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簡報|中國最大的國內微創外科手術器械耗材平臺康基醫療赴港IPO

2020-12-13 新浪財經

來源:王雅媛港股圈

來源:丫丫 IPO故事

作者:丫丫表妹

微創作為現代醫學外科手術的代名詞,以其創傷小、恢復快等特點讓人們體會到醫學發展帶來的好處,也由此被喻為21世紀的外科發展方向之一。

近日,一家產品為一次性微創手術醫療器械及其配套耗材和重複性微創手術醫療器械的杭州康基醫療器械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康基醫療)遞表港交所主板,高盛、中信裡昂證券和B of A Securities為其聯席保薦人。

1 公司介紹

康基醫療成立於2004年8月,專業研發、生產和銷售各種內窺鏡微創手術醫療器械。根據CIC的資料,按銷售收入計,2019年中國的MISIA市場規模達到人民幣185億元,該公司在國內所有參與者中排名第一,在所有參與者(包括國際和國內參與者)中排名第四,所佔市場份額為2.7%。根據CIC的資料,按2019年銷量計,公司在中國MISIA市場的多個細分領域(包括一次性套管穿刺器、高分子結紮夾、第三類一次性電凝鉗以及重複性套管穿刺器和鉗)中亦排名第一。

招股書顯示,鐘鳴和申屠銀光為康基醫療的實際控制人及創始人,兩人系夫妻關係,合計控制康基醫療64%的股權。鐘鳴擔任董事長兼總經理,申屠銀光擔任董事兼副總經理。

經過多年發展,康基醫療已成為微創手術醫療器械行業的隱形冠軍。2017年,康基醫療嘗試登陸資本市場,但過程並不順利。2017年3月27日,康基醫療向證監會提交招股說明書,申報在上交所主板上市,此後便無新消息傳出;直到2019年6月18日,康基醫療再度提交招股說明書衝擊上市,保薦券商也由2年多前的中泰證券變更為中信證券。不過,僅僅2個多月後的8月26日,康基醫療即宣告其IPO申請被終止審查。

公司設計、開發、製造和銷售一整套MISIA以主要向四項主要外科專科(即婦產科、普外科、泌尿外科和胸外科)的醫生及醫院提供一站式定製手術解決方案。作為學術推廣及營銷策略的一部分,公司與主要學術帶頭人、醫師、醫院及醫學協會互動,以能夠建立優質的終端用戶基礎,尤其在具備MIS能力的三甲醫院中。公司計劃持續專注婦產科、普外科、泌尿外科和胸外科等外科專科所使用的產品。

康基醫療器械的主營業務產品由一次性產品和重複性產品組成,且一次性產品的銷售收入佔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在86%以上,營業收入來源較為單一。

截至最後實際可行日期,該公司有四個候選產品處於註冊過程,且有五個候選產品在產品設計及開發階段,計劃自2020年至2021年推出六個產品,包括一次性超聲刀、可吸收結紮夾及腹腔鏡吻合器。

該公司銷售網絡廣泛,根據行業慣例,公司主要向覆蓋中國所有省、直轄市和自治區的廣泛經銷商網絡銷售產品,這些經銷商再將公司產品銷售給醫院或其他終端客戶。

與此同時,康基醫療還向中國醫院及其他客戶(主要包括將我們的產品售予海外ODM客戶的貿易公司)出售少量產品,以及向海外經銷商及ODM客戶進行銷售。於2019年,公司產品最終銷往的醫院由2017年的逾2,300家增至2019年的3,400多家,其中包括1,000多家三甲醫院,覆蓋中國所有省、直轄市、自治區以及其他42個國家。

產品方面,主要原材料包括聚碳酸酯顆粒、醫用級不銹鋼、密封材料和包裝材料。公司在中國採購所有原材料。公司與大多數主要原材料供應商維持著穩定長久的關,於三至八年間。

財務方面,公司收入由2017年的人民幣247.5百萬元增至2018年的人民幣 353.7百萬元,並進一步增至2019年的人民幣503.5百萬元,年複合增長率為42.6%。來自銷售一次性產品的收入於2017年至2019年按47.8%的年複合增長率增長,為公司收入整體增長的主要驅動力。而一次性產品中,一次性套管穿刺器和高分子結紮夾的銷量大幅增加,主要是由於公司向主要經銷商的平均銷量增長,而銷量增加是由於公司銷售網絡的擴張、中國MISIA市場的增長及該等產品需求的增長。

