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的意識裡窮人沒有人脈和資源是很難翻身的,確實在傳統的經營中,做生意開公司資源和人脈非常重要。
因為在過去需要現有資源有產品,才能通過不同的場景去銷售實現變現,那麼對於普通人來說是沒有機會的,因為動則幾十萬上百萬的啟動資金,普通家庭的人是根本沒有這個能力的。
但到了網際網路下半場,一切都變了,銷售結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從貨場人變成了人貨場。那麼這個時候作為普通人來說,我們不需要去投資,而是可以先去囤人,然後去實現變現。
那麼具體該怎麼去做呢?可借鑑這3個方法。
1、先囤人與先囤貨的區別
2、根據需求做精準營銷
3、根據需求提供消費場景
一
在今天窮人為什麼能夠翻身?是因為需求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市場上的產品已經泛濫,所以這個時候靠囤貨,靠產品,靠重資產投資去開店開公司都不靈了,而是要學會經營人,要滿足人們的精神需求,才能實現持續變現。
那麼囤貨需要重資產,而囤人去滿足消費者精神需求,這個每個普通都可以去做,是不需要任何成本的。
那麼想要做好零成本的創業,就要認清這2個核心要素:一是內容;二是社群。
內容的作用是連接人,滿足精神需求,與粉絲建立認知和信任。比如我們最終的目標人群是母嬰群體,那麼我們就可以通過社交媒體去輸出,關於育兒,母嬰相關的內容,可以通過短視頻,文章等多種呈現,這樣就可以藉助社交媒體平臺去吸引大量的粉絲。
而且不僅可以吸引粉絲,而且通過持續的專業領域內容輸出,可以在粉絲心中產生烙印,建立我們的個人IP。
社群的作用是做粉絲的承載體,當我們通過各種社交媒體平臺吸引大量粉絲,也建立了個人IP以後,就可以把粉絲導入到社群去做沉澱。
那麼社交媒體就相當於我們的獲取客戶,培養粉絲的一個入口,那麼社群相當於一個銷售場景,可以實現持續變現。做這種模式是不需要任何投資的,就可以滿足用戶的精神需求、實現囤人。
二
在傳統的經營模式中,是要先囤貨,然後再去通過不同場景實現銷售變現,但在今天只需要把人吸引在一起,連接一起,就可以去實現變現。
當我們通過內容作為媒體,在吸引粉絲以後,第二步最重要的是,通過社群與粉絲建立強關係,就是把內容吸引的粉絲從弱關係變成親密關係,這樣才能收集粉絲的需求數據,擴大變現機會和空間。
就以母嬰粉絲人群為例,我們吸引粉絲以後可以先建一個有主題的社群,比如母嬰育兒交流群,這樣可以把有共同愛好的人吸引在一起。然後提高社群的社交價值,讓社群有內容,有福利,能夠讓粉絲學習到知識,獲得福利。
這樣才能吸引粉絲,產生黏性,同時也會對我們產生信任,建立強關係,只有這樣我們才能通過社群互動的時候,了解粉絲的需求和痛點,才能根據痛點提供商品和服務。
就是先把社群作為場景與連接人,建立關係,然後通過社群場景根據粉絲需求提供貨,就是先有人後夠貨,再通過場景實現變現。
那麼有了人和需求以後,前期我們可以通過與B2B平臺合作做一件代發,也可以與知識付費平臺做育兒知識分銷,去實現變現。
所以在這個時代對於窮人來說,只要你有思想,有能力,可以吸引人並挖掘其需要,就可以實現持續的變現,所以經營貨的時代已經過去,經營人才是窮人逆襲的機會。
三
那麼當我們通過社群囤了人,建立信任和強關係,也有了貨源以後,那麼就要打造不同的銷售場景去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實現持續變現。
首先我們可以通過社群作為粉絲的營銷場景,然後可以通過小程序打造一個交易平臺,就是可以把粉絲需求的商品直接推送到群裡,這樣可以直接激活粉絲到小程序去交易。
前期可以使用一件代發的形式,就是產生交易以後可以讓供應鏈代發貨,我們最重要的是要做好人的經營。
也可以通過社群與私域直播場景結合,就通過社群與粉絲互動交流,通過直播去做種草,這樣可以通過直播場景與粉絲實時面對面互動,也可以通過社群一起探討,粉絲有購物需求可以直接跳轉到小程序。
那麼對於普通人來說,這種模式是最容易翻身的,因為只要三五個人,就可以通過群控軟體運營上百個群。
每個群500人100個群5萬人,那麼這樣就相當於我們開了100家虛擬的店,而且每家店有500個精準客戶可以持續變現,這種低成本高回報的模式,最適合普通人逆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