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不住補貼的拼多多還香不香

2020-12-10 36氪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零售老闆參考」(ID:lslb168),作者謝康玉,36氪經授權發布。

拼多多還香不香,這可能是上一季度財報留下的未解之謎。這一季度,繼續解謎。

近日,拼多多發布了2019年第四季度及2019年全年財報。這次的財報整體來說是延續了上一季度的趨勢,各項運營數據均有所上漲,但營銷費用也同步大幅攀升。不同於上一季度的是,這一季度拼多多整體的虧損有所收窄。

花錢買增長之下卻各項指標不及預期,使得拼多多在上一季度財報發布後股價大挫,一度創下IPO以來最大單日跌幅。但後兩日的股價反彈又表明,依然有很多投資者站拼多多,這部分人更傾向於認為拼多多的虧損更多是戰略型虧損,認為從大幅增長的新用戶數來看,這種投入是值得的。值得注意的是,財報公布後,拼多多美股開盤最大跌幅達到6.08%。截止北京時間3月11日24點,跌幅回升到5.28%。

那麼止不住補貼的拼多多到底還香不香?越花越多的錢又到底值不值?新一季度財報無疑是再次檢驗拼多多模式的重要節點。

停不住的補貼

先挨個來看一下幾項關鍵數據。

用戶數方面,拼多多的增速依然跑贏同期發布財報的幾家電商。截至2019年底,拼多多年活躍買家數達5.852億,單季度淨增4890萬,較上一年同期淨增1.67億。

在這波增長之下,拼多多與京東的用戶數差距進一步拉大,超越京東2.23億人,而與阿里的差距也在不斷縮小,從上市前阿里用戶數的一半追趕至相差不到兩億。同期,京東年活躍買家數為3.63億,阿里巴巴為7.11億。

用戶數的增長直接拉動了營收和GMV的提升,2019年Q4,拼多多實現營收107.9億元,較上一年同期增長91%,全年實現營收301.4億元,同比增長130%。

GMV方面,拼多多全年GMV為人民幣10066億元,較上一年同期的4716億元增長113%。

在這一季度,拼多多在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GAAP)和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NON-GAAP),淨虧損均有所收窄。

Q4財季,拼多多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淨虧損為17.52億元,對比上一年同期為24.24億元,對比三季度為23.35億元。非通用會計準則下,平臺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淨虧損為8.15億元,對比上一年同期為18.96億元,對比三季度為16.60億元。

放到全年來看,2019年全年,拼多多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淨虧損為69.68億元,對比上一年同期的102.98億元有所收窄。非通用會計準則下,平臺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淨虧損為42.66億元,對比上一年同期的34.56億元有所擴大。

虧損主要來自於銷售與市場費用(主要以促銷補貼活動和品牌推廣為主)

的增長,其中大頭出自拼多多在2019年中推出的「百億補貼」。拼多多用實打實的虧損證明,自己是真補貼,很多消費者在過去一年也通過在拼多多上拼iPhone、拼戴森,享受到了真紅利。

2019年Q4,拼多多銷售與市場推廣費用達92.7億元,全年累計費用達271.7億元,不管是單季度還是全年,這一費用都是大幅增長,2019年Q3這一數字為66.9億元,同比增長54%,2018年全年134.4億元,同比增長103%。

這個補貼體量到底有多大,很多人可能沒有概念。從下圖可以看到,拼多多的營銷費用的折線圖基本始終是與營收持平的,甚至有些時候還高於營收,也就是說,拼多多基本常年是營收與營銷費用相抵的狀況,這也是拼多多一直走不出虧損的原因。

放在Q4就是,1元的營銷投入換1.16元的營收,這種投入產出比,你品,你仔細品。

拼多多的錢到底花的值不值?

