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都有過類似的經歷:在電影院排隊買票時,經常聽到有人問售票員:《筆仙》和《筆仙驚魂》有什麼區別?《馴龍騎士》跟《馴龍高手》是同一個系列嗎?每此時都想大聲疾呼:到底有多少重複撞車的題材、傻傻分不清楚的片名,將不明真相的群眾坑進了電影院?(蛋泥/文)
網易娛樂3月31日報導 相信很多人都有過類似的經歷:在電影院排隊買票時,經常聽到有人問售票員:《筆仙》和《筆仙驚魂》有什麼區別?《馴龍騎士》跟《馴龍高手》是同一個系列嗎?或者聽到身邊的情侶在討論,《寒戰》、《毒戰》、《激戰》不是已經看過了嗎,怎麼又上映了?每每此時都想大聲疾呼:到底有多少重複撞車的題材、傻傻分不清楚的片名,將不明真相的群眾坑進了電影院?本周又有一部《筆仙驚魂3》上映,曾經被《筆仙2》嚇得半死的觀眾千萬不要上當受騙,《筆仙驚魂3》可不是它的續集。
同題材的國產電影裡,最叫人傻傻分不清楚的莫過於《筆仙》和《筆仙驚魂》了,離奇的是這兩部從一開始莫名撞車的電影,竟然在不知不覺中即將分別推出第三集,難分難解到如此地步實在罕見。
2012年7月17日上映的《筆仙》邀請韓國恐怖片導演安兵基執導,因為安兵基曾拍過韓版同名電影,在前期造成了一定話題,然而趕在其上映一個月前,國產驚悚片《筆仙驚魂》搶先殺入院線。片名如此雷同,檔期和題材也非常接近,隨即被人指責為沒節操的「寄生營銷」,導演關爾則喊冤稱自己的影片立項更早,是因為《筆仙》搶走了原本的名字,所以才改名《筆仙驚魂》。
讓人沒想到的是,這場「片名之戰」竟然也給兩部影片提供了討論度,二者就這樣在「相生相殺」中一路延續下去,雖然沒有第二部,但《筆仙驚魂3》還是頑強的將在4月4日上映,而口碑不錯的《筆仙3》則是暑期檔的7月17日上映,導演依然是關爾和安兵基,拍到第三集都還是讓人搞不清區別的電影,也算是一大奇觀。
「愛情故事」也是個常見片名,是不是當年「東愛」的遺留效應已無法考證,反正通常就是前面換一個故事發生地,實在是個偷懶的招數,《北京愛情故事》才在今年2月13日上映,次日又有一部《江南愛情故事》登場試圖借東風。
國產商業片的創意匱乏,愛跟風又缺乏鮮明個性,比起《筆仙》和《筆仙驚魂》,更常見的情況是一部片紅了之後,就有一大堆類似片名跟風而上,目的就是將看花眼的觀眾忽悠進影院,所以《人在囧途》之後有了《車在囧途》,一邊是《臨終囧事》一邊還有《愛愛囧事》。不過山寨始終不如正版,同樣是徐崢和王寶強主演的《人再囧途之泰囧》才算真正延續好口碑,更創下了票房奇蹟。
當一部電影越是深入人心,觀眾越容易霧裡看花。今年甄子丹、周潤發等主演的《西遊記之大鬧天宮》在春節期間上映,就有不明真相的群眾以為影片跟去年同檔期上映的《西遊降魔篇》屬於同一系列,加上根據《西遊記》改編的影視作品已經數不勝數,實在叫人捉急。當然,如果有無辜的群眾錯點了蔡明亮的《西遊》,你只能默念「一定是打開的方式不對」(註:這是一部講述禪修的藝術短片)。此外,也有人把3月21日上映的《警察日記》和前幾個月上映的《警察故事2013》混淆,這或許不怪寧瀛,是成龍的電影太深入人心。
近年來國產電影片名還有一種現象就是「假扮洋氣」,喜歡往好萊塢大片的路數上靠, 卡梅隆·迪亞茨、德魯·巴裡摩爾和劉玉玲主演的《霹靂嬌娃》深入人心,於是乎《XX嬌娃》的片名被紛紛套在在國產片的頭上,例如去年上映的鄒兆龍和餘男主演的《鐵血嬌娃》,光看片名應該有不少觀眾以為是高大上的好萊塢大片。
上周國內上映的《馴龍騎士》,片名聽上去還以為是《馴龍高手》的續集或者姊妹篇,實際上卻是一部西班牙動畫片,和夢工廠的《馴龍高手》一點關係都沒有。 影片的西語原名是《Justin y la Espada del Valor》,直譯過來是「賈斯汀和勇氣之劍」,故事既不是講廢柴男主角如何「馴龍」,而主角的坐騎也不是龍而是改裝版的……飛行鱷魚!殘酷的真相讓人想吐槽:不要看主角騎著個會飛的東西就叫馴龍好嗎!
