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黑社會百年風雲

2021-01-08 騰訊網

有穩定的組織及領導者;以違法活動攫取經濟利益;以暴力、威脅等手段為非作惡;在一定區域或行業內形成非法控制。這是我國界定「黑社會性質組織」的四個標準。

尖沙咀霸王」李泰龍為幫會拼殺二十餘年,傷人無數,卻在短短30秒內,被仇家斬殺街頭。

2009年8月4日凌晨,李泰龍身穿白襯衫、牛仔褲,帶著一名門徒和兩名年輕女子,驅車至尖沙咀香格裡拉酒店。平日,出於安全考慮,他總是把房車停在司機位靠牆的位置,這次卻停在了牆對面。

下車後,李泰龍點了支煙。就在這時,一輛七人車急速駛來,將他撞飛。另一輛車瞬間而至,數名男子揮舞利刃,朝他身上猛劈。短短30秒,新義安門下「五虎十傑」之一、人稱「四二六雙花紅棍」(俗指「紅棍」中最能打的一個)的李泰龍,在自己的地盤上,被仇家有計劃地斬殺。

事發後,李泰龍的數十名門徒趕到兇案現場。一名年輕「古惑仔」當場哀號:「劈友嗟!使唔使攞命啊?(砍人而已!非得奪命嗎?)」

李泰龍死後,新義安及水房、勝和、敬義等幫會的大佬,紛紛現身致祭。殯儀館的靈堂上,擺放著各路人士送來的花圈和花籃,落款多為江湖稱號,如「文只權」、 「高佬仁」等。靈堂外,數以百計穿黑衣、戴口罩者,負責接待弔唁者,並擋住記者鏡頭。現場實施監控的反黑警員,有近兩百人。

為防黑幫報復廝殺及趁機爭奪地盤,香港警方隨即展開全港反黑行動,連續多天在油尖旺屬於李泰龍及其仇家的場地查牌掃蕩,高調警告各方不要滋事。各幫會頭目也紛紛被請至警署問話,追尋下手之人。

三合會崛起

三合會起源於清朝的民間秘密組織「天地會」,以中下階層為主體,因社會動蕩而不斷壯大

「三合會」是香港黑社會組織的統稱,其源頭最早可追溯至清朝的民間秘密組織「天地會」。天地會創立於康熙年間,活躍於我國南方數省,以反清復明為宗旨,會內又稱「洪門」。三合會即為洪門的一個分支,發源於1830年代的兩廣地區。

並無直接證據證明,香港三合會是內地三合會的附屬,但兩者在產生時間、入會儀式、組織制度等方面,頗為相近。1842年,香港開埠時,三合會已在香港設立堂口,發展組織。

對於這股地下勢力,港英政府從一開始便採取打壓手段,並於1845年頒布《壓制三合會及其他秘密結社》條例,規定凡三合會成員,一律判處三年以下徒刑,刑滿後於右頰制字。

即便如此,在殖民地特有的政治、經濟和社會環境下,三合會仍迅速擴張,加之原廣東等地的三合會成員因遭鎮壓而避至香港,至1847年,香港島已成為華南地區三合會的重要據點。

據統計,當時香港的三合會人數已達兩萬,主要分布於中下階層,大多數苦力館均為三合會的聚集處,甚至在船政廳、華民政務司、巡理府,以及華人警察中間,亦有其成員。

1909年,黑骨仁召開香港第一次「洪門大會」,各幫派由此形成相對統一的組織架構及規矩。

二十世紀初,香港已有二三十個堂口。在此基礎上,誕生了「和」字頭派系,發起者為「勇義堂」堂主黑骨仁。

1909年,黑骨仁提倡聯合所有堂口,和平相處,有福同享,有難同當,一旦發生糾紛,以「講數」(粵語「協商」)方式解決,非萬不得已,不得訴諸武力,即使非打不可,也應到指定地點,決一雌雄,不論何方勝負,均不能驚動官府。

這一倡議獲得各堂口支持,於是,同年端午節,黑骨仁出面召開了香港開埠以來第一次「洪門大會」,決定在各堂口名稱之前,一律冠以「和」字,如「勇義堂」改為 「和勇義」,「洪勝會」改為「和洪勝」,意指幫派之間應「以和為貴」。杜琪峯執導電影《黑社會之以和為貴》片頭,即以此為背景。

彼此獨立又相互聯合的「和」字頭派系由此形成。早期的「和」字頭共36個堂口,其組織架構自上而下分為「香主」、「二路元帥」、「紅棍」、「紙扇」、「草鞋」、「四九仔」六級。

