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孩子上幼兒園,孩子不哭就算完了?幼兒園老師:你想得太簡單了

2020-12-07 小風兒童心理學

這兩個月又到了幼兒園的孩子們大批量入園的時間,我的妹妹作為幼兒園老師自然是忙得焦頭爛額,昨天還向我抱怨道:現在很多家長送孩子上幼兒園來之前根本毫無準備,覺得只要孩子不哭就算萬事大吉,實在是想得太簡單了。

很多家長都覺得送孩子去幼兒園是一件件很簡單的事:學費一交,孩子一送,晚上一接,一下子就把自己從照顧孩子的勞碌中解救出來。入園之後只要狠下心,孩子幾天就能適應學會上學不哭,一點點學費完全值得。但實際上孩子入園之後可能遇到的問題中,學會上幼兒園不哭只是最簡單的一道門檻,如果不事先做好入園的準備,孩子後面要遭的罪還多著呢。

送孩子上幼兒園之前要做的3樣準備

一、家長要先了解所選的幼兒園

幼兒園作為正統教育制度之外的學齡前教育機構,目前還比較缺乏監管機構的關注,因此教學質量、理念和面向對象都有較大的差異。

最常見的一般幼兒園都是以公立幼兒園為模板建立起來的,主要面向即將入學的5-6歲孩子,對孩子的教育目的是為了讓孩子在步入校園之前做預習,整體的教育方式貼近小學,以教會孩子遵守校園秩序、學習基礎的文化知識為主;

而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大型品牌私立幼兒園,為了擴大營收,這一類幼兒園的面型對象一般從6歲的大班、4-5歲的中班、3歲的小班,甚至是2歲幼兒的超早班都包含在內。由於教學時間長,教孩子的內容一般更加繁多複雜,包含歌唱、繪畫、書法、舞蹈、外語等方面,有志於讓孩子從小就多方面發展的家長可以考慮;

而除此之外還有名為「幼兒園」,實際上只是託管機構,缺乏教學資質的「小飯桌」。這一類的幼兒園一般依託住宅小區,對孩子的入學年齡來者不拒,最大的作用就是幫家長看孩子,對於教學一般都是在6歲的時候教孩子提前學習一年級的課程,但由於價格實惠,並且大多數小學本身對於無幼兒園學習經歷的孩子也有照顧,因此也廣受家長們的青睞。

而家長選擇孩子入園的時候一定要根據自己的要求調查好合適的幼兒園,我妹妹上班的公立幼兒園收到家長們相當之多的投訴原因就是:「人家的幼兒園都教外語教跳舞,你們咋啥都不教呢?」,讓老師和院長都是哭笑不得。

二、要提前教會孩子與同齡人相處

現在的孩子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從小就是「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家庭地位,而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下長大的孩子,哪怕家長不特意溺愛也容易養出「以自我為中心」的性格特點。

而這樣的孩子來到幼兒園之後就很容易與別的孩子發生衝突。妹妹說幼兒園裡孩子打架最常見的情況就是兩個性格同樣驕縱的孩子相遇,「大家都是被寵大的,憑什麼我要讓著你?」簡直不要太常見。

想要讓孩子儘快的熟悉如何與別的孩子相處,一方面要不溺愛孩子,讓孩子意識到「地球不是為你轉的」;另一方面也要孩子儘量多地與同齡人相處,同時需要注意的是成年人對於孩子無論是否親近都會多一份忍讓,這與孩子之間的相處模式完全不同,因此多見長輩親戚對於孩子學會與人相處並沒有太多的益處。

三、要讓孩子有基礎的自理能力

我國目前的幼師數量限制了大多數幼兒園一個老師負責的最小人數不會少於15人。家長們夫妻二人帶一個孩子還尚且還可能忙得不可開交,那如果是一個「家長」對15個以上的孩子呢?更何況目前受過專業訓練的幼師年齡普遍不大,經驗不足,性格不夠穩重,因此幼兒園老師絕對沒有精力照顧到孩子的方方面面。

而在這種情況下,很多原來在家長由父母代勞的事情就要由孩子自己處理,基礎的如:自己吃飯、自己飯前便後洗手、自己穿衣服、自己上廁所。而根據幼兒園不同,有些幼兒園還會讓孩子自己收拾玩具、整理自己的小被褥、吃完飯收拾餐具等等。

