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們對各類家政服務的需求日益增多。特別在母嬰護理、家庭服務、養老護理、居家看護等方面,既有龐大的市場需求也存在明顯的專業從業人員缺口。
為了滿足人民群眾對高水平家政服務迫切需求,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可及性,11月18日,廣州公布《實施「南粵家政」羊城行動工作方案》(下稱《工作方案》),推出「南粵家政」羊城行動五大計劃二十條措施。
廣州將通過建設一張基層服務網絡,打造一個家政服務綜合平臺,發放一張「上門服務卡」,制定一套有國際水平、廣州特色的家政行業地方標準體系,培訓一批高素質、高水平家政服務管理人才隊伍和一批優質服務品牌,加快家政服務業朝標準化、專業化、智能化發展,推動家政服務業迅速向現代服務業邁進,成為走在全國前列、引領粵港澳大灣區的家政服務業「領跑者」。
南方日報記者 李欣 劉丹穎
廣州2018年共有家政企業182家
在當天舉行的交流活動上,廣州市家庭服務行業協會會長朱德毅介紹了當前廣州乃至全國家庭服務行業發展整體情況。
據朱德毅提供的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全國家政服務行業的市場規模為5540億元,同比增長25.9%。其中,簡單勞務性市場規模為3751億元,知識技能型市場規模為1753億元,專家管理型市場規模為36億元,從業人員總量超過3000萬人。
「15年前廣州市家庭服務行業協會成立,是全市家政領域第一個社會組織。從『一人一桌一招牌』的企業形式起步,到如今企業規模迅速擴大、服務方式不斷創新、社會認可度不斷增強。」朱德毅說。根據該協會提供的部分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廣州市家政企業以母嬰、清潔、陪護等傳統家庭服務業為主,總共182家。
「目前協會會員企業註冊資本在50萬元以上的佔66.9%,1000萬元及以上的佔14.6%。根據協會前期開展的抽樣調查顯示,去年抽樣企業營業總額同比增加16.7%,這些都反映出廣州市家政服務業正在快速發展。」朱德毅說。
廣州月寶家庭服務有限公司在本次交流會上,榮獲「羊城家政十佳滿意品牌服務」稱號。據企業公開數據顯示,企業註冊資本達到1000萬元,並與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聯合打造「華頤月寶月嫂」母嬰護理品牌。
「企業從2008年起從提供醫院產婦及嬰兒護理工作,逐漸涉足居家入戶母嬰護理服務。目前在庫的母嬰服務從業人員約6000人,其中固定人員在300人左右。」廣州月寶家庭服務有限公司母嬰事業部總經理鍾宏表示,目前整個行業面臨的問題仍是從業人員工作不穩定,人員流動很大。
家政服務企業既要留住人,更要培養合格乃至優秀的從業人員。據鍾宏介紹,目前一名合格的家政服務從業人員需要至少1年時間的培訓和崗位實操,對於企業來說是一筆不小的成本開支,「如果合格上崗的家政服務從業人員崗位流動過大,企業將很難培養出中級乃至高級家政服務師,這並不利於整個行業提升從業人員素質和服務質量。」
制定一套有國際水平的家政行業標準體系
在此次發布的《工作方案》中,對從業人員的素質培養和技能提升被放在了突出位置。到2021年,將開展家政服務類培訓12萬人次以上,培訓一批高素質家政服務人才,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家政管理人才隊伍。
為此,在五大計劃中單列有實施「匠心家政」素質提升計劃:將建立多層次家政技能評價標準體系,創新家政人才學制式培養機制,完善家政人才社會化培訓機制,加強高端家政服務人才培養,強化高級家政管理人才培訓,積極推進大灣區家政培訓合作。同時,制定一套有國際水平、廣州特色的家政行業發展、等級評定、培訓鑑定等方面的地方標準體系。
憑藉廣州基礎紮實的技工技師教育,校企合作成為培養高素質家政服務人員、管理人員的重要渠道。當天活動期間,由廣州市輕工技師學院、廣州市家庭服務行業協會發起並牽頭組建了廣州市「羊城家政」人才培養聯盟,目前該聯盟共有37名成員,將打造一個資源共享的合作平臺、優勢互補的互助平臺、項目協作的共贏平臺。
「廣州市輕工技師學院從2016年起開設有養老護理專業,目前已經畢業300多人,非常受市場歡迎。」廣州市輕工技師學院黨委書記鄒菁表示,該校同時還是第45屆世界技能大賽廣東省選拔賽健康與社會照護項目國家集訓基地, 「通過開展世賽標準轉化為人才培養、培訓標準,將極大推動家政服務職業化、專業化、標準化、國際化發展。」
