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窮死不耕丈人田、餓死不進蘿蔔園」,是什麼意思?

2020-12-06 三九養生堂

在以前經濟和科技都不發達的時代,有很多有意思的民間俗語,這些俗語言簡意賅,但是也有道理,是大家的生活經驗所得,有的俗語可能因為時代的原因,在現代已經不適用了,但有的也很有參考價值。比如說「窮死不耕丈人田、餓死不進蘿蔔園」這一句,相信有很多人也總是聽老一輩的人說過,但是其中的真正含義,你真的知道嗎?

俗語「窮死不耕丈人田、餓死不進蘿蔔園」,是啥意思?

窮死不耕丈人田:大意是說人再窮也不要輕易的去耕種老丈人家裡的田地,其實這話主要說的是結了婚以後的男性。畢竟我國古代是男尊女卑的時代、重男輕女,田地可能是家裡經濟的很大的一個來源,若是把家裡的田地讓外姓的女婿耕種的話,就可能影響到整個家族的友好關係。

若是女婿耕種老丈人的田地的話,不僅就像「倒插門」一樣,自己很沒有面子,而且時時事事都要看丈人的臉色,時間一長,人會自卑,可能婚姻生活也會有不愉快;而且這大舅子小舅子來說,更會產生一種別人要來跟自己爭家產的懷疑,久而久之可能兩家的關係容易鬧僵。所以在古代,就流傳了窮死不耕丈人田的說法。

但現在的時代,大家的思想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很多人甚至已經不再依靠田地來維持生計了,有的也只是很多老人在農村依舊種著地,很多的年輕人都在城市裡奮鬥了。

餓死不進蘿蔔園:大意是說即使再餓,面前有一片蘿蔔園的話,也不要進去大快朵頤。這其實是有比較科學的解釋的,很多人都知道平時吃點蘿蔔對身體好,蘿蔔中的膳食纖維比較多,有助開胃、通氣,對身體健康是好的,但是若吃錯了,可能反會傷身。

蘿蔔是偏寒性的食物,吃多的話,尤其是空腹吃,反而會增加身體的負擔,傷害腸胃、影響消化,水分太多容易引起水腫,一次性吃太多,其實營養成分並沒有很多。對於一般人來說,適當的吃點蘿蔔有利健康,但在極度飢餓的情況下吃蘿蔔,容易越吃越餓,還會給身體帶來風險。當然這其中其實也衍生出了一個道德含義,即及時人再餓也不能隨偷東西吃。

現在的新時代,法律上也男女平等了、餓極了偷吃蘿蔔的現象也很難發生,看似這句俗語好像已經完全沒有意義了,但其實,在其他方面也是有參考價值的。

窮死不耕丈人田,可以理解為一個人一定要有骨氣,所謂人窮志不能窮。尤其在職場中,你的老闆只是把你當做他的廉價的勞動力,在薪資要求上一直「拖」著不解決,那自己可能就要考慮一下是否需要重新換一份工作了。餓死不進蘿蔔園,可以理解為人不要為了眼前的蠅頭小利,貪小便宜吃大虧,告誡大家做事要有思量。

所以由此看來,以前的俗語其實也並不完全對當今時代沒有指導意義,這也是人們世世代代積累下來的生活經驗,大家還需要正確的科學對待,既不要愚昧的一味深信、也不要全然的認為其都是糟粕,要客觀的看待。