所以家長在孩子上幼兒園之前要儘量的訓練孩子學會這些「入園前置技能」,避免老師打電話給家長「你家孩子拉褲子了,來幼兒園給孩子送換洗衣物」的尷尬。

教會孩子擁有入學前的對應技能,是家長們必須要教會孩子的事情

想讓孩子儘早地適應幼兒園的生活,教會孩子擁有「入學前置技能」自然越早越好。我在這裡就為想準備讓孩子入園的各位家長推薦一套適合2-4歲孩子的《家有寶寶要入園》系列叢書。本套圖書共計6冊,幼教專家根據2~4歲寶寶的心理特徵和發展特點精心編寫,故事、兒歌和遊戲緊貼幼兒園真實場景,為寶寶真實呈現在入園後會出現的一系列狀況,消除寶寶對幼園的陌生感,幫助家長和寶寶做好入園準備。

另外向各位家長做一個一定要知道的小科普:正版兒童圖書中使用的專業童書環保墨不含鉛,但廉價的盜版書籍則往往使用含鉛的普通油墨,雖然對成年人影響不大,但會對還在成長中的兒童造成大腦以及身體的發育損傷。所以購買正版圖書,不僅保護的是創作者的利益,也是在保護自己的孩子

我是小風,一個基於事實、專注內容的育兒作者,想了解更多育兒知識,可以關注我查看更多相關內容。

相關焦點

  • 幼兒園老師透露真相:第一天上幼兒園「不哭」的孩子,特質很明顯
    每年開學季,幼兒園小班教室裡小朋友一個一個哭得撕心裂肺,幾乎全部小朋友都哭聲一片,有的坐著哭,有的躺著哭,有的邊跑邊哭……反正就是"災難片"現場。但是有的家長送孩子去幼兒園的時候發現有小部分的孩子表示很「淡定」,幼兒園老師坦言:第一天上幼兒園不哭的娃,多半來自這4種家庭。
  • 幼兒園老師表示:第一天上幼兒園不哭的孩子,多半出自這3種家庭
    相信做家長的都能體會到,每到幼兒園開學的時候,總是免不了孩子哭哭啼啼,許多家長也對此司空見慣,覺得是正常現象。"不去,我不要上幼兒園!"當孩子上幼兒園時,有的家長就開始擔心焦慮起來,害怕孩子吃不好,受到欺負。
  • 剛去幼兒園,孩子天天哭,晚上睡覺做噩夢,是怎麼回事?
    2、失望階段孩子的哭泣減少,他們已經不抗拒家長送孩子來幼兒園這件事,但是跟家長分離仍然會哭泣不舍,在幼兒園雖然也會配合老師的指令,但是沒有積極性和主動性,在幼兒園還是顯得有些不愉快。作為父母,在這個階段應當儘量鼓勵孩子,回憶在幼兒園開心的事,儘量用樂觀的情緒來影響孩子。3、超脫階段可以在幼兒園正常的生活和學習,能夠接受老師和保育員的照料,但是面對家裡跟幼兒園不同的撫養方式,仍然有些不習慣,有時看到別的孩子想媽媽,他們也會偶爾哭泣。
  • 孩子幼兒園那些事兒:孩子不願意在幼兒園上廁所怎麼辦?
    伊伊爸爸帶著疑問諮詢了幼兒園教師,老師告訴伊伊爸爸,為了培養孩子獨立自主的能力,孩子們上中班以後,改變了以往統一上廁所的方式,要求孩子們自主上廁所,有便意時向老師報告,然後自行上廁所。同時,中班也不再像小班那樣使用小馬桶,而是改成了蹲便池。有的孩子會有些不習慣,導致不想在幼兒園入廁,總是憋著等著回家上廁所。伊伊爸爸明白了緣由,配合幼兒園老師引導孩子適應幼兒園上廁所的習慣,慢慢的伊伊再也不憋尿了。
  • 3歲孩子一直牴觸上幼兒園,真正的原因竟然是
    後來我就觀察到,她每天送孩子上幼兒園都很傷心,總覺得孩子會發生什麼不好的事,覺得孩子太弱了不能適應,怕孩子在班裡被小朋友欺負,怕老師對孩子不好,但是她又不得不送孩子去幼兒園,她每天都對孩子入園這件事充滿了憂慮。孩子是很敏銳的。他內心很快就明白了:「媽媽好擔心,媽媽好緊張。」
  • 孩子上幼兒園第一周,媽媽堅決不讓老人送孩子,有個原因很常見
