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林渡燕青射雁,為何令宋江後怕不已?

2020-12-08 騰訊網

射箭,因泊主晁蓋之死,而成為水滸比較微妙的節點,而射雁,亦是寓意很深。原著中,曾兩次描寫射雁,分別是小李廣梁山射雁、燕青秋林渡射雁,此二者令晁蓋宋江心悸不已。小李廣梁山射雁,發生在大鬧清風寨之後,宋江率花榮、秦明等眾人歸附梁山,行至半路宋江接到老父病故的家書,匆忙離去,而花榮則繼續率人馬投奔梁山。面對這一勢力的加入,晁蓋的反應與眾人不同,他含含糊糊不怎麼欣喜。

繼而花榮見狀不悅,思索「施逞些手段,教他們眾人看,日後敬伏我」,繼而開弓射雁,一擊命中,「晁蓋和眾頭領看了,盡皆駭然,自此,梁山泊無一個不欽敬花榮」,此次射雁,為宋江取代晁蓋埋下伏筆。而秋林渡燕青射雁,卻令宋江後怕,為梁山好漢敲響離喪之鐘,正所謂「山嶺崎嶇水眇茫,橫空雁陣兩三行,忽然失卻雙飛伴,月冷風清也斷腸」。燕青射雁,出現在討伐王慶之後,南徵方臘之前。

彼時梁山人馬凱旋迴汴梁,秋風蕭瑟,宋江忽聞鴻雁驚鳴,抬頭一看只見雁陣凌亂,又看人馬之中一陣喧譁,「原來是浪子燕青,初學弓箭,向空中射,箭箭不空。卻須臾之間,射下十數隻鴻,因此諸將驚訝不已」。宋江聽聞臉色大變,立傳令叫燕青前來,一頓訓斥「此禽仁義禮智信,五常俱備,豈忍害之?天上一群鴻相呼而過,正如我等弟兄一般。你卻射了那數隻,比俺兄弟中失了幾個,眾人心內如何?兄弟今後不可害此禮義之禽」。射雁在彼時不過稀鬆平常,何以引得宋江如此不悅?

宋江之所以如此,是因為這「雁」令他後怕。原著中,在秋林渡之前,宋江曾先後拜訪過世外高人羅真人與智真長老,分別請這二者卜算前程,在二者給出的讖言中,都提到了「雁」,「始逢冬暮,鴻雁分飛」「當風雁影翩,東闕不團圓」,宋江雖然不懂其中深意,但傻子也能看出來,這兩句話都不什麼好話,梁山的歸宿必然不得圓滿,他宋江很可能不得好死。故而,此後,「雁」就成了宋江的忌諱,想起來就心驚不已,而到了秋林渡,偏逢燕青射雁,不能不令宋江憂懼。