公司毛利由2017年的人民幣199.7百萬元增至2018年的人民幣289.3百萬元,並進一步增至2019年的人民幣423.2百萬元,年複合增長率為45.6%。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所處行業毛利率水平較高。招股書顯示,醫療器械行業可比公司平均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71.21%、77.06%、75.20%,而康基醫療器械毛利率水平與行業狀況相比較高。報告期內,毛利率,分別為80.7%、81.8%,84.1%。由此看來,醫療器械行業的確是高利率、高投入、高技術含量的行業。

儘管產品毛利率較高,但是從整體看來,康基醫療器械的主營業務收入來源仍受種類制約。研發出更多的高收益產品,拓寬其主營業務收入來源,或將有助於其未來的發展。

2 競爭力及風險點

康基醫療是快速增長的MISIA市場上最大的國內MISIA平臺。全面優質的產品組合、強大研發能力、導向型產品開發技術、廣泛經銷商網絡、嚴格的品控及經驗豐富高級管理層團隊使得該公司在行業內遙遙領先。

但在風險方面,招股書提到,該公司無法及時取得、維持或重續產品商業化所需的監管備案、註冊證業務和運營所需的所有許可證、執照和證書。同時,還面臨著來自國內外競爭對手的激烈競爭,依賴於主要學術帶頭人、醫生、醫院及醫學協會開發及營銷產品。更為關鍵的是,公司可能無法維繫、擴展及管理經銷商網絡的關係,因為若經銷商採取違反經銷協議的行動可能康基醫療的業務、前景及聲譽產生重大不利影響。

3 募資計劃

據股說明書顯示,康基醫療器械此次IPO募集的資金將用於內窺鏡下一次性微創手術醫療器械擴產項目、內窺鏡下重複性微創手術醫療器械技改及擴產項目、研發中心建設項目、營銷網絡及展示培訓中心建設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共5個方面。

