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手抄報:兔兒爺的前世今生

2020-12-15 太平洋親子網

中秋手抄報:兔兒爺的前世今生

2012-09-16 23:19:46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最早聽說「兔兒爺」,是看電視劇《四世同堂》,劇中祁老爺子從小攤兒上買了一個「兔兒爺」哄孩子。可能因為「兔兒爺」是老北京獨有的風物,鏡頭給出它不少特寫,看上去模樣怪怪的,至於為何呼「兔」為 「爺」卻並不得而知。於是,後來讀小說時,便對有關「兔兒爺」的描寫格外經心。老舍先生說那「兔兒爺」——「臉蛋上沒有胭脂,而只在小三瓣嘴上畫了一條細線,紅的,上了油;兩個細長白耳朵上淡淡地描著點淺紅;這樣,小兔的臉上就帶出一種英俊的樣子,倒好像是兔兒中的黃天霸似的。它的上身穿著朱紅的袍,從腰以下是翠綠的葉與粉紅的花,每一個葉折與花瓣都精心地染上鮮明而勻調的彩色,使綠葉紅花都閃閃欲動。」《四世同堂》是老舍先生戰亂時期在重慶創作完成的,這些津津樂道故土風物的精緻文字,包含著多麼濃鬱的鄉愁啊。

  舊時過中秋,祭月是主要的活動。到了八月十五傍晚,家家戶戶的庭院裡,都要面向東南方擺設一張八仙桌,供以瓜果、月餅、毛豆枝、雞冠花、藕、西瓜等。桌前鋪有一塊紅氈供人們祭拜之用,布置停當後,只見月亮漸漸由東南升起,家中的女子(京城習俗中,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一說)依長幼順序,一一叩拜月亮。供畢,全家團坐,飲酒賞月,分享瓜果、月餅等祭品。故民間又稱中秋節為「團圓節」。桌上的毛豆枝,是專門為「兔兒爺」準備的。

  爺,是封建時代對地位尊貴者的敬稱。每逢中秋,「請」一尊泥塑的「兔兒」且稱之為「爺」恭而敬之地「供」起來……這種風俗源自一段民間傳說:有一年,北京城裡忽然鬧起了瘟疫,幾乎家家都有病人,吃什麼藥也不見好。月宮嫦娥看到人間燒香求醫的情景,心裡十分難過,就派玉兔到人間去為百姓消災治病。於是,玉兔變成一個少女來到了北京城。她走了一家又一家,治好了很多病人。人們為了感謝玉兔,都要送給她東西。可玉兔什麼也不要,只是向別人借衣服穿。這樣,玉兔每到一處就換一身裝扮,一會兒是男人裝束,一會兒又是女人打扮。為了能給更多的病人治病,玉兔就騎上馬、鹿或獅子、老虎,走遍了北京城內外。直到消除了北京城的瘟疫,才又回到月宮中去了。

  為了紀念玉兔給人間帶來的吉祥和幸福,人們便用泥塑造了它的形象,有騎鹿的,有乘鳳的,有披掛著鎧甲的……高的有三、四尺,小的只有兩、三寸……千姿百態,非常可愛。每到農曆八月十五那一天,家家都要供奉它,酬謝它。

  常見的「兔兒爺」,一般都是金盔金甲的武士模樣。而且,插在頭盔上的野雞翎只有一根,老北京有句歇後語:「兔兒爺」的翎子——獨挑。後來,「兔兒爺」又由單個武士,發展成整出武戲的「兔兒爺」,如《長板坡》、《天水關》、《戰馬超》等,其服裝、道具,無一不和舞臺上相似。再後來,又有了反映人們日常生活的「兔兒爺」,如剃頭的「兔兒爺」,推車、挑擔的「兔兒爺」等等。甚至人們還把「兔奶奶」也請到了供桌上,讓他們夫唱婦隨,二者衣著打扮,也隨時代變遷而變化。

  不過,「兔兒爺」再神氣,被「請」回家也只能風光一天,第二天就成了孩子們的玩物。關於「兔兒爺」的歇後語還有:「兔兒爺」出水——兩腳泥; 「兔兒爺」洗澡——一灘泥;「兔兒爺」掏耳朵——崴泥……總之不是這泥就是那泥。其實,無論「兔兒爺」作為一方神靈還是民間工藝品,它本質上不就是一團可愛的泥嗎?

