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三本大學的學生,很少有考公務員的?有些差距從高考就有了

2020-12-11 騰訊網

絕大多數的大學生還是希望能夠擁有一份穩定的工作,因此在大四的時候,他們會選擇考公務員,既然希望穩定,那公務員肯定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公務員可是一份有編制的鐵飯碗,每年不管是國考還是省考,都會有很多的大學生選擇報考,並且很多早有打算的同學,也會提早就已經開始準備。

不過公務員本就是相當於「千軍萬馬過獨木橋,」雖然考上以後相當於有了鐵飯碗,但是最後成功的人卻少之又少。

那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這樣的一個現象呢?在這少之又少的人群當中,又很少會有三本大學生的身影,也就是說三本大學生們,很少有考公務員的,而考上的就更少之又少。

那這到底是為什麼?其實有些差距,從高考就已經決定了

雖然這句話聽上去好像有點瞧不起三本生一樣,但事實就是如此,也不是對三本大學的學生有偏見,而是根據歷年來考上公務員的人數的比例來看,三本大學生考上公務員的學生也確實很少。

其實這就是一個非常簡單的問題,可能我們大多數人都知道,只是心照不宣。考公務員並不是一個可以憑藉運氣的過程,可是實打實的需要能力。

而那些考上三本大學的學生,學習能力也是相對較弱,不然在高考的時候也不會被人比下去。所以他們和普通本科生還是有一定的差距的,想考上自然不易。

也許三本大學的大學生,會有一部分覺得自己相當的不錯,但這也許只是一個「坐井觀天」的想法,他們只是在自己的圈子內評價自己,而沒有把眼光放得更遠。

客觀的評價是,重點院校一本院校二本院校,三本院校的大學生之間存在的差別就是很大的,即使是通過大學的學習,差別同樣存在。

每個學校都有不同的學法,好大學的學風自然是積極向上,但那些三本大學、專科大學,也許並不能夠使他們積極向上,經過幾年的努力,很有可能還是在原地踏步或者退步。

公務員並不是學生們的唯一出路

對於那些名校的學生,考上公務員的上岸機率都會比普通院校包括三本院校的學生上岸的機率要高。

但是公務員卻並不是他們的唯一出路,不想生活得太安逸的同學們,其實也不會選擇公務員的這條道路。

其實從大數據上也能夠看出,雖然考公務員的人數每年都在上漲,但是除了三本生很少見以外,像985、211大學的畢業生其實也同樣很少見。

這就是因為他們完全還有不同的選擇,他們的機會和出路也更多,所以不會把目標放在考公這一條道路上。

就算是普通的二本院校學生,他們每年也不一定都會選擇考公,還有很大一部分同學會選擇考研或者其他出路。

因為考公本就上岸率低,如果只把眼光放在一個地方,那可能同學們失去的會遠比得到的要多。

而相比較而言,三本院校的學生也不一定就非要走仕途,不管是考研還是考公,他們的競爭力相對都是最弱的,所以有時候直接選擇就業也未嘗不可。

這都需要同學們自己斟酌,如果對公務員有比較深的執念,而且同學們也非常努力、刻苦的學習,那相信不管是什麼學歷,上岸率都會比較高。

而如果只是單純的想試一下,那不如趁早放棄,省的最後白白浪費了時間,最後卻也只是陪跑而已。

那三本生有哪些好出路?