1925年,省港大罷工,失業者的加入助長了各堂口的壯大。1930年,「勝和堂」脫離「和合圖」自立門戶,稱「和勝和」。1934年,「安樂堂」脫離「和勝和」自立門戶,稱「和安樂」。

隨後二十年,「和安樂」成為香港規模最大、經費最足的三合會組織,因總部曾設於九龍安樂汽水廠,亦被稱為「水房」或「汽水房」。

14K與新義安

14K的創立帶有濃厚政治色彩,1956年香港「雙十暴動」,被認為與「國民黨之信仰者」有關。

1949年春,國民黨大勢已去,曾任國民黨第93師連長的葛肇煌,受命於廣州設立洪門組織「洪發山」,重建「內八堂」。

廣州解放前夕,葛肇煌率各堂香主及心腹遷往香港。不久,他赴臺灣「歸隊」,留在香港的人馬成為三合會組織「14K」的初創者。「14」指其發源地廣州市寶華路14號洪發山忠義堂會址。

在香港設壇立舵後,14K公開承認效忠國民黨,政治色彩濃烈,與當地其它幫派格格不入。前者自認「不是猛龍不過江」,後者強調「強龍難壓地頭蛇」,雙方時常火併,勢同冰炭。

此後二十年間,14K在香港站穩腳跟,迅速擴容,會員一度達到20萬人,並擴張至歐美各國唐人街及東南亞地區,成為全球華人三大幫會之一。

1956年10月,香港九龍及荃灣等地爆發「雙十暴動」,導致約60人喪生,300多人受傷,成為香港史上死亡人數最多的一次騷亂。其間,14K等三合會組織推波助瀾,趁火打劫,例如封鎖部分路段,要求經過者必須懸掛「青天白日滿地紅旗」,無此旗者須以5元至20元不等的高價,向其購買。

暴亂平息後,時任港督的葛量洪在《香港總督呈殖民地部大臣函》中稱,此次事件是「罪犯,強徒,及三合會之黨羽,利用紛亂,以遂其欲。……惟似有國民黨之信仰者與三合會黨徒連結,以清算舊帳,並意圖在勞工方面,爭取領導地位」。

1953年,龍頭大佬葛肇煌病逝後,14K逐漸陷入四分五裂的狀態,36個「字堆」各自為政。此時,以向氏家族為龍頭的「新義安」異軍突起,取而代之。

新義安發源於1866年潮汕人創立的「萬安」社團。1919年,萬安內部分裂,部分成員自組「義安」。1921年,國名黨將領出身的向前以「義安工商總會」 的名義,向香港華民政務司署註冊。1947年,義安工商總會因涉嫌黑社會活動,被當局取消社團註冊,隨後改名為新安公司及其分支永安公司,即今日之「新義安」。

新義安組織嚴密,等級分明,一直以來唯向氏家族馬首是瞻,下設「五虎」、「十傑」、「十一哥」,在各主要地區設有「坐館」等職位。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向氏家族一度主導香港電影業。香港知名電影出品人向華強,即為向前之子。

談及三合會勢力向影視圈滲透的原因,長期研究黑社會的廣東警官學院副教授周心捷認為:「首先它是一個投資較少、周轉期短和收效較快的行業,同時可利用投資電影業作掩護,進行洗錢、走私、販毒等犯罪行為,另一方面可間接提高幫派知名度。……

「根據資料顯示:周潤發、成龍、周星馳、李連杰、張學友等香港著名影視明星都曾先後受到黑幫的敲詐和勒索。相比之下,普通藝員的遭遇就更慘,被強逼拍三級片者也不在少數。」

「五億探長」與「O記」

1960年代,三合會組織與香港執法部門之間,形成既相互對峙又相互合作的關係,腐敗盛行。

當黑社會組織與政府部門之間,形成既相互對峙又相互合作的關係,腐敗便會滋生。前者充當後者的「打手」,後者則成為前者的「保護傘」。

1956年「雙十暴動」後,香港警方加大對三合會組織的打擊力度。時任深水埗警署高級探目的呂樂,因熟諳黑社會各幫派及其成員,受到重用。1962年,香港警隊重設「總探長」一職,呂樂被任命為總探長,駐守香港區,成為警隊內最具權力和調度力的人物。