如今醫療設備行業在港股市場算得上是市場焦點,若能順利上市,康基醫療自然也會得到較多關注。

關注wx丫丫 IPO故事,獲取更多IPO即時資訊。

相關焦點

  • 新股消息|康基醫療通過港交所聆訊 為國內最大的微創外科手術器械...
    來源:智通財經網智通財經APP獲悉,港交所6月7日披露,康基醫療控股有限公司通過港交所聆訊,高盛、中信裡昂證券和 B of A Securities為其聯席保薦人。康基醫療是中國最大的國內微創外科手術器械及配件(MISIA)平臺。
  • 從「喝酒吃藥」到「藥不能停」,康基醫療(9997.HK)會成為今年最亮...
    二收入年複合增速43%,毛利率超過80%基石投資者與保薦機構加持的底氣,主要來自對康基醫療所處的賽道偏愛有加。除了因疫情導致醫療器械受到了幾何式增長的關注度,中國的醫療器械市場本身就處於黃金髮展時代。根據CIC基於醫院採購價統計,2019年中國的醫療器械市場規模達人民幣6642億元,相較於2015年的人民幣3126億元,年複合增長率20.7%。在國內,微創手術是指微小或無創傷完成的醫療手術,主要包含三個獨立的細分領域:微創外科手術(MIS)、微創操作(MIP)以及其他微創手術。
  • 專注微創外科手術器械與耗材領域的風和醫療獲數千萬元B輪融資
    風和醫療是一家專注於微創外科手術器械與耗材領域的高科技創新型企業,自2011年冬季創立伊始,始終以科學研發、技術創新、精益生產以及學術推廣銷售為己任,先行以立足服務胸腹部外科醫生及病患為宗旨,連續推出了包括微創腔鏡吻合器、穿刺器、取物袋、圈套器等胸腹部外科微創手術不可或缺的一次性產品,並已擁有超過10個產品註冊證書,展現出強大的產品覆蓋能力。
  • 專注微創外科手術器械,「逸思醫療」數億元C輪融資
    「逸思醫療」從事腫瘤微創外科高端醫療器械研發和產業化,以及提供完整的腫瘤微創外科手術解決方案。根據智研諮詢發布的《2020-2026年中國微創治療市場發展規模與投資前景趨勢報告》,2015年我國微創醫療手術器械市場規模為96億元,2019年我國微創醫療手術器械市場規模增長至185億元,2015年以來我國微創醫療手術器械市場規模複合增長率為14.02%。
  • 專注微創外科手術器械研發的厚凱醫療獲超億元人民幣C輪融資
    北京的微創外科解決方案供應商厚凱(北京)醫療科技有限公司(「厚凱醫療」)已完成超億元人民幣C輪融資,由高瓴創投領投,高科新浚跟投,浩悅資本擔任獨家財務顧問。本輪融資主要用於技術研發和推進公司銷售渠道建設及海外營銷網絡搭建,並進一步擴大產能。
  • 海吉亞、康基醫療、甘李藥業三家醫藥股同時上市
    康基醫療今日上市:開盤狂飆91%,市值達331億港元中國微創外科手術器械及配件(MISIA)平臺康基醫療今日於港交所成功掛牌上市。盤中一度暴漲超90%,市值達331億港元。2017年3月27日,康基醫療向中國證監會提交上市申請,並於同年12月27日撤回該申請,彼時的理由為「尋求機會優化公司結構」;2019年6月18日,康基醫療再次提交上市申請,後於8 月26日自願撤回,這一次的考量為「上市時間表漫長且不確定,為了獲得全球性的認可故考慮赴港上市」。
  • 十張圖了解2020年中國微創外科手術器械及配件(MISIA)市場現狀...
    >  中國微創手術廣義的概念,指使用微小切口或根本沒有切口完成的醫療手術。中國每百萬人口接受微創外科手術的數量及微創外科手術的滲透率分別從2015年的4248臺及28.5%增至2019年的8514臺及38.1%。然而,相較美國,中國的微創外科手術滲透率仍然很低。
  • 逸思致力中國高端微創外科器械品牌——智庫式創新鍛造醫療「利器」
    「逸思醫療的目標是做高品質微創外科產品,讓全球患者做得上、做得起微創外科手術。」逸思醫療創始人、首席科學家聶紅林在接受《經濟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打破國際壟斷放療、藥物治療和外科手術是目前全球腫瘤治療的主要手段,其中微創手術治療被業界公認為「最被期待的治療方式之一」。遺憾的是,微創手術在我國腫瘤病例中的普及率還很低,只有7%至10%。關鍵問題出在哪裡?
  • 「行業深度」醫療器械研究之醫用耗材篇:醫用耗材產業鏈深度梳理
    由於我國在材料技術、產品設計和加工等方面的快速發展,高值耗材行業各個細分領域湧現了一批優秀企業,包括骨科植入物、血管介入器械、眼科耗材和生物活性材料等。目前,已有6家骨科植入物耗材企業、7家血管介入器械企業和5家眼科等其他高值耗材企業,共計17家公司(微創醫療主營業務包括骨科和血管介入)在A股和港股上市。
  • [公告]博實股份:關於投資微創外科手術機器人及智能器械項目的公告
    以上自然人(以下合稱"項目團隊")即以杜志江先生為領軍人、為核心的國內領先的微創外科手術機器人技術團隊或投資人,長期從事微創外科手術機器人、系列化機器人手術器械等高端外科手術設備和智能醫療器械的研發(以下簡稱「微創外科手術機器人及智能器械項目」或「項目」),處於國內領先的技術水平;季能平先生參與了項目的早期投資。
  • 一窺中國內窺鏡發展
