同程度面臨著作品更新壓力,而且收入呈現出嚴重兩極分化,「高的一個月可達幾十萬,低者則一分錢都拿不到」。同時,文章的抄襲、同質化的現象仍然存在。
  • 看過才知道,作家收入竟有這麼高!
    其版稅已達2600萬,再加上遊戲、漫畫、電視劇等的版權費,收入超4000萬妥妥的。夢入神機,代表作《佛本是道》、《永生》、《聖王》。他的筆下,有著遠古洪荒的嗚咽、赤子革命的真心、諸般國術的求索、人人如龍的宏願;他的作品開創了風靡一時的網文流派,給網絡文學注入了新鮮的血液!在首屆網文之王評選中位列五大至尊之一。
  • 網絡作家收入真相:絕大多數網絡寫手靠單純寫作是無法養活自己的
    本文原為答某知名媒體的記者問,實際刊出時,只使用了不到四分之一的內容,現全文收錄進《網絡文學十六講》當中,2018年中的採訪,現在讀來,仍有現實性的意義。一、據您所知國內有多少位網絡作家,大神級作者能佔多少比例?其收入能達到什麼水平?一般網絡寫手收入是個什麼水平?一般寫手,靠單純寫作是否能養活自己?
  • 2017年網絡小說作家收入排行榜 2017網絡作家富豪榜排名
    2017年網絡小說作家收入排行榜 2017網絡作家富豪榜排名  5、骷髏精靈 版稅:4600萬  骷髏精靈,真名叫王小磊,起點中文網的作者,骷髏精靈最擅長的是第一人稱寫作,小說中塑造的女性角色,大多性格飽滿,有血有肉。
  • 魯迅都佩服的作家,他的收入比魯迅先生還高,你認識這個人嗎?
    魯迅都佩服的作家,他的收入比魯迅先生還高,你認識這個人嗎?提起魯迅先生的大名,那自然是每個人都聽聞過的,大家認識魯迅除了他驚人的文學成就以外,就是魯迅先生是整個中國收入最高的作家之一,他的稿費是中國文學家中非常少見的高收入人群,更重要的是他的作品也是當時公認的非常值錢的文章,魯迅一生僅僅稿費的收入,都是常人所不及的。
  • 男作家版權收入高,女作家作品改編率高,誰在主宰網文市場
    傳媒內參導讀:近日,速途研究院推出《2017年中國網絡文學作家影響力榜》,對作家的新媒體影響力、粉絲影響力、社會影響力進行綜合評價。近日,速途研究院推出《2017年中國網絡文學作家影響力榜》,基於作家作品影響力多維度的分析,並綜合作家的新媒體影響力、粉絲影響力、社會影響力進行綜合評價。
  • 最新作家富豪榜排行榜和中國網絡作家收入排行榜歷史榜單及代表作
    2019最新作家富豪榜排行榜出爐。中國作家富豪榜由曾經當過記者的吳懷堯 (微博)團隊從2006年開始製作發布,已是第十三屆。早在兩年前,制榜人吳懷堯已經想進行網絡作家富豪榜的製作,但是調查起來難度大,而在之前能上榜的網絡作家人數也非常有限。
  • 作家富豪榜之下,無論中國還是歐美,普通作家的收入都堪憂
    引言:近日網上流傳著一張「第13屆作家榜」,劉慈欣以1800萬版稅榮登榜首。筆者前日以微頭條的形式對此榜單進行了轉發,並且評論道「大劉登頂榜首並不奇怪,下一屆應該也是大劉」。但筆者很快意識到了幾個問題:年入過億的唐家三少和天蠶土豆怎麼不見了?兒童文學作家楊紅櫻去哪裡了?西方作家前幾名往往有幾千萬美元的收入,中國作家為何這麼低?