相關焦點

  • 中秋手抄報圖片:兔兒爺與中秋節
    >中秋手抄報圖片:兔兒爺與中秋節2012-09-04 21:23:14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兔兒爺的起源約在明末。到了清代,兔兒爺的功能已由祭月轉變為兒童的中秋節玩具。製作也日趨精緻,有扮成武將頭戴盔甲、身披戰袍的、也有背插紙旗或紙傘、或坐或立的。坐則有麒麟虎豹等等。也有扮成兔首人身之商販,或是剃頭師父、或是縫鞋、賣餛飩、茶湯的,不一而足。  關於兔兒爺,《燕京歲時記》有記載:「每屆中秋,市人之巧者,用黃土摶成蟾兔之像以出售,謂之兔兒爺。」
  • 中秋國慶手抄報繪畫圖片 中秋國慶手抄報內容素材匯總
    今年的中秋和國慶是同一天,21世紀僅出現4次,因此節日的氣氛更加濃厚了。
  • 3000兔兒爺奔中秋
    明天就是中秋佳節,作為北京中秋節傳統項目的東嶽廟兔兒爺山又將如期與市民見面。為此,負責搭建兔兒爺山的北京「吉兔坊」泥塑工作室創始人胡鵬飛足足準備下3000多尊兔兒爺,屆時一起奔赴東嶽廟。泥玩「兔兒爺」是老北京中秋節俗的標誌之一。每年八月十五,北京的東嶽廟都會按照老北京的風俗擺一座高高的兔兒爺山。
  • 中秋手抄報:花好月圓
    >中秋手抄報:花好月圓2012-09-20 09:59:13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每年農曆八月十五日,是我國傳統的中秋佳節。這時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稱為中秋。這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中秋節的由來 在中國的農曆裡,一年分為四季,每季又分為孟、仲、季三個部分,因而中秋也稱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它幾個月的滿月更圓,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秋節、仲秋節、八月節、八月會、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女兒節或團圓節,是流行於全國眾多民族中的傳統文化節日。此夜,人們仰望天空如玉如盤的朗朗明月,自然會期盼家人團聚。
  • 中秋月圓手抄報簡單又好看
    首先畫出月亮和嫦娥,在頂部畫上四個燈籠,寫上主題,順著邊緣畫上花邊,右下角畫上月餅邊框,並畫上兔子,先給月亮塗金黃色,嫦娥衣服塗粉色,燈籠塗紅色,月餅塗黃色,兔子塗粉色,簡單又好看的中秋月圓手抄報就完成了。
  • 國慶中秋雙節手抄報
    今年,難得一遇的中秋國慶同一天,國與家撞個個滿懷,真的是舉國同慶。小朋友們的手抄報作業做好了嗎?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畫國慶中秋雙節手抄報吧。3 接著用波浪線畫出手抄報的內容框。4 既然國慶中秋雙節同慶,自然少不了中秋節的元素。咱們在畫面的右邊畫出玉兔,月亮,孔明燈等元素。5 在畫面的左上角畫出太陽及耀眼的光芒。6 塗上喜歡的顏色,完成!
  • 國慶節中秋節慶雙節的手抄報
    關於國慶節中秋節慶雙節的手抄報 彩稿效果:中秋國慶雙節手抄報關於國慶節中秋節慶雙節的手抄報製作步驟:1、先在頁面上方畫四個大小不同的燈籠,然後在頁面中間寫上主題文字「歡度國慶 喜迎中秋」,旁邊再畫幾個雲朵,最後在後面畫上圓月的線條。
  • 歡度國慶 快樂中秋手抄報
    下面分享一下「歡度國慶 快樂中秋手抄報」的畫法,僅供參考。第一步,畫報的上邊畫個文本框,準備寫「歡度國慶 快樂中秋」畫報標題。第二步,畫好的文本框內寫上「歡度國慶 快樂中秋」,表達主題。第三步,右下角畫個文本框,寫上關於「歡度國慶 快樂中秋」的相關內容。第四步,右上角畫上一堆氣球裝飾「歡度國慶 快樂中秋」畫報。第五步,用線條把「歡度國慶 快樂中秋」的畫報周邊裝飾一下,聚焦主題。
  • 國慶中秋雙節祝福手抄報
    下面分享一下「國慶中秋雙節祝福手抄報」的畫法,僅供參考。第一步,畫報的上邊畫個文本框,準備寫「國慶中秋 雙節祝福」畫報標題。第二步,畫好的文本框內寫上「國慶中秋 雙節祝福」,表達主題。第三步,右下角畫個文本框,寫上關於「國慶中秋 雙節祝福」的相關內容。第四步,右上角畫上歡慶圖案裝飾「國慶中秋 雙節祝福」畫報。第五步,用線條把「國慶中秋 雙節祝福」的畫報周邊裝飾一下,聚焦主題。
  • 中秋手抄報:中秋夜的婚戀習俗
    >中秋手抄報:中秋夜的婚戀習俗2012-09-16 23:19:46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拋帕招親  福建省有些地區,中秋之夜有拋帕招親的習俗。是夜,於廣場中搭一彩臺,布置成月宮景狀,並設玉兔、桂樹等。一些未出嫁的姑娘扮成嫦娥,在歡慶歌舞之後,姑娘們將一些繡著不同花色的手帕向臺下拋去。如有觀眾接得的手帕與「嫦娥」手中的花色相同,即可登臺領獎。有些未婚的小夥子在交還手帕時,若受「嫦娥」喜歡,則可以戒指相贈。
  • 中秋手抄報:中秋吃月餅的傳說
