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者網綜合報導】據《人民日報》報導,11月30日下午兩點,北京動物園批發市場最後一家東鼎市場正式閉市,這標誌著由12大服裝市場組成的「動批」正式告別歷史舞臺。未來,原「動批」區域將引入更多符合首都功能的高精尖行業,一部分騰退空間將成為周邊居民的活動場所。
據上觀新聞報導,動物園批發市場指的不是某個市場,而是以動物園為集散地的周圍一系列的批發市場。它形成於上世紀80年代,一度是中國北方最大的服裝批發集散地。更多人把這裡簡稱「動批」。
曾經在北京流傳過一句話:「沒去過動批,不算北京人。」繁榮時的「動批」有1.3萬個服裝批發攤位,超過3萬從業人員以及15萬人次的日均客流量。
圖片來源:中國消費報
而在「動批」購物的人一般分為兩類:一是周邊市區的進貨商,他們天沒亮就會來到這裡,10點前就回程;還有一類是偏年輕人,他們在這裡為了淘點兒便宜的時髦貨。
報導稱,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動批」各市場交易方式就顯得落後,大部分仍處於現金、現貨、現場交易階段,運輸、庫存成本高。同時,因人流、車流聚集,動物園周邊已成為著名交通擁堵點,使這一地區的城市承載力處於超負荷狀態。
在2013年年初西城區「兩會」上,原區委書記王寧曾算了一筆帳,動物園地區有2萬多個服裝批發商,每年給西城經濟帶來效益約6000萬元,但政府支付的交通、環境等管理費用超過1億元。
原西城區副區長孫碩也曾說:「以商品批發業為主的業態,已不適合北京中心城區的發展。」
自2014年起,「動批」開始疏解。如今,「動批」首個整體撤市的市場——天皓成市場已變身寶藍金融創新中心,「動批」所在的北展地區也已被劃入中關村科技園區西城園。曾經繁華時 ,西直門外南路每日車水馬龍。談笑聲、吆喝聲、汽笛聲,此起彼伏。過去兩三百米的擁堵路段,開車半個小時過不去。如今,只需不到30秒。
寶藍創新金融中心外景 圖片來源:上觀新聞
據《北京日報》報導,在東鼎市場閉市的最後半天裡,市場裡的一些商戶站在衣服堆兒上,拿著喇叭吆喝著「撤攤狂甩」、「一件不留」,不少淘貨的市民邊走邊挑,生怕錯過了自己中意的庫底貨。
「最後一天啦,再來瞧瞧,看看還能買點啥。」拎著菜的李女士說。大概半個多月前,市場內就隨處可見「超低價狂甩」、「撤攤」、「清倉狂甩」等牌子,今天,儘管一層仍然熱鬧,但樓上的很多攤位都已經清空了。
正在甩賣的商戶 圖片來源:上觀新聞
正在關門的商戶 圖片來源:上觀新聞
11月13日,東鼎張貼了疏解公告。據上觀新聞報導,東鼎市場的合同是一年一籤,11月底正好到期。回家,是「動批」很多商戶的選擇。告別北京,賠錢甩賣,成了很多商戶打出的標語。
商戶夏先生說,他已經辦好了所有手續,今天一過就和家人奔赴河北,去滄州落腳。「做了這麼多年,很多資源和人脈都在,只是換個地方,產業鏈沒斷,所以不擔心以後的日子。」
另據在「動批」做羊絨衫生意的楊老闆介紹,「北京是留不住的,就算搬到了大紅門,也不會太長。」楊老闆理解疏解非首都功能的政策,他覺得該回家了,「回家照顧孩子去,孩子該上學了。我媳婦兒還可以開開網店。」
據悉,在東鼎市場甩賣後,選擇搬到大紅門批發市場繼續做生意的店家不在少數。大紅門已經形成了比較成熟的市場,對於他們來說,早走早踏實、早走早受益。大多數商家在大紅門的店已經開起來了。
在東鼎市場門口,有很多喊客拼車拉到大紅門的人。越來越多的客戶選擇到大紅門進貨,他們曾往返於「動批」和大紅門間,如今也不用再奔波。
商戶打包的剩餘貨物,準備拉到大紅門等其他市場 圖片來源:上觀新聞
據悉,為了給商戶找到新家,北京西城區與天津、河北保定白溝、廊坊永清縣、滄州等地接洽,並與天津卓爾電商城、白溝和道國際等籤署了合作協議,給動批商戶提供了區位優越的落腳點和一系列扶持政策。
據《人民日報》報導,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是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關鍵環節和重中之重。「動批」退出歷史舞臺,正是北京市堅定不移疏解非首都功能的一個縮影。截至今年10月份,已累計疏解提升市場528家、物流中心106個,其中今年疏解提升市場226個、物流中心55個。
另外,記者從西城區政府獲悉,騰退出的空間將按照「科技金融+環境服務」的發展理念,引入更多符合首都功能的高精尖行業。還有一部分市場騰退後將為周邊居民提供活動場所,如聚龍服裝市場將改建成一處健身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