頑固的黑臭河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2020-12-14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家門口、窗戶外,如果有一條流淌的黑臭河,怎能讓人不鬧心。

  日前,在南京市政協十三屆四次會議的一場專題議政會上,市長繆瑞林透露,春節後市政府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治水,抓黑臭河道的整治。並現場下鐵令,今年整治36條黑臭河道,明年是57條。相關部門要立下軍令狀:條條必須整治到位。

  在南京市民的印象中,黑臭河整治,南京下了很大的功夫,但治理效果卻並不太理想,不少河道都是整治名單上的「老面孔」,「屢治不清」的問題,讓周邊居民叫苦,也讓水治理專家為難。黑臭河治理難度為何這麼大?紅花河和明御河可謂具有代表性。近日,現代快報記者對這兩條河道進行了探訪。

  

  現代快報記者 餘樂 安瑩/文 趙傑/攝

  兩條黑臭河

  曾被納入重點監測

  2015年,位於市中心的紅花河和明御河又被列入了南京12條黑臭河道整治名單。

  事實上,這兩條河都曾於2014年被「督辦」過。根據江蘇省政府的目標,2014年6月蘇南城市河道要消除黑臭現象,紅花河和明御河都被選入了南京摸底排查的10條河道名單中。但在去年江蘇省環保廳的監測評估中,南京10條河道中,只有2條達標,達標率在蘇南五市中墊底。其中,紅花河和明御河均未達標,因此又上了2015年的整治名單。

  紅花河位於秦淮區大明路,以前是紅花地區的灌溉渠,水質很好。但如今,這條河成了南京有名的黑臭河。紅花河流經大明宏苑小區,是條短短的小河。乍一看,河兩岸垂柳枝條下彎,旁邊還有新修的紅色步道,看上去很美,但走近卻發現,這條窄窄的小河漂浮著樹葉,河水呈灰色。這條河最終流入響水河,但從表面來看,河水幾乎紋絲不動,沒有流淌跡象。

  距離這條河最近的,是大明宏苑一號樓。居民王女士對現代快報記者吐槽,她所在的樓距河面不足30米,「夏天根本不敢開窗,還沒走到河邊,蚊子就黑壓壓地成團飛過來,伸手一抓就一把。」她說,現在是冬天,臭味不明顯,夏天河底的髒腐淤泥往上翻,聞起來就讓人想吐。

  河邊每隔一段,都有個類似水泵的機器,往上噴水。大明宏苑小區的一名保安告訴記者,這條河在大明路一帶「名氣」很大,幾年前曾進行過整治,但效果不大。去年春天,相關部門對這條河重新整治,現在已經結束了,所以河水的顏色看起來比以前清亮些,但氣溫高時,還是會有難聞的氣味。他希望,這條河能整治得更徹底。

  昔日皇家御河

  現在是條臭水溝

  明御河全長2.7公裡,在12條黑臭河道中,是歷史最悠久的,600多年前南京成為明朝都城時,它就存在了。現在,這條曾經的皇家御河走向未變,依然沿著五龍橋、御道街曲折匯入內秦淮河,卻成了條不折不扣的臭水溝。

  御道街澳麗嘉園小區附近的這段明御河的水質非常差,水面和河道兩岸漂浮著各種生活垃圾:塑膠袋、木棍、衛生紙甚至還有破鞋襪。從表面看,河水也沒有流動跡象,顏色呈黑綠色。記者沿著河道走了一段,河水散發出淡淡的腥臭味,河道兩側均有汙水排口,其中最大的一處汙水排口在瑞金路農貿市場的南門。

  附近小區的一名門衛告訴記者,他在這裡工作了十年,明御河至少臭了十年。很多年前這條河道也整治過,但效果並不理想,很快又開始發臭。

  在瑞陽街33號,秦淮區綠化所的一名工作人員指著河面上圍護的鐵欄杆告訴記者,他們接到通知,明御河馬上要進行整治了。「這些交織的欄杆,就是用來攔截生活垃圾的。垃圾撈上來後,將先用抽水泵把河水抽上來,然後將河底淤泥進行清理,再放水衝洗。」

  市民憂心:

  能否徹底擺脫「黑臭」

  家門口的黑臭河道啥時能徹底治理好,不少市民非常關心。有人擔憂,這兩條位於市中心的河道以前都清淤治理過,但只是改頭換面,沒多久就變回原樣。這次整治,會不會重走老路?

