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位於歐洲西緣,因國土形狀特殊而成為世界上有名的六角形國家,這一點讓法國人相當的自豪,他們認為這一切都是上天對法國的眷顧,才造就這麼鬼斧神工的六邊形的國界。法國的氣候溫和,全年都非常適合前來旅行。
巴黎是法國的首都,也是法國藝術、交通、政治、商業、科學的中心。西方人常稱巴黎為光之城,這一詞指的是智慧之光,因為很多新的概念、文化的成就都在這裡萌芽的,甚至諾貝爾文學獎的得主就有一半以上的人曾經在這裡住過一段時間,不過現如今她除了浪漫以外還有一個外號那就是動不動就罷工的城市。
巴黎人重視休閒,他們最喜歡到鄰國西班牙的海濱,因為那裡陽光充足能夠讓法國人曬出古銅色的膚色,另外每年暑假學校放假時一般的公司實行輪休。有人曾經說巴黎人的罷工,只是因為他們又爭取度假的時間罷了。法國的假日很多,比如是星期二才是國定假日,他們通常星期一就照例放假以便可以連續休假。走訪法國時一定要特別注意他們的假期以免敗興。
協和廣場是歐洲最大的廣場,廣場中央的方尖碑已有300多年的歷史。關於方尖碑的由來有兩種說法,第一是埃及贈送給法國的禮物,二是拿破崙徵戰埃及的戰利品。不論是哪種說法屬實,當時將這個重達220噸的方尖碑從埃及送到法國都是一大工程,現在旅客也可以在碑上看到整個搬運過程。方尖碑旁邊雄偉的建築是國會大廈,目前做音樂廳。協和廣場的形狀是八角形,八個角分別坐落者代表法國城市的女性雕像。
協和廣場於公元1763年完工,最初的時候,專門用於展示國王雕像。法國大革命之後,這裡更名為革命廣場,自此斷頭臺取代了國王雕像。在公元1793年到1795年之間,包括路易十六、瑪麗王后共有一千多人在這裡被處決。為了一洗這個廣場的血腥感,公元1830年時,法王路易重建這個廣場,最後更名為協和廣場意思就是諧和安樂的廣場,他希望因此能給法國帶來一個美好的時代的開始。協和廣場在法國政治上仍然有重大的象徵意義,每年法國國慶日這個都會舉行盛大的閱兵典禮。現在的協和廣場是巴黎最漂亮的廣場,巴黎人也常常說協和廣場是自己另外一個客廳。
接連協和廣場與凱旋門的就是享譽全球的香榭大道。這條大道全長三公裡,靠近協和廣場這一段路上可以見到許多花木扶疏的公園,而凱旋門那邊則聚集了許多名店、百貨公司和露天咖啡館。其實隨著觀光客和近代商業的湧入,高傲的法國名牌都不願在香榭大道上湊熱鬧,現在摩肩擦踵的幾乎都是觀光客,真正法國的上流人士反而不太來這裡。豎立在這裡的凱旋門記錄著拿破崙的功鋒偉業,門的每一面上都有一幅巨幅浮雕,內容取材來自於法國戰爭史。尤其是那一面面向香榭大道右下側的馬賽曲浮雕聞名於世,上面描繪了公元1792年義勇軍出徵的情景,單一的顏色和精美的浮雕,給人一種莊嚴樸素的感覺。
巴黎凱旋門地處寬闊的戴高樂廣場。戴高樂廣場原名星星廣場,這是由於凱旋門所在的圓形廣場向外延伸12條大道,成星星發光芒放射狀,所以取名星星廣場,後來為了戴高樂總統才改名為戴高樂廣場。同時這裡是巴黎交通最繁忙的地方,而12條放射大道大多是以法國著名將領命名。
在風和日麗的時候乘船遊覽塞納河最就能體會巴黎的浪漫氣息了。事實上不論什麼季節塞河總是泛著一股詩意,因為河裡流淌的就是一句句詩句,許多法國文人說過「巴黎因賽爾塞納河而美」,遊過河的旅客都會知道這句話一點也不過分。塞納河是法國最大的河流之一,它像一條玉帶靜靜地流過巴黎市區,乘坐塞納河的遊船遊覽欣賞兩岸的名勝更是別有一番情趣。有人說巴黎最漂亮的林蔭大道之一就是這一條長達13公裡的塞納河水道。塞納河可以說是會流動的記憶穿越古今,穿越空間,幾千年來它強而有力的脈動,忠實的記錄了法國的歷史,知悉了巴黎所有的秘密。
由西向東流淌的塞納河把巴黎分為左岸和右岸,左岸的建築比較古老屬于波西米亞文化區,右岸通常要到寬敞筆直屬於商業區。無論是居住在商業的右岸,還是樸實的左岸,巴黎人都常散發出一股濃濃的藝術氣息,甚至可以說巴黎是一座藝術之城,巴黎市民就像呼吸空氣一樣呼吸著藝術氣息,人自然而然就變得高雅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