如果這是因為題材相像而造成的誤會,那麼有一些引進片中的一些固定翻譯則更加讓人困惑。比如自從《奪寶奇兵》後,「奪寶」和「奇兵」都成了出現頻率極高的片名詞彙,本周五在中國上映的《盟軍奪寶隊》,就是新加入的「奪寶」系列片名的一員;就連2012年的全智賢和金秀賢等人主演的《盜賊們》,在去年引進中國時也翻譯為《奪寶聯盟》,不管是搶救文物還是爭奪鑽石,反正是個「寶」總沒錯。
儘管已遭到眾多吐槽,但「XX總動員」在國內似乎已經約定俗成作為皮克斯動畫的譯名模式,其前綴可以更換為「玩具」、「賽車」、「美食」、「海底」、「機器人」等等,所以3月7日上映的《火雞總動員》(Free Birds)這樣的譯名在某種程度上也有混淆視聽之嫌,影片是由Reel FX動畫出品,這也是該創意工作室的首部原創動畫長片。
即使翻譯不盡相同,相同類型的國外影片也時常發生讓人看花眼的情況,當然這種情況就因人而異,比如分不清《極品飛車》和《速度與激情》的應該多為對電腦遊戲毫無了解的觀眾,畢竟說起來《極品飛車》這個譯名要比《速度與激情》還要有歷史。
2月5日上映的《冰雪奇緣》和2月2日上映的《極地大冒險2》海報都是一片冰天雪地,也有可能讓部分觀眾搞混。至於還有人說分不清《雷神2:黑暗世界》和《星際迷航:暗黑無界》,或者以為《了不起的蓋茨比》是講比爾·蓋茨的,這就真不怪翻譯了,去影院前還是稍做點功課吧。
最後,即便你已經分清楚了以上這麼多電影名,還是「總有一種山寨讓你防不勝防」。比如美國就有一家奇葩電影公司The Asylum專注山寨近十年,他們的作品大多取材於主流影業公司的大製作,從片名到海報都能做到以假亂真的「神同步」,你需要分清《環太平洋》的《環大西洋》、《達文西密碼》和《達文西財寶》、《超級戰艦》和《美國戰艦》、《吸血鬼獵人林肯》和《林肯大戰殭屍》,2013年在推特上掀起話題的「神作」《鯊捲風》也是出自該公司之手。
除了專業的山寨公司外,美利堅的成人影片公司也常常製造山寨版成人片,而且片名也容易讓人傻傻分不清楚,很多英雄人物包括超人、蜘蛛俠、蝙蝠俠、雷神等都有成人版,甚至有人笑言「判斷一個戲在美國火不火,只有一個標準——有沒有被A片惡搞過」。所以,請確認你看的是《復仇者聯盟》而不是號稱「複製原版電影劇情」的《復仇者聯盟XXX》;在跟人討論今年奧斯卡最佳影片之前,也請千萬確認自己看的是《為奴十二年》,而不是錯看了《為奴十二寸》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