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這部戲前面對司馬懿有了眾多的正面描寫,司馬懿在歷史上一直以來都有亂臣賊子的形象,是否會借這部電視劇被洗白?
劉嵩:我們對於歷史人物的形象的認知,可能還有演義殘留,年輕觀眾群體,其實沒了。在我這兒,司馬懿一直不黑,司馬懿本身沒有做什麼有辱臣節的事情,他和司馬孚差不多,說是一輩子魏臣也差不多。曹丕和曹睿在歷史上真沒對不起司馬懿
桓大司馬:對比一下胡玫阿姨拍的《蓋世英雄曹操》,為了突出曹操把劉備醜化成翔,曹操都肉身成聖了。其實這部也有胡玫阿姨的情節,確實曹操不是主人公就有黑點,司馬懿是主人公就完全沒有了。典型、高大全,還是不脫這個路數。我個人覺得,曹操現在都洗白過頭,司馬懿是難洗太白的,西晉王朝的問題跟短時間兩次篡位頗有關係,所以也不冤。因為短時間經歷了兩次篡位,所以司馬氏要加強宗室的軍權。又因為篡位的影響,司馬炎在立嗣一事上對齊獻王反應過甚,導致他只能立白痴的嫡長子。二者結合有了八王之亂,八王之亂後有了五胡亂華。與篡竊關係其實頗大。其實曹家三代對司馬懿一家恩情天高地厚。曹操、曹丕、曹睿都是大力提拔司馬懿。曹操猜忌之說,很有可能是唐代史臣採摘史料時選擇不精用了晉臣洗白的史料,這部分可參考仇鹿鳴的書。還是曹操演得好。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化為曹賊。我認為對政治合法性的講求要加強,司馬懿的「做家門」是從先秦到魏晉,公權私有的重要一環,不宜洗白。
孔鯉:可以把司馬懿和司馬昭做的事情分開來,這樣就可以洗白司馬懿了。司馬懿和司馬昭設置成有根本矛盾的對立父子,而且從目前的劇情來看,已經有這個傾向了。
崔瑜琢:並沒有到,即使經歷了《軍師聯盟》,作為皇帝家族的司馬氏在大家心中也仍是個負面多於正面的家族
東舅:中國歷史劇需要客觀對待歷史人物,往往想著洗白卻又太輕易被人看穿心思。不妨就將司馬懿這個人物順著勝者為王的套路拍下去。司馬懿有智慧,忍者之心。對人生目標有追求,放在當下是值得人敬佩。不過歷史有客觀事實,不宜刻意洗白
崔瑜琢:司馬懿實在是中國歷史上最難評價的人,幾乎沒有之一。我覺得《軍師聯盟》以後會這樣設計吧:總有曹氏和夏侯氏要害我,我為了自保,只好懟回去。我只想自保而已,奪權什麼的,我根本沒想過。結果不小心就得了大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