任職期間,呂樂建立起一套與黑幫運作密切相關的貪汙體系,導致上世紀六十年代的香港,警匪勾結問題嚴重,黑幫活動再度猖獗。

據加拿大皇家騎警1999年的一份機密報告《三合會及其他亞裔有組織幫派》披露,當時約35%的香港警察有三合會背景。在此情形下,警務處處長亦無法有效指揮警隊,基層華籍警員均聽命於總探長。在內外勾結的氛圍中,警隊成為當時貪汙腐敗最為嚴重的香港政府部門。

1974年,廉政公署(ICAC)成立後,香港警方的腐敗活動得到遏制,已移居加拿大的呂樂成為通緝犯。據汙點證人指稱,呂樂至少擁有5億港元身家。1991年上映的以呂樂(劉德華飾)為原型的電影,即以《五億探長雷洛傳》為名。

如今在香港,身為三合會成員、自稱三合會成員、使用三合會組織名稱,均屬三合會犯罪,一旦發現,最高可判處監禁7年、罰款25萬港幣的刑罰。

為加大打黑力度,1991年,香港警方設立「有組織罪案及三合會調查科」,俗稱「O記」。1995年,《有組織及嚴重犯罪條例》正式實施,一系列掃黑行動旋即展開。當年上半年,香港警方即執行12次行動,拘捕涉嫌三合會成員800多人,連根拔除新義安、和合桃等數個黑幫的分會。

運用臥底偵破黑社會罪案,是香港警方反黑的一大特色。《臥犬》中的沈威、《無間道》中的陳永仁、《學警狙擊》中的Laughing哥,均是打入幫會內部的警方臥底。這些角色並非完全虛構。

1995年,西九龍警區警員Ricky經過兩年臥底,協助警方瓦解新義安多個支部,並出庭檢控新義安的90多名核心成員,其中25人被起訴。

另一宗代號「Parricide」的行動中,臥底警員以無業漢身份,前往一家黑幫成員和色情販子聚集的餐廳工作,搜集了大量資料,包括色情地點、聯絡電話、暗號、行內暗語及經營手法。三個月後,該警員配合刑偵人員,一舉抓獲80多名三合會成員,打擊了活躍於旺角區的由和勝和、14K操縱的賣淫及洗錢集團。

時至今日,臥底仍是香港警方打黑的重要手段之一。2011年,「O記」共完成三次臥底行動,拘捕176名三合會成員。

如今,由於香港警方的持續掃蕩,三合會的活動受到極大遏制。部分組織以暴力為投資並獲取原始積累後,逐步向其它行業滲透。

END

因為公眾號改變了推送規則,時間線被打亂了。如果你沒有將我們設為星標或經常分享點「在看」,我們的推送可能會淹沒在你的茫茫訂閱列表中。

守正一燈特別害怕你會看不到一燈微弱的光,所以,需要你將一燈設為星標,每次看完文章在文尾處點亮「在看」或者分享出去,這樣我們才能不走散!