相關焦點

  • 俗語:窮死不耕丈人田,餓死不進蘿蔔園,餓死為何也不進蘿蔔園?
    農村地區仍然流傳著許多經典的古老俗語。這些古老的俗語包含很多真理。他們是老百姓一生中經常使用的語言。一些經典的俗語確實值得繼續傳承。例如:「窮死不耕丈人田,餓死不進蘿蔔地」。那麼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讓我們接著往下看。
  • 古人說窮死不耕丈人田,餓死不進蘿蔔園是什麼意思,了解一下
    「窮死不耕丈人田,餓死不進蘿蔔園」是什麼意思呢。首先要知道「窮死不耕丈人田,餓死不進蘿蔔園」這是以前鄉下的一句警告性俗語,但如今聽過這句的人並不多。意思是告訴人們,即使窮到餓死也不要去租種嶽父的土地,就算是餓死也不要進蘿蔔圓力偷吃填肚子。
  • 農村老話「窮死不耕丈人田,餓死不進蘿蔔園」什麼意思,你明白嗎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農村老話「窮死不耕丈人田,餓死不進蘿蔔園」什麼意思,你明白嗎在農村,什麼最多,當然屬農村老話最多了。不管是長大後,還是在小時候,只要是在農村呆著,都能聽到老人們談論起一些老話。這些老話都是幾輩人用自己的話流傳下來的經驗,雖然在現實的社會當中,其中有很多老話已經不適用於現在了,但這些老話還是有著一定的道理。
  • 俗語「窮死不耕丈人田,餓死不進蘿蔔園」,啥意思?做人要有骨氣
    俗語「窮死不耕丈人田,餓死不進蘿蔔園」,是古人留給我們的一個警句,可能聽說過這兩句話的人不多,乍一看,第一句還好理解,就是再窮也不要耕種嶽父大人的田,後面的一句就算是餓死也別進別人蘿蔔園偷吃蘿蔔。但是這句俗語聽起來怎麼這麼彆扭呢?
  • 老農說「窮死不耕丈人田,餓死不進蘿蔔園」,是講的什麼意思?
    農村老人讀的書可能並不多,但是那些給子孫後輩們的諄諄教導,也是一種智慧。記得村裡有個老人跟我說過這樣一句話,我當時並不是很理解,之後後來經歷、看到過一些事情以後,才發現確有一定的道理。原話是這樣說的,「窮死不耕丈人田,餓死不進蘿蔔園」,是不是感覺這句話的警示作用非常強。就算是窮困到了極點、飢餓到了無法承受的地步,也不能做這兩件事。
  • 農村人都說「窮死不耕丈人田,餓死不進蘿蔔園」到底是什麼意思?
    農村人都說「窮死不耕丈人田,餓死不進蘿蔔園」到底是什麼意思?"窮死不耕丈人田,餓死不進蘿蔔園「,這話其實是古代人們的一句警戒語而已,意思是提醒後生小輩們,嶽父母之田地,就算是窮得要死,也不去租種,就算是餓死也別進別人羅卜園偷吃羅卜,為什麼?
  • 古人說「窮死不耕丈人田,餓死不進蘿蔔園」,是蘿蔔不好吃嗎?
    古時候的水利設施不完善,所以一遇到自然災害,莊稼幾乎顆粒無收。所以古時候的農民經常面臨生存的考驗,但是即便如此及,古人依舊覺得:窮死不耕丈人田,餓死不進蘿蔔園。到底是怎麼回事呢?一、窮死不耕丈人田的原因在古代,做上門女婿的是不受人尊重的,這句俗語的意思是再窮也不要做上門女婿。
  • 俗語「窮死不耕丈人田,餓死不進蘿蔔園」,聽過嗎?為啥這樣說?
    其中印象頗深的一句俗語是「窮死不耕丈人田,餓死不進蘿蔔園」,為啥這句話記得比較深刻呢?因為這句話說到了自身,提到了女婿和丈人之間的關係。這句話產生的具體時間已無法考證,但是關於「窮死不耕丈人田」可是有一個故事在裡面。
  • 農村俗話「窮死不耕丈人田,餓死不進蘿蔔園」,是啥意思?
    原創文章,禁止轉載農村的老人們經常會說一些俗語,如「不到黃河心不死」等,大家都很熟悉,農村還有一句話是「窮死不耕丈人田,餓死不進蘿蔔園」,你知道這是啥意思嗎?小編仔細問了老鄉才知道,這句話是說男人就是窮死餓死也不能種丈母娘的地,也不能偷吃別人地裡的蘿蔔。為啥古代的女婿們就算窮死也不想種丈母娘家的田地?
  • 古人的智慧,為什麼說窮死不耕丈人田,餓死不進蘿蔔園是大智慧呢
    古人的語錄總是簡明扼要又超有內涵,你說老祖宗有時候說話很「俗」,但他們的「俗」裡有時候還充斥著滿滿的哲學甚至的淺顯易懂的科學道理,就像「窮死不耕丈人田,餓死不進蘿蔔園」就很能說明問題了。這句話的大致意思是勸年輕人活得要有骨氣,但在不同的地區兩句的內涵又有所差異。先說前半句,為何說「窮死不耕丈人田」呢?這句話中帶有深深的男尊女卑的意味,古時不搞什麼計劃生育,一般人家也沒這個意識,於是我們能看到那時的人家隨隨便便佳麗就三五個孩子。
  • 「窮死不耕丈人田,餓死不進蘿蔔園」是什麼意思?