    導語:孩子在剛開始上幼兒園的時候,可能因為分離焦慮而哭鬧,所以在這個階段接送孩子最好是由父母來完成,而不要由老人來接送,有個原因很常見。鄰居家姥姥帶著外甥來家裡玩,說起來送孩子上幼兒園這事兒。因為她看到我們家淺寶太調皮,他家的小男孩兒卻特別靦腆,覺得淺寶上幼兒園的時候肯定不打生,適應起來會很快。當初她家這小傢伙適應了得有小半年才好的。
  • 四招讓孩子愛上幼兒園,孩子上學再也不哭,鄰居都問我是怎麼教的
    有的孩子在生理衛生上已經有了自己的習慣,到了幼兒園不能按照自己習慣的方式和環境解決生理衛生問題,也讓孩子產生對幼兒園排斥的心理。為什麼要去幼兒園呢?有的家長可能會問了,既然孩子不願意去幼兒園,那我們做家長的自己在家教孩子不就行了嗎,也不是非要去幼兒園不可吧。
  • 漂亮幼兒園老師火了,喜歡的不止是孩子,寶爸:老婆,我去接孩子
    往日從來不接孩子放學的寶爸也會對寶媽說:老婆你辛苦了,今天我去接孩子吧。這位漂亮女老師是在一所國際雙語幼兒園工作,據介紹雖然剛參加工作沒多久,但很快就能和班上的孩子打成一片。孩子們再哭再鬧,只要老師哄一哄抱一抱,就馬上變乖了。
  • 孩子哭著說不想去幼兒園,家長如何處理更妥當?
    每到開學季,就是父母們開始「戰鬥」的時候,送孩子上學的父母就變成了孩子的敵人一樣,早上早起起來上學,孩子磨磨蹭蹭地,說什麼都不願意,等到了學校還沒進教室門口,孩子就哭著喊著不願意去,我們家孩子來到了教室門口,這時候就需要跟老師們打「配合」了。一個老師跟孩子講話吸引注意力,哪個老師給孩子拿玩具或者零食,父母則要瞅準時間「開溜」。
  • 孩子害怕上幼兒園怎麼辦?三種方法應對分離焦慮
    孩子離開安全、以他為中心的家庭,進入到一個全新的「兒童小社會」,這件事情對大多數3歲的孩子來說都需要時間適應。在開始幼兒園生活的短短幾天裡,他們要學會克服許多以前沒有出現過的體驗,像「媽媽真的會來接我嗎」、「這裡會不會有壞蛋把我抓走」等。  這些因為分離而帶來的恐懼引發孩子的焦慮,根據孩子不同的氣質特點,又會有各自不同的表現。有的會大哭大鬧,也有的沉默不開心,還有的纏著老師不放。
  • 孩子上幼兒園後,要當心這3種「冷暴力」,別孩子受罪了都不知道
    文|好幼師育兒 童童今年3歲,剛上幼兒園不久。前幾日,童媽去接兒子的時候被老師叫住:「童童媽媽,你孩子一直哭,也不願意來上學,我們是建議轉園,或者再等一年,等大一點再送來。」
  • 幼兒園老師討厭什麼樣的家長?他不喜歡你,怎麼會喜歡孩子?
    家長要知道,幼兒園對於孩子來說,是初入社會的關鍵階段,想讓孩子更快更順利地融入幼兒園,家長和老師保持良好的關係和溝通,是必不可少的。而有些類型的家長,總是會遭到幼兒園老師的厭惡,可別成為這樣的家長。但是站在老師的角度一想,每天一舉一動都會被人看到,一點點問題,都會被無限放大,這樣的心理壓力會有多大?要是連這點信任都沒有,幹嘛還要送孩子來幼兒園呢?除了這種提防老師的,還有的家長,覺得自己對育兒很用心了,講起各種道理也毫不含糊,因此而質疑老師的教養方式,也是一種不信任。
  • 進入夏天,為啥寶爸爭著送孩子去幼兒園?寶媽看到老師恍然大悟
    文|文兒夏天到了,天氣也開始熱起來,每個人都穿得很清涼,來抵禦這汗流浹背的日子。天氣越來越熱的時候,接送孩子也成了一項挑戰。有些媽媽騎電動車,把孩子送到幼兒園,不僅曬黑了,妝也花了。可讓寶媽意外的是,一向遇到事情往後躲的老公,竟然主動爭著送孩子去幼兒園?後來寶媽們才知道,原來是幼兒園的老師長得太好看,老公為了一飽眼福才主動送娃上幼兒園。這種情況既讓寶媽憂,又讓寶媽喜。憂的是,老公動機不純。喜的是,自己輕鬆了很多。但綜合來看,爸爸去送孩子到幼兒園的好處大於弊端。因為從不送孩子上學的爸爸,可能會遇到以下問題。