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焦點

  • 黑道風雲——漫談香港梟雄片!
    所謂「梟雄片」,專門是指在1990年代初出現的、以香港六七十年代之交幾位大探長和黑社會頭目為原型的準人物傳記片。早在1975年,吳思遠導演的《廉政風暴》便是以此為背景的一部影片。該片由麥當雄編劇、潘文杰導演、呂良偉主演、嘉禾公司出品,根據香港當年的黑社會頭目吳錫豪的真實經歷改編。
  • 杜琪峯的《黑社會3》,王晶的《新倚天》,香港導演又齊齊發力了
    杜琪峯的《黑社會3》,王晶的《新倚天》,香港導演又齊齊發力了文:逍遙近些年香港電影在內地市場份額佔比越來越小,算起來現在好像只有古天樂劉德華等少數影星才能扛起香港電影的票房,香港電影的沒落也日漸明顯。同時國內的優秀導演和演員也如雨後春筍越發的多了起來,創造出了《我不是藥神》、《戰狼2》、《哪吒》等高口碑高票房的大作,但對於香港電影我們總有著別樣的情懷。而對於香港導演我們耳熟能詳的更多了,徐克、王晶、杜琪峯、周星馳、林超賢、劉鎮偉等都是極具代表力的知名大導,不過這些年卻有些江郎才盡的感覺,拍出的爛片不在少數。
  • 香港黑幫風雲
    傳統認知裡的警察,是懲惡揚善、秉公執法,相應地,黑社會代表著無惡不作、橫行霸道。警與黑兩種性質相反的身份疊加在雷洛身上,他代表的就不僅僅是一代港人的寫照,更是窺視那個混亂迷離時代變遷史的一面鏡子。 江湖黑社會之於香港,如黑手黨之於西西里。
  • 香港娛樂圈裡的黑社會|香港黑社會|洗白_網易娛樂
    網易娛樂採訪多位香港資深記者和知情人士,回憶和獨家披露黑社會對香港娛樂圈的影響。[part1]向氏家族的「灰色背景」向氏兄弟被非議的背景源於父輩,由於網絡爆料貼層出不窮,現在幾乎眾所周知,出於表達的便利,略述一二。
  • 被黑社會控制的香港娛樂圈!
    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香港黑社會,深深地影響了香港電影協會:黑色電影,黑社會電影投資公司為香港提供了豐富的素材,如2017國慶節電影「追龍」獲得了完全的勝利,它是基於黑社會真實的故事。北京的速度文化發展有限公司CEO,著名娛評人吳青鞏說:「甚至很多大的電影公司本身脫胎於黑社會,如中國的明星,向華強先生是掌握新義安的領袖,掌控一百年電影公司,英皇娛樂等。前一天,成龍大哥到高曉松做客串「曉說」,回憶起他過去的多事歲月。其中最重要的活動之一是組織藝術家聯盟對抗黑社會。
  • 一所香港名校的百年風雲
    原標題:一所香港名校的百年風雲 舊式的木質桌椅,印有課程表的黑板,用白色粉筆寫的「至善至正」校訓……這裡是位於香港九龍何文田的培正中學校史館。 1889年,廣州浸信會教友在廣州開辦書塾,並於11月28日通過辦學議案,定名「培正書院」。
  • 香港娛樂圈裡的黑社會
    2014年11月20日,向華勝病逝,因為他與哥哥向華強的「灰色身份」,再度引發香港娛樂圈涉黑話題的討論(前一次是在兩個月前向華強太太討伐周星馳時)。這對娛樂圈大亨兄弟,作為黑幫社團創始人之子,早就被口誅筆伐八得底掉。那麼,真實的香港娛樂圈黑勢力究竟有多強大?網易娛樂採訪多位香港資深記者和知情人士,回憶和獨家披露黑社會對香港娛樂圈的影響。
  • 香港黑社會典型人物「跛豪」的傳奇人生
    在香港早期的黑社會電影中,《跛豪》絕對是代表作之一。前不久上映的電影《追龍》中甄子丹飾演的就是跛豪,與劉德華飾演的雷洛一起攪動香港風雲。跛豪是香港70年代最大的毒梟,原名吳錫豪,一個從社會最底層的小人物到香港一代黑幫梟雄的傳奇一生是如何的呢?
  • 黑社會專題連載(45)臺灣黑道風雲(9)
    2007年,陳啟禮病逝香港。  1953年,陳啟禮加入現今臺北中和一帶的黑社會幫派中和幫,在周新德與周榕等首腦的帶領下開始過著黑社會的生活。1956年,不良幫派中和幫幫主因犯下殺人事件遭到逮捕入獄,當時中和幫因內鬥而漸漸分裂。而後首腦趙寧(竹聯幫)聚集幫眾召開會議並創立竹林聯盟(略稱竹聯幫),當時設立五個分支,陳啟禮則是分支之一「鴨」的成員。
  • 香港的黑社會如今消失了嗎?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黑社會,黑社會作為江湖的衍生品,由古至今一直存在於我們的生活當中,它沒有消失,只是轉換了生存方式,地調的存活在我們的周圍。而香港的黑社會由於它特殊的歷史原因,更加不會輕易消失。
  • 破解百年文化密碼 探訪香港的江湖「廟街」(圖)