此外,利用信息化手段也是廣州開展家政服務提升的創新辦法。「以往的家政服務行業普遍呈現『小散亂』的情形,這恰是當前產業提質擴容的一個主要著力點。」廣州市婦聯主席劉梅說,由市婦聯推出的「廣州市家政服務綜合平臺」正式上線,平臺已入駐企業57家,登記在冊家政從業人員動態數據1.37萬個。
據悉,該平臺將集家政服務供需管理、家政資源信息管理、家政行業管理等功能於一體,利用全域動態數據對家政行業實現全面追溯管理,讓市民群眾省心、放心地選擇家政服務,同時強化線上線下培訓,讓從業人員無論是崗前培訓或回爐進修都有保障。
國企醫院瞄準居家護理行業「大蛋糕」
將優質家政資源進一步下沉,是當前廣州家政服務行業的發展一大亮點。越來越多的企業正瞄準居家養老、護理服務行業發展的「大蛋糕」。
11月17日,廣州越秀養老產業投資控股有限公司與法國愛德福集團合作打造的海珠區「越秀·海頤苑」正式開業,該項目總建築面積超1.6萬平方米,鋪排床位數約357床,實現了中法合作高端城市養老項目與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優質資源對接。
「我們不僅打造有『醫養結合養老機構』『康復醫院』『康養公寓』,還將延伸為包括護理培訓、適老化工程設計、老年文旅、養老公益,特別是圍繞社區開展諸如上門醫護、日間託老、家庭養老床位等個性化服務。」越之秀護理培訓學校伍校長表示,通過在全屋安裝智能安全監護設備,在手機上就能查看居家老年人身體狀況,第一時間提供全面照護服務。
一方面,是以越秀集團為代表的國資國企進入養老產業,發揮國有資本在養老產業領域的引導帶動作用。另一方面,優質的醫療資源也瞄準居家看護領域,將醫療服務下滲到社區乃至患者家庭,緩解日益緊張的住院看護壓力。
在展會現場,廣東省康復醫學會居家康復分會展示了一套針對慢性呼吸疾病患者居家康複方案。未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只需要一個呼吸康復治療儀配合上臥式康復操,將有望實現居家康復,減輕住院帶來的高昂醫療負擔和照顧成本。
據悉,該分會於2018年底成立,是全國第一家以居家康復為方向的醫學專業技術委員會,由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呼吸內科教授、主任醫師鄭則廣擔任會長,將藉助廣州呼吸健康研究院和鍾南山院士團隊的指導,針對居家康復開展培養指導。
「我們接下來將推出具有專業、簡便、安全的居家康復技術指南,培養造就一批專業居家康復機構和人員,讓居家康復走進千家萬戶。」分會副主任委員王峰說。
而根據《工作方案》,廣州將建設一張基層服務網絡,由區負責,在全市街鎮、社區統籌建設「羊城家政」基層服務站,到2021年建設174家以上街(鎮)「羊城家政」基層服務站,實現家政養老服務全覆蓋。
■聲音
華南理工大學服務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畢鬥鬥:
當前最迫切任務在於行業規範發展
「廣州目前發展家政服務業,最迫切的任務在於行業規範化發展,營造一個適合家政企業及從業人員良性成長的市場環境。」華南理工大學現代服務業研究院服務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畢鬥鬥說。
實現規範化發展的家政服務業,才能對家政服務人才有足夠的吸引力。「產業要發展,首先靠人才,廣州的人才缺口中就包括家政服務人才流失,要讓更多人願意進入到這個行業人才的蓄水池裡。」畢鬥鬥分析,家政行業之所以留不住人,特別是年輕人不願意進入,主要還是在於人員服務空間單一化,跟外界交流渠道狹小,以及社會還沒有形成普遍尊重家政服務人員的風氣等因素。
「和諧家政文化的建設非常必要。我們在提升家政服務能力、從業人員職業道德水平的同時,也要引導消費者即僱主尊重家政服務人員,雙方是利益共同體。」畢鬥鬥說,家政公司也需要為從業人員提供繼續進修、培訓的機會,給予上升空間。
目前,包括廣州市輕工技師學院、廣州市機電技師學院在內的多家技工學校,已經開設家政專業並開設校企合作,對口培養、培訓重點領域急需的高端家政人才。除廣州市輕工技師學院牽頭成立「羊城家政」人才培養聯盟,廣州市機電技師學院還與廣州潔邦環保有限公司開展校企聯營,聯合打造了超3000平方米的教學培訓基地,每年培訓輸送家政服務人員2萬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