  對此,秦淮區建設部門一名工作人員表示,整個明御河水環境綜合整治工程將斥資2800萬元進行整治,部分工程於去年底剛開始進行招投標。預計明御河沿線治理將於春節後展開歷時3個月的整治。紅花河整治工程項目是由南京歷史城區建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負責,已於去年啟動整治,斥資800萬元,東起響水河,西至秦虹南路 ,為期兩個月。

  至於居民關心的問題,能否徹底改變黑臭河道面貌,秦淮區建設部門並不願意多談。一名消息人士告訴現代快報記者,這要和紅花河、明御河片區的雨汙分流、管網建設結合起來綜合治理才管用。

  「如果這兩個片區沒進行雨汙分流,生活汙水等仍能不斷排到河中,那麼河道清淤、清除河面垃圾都只能解決一時問題。」他說,關鍵要進行這兩塊片區的管網改重建。

  相關部門人士告訴記者,秦淮區在2013年前後曾對秦虹街道的幾個老小區做過徹底的雨汙分流改造,其他片區則擱置下來,進展緩慢,「這兩大片區,雨汙分流建設只完成了一部分。」

  春節後市政府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治水,抓黑臭河道的整治

  今年整治36條黑臭河道,明年是57條

  相關部門要立下軍令狀:條條必須整治到位

  分析

  說起南京的黑臭河治理,不少水汙染治理專家直搖頭,南京的黑臭河治理難度全省最大。為什麼這麼說呢?

  雨汙分流比例低

  南京環保系統一位長期從事水治理的專家表示,由於歷史原因,南京主城區的河道大多成了「汙水處理廠」,南京家家戶戶洗衣機排放的汙水都通過雨水管流入河流。有的河道也就500米長,但排汙口多達三四十個。

  南京雖然是一座老城市、大城市,但是雨汙分流系統不完善,以南京的河西新城為例,雨汙分流比例尚不足50%,老城區比例更低 。也就是說,喊了多年的截汙依舊沒能實現。

  河道水流不暢

  河道成了「汙水處理廠」,所謂「流水不腐」,要想擺脫黑臭,打通河道兩頭,讓河水流動起來,是關鍵一環。

  以長度不到1公裡的奧體北河為例,這條河是典型的城市內河黑臭河道。由於周邊房地產開發建設,奧體北河已經不和其他水系貫通,一方面沒有來水,另一方面附近又有生活汙水和餐飲汙水排入。青奧會前,養護單位引水對河道進行了衝洗,但「水不流動,就算是乾淨的自來水,也會變質發臭,何況還是汙水。」環保部門人士說,其實排入這條河的汙水並不多,治理關鍵是,要讓河道「活」起來。

  首先要做的是截汙

  生態治水,微生物吃掉水中的髒東西,化學療法,衝水,清淤……如今黑臭河流的治理方法「琳琅滿目」,各種治理手段經常「掐架」,連很多治水的專家都感嘆,現在治理方法太多了,最終還是治標不治本。

  那麼什麼是治本之策呢?幾乎所有的水治理專家都指出,要徹底解決黑臭,首先要做的是截汙。只有不讓汙水進河,才能進行下一步的治理。江蘇省環保廳流域處的相關負責人以泰州高港區的府後河為例,截汙、清淤都完成後,當地採取生物治理,通過微生物的協同降解,提高河道的水質自淨能力,目前這條河的水質狀況已經從原先的劣五類變為四類。

  治理任務相當緊迫

  今年南京要消除36條黑臭河道,明年是57條。專家普遍認為,難度不小。要知道江蘇省環保廳公布的南京2014年6條未達標的「黑臭河」中,有5條是2013年上榜的。而南京2015年設定消除黑臭河的目標是12條,是否全部整治到位尚未得知。