    破解百年文化密碼 探訪香港的江湖「廟街」(圖) 2013年09月27日 08:33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參與互動(  它就是位於香港九龍的廟街。廟街蘊含著豐富的香港文化密碼,尤其是夜市,處處反映著香港人的文化生活。來到香港,體驗香港的風土人情,你就不得不來廟街看一看。  廟街因毗鄰天后廟而得名。但其聞名於世,卻是因地道的香港當地文化特色。作為一條擁有百年歷史的古老商業街,這裡處處充滿老香港的味道。
  • 香港真實黑社會大佬排名
    他是香港最有影響力的黑社會老大之一,建立了亞洲最大的黑幫,全世界小弟超過100萬,還在香港開了亞洲最大的迪斯科夜總會,名叫348,除此之外,他還開了很多不同的賭場,在泰國、菲律賓均有地下賭場,還有亞洲網絡上最大的賭場。
  • 都說向華勝、向華強是黑社會,如果是黑社會,為什麼香港警方不管
    向氏兄弟的父親是國民黨少將,創立了黑社會性質的幫會組織「新義安」,後客死新加坡,子承父業,向氏兄弟成為了香港最大的有組織犯罪黑幫組織「新義安」的龍頭老大。現在向華強在香港娛樂圈可謂是跺跺腳,抖三抖。中國星娛樂的老闆向華強,在香港呼風喚雨,成就了如此大的事業。向氏兄弟在香港如此風生水起,很大原因還是因為他們的社會地位。
  • 一個女學生的故事,她被撕裂的人生,從黑社會入侵校園開始
    《學校風雲》但唯一讓人感到遺憾的是,明明當年黑社會盛行時期,無數黑社會都將觸手伸到了校園中來,純潔無瑕的象牙塔也受到了汙染,卻沒有導演將這樣血淋林的事實拍成電影,好在膽大的林嶺東還是將這部這部《學校風雲》也同樣如此,切入點是袁潔瑩飾演的女學生朱婉芳,用朱婉芳的視角來將黑社會入侵到校園後,用怎樣醜惡的手段,將一個單純善良的女學生的青春毀滅,一個被迫面對這樣殘酷現實的女學生的人生又是被怎樣撕裂的。
  • 香港黑幫真的是俠肝義膽嗎?扒扒香港黑社會的真面目
    這部電影的背景是香港黑幫,很多人對香港黑社會的印象會被這部電影誤導。黑社會是好人或英雄?當然不可能。《英雄本色》的經典鏡頭喜歡香港黑社會電影的人一定對「新義安」、「14k」這幾個詞非常熟悉,其中新義安的餘脈還存在,只不過已經洗白了。昔日的14k大佬陳惠敏香港娛樂圈的「教父」級人物向華強相信很多人都認識,不過對他的父親向前可能不是很熟悉。
  • 香港「四大惡人」專業出演黑社會老大,可惜晚年生活比較悲劇
    香港電影在八九十年代的時候達到了鼎盛時期,但那個時候也是香港黑幫電影的高產期,這當中不少影片都是有真正的香港古惑仔參與投資或出演的有的如今仍是風光無限,有的則是流落街頭無人識。香港演員李兆基,何家駒,成奎安,黃光亮並稱香港四大惡人,因為飾演的角色多為惡人。加上形象有十分的,符合惡人的標準。
  • 香港電影:被黑社會染指的日子
    從1896年香港第一次出現電影,到1957年這一甲子的時間裡,黑社會並未大規模涉足電影行業 當然,黑社會也許對電影院收點保護費什麼的,偶爾黑社會在電影院鬧點事,或者相中了某位漂亮女演員,想去潛規則一下……也僅限於此。 直到1957年,50歲的邵逸夫從南洋來到香港。 自此香港電影得到長足地發展,電影產業越賺錢,黑社會越垂涎。
  • 當黑社會侵入校園後,這部電影展示了:一個女學生撕裂的人生!
    沒錯,今天的主角就是《學校風雲》。在開始正題之前,小編想問大家知不知道為什麼香港的黑幫電影都刻意迴避校園?其實說到底,還是因為廣電部門的監管。在中西方法律碰撞的香港,拍攝校園暴力方面的電影簡直就是在自尋死路。然而在那個年代,大家都缺錢服裝、缺少道具、缺少劇本,唯一不缺的就是膽大心細的導演,而林嶺東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個了!
  • 香港四大黑社會的源頭:三合會的歷史
    香港是一個經濟極度發達的地區,在中國沒收回香港之前,英國人對香港的治理是開放式的,這也導致了香港黑幫活動近乎公開化、國際化。其中香港黑幫四大家族是出盡了風頭,他們分別是三合會、14K、新義安、和字系。今天小編跟大家說一說那些年古惑仔中經常出現的三合會。
  • 香港明星為什麼只有任達華讓黑社會忌憚?網友:實力雄厚!
    同年還出演了杜琪峯導演的《文雀》、《黑社會》。反映強烈,不少觀眾為任達華劇終表演叫好。用他獨特的氣質詮釋著裡面的角色。任達華1955年3月19日出生於香港,父親是警察,一家五口住在警察集體宿舍。任達華11歲時父親因公去世,母親靠在工廠打零工供三個孩子讀書。任達華日常讀書之餘,幫母親做塑料花、穿珠子賺錢彌補家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