1、直接就業

三本生可能在就業方面不如二本或者名牌大學有競爭力,但是在考研、考公方面的競爭力同樣不如他們,而且之所以會成為三本生,可能在學習方面也是不如一本二本生的。

所以與其這樣,不如直接選擇就業,這樣過個幾年之後也能積累豐富自己的經驗,在工作中也會有更好的收穫。

2、考事業單位

除了考公以外,考事業單位也是很不錯的選擇,而且就目前的形勢來看,考事業單位的難度也比考公務員要小上不少。

因為在很多考生的心目中事業單位的認可度會比公務員要小很多,在一個事業單位很多都是由企業自己舉行的,所以有人會擔心公平性的問題。

但是事業單位其實和公務員沒什麼差別,工作條件薪資水平方面也都非常好,所以有想法的同學不妨試試考這個,或許成功率也能更大一些。

相關焦點

  • 與二三本大學生相比,為何985和211大學的學生很少報考公務員?
    目前大學生考公務員已經成為一種趨勢,基本上考公務員和考研已經成為大四學生的必然選擇,而找工作和就業已經排在考研、考公務員之後,但是筆者發現現在考公務員的大學生基本上都是一些二三本畢業的大學生,其中雖然也有部分985大學生,但是人數和比例都比較少,因此筆者我不禁思考為何與二三本大學生相比,985大學和211大學的學生很少報考公務員
  • 為何考公務員的多為雙非院校學生,985學生很少考,更多選擇是關鍵
    不過,國考結束之後,省考也會隨之而來,學生們也不用感到氣餒,可以安心的備戰省考。不過省考並不是所有省份每年都有的,這一點需要學生們提前注意。 為什麼公務員的考試這樣難,但是每年還是有很多學生報考?
  • 三本大學的學費為什麼這麼貴?有本事就去考211/985名校
    在我國的大學系統裡,學費由兩種因素決定:1、辦學性質;2、學校類別。所以,有兩種大學的學費很貴,一種是藝術類等專業特色鮮明的大學,另一種則是依附於公辦「母體」大學所辦的民辦大學,也就是民間俗稱的三本。三本大學的學費之高,想必大家早有耳聞,學費主要由學校所在地區和所學專業決定。正常情況之下,學費在1~2萬之間,如果所學專業為藝術類等,可能更高。這僅僅只是學費,如果再加上龐大的生活開銷和住宿費等等,四年間的所有花費加起來得有10萬左右,普通家庭還是難以承擔的。三本大學的學費為什麼這麼貴?
  • 二本、三本的大學生才是考研、考公的主力軍!全面解析原因!
    一、從考研、考公特點出發考研究生和公務員都是沒有學歷門檻的,二本、三本學生也可以報考985、211院校的研究生。公務員的崗位也是一樣,研究生和三本考生競爭同一個崗位情況非常多。即使高考沒有考上一本院校,經過考研也可以去重點大學讀研究生,無疑給很多學生一個很好的機會。
  • 為什麼清華和北大的學生很少願意報考公務員?這4點原因很現實
    各位讀者朋友們大家好,今給大家分享的話題是「為什麼清華和北大的學生很少願意報考公務員?這4點原因很現實」。在今天的社會中存在著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就是高校的畢業生,大都熱衷於考公務員,每年參加國家公務員考試和各個省份公務員考試的人數都在不斷的攀升,但是我們還可以發現與之形成對比的一個現象,那就是清華和北大的學生,很少願意報考公務員,究竟是為什麼呢?原因不外乎以下幾個方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 國內這兩所大學,是學生通往公務員的捷徑,不過卻十分難考
    大學生是公務員考試中最大的一個群體,公務員之所以能吸引如此多大學生報考,是因為公務員的福利待遇,公務員工作輕鬆,工作穩定,福利待遇高,有發展前景,在面對這樣的誘惑,很少有人能抵擋,而且隨著社會就業形勢的不樂觀,大學生更是把目光聚集在了考取公務員上,報考人數的增多,也就讓公務員的上岸率直線下滑。
  • 別再神話公務員了!大多是二三本學生在考,名校學生有更好去處!
    公務員在很多人看來,是一份非常體面的工作,有著不錯的工資收入,有社會地位,工作也比較穩定。參加公務員考試是大部分學生進入公務員的通道,每次考試都被人稱為歷史最難。然而,公務員真的有想像中那麼好,公務員考試真的有想像中那麼難嗎?別再神話公務員了!大多是二三本學生在考,名校學生有更好去處!
  • 同樣是考大學,單招與高考考試有什麼區別,學生需了解下
    那麼,單招考上大學與高考考上大學的不同之處考試方式不同,單招在招生學校考試,高考是全國統一考試其實單招考大學與高考考大學同樣都能夠考上大學,只不過學生的考試方式是完全不一樣的。單招則是需要學生親自到學校參加考試,也就是所說的招生學校。學生筆試之後還有面試環節,而高考則是全國的統一考試,學生會在當地參加全國統一舉行的考試。
  • 高考最難考的三所大學,就只有中國科學院大學不是「211工程」