  江蘇省環保廳流域處的相關負責人建議,南京今年加大整治力度,雖然有難度,不過因為水系相通,有的時候連起來統一治理反而會更方便。

  南京黑臭河治理難度

  為何全省最大

相關焦點

  • 中山陵臺階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11月3日下午,現代快報記者到現場親測,從中軸線出發,不算碑亭和陵門內部的臺階,實際為392級臺階。  此外,王先生還指出,中山陵銘牌上的竣工時間說法不合適,中山陵園管理局文物處表示,市民的意見有合理之處,將會儘快更改為精確的表述。
  • 又要拍「白龍馬」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今年5月,快報曾報導了宜興法院司法拍賣「二師兄」(生豬)引熱議。昨天,崑山市人民法院拿出了31匹駿馬進行拍賣,起拍價265萬,吸引不少網友的圍觀。有網友戲稱,「才拍完二師兄,又開始拍白龍馬,淘寶司法拍賣這是要逆天啊!」
  • 「猴年馬月」碰上「六六六大順」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現代快報記者從南京市民政局了解到,截至昨天下午5點,數據顯示,南京共有1335對新人登記結婚,儘管沒有超過5月20日的2183對,但這已是平時一周的結婚登記量。  在玄武區婚姻登記處,中午仍有新人陸續趕來,「我媽常念叨我『你猴年馬月才結婚啊』,哈哈,我們就在猴年馬月結婚了,晚上回家給老媽一個驚喜。」李小姐一邊排隊,一邊興奮地拉著男友拍照。
  • 「工農」牌縫紉機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歡迎您撥打現代快報96060熱線,或者發微博「@現代快報」,讓快報讀者和你一起,重溫過去的美好時光。  現如今要買衣服,去商場逛逛或者網購就行了,自己在家做衣服的恐怕不多。昨天,,現代快報記者在曹後村看到一臺已經40多歲的縫紉機,它的主人王大媽說,當年全家人的衣服都要靠它呢。
  • 鬧元宵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現代快報記者 劉磊  東方衛視另闢蹊徑  用「對對聯」慶元宵  元宵之夜,東方衛視將於10:00傾情推出特別節目《絕對中國元宵夜》,摒棄傳統的歌舞晚會,以對對聯為主題,與全國觀眾共度佳節。  現代快報記者 劉磊
  • 領到「紅本本」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現代快報記者獲悉,南京市多個婚姻登記處特意加班半天,為新人辦理登記。截至昨天上午11點,全市共有140對新人登記結婚。  8點半不到,小盧和小許就來到玄武區婚姻登記處門口等待。1997年出生的小盧是南京人,兩年前,他在玩遊戲時認識了湖北姑娘小許。「我倆算是網戀吧,一個月後見了面,覺得非常投緣,有很多共同話題。」為了能和小許朝夕相處,小盧辭掉南京的工作去了湖北。
  • 記者為T2「體檢」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昨天,現代快報記者「上崗」,為T2航站樓「體檢」。記者發現,T2航站樓還存在一些有待改進的地方。通訊員 餘翔 李治國 現代快報記者 劉偉娟 李宇龍  旅客問得最多的是「值機櫃檯在哪兒」  昨天下午,現代快報記者分別在機場問詢服務臺以及行李問詢處進行體驗。在問詢崗位上,記者注意到,旅客問得最多的問題是「值機櫃檯在哪兒」。
  • 徐州百姓辦事「零障礙」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現代快報推出的「百姓辦事零障礙——徐州報告」深度調查報導,詳細梳理了徐州經驗,在全國範圍內引起熱議。  報導刊登後,在社會上引起極大反響,被上百家新聞網站轉載。現代快報也通過快報雲媒客戶端、現代快報網轉發推送,收到極好的再傳播效果。王興奎定居蘇州,徐州銅山人,在看了徐州百姓辦事「零障礙」的報導後,在朋友圈裡轉發了整組報導。
  • 春節序曲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現代快報記者 鄧倩  年終總結你寫了沒?  切忌流水帳,要有側重點    短短一篇總結愁翻多少人!從事人力資源經理工作7年的孫奕說,流水帳不可取,一定要有側重點。現代快報記者 馬晶晶  年貨你置辦了沒?  買東西是其次 陪父母轉轉才是真    現如今,不同年齡段的人辦年貨的方式各不相同。  「過年的東西就是平時帶著買,每家超市的特價商品都不一樣,昨天剛在夫子廟東牌樓的蘇果超市買了2瓶蜂蜜,平時29元一瓶,昨天就21元一瓶還送一小瓶。」
  • 古橋重見天日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現代快報報導:因城市改造,兩座古橋(澗子橋、來賓橋)重見天日。  在南京,空留橋名不見橋影的橋,還有不少。再美好的想像,也比不上真容露面。歷史文化的傳承,一個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實物傳承」。說了一籮筐,總不如一件實物有感染力。  這些橋的「復活」,來之不易。但畢竟是偶然情況。