相關焦點

  • 花榮射雁,博得滿堂喝彩;燕青射雁,卻被宋江狠批了一通
    在《水滸傳》第三十五回「石將軍村店寄書,小李廣梁山射雁」裡,宋江、花榮等人路過對影山,恰逢「小溫侯」呂方和「賽仁貴」郭盛正在比武,他們都使一支方天畫戟,鬥到三十餘合,不分勝敗。後來,兩支方天畫戟攪做一團,上面絨絛結住了,那裡分拆得開。就在這時候,花榮出手了。
  • 從兩件事情可以看出,燕青後期對宋江有多不滿
    燕青曾經幫助宋江在梁山招安的事情上出過大力,特別是宋江想要通過李師師的關係見到皇帝,燕青積極努力,面對李師師的示愛,燕青坐懷不亂,不辱使命,傳為美談。但是在梁山招安之後,特別是在秋林渡燕青射大雁之後,燕青對宋江逐漸有些不滿,甚至有些不在乎了。梁山大軍打了勝仗,路過一個叫秋林渡的地方,燕青學習射箭,看見一行大雁過來,就射下來十數隻。
  • 《水滸傳》宋江作詩詞最多的一回:燕青秋林渡射雁 宋江東京城獻俘
    宋江作為《水滸傳》的領導人物,雖然他的思維行事在眾多讀者中飽受批判,但這正是作者對人物刻畫的成功之處。宋江出身文吏,官職並不大,無非就是刀筆小吏之類的低級小官兒。宋江武力值並沒有多少,之所以能登上梁山第一把交椅的位置,靠的是他的交際手段和黑心黑面的性格。
  • 梁山好漢5次轉折大事,都與動物有關,晁蓋宋江武松李逵燕青親歷
    李逵在江州認識了心中的偶像宋江大哥,和宋江戴宗一起吃飯時,見宋江喜歡吃鮮魚,就自告奮勇去搞魚,當然李逵沒錢,辦法就是搶,李逵搶了張順的魚,還不小心把人家辛苦打來的魚放跑了,又動手打了幾十號漁民,與張順交手,在陸地上李逵佔了便宜,可到了水裡,張順狠狠教訓了李逵。這一架,讓李逵由一個普通牢子成為了宋江的心腹,宋江看到了李逵的勇和忠,奠定他未來在梁山的地位。
  • 花榮這一箭,註定了他的死,也令宋江後怕不已
    而花榮令一箭,亦極具深意,不僅令宋江思之後怕,也暗示了花榮的最終下場。 但高俅非要宰殺宋江不可,故而在詔書上做了文章,把原句「除宋江盧俊義等大小人眾所犯過惡並與赦免」分開讀,以「除宋江」單作一句,意圖「賺他到城裡,捉下為頭宋江一個,把來殺了,卻將他手下眾人
  • 小李廣梁山射雁,花榮這一箭,為何讓晁蓋吳用後怕不已?
    剿了清風寨之後,宋江、花榮並秦明數人都集結清風山歇馬。眾人將息六七日,聽聞青州要起大軍來徵,宋江提議收拾人馬去梁山泊投奔晁蓋,眾好漢收拾了老小家眷、財物,一把火燒了山寨房舍,取路投去梁山,在此途中,發生了「一箭解雙戟」。且看原著,離青州五七天路,即是對影山。
  • 《水滸傳》中為什麼燕青不隨盧俊義入朝為官?
    燕青拿韓信、彭越、英布的例子來說事,盧俊義仍然不為所動,以為那三人都是要造反的,被皇帝收拾了。盧俊義沒有那麼大的官職,也沒有那麼大的罪過,對朝廷忠心耿耿,朝廷不會加害的。燕青冷笑著辭別,還給宋江留一字條,寫了離別之意。燕青為什麼不隨盧俊義入朝為官?
  • 八面玲瓏的浪子燕青
    如其他好漢一樣,燕青剛一露面,施耐庵便給其安排了一段介紹性的詞令。燕青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美,雪練似的皮膚,刺著一身花繡「卻似玉亭柱上鋪著軟翠,若賽錦體」。宋朝是一個以有花繡為美的時代,梁山好漢中也有趕時髦的。身上刺有花繡的也不少,比如魯智深、史進、楊雄和解寶等。
  • 常說伴「左右」,水滸傳中燕青的「只在主人前後」又有何意呢?
    提起《水滸傳》,想必各位看官都很熟悉,中國四大名著之一,一部以北宋末年宋江起義為主要故事背景。也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用白話文寫成的章回長篇小說。《水滸全傳》120回本,其中第90回變為"五臺山宋江參禪,雙林鎮燕青遇故"(燕青改為第110回於秋林渡射雁),主要描寫了燕青不離不棄,跟隨主人。那麼人們常說常伴左右,可在水滸傳中燕青所說的「只在主人前後」究竟何意呢?通過標題,我們不難看出主要是指燕青對主子的忠誠,在當初,燕青識破了梁山的陰謀,執意要陪盧俊義前往。