    高考最難考的三所大學,就只有中國科學院大學不是「211工程」高考最難考的大學,自然也應該是最出名的大學。出名到小學生都能夠叫出名字的大學,那就是清華大學、北京大學。這兩所大學是社會公認的,能考上的都是有「狀元之才」的考生。
  • 為何報考公務員的多是二三本畢業生?985卻很少,其實另有原因
    說到考公務員,很多學生都很有感慨,特別是許多二三本的畢業生,很多人都考慮過考公務員,畢竟現在想要找到一份穩定,待遇又好的工作很難,如果沒有好的企業,那麼考公務員對於普通本科的畢業生來說是最好的選擇。而歷年來考公務員的大軍中,佔比最多的常常是普通本科的畢業生,而985,211的名校生數量卻要少很多,這是為什麼呢?
  • 報考這些專業很適合「考公務員」,但有些就業率不高,要考慮清楚
    更何況現在大學畢業生這麼多,不管是以前還是現在「鐵飯碗」工作都是很多家長和學生比較嚮往和追求的。學生其實還好,因為大部分的學生畢業之後對於找工作都是躍躍欲試,但對於過來人的家長卻很清楚,現在這個社會學歷不高能力不強找工作有多難。
  • 適合二本三本學生考的崗位,比公務員簡單,以後也是「鐵飯碗」
    二本三本的大學生,身份說起來比較尷尬,雖然名義上是本科生,但往往學校、專業不太受待見,想進一些大公司,大企業有難度。這種情況下,有些人會選擇考研,也有人會選擇考公。考公務員,事業單位的比較多,但又怕自己實力不夠,考不上白白浪費時間,所以特別糾結。
  • 考研過後為什麼還要考「公務員」?不是隨大流,而是早有準備
    不過對於兩者之間的選擇,也會有很多同學有些猶豫,到底是選擇考研,還是選擇考公務員呢?首先大家要清楚考研和考公的區別。考研和考公務員有啥區別?區別三:花費的時間和精力不同大家都知道,考研就是將你大學就讀時間延長,主要還是看你所學的專業,短的話可能是兩三年,長的話可能會是五年左右的時間,但是考公務員即便是複習也用不到這麼長時間,基本上一年或半年的時間已經足夠。為什麼考研過後還要考公務員?
  • 同樣是考進清華,高考和考研有什麼差距?過來人:完全不一樣!
    這樣的經歷讓小劉非常氣餒,明明自己努力奮鬥就是想要彌補高考的失誤,但是為什麼即便考進了清華,還是面臨這樣尷尬的局面,考研進清華和高考進清華有這麼大的差別嗎?
  • 高考只上了二本、三本,為何考研卻能考上985?運氣還是另有原因
    高考只上了二本、三本,為何考研卻能考上985?運氣還是另有原因985高校是國內尖端大學的代表,學生考上前途是一片光明,可是,大家也都清楚,985高校的招生名額有限,而且考試難度也是比較大,就高考錄取分這一項就已經讓很多學生望而卻步。
  • 為何說普通家庭學生讀三本,是「災難性」選擇?專家:原因有3點
    考上好大學是很多學生的願望,但卻並非所有人都能實現,有將近一半的學生都考不上自己理想中的學校,不過只要不是三本,學生們多半都能接受。 看到這可能有人就會問了,為何三本就不能接受了,不都是本科大學麼,話雖然是這麼說,但三本作為本科食物鏈最底端,自然不是很受歡迎。
  • 為什麼現在這麼多孩子考不上好大學呢?
    首先大家要明白,沒有考上好大學,並不意味著輸掉了整個人生,有些人在高考時順風順水,但最終泯然眾人,而有些人在高考時磕磕絆絆,最終卻成為人生贏家。所以,即使我們沒有考上一個自己理想的大學,也可以將自己的人生大道走的「風光無限」。
  • 「三本院校」學生可以考研考上985,為什麼在高考時卻考不上985?
    尤其是很多普通高校的學生,他們夜以繼日的辛苦奮戰,為的就是能讓自己有一個理想大學的學歷。因此,985和211高校成為了很多同學所追求的目標。我們也聽說過很多勵志故事,某三本學校的學姐學長通過自身堅持不懈的拼搏之後,終於如願地考取了985大學的研究生。此類故事如果要一一道來,恐怕說個三天兩夜都不能悉數講完,畢竟三本學子通過考研逆襲985大學的故事實在是太多了。
  • 古代科舉等於現代高考麼?有共同點,但差距很大!
    科舉與高考之前都有層層小考作為鋪墊,科舉之前有童生試、鄉試,高考之前有小升初、初中中考;三是科舉與高考都是全國性的考試,統一命題(現代某些省份例外)。三是考試環境不同,科舉考試中,考生進入考場後,相當於進了號房,幾天中吃喝拉撒都在不大不小的一個小隔板房中,還要隨時迎接別人監視;現在高考就不同了,有父母送考陪考,考場有空調,考完還能回家吃飯休息。
  • 大學申請入黨,對考公務員意味著什麼?網友:有3種好處
    有些人總是說大學是一個小型社會,同學關係,師生關係並不像高中那麼純潔,都有著一些利益上的衝突,也有著私下裡的交易。比如很多同學為了當上班長不僅僅給輔導員「送禮」,還要請全班同學吃飯,每到中秋節自掏腰包給全班同學買月餅。那麼這些同學為什麼要掙著當班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