    "窮死不耕丈人田,餓死不進蘿蔔園「,是古人留給我們的一個警句,意思是:後生小輩,嶽父母的田地,就算是窮死餓死,也不去租種;就算是餓死也別進別人蘿蔔園偷吃蘿蔔。為什麼?窮死不耕丈人田古代女婿們為什麼寧願窮死,也不願去耕種嶽家田地呢?
  • 」窮死不耕丈人田,餓死不進蘿蔔園「是什麼意思?
    "窮死不耕丈人田,餓死不進蘿蔔園「,是古人留給我們的一個警句,意思是:後生小輩,嶽父母的田地,就算是窮死餓死,也不去租種;就算是餓死也別進別人蘿蔔園偷吃蘿蔔。窮死不耕丈人田古代女婿們為什麼寧願窮死,也不願去耕種嶽家田地呢?
  • 俗語:「窮死不耕丈人田,餓死不進蘿蔔園」啥意思?知識點增加了
    我國農村有許多民間俗語。大使的老一輩在長期生活中總結出了一定的智慧,從當時的社會情況和人們相處的一些情況可以看出,對於很多人來說,講座也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可以幫助人們過上更好的生活並與親朋好友相處。例如,農村的一句古話「飢餓不進蘿蔔園,貧窮不耕田」是比較典型的一句話,那麼,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許多人可能不理解這些詞的原因。實際上,這句話在古代很流行,但是由於地區不同,每個地方的陳述會有細微的差別。這是一個非常現實的句子。首先,讓我們談談為什麼「窮死不耕丈人田」?
  • 俗話說,「餓死不進蘿蔔園,窮死不耕丈人田」,到底有何寓意?
    眾所周知,俗語並不像它們看起來那麼簡單。它們往往都蘊含著極其深刻的道理,是老祖宗們的經驗之談。若是我們能將它們的意思和所蘊含的深刻道理搞懂的話,就很有希望憑藉其達到少走彎路的目的。接下來要給大家介紹的內容,跟「餓死不進蘿蔔園,窮死不耕丈人田」這句俗語有關。
  • 俗語「餓死不進蘿蔔園,窮死不耕丈人田」,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從古流傳至今的這些俗語,都是先輩們在長期生活中總結出來的經驗教訓,他們可能沒有知識文化,所以說出來的話顯得很糙,但他們都有豐富的生活經驗,所以話話糙理不糙,更不能以現代的科學眼光去評判這些話的正確性,那個時代就沒有科學,只有經驗,誰跟你談科學。
  • 古人云:「窮死不耕丈人田,餓死不進蘿蔔地」,原來是這個意思
    在筆者當地就流傳著這2句俗語「窮死不耕丈人田,餓死不進蘿蔔地」,這句俗語從表面上來看是說,即使窮死餓死,也不要去租種嶽父嶽母家的田地;即使餓死,也不要進蘿蔔園偷蘿蔔。那麼最初是什麼含義呢?古代女婿們為什麼寧願窮死,也不願去耕種嶽家田地呢?因為過去田地一般集中在地主們之手,一般窮人自己沒有田地耕種,全靠去地主家手中租地來種,來維持家庭生計。
  • 農村人的骨氣,「窮死不耕丈人田,餓死不進蘿蔔地」
    經常聽到老人講,「窮死不耕丈人田,餓死不進蘿蔔地」,說的就是關於做人要有骨氣的話語。雖然現在的生活環境和過去來說有了較大的差異,但這句話仍有不少參考價值。按照舊社會的情況來看,都是重男輕女,也有「嫁出去的閨女潑出去的水」的說法,親閨女都如此,那么女婿更是外人了。若是女婿去耕種難免會被人說閒話,被人們說成吃軟飯等。
  • 為何古人「窮死不耕丈人田,餓死不進蘿蔔園」
    民間有句俗語:「窮死不耕丈人田,餓死不進蘿蔔園」,為何古人竟如此有氣節,寧死也不犯戒? 窮死不耕丈人田 過去田地大都集中在地主們手中,窮人自己都是沒地種的,全靠找地主家手租地討生活,如遇風調雨順,大家還可有點餘糧湊活過日子。
  • 農村俗語「窮死不耕丈人田,餓死不進蘿蔔園」,知道是形容什麼嗎
    如果是長期生活在農村的小夥伴,一定聽說過很多的古話和俗語,這些長輩常常掛在嘴邊的話,雖然用詞通俗,但卻是人們經過長久生活後總結出的經驗和我道理,有的甚至已經流傳了許久。記得小時候在農村,鄉鄰之間也免不了一些爭執和口角,而對於大部分人家來說,即使家裡需要幫忙,也會儘量繞過這些爭吵過的人家,長輩們更是把「窮死不更丈人田,餓死不進蘿蔔園」這句話掛在嘴邊。原以為這只是一句普通的俗語,後來才知道它實際上大有來頭。
  • 俗語:「窮死不耕丈人田,餓死不進蘿蔔園」,老祖宗想表達什麼?
    我國有著五千多年的歷史文化,流傳下來的也有很多,但在民間最受歡迎的就是俗語文化了,作為我國傳統文化瑰寶,它承載著是老祖宗的智慧,都是古人用實際經驗積累下來給後人的,目的是希望後人以後不走彎路,雖然有的俗語看起來很誇張,但實際上都有哲理,畢竟出發點都是好的,就像今天說的這句:窮死不耕丈人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