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古至今,戰爭是一個永恆的話題,第二次世界大戰是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一次世界性戰役,幾乎席捲全球,波及了數以十億計的人民,這場戰爭對於全人類來說都是一場浩劫。第二次世界大戰即將落下帷幕的時候,日本拒絕無條件投降,還想繼續鬥爭,此時全球只剩下亞洲戰場還未收尾,美國科學家恰恰在這個時候研製出了原子彈,美國為了儘快結束這場戰爭,於1945年8月6日和9日利用原子彈轟炸了日本的廣島和長崎。根據戰後數據統計,總共有30多萬日本平民慘死在原子彈爆炸之下,原本屬於日本重工業區的廣島和長崎也在爆炸的瞬間成為廢墟。
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的原子彈實戰記錄,當年的美國僅僅通過空投的方式,就讓長崎和廣島遭遇了滅頂之災,原子彈的威力震驚全球,從此以後,世界各國便希望能夠遏制原子彈的隨意使用。
在大國的互相制衡下,核戰爭幾乎不可能發生,不過未來的國際局勢會如何發展還是一個謎,2019年,美俄兩國先後宣布自己不再履行《中導條約》中的內容,此舉一出,讓世界人民不由得思考起核戰爭爆發的可能性,假如核戰爭真的爆發的話,我們作為普通人民,該如何保全自己的性命呢?
大家都知道,原子彈子在爆炸的瞬間會發出強烈的衝擊波以及釋放巨大的光熱能,假如你想保證自己不在爆炸中喪命的話,就只能躲在一個足夠堅固的建築中。如今城市成為了中國大部分人的聚集地,城市中到處高樓林立,我們周圍的建築看起來非常穩固,實際上這些高樓大廈在核爆炸中會瞬間轟塌,不過如果我們躲進了這三個地方的話,或許能夠逃過一劫。
其中兩個就是我們非常熟悉的地鐵和銀行,因為銀行時常會引來不法分子的覬覦,因此銀行在建立的時候會考慮更多的安全問題,為了讓不法分子打劫銀行的成功率降低,銀行基本上可以抵禦大部分外部衝擊。
地鐵是我國一個重要的交通工具,受歡迎程度與公交齊名,為城市中大部分人提供著交通運輸功能,為了維持其正常的運行,地鐵在修建的時候也會特別考慮到其抵抗衝擊波的能力。
除地鐵和銀行外,我們還能夠躲進地下防空洞,防空洞實際上是戰爭頻發時期政府組織修建的建築,因此現代人很少會接觸到它們。經歷過戰爭時代之後,防空洞幾乎遍布我國的每一個城市,一旦核戰爭打響的話,國家就會讓人們帶著必需品前往防空洞中生活,當然我們的政府也會加緊修建更多的防空洞來抵禦戰爭,無論生還的希望有多麼小,我們都要為自己爭取。
儘管以上三個地方有可能會幫助我們在核戰爭中活命,然而核戰爭真正來臨的那一刻,你可能連跑的機會都沒有,在現代科技的加持下,核武器比起二戰時期已經有了更多的進步和突破,未來的核武器很可能會讓一個國家瞬間從地球上消失。核戰爭只會讓地球陷入毀滅,我們希望目前的和平局勢能夠永遠維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