    來源:中國醫療器械協會,醫械匯整理軟鏡的主要組成部分包括主機、鏡體和光源,還包括手術中用的活檢鉗等耗材。成立於1945年,總部設在德國都靈根市,是全球最大的微創外科內窺鏡設備及器械製造企業之一,產品覆蓋耳鼻喉科、口腔科、神經外科、整形外科、心血管外科、胸外科、泌尿肛腸外科、婦科等眾多科室的微創醫療器械。
  • 前瞻醫療器械產業全球周報第8期:醫療器械10月起將有唯一「身份證...
    南京建立醫用耗材陽光監管平臺南京醫用耗材陽光監管平臺近日上線試運行,在全國率先對醫用耗材從招標、採購、配送、使用、結算、支付全流程記錄,實現醫療機構監管全覆蓋、藥品耗材信息全互通、基金使用情況全監控。在公布的43239種高值耗材最低銷售價格,涉及美敦力、強生、史賽克、施樂輝等1015家耗材企業。內蒙古採購中心公布耗材銷量前10品種,合計總金額為991.59萬元近日,內蒙古自治區醫械採購中心發布集採工作簡報,2019年7月的採購數據已經出爐。數據顯示,2019年7月,共有470家醫療機構參與醫用耗材網上採購,參與率為23.71%。
  • ...外科器械企業逸思醫療完成數億元C輪融資:腔鏡吻合器產品市佔率...
    據了解,逸思醫療成立於2011年11月,是專注於腫瘤微創外科高端醫療器械研發和產業化的高科技公司,致力於提供完整的腫瘤微創外科手術解決方案,是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工信部和上海市品牌培育示範單位。成立8年來,逸思醫療完成了多款高值手術耗材產品的研發及生產,包括easyEndo腔鏡吻合器、easyUS超聲切割止血刀系統等,在競爭激烈、外資品牌佔據主導地位的外科手術器械市場,尤其是腔鏡吻合器市場中迅速成長為國產品牌的第一。
  • 新年第一「肉籤」惠泰醫療首日漲250%,「微創系」連宣2次IPO,醫療...
    在連續IPO消息刺激下,微創醫療5個交易日股價高漲,累計上漲33.09%,市值暴漲超200億港元。圖片來源:雪球根據時代財經此前不完全統計,2020年A股、港股、美股合計有66家中國醫藥醫療企業上市,IPO募資金額約合1200億元人民幣,是國內醫療行業史上資本動作最為頻繁的一年。
  • 微創醫療器械(上海)有限公司簡介
    微創醫療器械(上海)有限公司於一九九八年五月成立,為中國領先的醫療器械開發商、製造商及營銷商,主要專注於治療血管疾病及病變的微創介入產品。集團於2010年9月於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股份編號:00853.
  • 通化市醫藥高新區醫療器械及耗材生產項目
    一次性醫療器械,並非是指僅使用一次的醫療器械,而是指只在一個病人身上使用(當然在其身上可使用多次),但用完即丟棄的醫療器械產品,涵蓋衛生材料、一次性醫用手套、一次性輸液器/輸血器、醫用紡織品、外科手術用器械
  • 醫療器械集採指向骨科耗材 大博醫療等龍頭企業風聲鶴唳
    集採指向骨科耗材,這些企業風聲鶴唳華夏時報記者王瑜 于娜 北京報導醫療器械集採開始指向骨科耗材生產企業。11月20日,淄博市醫保局發布《淄博-青島-東營-煙臺-威海-濱州-德州七市採購聯盟關於部分醫用耗材集中帶量採購現場議價中選結果的公示(四)》,正式公布7市採購聯盟部分醫用耗材帶量採購中選企業。
  • 華志微創:用匠心鑄就國內頂尖手術機器人
    該款手術機器人是如何實現微創、高效、精準的呢?就讓我們一起走進手術機器人導航的先驅者和領導者華志微創及其聯合創始人張衛綱,探索其背後的奧秘。01二十年始終如一,只為更好品質上世紀八十年代,世界上一些先進國家就十分重視手術機器人的研究,如西方七國將醫用外科手術機器人技術列為振興西方經濟的18個合作項目之一、美國國防部立項研究遙操作外科手術機器人等。
  • 國產醫療器械上市公司Top15,群雄逐鹿!
    - 在傳統的三大支柱業務之外,公司也在拓展微創外科領域相關業務,已推出包括光學內窺鏡,外科腔鏡,冷光源,氣腹機,微創手術耗材等產品。業務營收分析:大博醫療以骨科植入性高值耗材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作為主營業務,其業務板塊包括:創傷類產品(63.38%)、脊柱類產品(21.08%)、微創外科類產品(7.29%)、神經外科類產品(2.74%)、手術器械(1.69%)和其他產品(3.82%)。創傷類(+60.93%)、脊柱類(+71.95%)和微創外科類(88.06%)產品是大博醫療業務的核心增長驅動力。
  • 領投華志微創!國投創合完善高端醫療器械細分賽道布局
    )有限公司的投資完善在高端醫療器械細分賽道布局聯想創投也參與本輪投資華志微創成立於2000年是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即「863」計劃)智慧機器人主題產業化基地公司核心產品無框架腦立體定向手術系統CAS-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