    >中秋手抄報:中秋吃月餅的傳說2012-09-04 21:23:14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月餅,又叫胡餅、宮餅、月團、豐收餅、團圓餅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相傳我國古代,帝王就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在民間,每逢八月中秋,也有左右拜月或祭月的風俗。「八月十五月兒圓,中秋月餅香又甜」,這句名諺道出中秋之夜城鄉人民吃月餅的習俗。月餅最初是用來祭奉月神的祭品,後來人們逐漸把中秋賞月與品嘗月餅,作為家人團圓的一大象徵,慢慢的,月餅也就成為了節日的必備禮品。
  • 關於中秋節的手抄報內容資料:古代中秋習俗
    關於中秋節的手抄報內容資料:古代中秋習俗 2011-08-31 15:17 來源:第一範文網 作者:
  • 中秋節月圓中秋主題手抄報作業畫法
    月圓中秋手抄報彩稿效果:月圓中秋手抄報線稿版免費下載教程:1、先在頁面邊緣畫兩個錯開的邊框,再寫主題文字「月圓中秋」,字體四周畫上花邊,接著畫字體下方一排高低的山峰。一張簡單漂亮中國風的月圓中秋手抄報就畫好啦。
  • 3000兔兒爺奔中秋!北京東嶽廟兔兒爺山又將如期與市民見面
    作為北京中秋節傳統項目的東嶽廟兔兒爺山又將如期與市民見面,負責兔兒爺山搭建的北京「吉兔坊」泥塑工作室創始人胡鵬飛足足準備下3000多尊兔兒爺,準備奔赴東嶽廟。泥玩「兔兒爺」是老北京中秋節俗的標誌之一。相傳很久以前,京城地區爆發一場瘟疫,身居月宮的嫦娥不忍目睹百姓苦難,派玉兔下凡為百姓祛災除病。
  • 中秋、國慶雙節同慶!少兒美術手把手教你中秋、國慶手抄報製作
    今天,小編給大家整理了一些中秋和國慶手抄報的製作要點,小朋友和家長們趕緊get起來吧,用實際行動為祖國母親慶生!你認為的國慶實際上……老師給孩子(父母)留了一大堆手工作業中秋節手抄報國慶節手抄報一、前期準備工作
  • 中秋國慶節簡單好看的手抄報,創新一下畫起來吧!
    中秋國慶節簡單好看的手抄報,創新一下畫起來吧!時間:2020-10-02 10:59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中秋國慶節簡單好看的手抄報,創新一下畫起來吧! 今天是十月一日,中國國慶節,也是陰曆八月十五,傳統節日中秋節。雙節來臨,舉國歡慶。
  • 中秋手抄報:中秋賞月習俗起源
    >中秋手抄報:中秋賞月習俗起源2012-09-07 00:08:07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民間中秋賞月活動約始魏晉時期,但未成習,盛於唐宋。  每逢中秋來臨,賞月談月便成為人們久談不衰的話題。  追溯中秋賞月的來歷,據《長安玩月詩序》載:「秋之於時,後夏先冬;八月於秋,季始孟終;十五之夜,又月之中。稽於天道,則寒暑均,取於月數,則蟾魄圓。」也就是說,八月十五在秋季八月中間,故曰:「中秋」。為何人們鍾情中秋賞月呢?
  • 中秋節手抄報:中秋佳節的客家習俗
    >中秋節手抄報:中秋佳節的客家習俗2012-09-29 09:56:56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客家人過中秋吃月餅、賞月等習俗與全國其它各地大致相同。  每逢中秋圓月升起時,客家的人們早早便在庭院、樓臺,或屋前的禾坪對著月亮升起的地方,擺出月餅、花生、柚子等果品,準備「敬月光」活動。  拜過月後,一家大小在外面賞月、吃東西。賞月是大人們的事,小孩子一般不會端端正正的坐在那裡賞月,而是在皎潔的月色下追逐嬉戲,此時是他們的天堂。而吃東西則是有些講究的。家長往往先讓大家吃這些祭過月神的祭品。
  • 中秋手抄報:中秋古詩詞集錦
    >中秋手抄報:中秋古詩詞集錦2012-09-06 00:09:30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中秋之夜下面是從歷代詩詞中節選出的與明月、中秋有關的名句。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李白《月下獨酌》  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長風幾萬裡,吹度玉門關。--李白《關山月》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 中秋手抄報:中秋博餅的歷史
    >中秋手抄報:中秋博餅的歷史2012-09-20 09:59:13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中秋博餅是閩南地區特有的並文化外延的一種民俗活動  在閩南泉州、晉江、石獅有些鄉鎮也流傳著的中秋節奪狀元餅的習俗,其玩法與規則基本相同。在安海,中秋賭餅也已成為一種商業活動和大眾遊戲[1]。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年出版的《福建風物誌》記載:在廈門、漳州、泉州、金門一帶,中秋節有「奪狀元餅」的習俗。 在臺灣中部和東部地區的一些城鄉,至今還流行中秋博狀元餅的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