  • 陪我到最後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現代快報記者 程玲林  32歲的比利亞用腳後跟輕輕一撥,皮球滾入了澳大利亞的大門。但是他知道,這一切都來得太晚了。  上屆世界盃的賽場上,比利亞4場攻進5粒進球,為西班牙最後奪冠立下汗馬功勞,自己也獲得銀靴獎,而且成為第4位在三屆世界盃中都取得進球的西班牙球員。
  • 「趙四小姐」原來是學霸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考上滿意的大學,南京姑娘張歆怡昨天在接受現代快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自己最近正忙著健身、彈吉他、看電影……    現代快報/ZAKER南京記者 金鳳/文 趙傑/攝  ■人物簡介    張歆怡,生於1998年,南京人,2011年出演張藝謀執導的電影《金陵十三釵》,飾演孟書娟。
  • 你在白天,我在夜裡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張晶在準備上班,而劉羽在家剛剛起床 現代快報+/ZAKER南京記者 馬晶晶 攝  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南京火車站的鐵路售票員上的都是「大四班」。當劉羽上「白夜休休」(「白」指白班,「夜」指夜班,「休」指休息)時,張晶就上「夜休休白」。其中,一個白班是10個小時,從8:00到18:00,一個夜班是14個小時,從18:00到第二天8:00。這樣,基本上能保證有人陪著女兒。而小夫妻倆就像交接班一樣,有時候每隔14個小時,才能見上一面。
  •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現代快報記者 沈梅 陸一夫  詭異的消息  中影方面發了微博又刪除  昨天,「中影集團團委」官方認證微博忽然發布了如下消息:「12月3日,沉寂許久的《無人區》終於公映。敬請期待。」該消息立即引起大量關注。《無人區》已沉寂了4年之久,其間多次被傳要上映,但最後總是「狼來了」。
  • 小區剛交付卻又「大興土木」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為了證實王先生的說法,現代快報記者前往茗芳苑小區做調查。建鄴區興隆街道也表示,他們接到了市民舉報,目前街道城管部門正在對此事進行調查。  實習生 虞健熙   現代快報記者 廖健偉 文/攝  天井被布條蓋住,保安稱在為業主「謀福利」  茗芳苑小區位於月安街和蒼山路的交界處。現代快報記者趕到現場時,工人們正在施工。
  •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不過,昨天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沒這回事,雖然中央門立交改造曾經一度列入計劃表中,但後來已經刪除,目前尚無重新提上議事日程的打算。目前正在進行的,只是拆除橋身一圈的亮化燈管。現代快報記者 孫蘭蘭 趙丹丹  中央門立交要拆,青奧會後爆破?  前天晚上10點左右,網友「東南飛」經過中央門立交橋下,看到很多頭戴安全帽的工人正在拆除立交橋下的電線和亮化燈管等一些輔助設施。
  • 鍾愛「金陵十二釵」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現代快報記者 吳怡  出身書香門第的劉普紅,從小就對繪畫和中國古典文學情有獨鍾。「我最擅長的是古代仕女圖的畫像,四大美女、秦淮八豔都畫過。」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她每天五六點就起床開始畫畫,每個月都要畫掉100多張宣紙。  在一系列的古代畫像中,劉普紅最喜愛也最常畫的,就是《紅樓夢》的相關人物。從16歲開始,她就開始畫第一幅與紅樓夢有關的人物畫像。
  • 「石頭」和「美美」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現代快報記者注意到,在此次少代會上,南京少先隊卡通形象「石頭」「美美」亮相。  見習記者 王冬豔  現代快報記者 鹿偉  卡通形象是徵集來的  南京少先隊有了「代言人」。開幕式上發布了南京少先隊卡通形象「石頭」和「美美」。「石頭」和「美美」分別身穿綠色和紫色的衣服,戴著紅領巾。
  • 南博今起全面「預約進館」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預約平臺已對外開放,1月25日起觀眾需按預約方式進館參觀。其中,個人參觀有三種預約方式,團隊預約只能通過南博官網。需要提醒的是,不論選擇哪一種預約方式,參觀時都要記得攜帶身份證。  個人參觀有微信小程序預約、南博官網預約和現場預約等三種預約方式。其中,微信小程序版個人預約是予以推薦的預約方式,無需現場取票,節省參觀時間。
  • 想念秋天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 蘇ICP備10080896號-6 廣告熱線:96060 版權申明 本網法律顧問:江蘇曹駿律師事務所曹駿律師 版權所有 江蘇現代快報傳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