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飲食文化能夠達到今天這樣的高度,除了長時間的改良和創新以外,還有心靈手巧的中國人善於發現的和探索的精神。但在這之前,中國人的普遍生活水平都比較低,吃不上肉的家庭比比皆是,但人們在這段期間,製造出了許多易於保存和食用的鹹乾菜,現在的很多中老年人都是依靠著這些看似普通的鹹乾菜度過了那段艱苦的日子,現在的生活好了起來,人們都能夠解決自己的溫飽。但鹹乾菜卻還在大家的生活中佔據著不可替代的位置。那麼,小編就來給大家總結一下4種"經典"的中國鹹菜,我賭10包辣條,有3種以上是你吃過的。來和小編一起感受一下當時的味道吧!
一、蘿蔔乾
在現在的很多農村家庭裡面,每天的早餐餐桌上都會備上一點蘿蔔乾,就著米粥一起食用,這仿佛成為了一種習慣了。做蘿蔔乾,要用新鮮的白蘿蔔,切成長長的蘿蔔條後曬成幹,曬好之後用食鹽醃製,最後放入容器中約一周就能夠食用了。曬乾的蘿蔔條在經過食鹽覆蓋後,裡面僅存的水分也被逼了出來,取而代之的則是食鹽的鹹味滲入了蘿蔔乾之中,蘿蔔乾頓時鹹香十足,有些人在醃製的時候還會放上辣椒麵,豐富蘿蔔乾的味道。
二、梅乾菜
紹興名菜「梅乾菜扣肉」是大家都熟知的一道經典菜餚,而這其中的梅乾菜,在遇到這道菜之前還是一道普普通通的鹹菜,當時的窮人家,就是靠得一碗梅乾菜拌飯,才得以度過那段日子,但當梅乾菜遇到了扣肉以後,梅乾菜的價值就被無限放大了,一道梅乾菜扣肉,肥肉上鮮亮的油水流淋在梅乾菜上,使得梅乾菜變得烏黑髮亮,聞起來鹹香撲鼻,讓人垂涎三尺,久久不能忘卻。
三、酸豆角
酸豆角,在很多的美食佳餚中,最常用的一道鹹菜食材,因為它的酸脆爽口和鹹香味重的特點,在人們的一日三餐中大受歡迎。製作酸豆角的工序很簡單,將豆角洗淨去頭尾,然後曬至黃深綠淺的顏色、水分大概還有兩成的樣子,就收回來用食鹽醃製,放入罈子裡面等待發酵。在密閉的環境中,隨著食鹽將水分逼出來後,就會配合其中的有益菌發酵,讓整壇豆角都有酸鹹的味道,這樣吃起來也好下飯。
四、榨菜
前段時間,榨菜在繼茶葉蛋之後在臺灣以及大陸火了起來,也有許多人掀起了吃榨菜的熱潮。榨菜為何叫榨菜,這和它的製作工藝有關係,在製作中,榨菜不像其它的鹹菜一樣,要靠食鹽逼出水分,而是通過壓榨法將其水分榨出來,所以就叫做榨菜。現在,榨菜的製作發展到了全國各地,最有名的涪陵榨菜則在世界上也享有聲譽,但榨菜,在老一輩的心中,也是那段時間中陪伴他們最多的東西了。
有很多東西會隨著時間消失,但消失不了的,則是這些東西在人們心中的地位和記憶,美食也是一樣,這些鹹乾菜在那段時間裡不知幫助了多少人,讓那一輩的人們對鹹乾菜有著不可言語的感情。你還知道哪些比較經典的鹹乾菜嗎?來和大家一起來討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