  • 一流網絡作家開公司,二流網絡作家開工作室,三流網絡作家碼字工
    想要賺到大錢,主要還是靠各種各樣的版權收入,所以便有了小編近日所寫的主題,位列最頂尖的網絡作家基本上都開有自己的公司,如唐家三少,如天蠶土豆,他們開自己的公司,開始獨立運作自己的作品版權,如此,才能夠有足夠的收入。
  • 網絡文學可以類型化,但網絡作家不能有固定套路
    這樣看來網絡作家更俗倒是劍走偏鋒,寫完歷史寫玄幻,寫完玄幻再寫官場小說,而在官場小說受限的今天,又磨刀霍霍重啟玄幻題材小說的創作,這是一個作家的遊刃有餘還是受時代的驅趕?更俗近日接受了澎湃新聞專訪,講述自己網絡寫作12年來的主動嘗試與被動改變。
  • 同是作家富豪榜第一名,為何唐家三少的收入卻比劉慈欣多1億元
    去年,也就是2019年,關於中國作家富豪,有兩個排行榜。一個是作家富豪榜,第一名是劉慈欣。一個是網絡作家排行榜,第一名是唐家三少。前者統計的是傳統的以出版為主的作家。科幻小說作家劉慈欣以1800萬的版稅收入位居第一。
  • 網絡大神級作家收入排行榜:他創作能力強大 榮登第一當之無愧
    現在很多人都把看小說當成休閒娛樂的方式之一,隨著近來年網絡文學的發展,很多爆紅的網絡小說都被改版成了劇本,拍成電視劇或者電影。火熱的IP不僅吸引了龐大的小說粉絲,還給小說背後的作家帶來了巨大利益。今天我們了解的是網絡作家行業富豪排名。
  • 網文作家收入排行榜:起點中文大勝
    這兩天,2013年的網絡文學作家收入排行榜出爐  根據這份榜單,收入排名前五的作家中,來自起點中文網的作家佔據了前四,分別是:  唐家三少,收入2650萬元;  天蠶土豆,收入2000萬元;  血紅,1450萬元;  我吃西紅柿,1300萬元。  排名第五的則是縱橫中文網的夢入神機。
  • 網絡文學作家的辛酸與無奈
    作為網際網路文化代表的網絡文學也開始流行,而且一開始流行就迅速蔓延擴張,甚至把純文學都擠進了故紙堆,隨之而來的改編電視劇、電影等商業運作就開始了。網絡文學作家收入不低,按說沒有什麼心酸和無奈,可事實上,卻全然不是那麼回事。網絡文學屬於通俗文學一類的東西,一開始就加入了資本運作的行列。
  • 網文作家月收入700萬,官方闢謠:沒有700萬,只有500萬!
    大家好,我是小毛,每天都會為大家挑選高質量高人氣的經典小說,希望你們喜歡。今天推薦網文作家月收入700萬,官方闢謠:沒有700萬,只有500萬。大家一起來看看吧。最近這幾天網文界又出來一個新瓜,讓小編這樣的吃瓜群眾是很開心。
  • 寧波一廚師變身網絡小說高手 躋身"網絡作家富豪榜"
    浙江在線11月29日訊對於「蒼天白鶴」來說,他正是寫網絡小說的天才。近日,《華西都市報》發布「2012第七屆中國作家富豪榜」全新子榜單「網絡作家富豪榜」,浙江寧波網絡作家「蒼天白鶴」以5年430萬元的版稅收入,名列榜單第13名。  「蒼天白鶴」,本名陸曉寧,今年37歲。
  • 三大網絡小說作家收入,差距太大,最後一位寫得最好卻賺得最少
    第一位:唐家三少2017年,唐家三少以1.1億的版稅位居作家富豪榜第一。他透露自己的「秘籍」:96個月從不停更!幾乎很少有作家能夠做到這一點,而唐家三少為了寫作不停更給自己的要求常人難以想像。他的好友、情感作家陸琪則說,每次作家們一起出去玩,高鐵上,大家都在聊天,唐家三少卻拿出電腦開始寫作。「我要讓我的讀者每天都看到我。在很多讀者心中,我就像早上起床後的那杯水,喝不到就彆扭。」現場粉絲這樣形容他,「三少不是最有才華的,也不是寫得最好的,但確實是最勤奮的,如同娛樂圈的華仔(劉德華)。」
  • 網文作家收入冰火兩重天?中文在線四月天探索作家快速收入新路徑
    在網文行業收入呈金字塔結構的背景下,四月天探索網文連載+IP輕衍生同步開發的新模式將有效且快速地增加作家收入,切實助力新生代作家崛起。》顯示,在2019網絡文學平臺年度點擊量Top10的作品中,古代言情題材點擊量佔比11.8%,2019年網絡文學IP改編作品題材分布中,古代言情題材佔比10.4%,僅次於都市職場和玄幻奇幻題材,無論是在網文用戶層面還是在IP衍生改編方面,古言內容都是最受歡迎的題材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