  • 魯智深師父送給宋江的偈語,可惜宋江卻始終參悟不透!
    寫畢,遞與宋江道:「此是將軍一生之事,可以秘藏,久而必應。」宋江看了,不曉其意,又對長老道:「弟子愚蒙,不悟法語,乞吾師明白開解,以釋懮疑。」智真長老道:「此乃禪機隱語,汝宜自參,不可明說。」可惜,這事關宋江前途命運的禪機隱語,宋江始終不解。宋江後又拿出該禪語,給盧俊義、公孫勝等人參悟,亦皆不曉其意。
  • 小李廣花榮和浪子燕青都能百步穿楊,誰更被宋江喜愛
    《水滸傳》中有兩位神射手,一位是梁山排名第九,也是馬軍八虎,號稱小李廣的花榮;另一位是梁山排名第三十六位的步軍頭領,一張硬弩,三隻短箭威震天下的浪子燕青。提起這二人,那都是作者濃墨重彩描寫的人物,也都是宋江非常器重的人物,雖然燕青出場靠後,但是一點也不影響他的光輝形象的塑造。那麼宋江到底更喜歡其中的哪一位呢?
  • 天巧星浪子燕青
    徒手單鬥無敵,射雁箭不空,武智超群。拳腳凌厲驚百軍,心細忠誠理智。 協助招安,敘一段幽腸,青樓御赦。感懷隱退,居山野悟閒達。 從小死了父母,孤兒一個,被盧俊義收養,吹簫唱曲樣樣能行,又射一手好箭,有百步穿楊之功。 燕青不但武藝高強,生活中也是風流倜儻,忠於主人盧俊義行走天下,徵南闖北,在風月場所更是遊刃有餘,演繹浪子風情。
  • 水滸傳,為何說燕青是個人才?
    水滸傳,為何說燕青是個人才?宋江宋江帶燕青東京觀燈,這次觀燈帶有重大政治使命,千吹萬吹不如枕頭一吹,大宋子民誰都知道東京第一名妓李師師和當今皇上的曖昧關係。宋頭領想見識一下這個花魁娘子,更想通過師師給皇帝吹吹枕頭風,實現自己的招安夢。
  • 宋江犧牲70多個兄弟換來楚州安撫使,這官有多大?說出來你不相信
    晁蓋在曾頭市被射殺後,宋江成為梁山之主。之後吳用等人的配合下,宋江不僅打退了朝廷的數次進攻,而且取得了兩勝童貫、三勝高俅的戰績。然而,好景不長,隨後梁山好漢卻在帶頭大哥宋江的主張下,一意孤行的選擇了走招安之路。之後,梁山好漢成了朝廷的「鷹爪」,先是派去打遼國,然後又去平田虎和王慶之亂,最後徵方臘。可謂哪裡不平就到哪裡當救火隊員。
  • 在這方面,天罡星前35人,都不如燕青
    《淺說水滸》第389期(文/焦目)108將,排名天定,或者說是作者定的,為何這麼安排,想必作者自有他的理由。在天罡星三十六人中,最後一名是天巧星燕青。許多人認為,燕青不過是盧俊義的僕人,前期基本沒戲,直到最後才上梁山,何以能排名天罡星呢?
  • 明明是個多才多藝的帥哥,為什麼燕青綽號「浪子」?
    再看看燕青做了什麼。水滸中的燕青,作者也曾交待過,他善於使用小弩,相撲天下無雙,三教九流都知,吹拉彈唱也都會,還懂得諸路鄉談,諸行百藝,算是個多才多藝的人。但縱觀他的經歷,你會發現,他和「浪子」一點也不沾邊。
  • 水滸傳中為何宋江不讓扈三娘嫁給帥哥燕青,反而嫁給了醜男王英
    水滸傳中為何宋江不讓扈三娘嫁給帥哥燕青,反而嫁給了醜男王英如果大家看過《水滸傳》之幾本書的話,肯定都知道在梁山上有一位大美女,那就是扈三娘了。要說梁山那麼多帥哥,比如浪子燕青,宋江為什麼不讓扈三娘嫁給他呢?其實大家都知道,我在梁山上大家除了都是梁山好漢以外,大家還是有各自的派系的。而在這些派系當中,大家的關係其實也沒有想像中的那麼要好,就比如宋江的派系和盧俊義的派系了。當初黃蓋去世的時候也正是這兩人當中選出了送將來當梁山上的大頭領。但是,這自然會引起盧俊義手下一些人的不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