  • 孩子死活不願多說在幼兒園的情況?掌握技巧,孩子輕鬆打開話匣子
    我家孩子剛上幼兒園的時候也是這樣,嘴巴緊得和蚌殼一樣,什麼都問不出來,我很是擔心,後來在與幼兒園老師交流後,老師說:「你放心,不是你一家有這個問題,是基本所有的孩子都這樣,特別是男孩。為什麼大部分小孩子都不願意說在幼兒園裡發生的事情呢這主要有兩個原因。
  • 寶寶到底應該幾歲上幼兒園,聽聽幼兒園老師怎麼說
    此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多米是我兩歲的兒子,眼看著別人家的孩子早早就上了幼兒園,我也有些心動,這天我帶孩子來到幼兒園的操場上,看著孩子一個人玩得開心,我就暗自下了決心,很快我也送兒子來上學。
  • 僅僅陪孩子上了一天課 我被臺灣幼兒園的用心給感動哭了
    這不禁讓菜媽想到同樣很值得學習的臺灣幼兒園,小朋友在幼兒園裡的一天做什麼、學什麼、玩什麼、吃什麼都安排得細緻又人性。  我知道3月份已經有很多心急的媽媽在為孩子挑選幼兒園,想知道好幼兒園有什麼標準,今天就給大家分享一位遠嫁寶島的媽媽對臺灣幼兒園的介紹,看看臺灣幼兒園在細節上是怎麼做的。  作者:杭州小籠包。
  • 讓孩子上公立幼兒園你後悔了嗎
    在孩子上幼兒園之前,考察了很多。一些私立的幼兒園 環境師資也不錯,環境不孬都。後來綜合了很多因素,最終還是給孩子選擇了報公立幼兒園。感覺公立幼兒園師資力量更好一些,老師都是正式在編的,教育理念也比較新,應該不會對孩子使用暴力.......
  • 孩子不在幼兒園「拉粑粑」,你真的了解原因嗎?
    現在的小朋友到了三歲以後就要去幼兒園了,但是很多寶寶對於幼兒園都是非常抗拒的,要不就是哭鬧著不肯上幼兒園,要不就是在幼兒園調皮搗蛋不讓人省心。怕自己做不好其實「拉粑粑」本身就是一件比較私密的事情,而很多小朋友在家裡都習慣了一個人「拉粑粑」,到了幼兒園,人比較多就會覺得不好意思。而且小朋友多半都比較容易上火,上火以後「拉粑粑」都不太容易,有些小朋友怕「拉粑粑」佔用太多時間,或者被老師訓斥,那乾脆就不拉了。
  • 幼兒園老師臨時通知,讓孩子準備10種豆子,連夜備貨
    此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在大多數人看來,幼兒園的孩子最快樂了,整天不愁吃不愁穿,只需要負責開心就好,而且在幼兒園還有漂亮的阿姨陪著自己玩,在家長看來,做孩子真的很幸福、小孟的女兒目前正在家附近上幼兒園,原本以為孩子上學以後,自己可以輕鬆一點享受一下自己的生活,結果誰知道,感覺女兒上個幼兒園,好像每天都有事,搞得比小學生還忙。今天幼兒園開家長會,明天學校搞聯歡活動,需要家長與孩子一起參加表演,總之女兒上學玩的是很開心,累的家長都開始懷疑人生,是自己在上學,還是家長在上學。
  • 幼兒園放學,總是第一個接寶寶真的好嗎?聽聽幼兒園老師怎麼說
    祺寶剛開始上幼兒園時,我特別緊張,不知道孩子在幼兒園情況如何。有沒有哭、有沒有和小朋友打架。幼兒園下午四點半下課,我從三點半開始內心就七上八下,魂不守舍。最後忍不住向單位請了假,四點到幼兒園排隊準備接祺寶下課。我以為我應該是最早到的,沒想到我到時前面已經排了長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