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生活在農村裡的70後來說,定期來村裡放映的電影算是兒時一項最有趣的娛樂活動,放映機、不算很大的幕布、零零散散的小凳子和熱鬧的流動攤販......這些元素構成了70後、80後的童年回憶。
東論網友@龍叔近日放出一組頗具懷舊氣息的攝影集,張張皆是真·大片氛圍,來看看這組照片是否勾起了你的童年回憶?
「上世紀70年代,那是我的童年時代。那時候,最盼望的,就是村裡放電影。」
「記得那年月,每隔一段時間,就有公社的電影隊來村裡放電影。村裡小店鋪門前,貼了一張「今晚電影驚險反特故事片 XXXX」的大海報,一時間全村人喜氣洋洋,奔走相告。」
「夜幕降臨,電影隊在曬場上豎起兩根竹竿,掛上銀幕。這時各家小孩扛著長凳子,陸續來先「定」個好位。先來的,大都選擇在放映機周圍,那是最好的位置。發電機發動了,曬場上一片通明,鄉親人也陸陸續續趕來,找到自家孩子定的位置。一時間曬場上人頭洶湧,歡聲笑語。曬場邊有人擺個小攤,煤油燈下是那誘人的香葵花子、醃酸薑白蘿蔔,2分、5分錢就一大包,甚是好吃!」
電影準備開始,銀幕下大喇叭神奇地傳來放映員的聲音:「各位觀眾,電影馬上就要開始!請大家找好位置坐好。」接著是先放一段農業科技方面的宣傳片。電影正式開始,曬場上馬上安靜下來,個個仰頭盯著銀幕。很快大家就進入到劇情當中,雖然那時候會說普通話的人不多,聽得懂普通話的人也沒多,但是大家都能看得懂。
「一片膠捲播放完,趁著換片的短暫兩分鐘,有人鑽出人群去買小吃,有人去黑暗角落解手。小孩尿多,可是擠不出去,又擔心下一片馬上開始,於是就蹲下,在家人的遮掩下就地解決。換片結束接著播放,人們就跟片頭數字倒計時:5,4,3,2,1,馬上又沉浸在精彩的劇情之中。」
「那時候,每一場電影都非常好看,每一部電影都是經典,至今仍然記得:《上甘嶺》、《英雄兒女》、《紅日》、《劉三姐》、《五朵金花》、《特急警報333》……有些電影,在本村看了,到電影隊去鄰村放映的時候,又呼朋引伴去再看,一看再看,百看不厭,對每部電影的情節了如指掌,甚至能把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模仿得惟妙惟肖。」
電影結束,放映員開亮電燈,電影上的聲音低下去,放映員的聲音響起:「今晚電影到此結束!請大家散場時不要擁擠,家長帶好小孩。」曬場上頓時又熱鬧起來,人們點起籬竹火把,或者打著手電筒向四方散去。
那段時光,是我們70年代人農村人揮之不去的美好記憶。如今想看電影十分方便,可是,總覺得少了一些味道。
你的童年裡也有放映機的身影嗎?
來源:東方論壇、文中圖片皆來自東論網友@龍叔,未經發布人授權不得使用|編輯:以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