2019年中,拼多多推出聲勢浩大的「百億補貼」計劃,伴隨著這波補貼,包括蘋果、戴森等多個高客單價商品均創下了歷史銷售紀錄。

在去年的618期間,拼多多繼續聯合品牌商針對全網熱度最高的10000款商品進行補貼。在此推動下,拼多多618實物訂單量突破11億筆,銷售額同比增長超過300%。

去年的雙11拼多多雖然沒有披露相關數據,但根據 QuestMobile 此前發布的《2019 雙 11 洞察報告》顯示,拼多多在雙 11 當日 DAU 達到 2.2 億,和去年 QM 發布的報告相比,拼多多日活淨增 1.01 億,漲幅達到 84.8%。

補貼帶來的成效是看得見的,但帶來的增長是否可持續呢?

畢竟至今還沒有一家電商平臺是讓消費者寧可花高價也非買不可的,何況拼多多與阿里、京東用戶的重合度在不斷擴大。純「拼多多土著用戶」已經很少了,在撿不到便宜的情況下,大部分的消費者還是會大概率轉投阿里、京東的懷抱。

除卻補貼帶來的增長可持續性問題,還有一點值得關注,拼多多這大手筆的營銷費用到底花的值不值?也就是拼多多下血本帶來的新增用戶到底質量如何。

從財報上來看,可能是要打個問號的。Q4財季,拼多多的活躍買家的年平均消費額為1566.7元,環比增速為9.8%。而本季度用戶數環比增長比例為9.2%,二者的增速是幾乎是持平的。

此外,雖然9.8%較上一季度的歷史最低點7%有所提升,但從下圖可以看到,這個數字還是遠低於之前幾個季度的。也就是說,用戶增長帶來的貢獻,只能打一個勉強合格的分數。

增長的瓶頸

說到這裡,不得不解釋一下「百億補貼」的邏輯。

在此前很長時間裡,客單價過低都是制約拼多多發展的一大隱患,而這一問題正是由幫助拼多多在短時間內,獲得大量用戶的C2C拼團模式造成的。

與一些以店主、網紅、KOL作為商品售賣的發起者的社交電商模式不同,拼多多採取了C拉C的方式,即由一個C端用戶去發起商品售賣,這與B拉C模式最大的不同在於,很難向其他消費者推薦一個客單價相對高的商品。

C端用戶往往是與小白用戶劃等號的,這意味著與偏B端的網紅、KOL相比,他們很難去向另一個C端用戶講清楚一個商品為什麼好的故事,也由於「小白」這個人設本身就在商品售賣缺乏說服力,所以很難在高客單價的商品上達成拼團。

所以拼多多面臨的問題就是,在用戶滲透率不斷提升、獲客成本也不斷提升的情況下,怎麼在現有模式下實現盈利?

與大多數平臺型電商一樣,拼多多的主要收入,還是來自商家廣告投放和交易抽成。

貨幣化率是衡量電商平臺盈利情況的一個關鍵指標,從下圖可以看出,拼多多的貨幣化率,目前已經處於一個相對平穩的狀態,短期內提升的可能性不大。

在這種情況想去提升營收水平,就只能寄希望於GMV和單個用戶貢獻的提升了。但隨著高增長時期的過去,GMV增速放緩是必然,所以提高人均消費,就成了必由之路。

所以我們看到「百億補貼」面向的主要是大品牌、高客單價商品,這十分契合拼多多當下樹立正面形象、拉升客單價的訴求。

不過拉升客單價這條路也並不好走,一方面存在上文說到的「補貼不能停」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增量用戶被挖掘殆盡,拼多多就不得不面臨到從阿里、京東手裡搶用戶的情況中,這從近幾個季度大幅攀升的獲客成本中已經可以看出。

如果我們粗暴的用營銷費除以季度淨增平均月活躍用戶的,會發現本季度拼多多獲客成本為已增至 178.61 元,在2017年這個數字是11元。當然,相對於阿里、京東,178.61 元並不算高,但大幅攀升卻是不可逆的事實。

而更殘酷的是,不管平臺如何補貼,消費者的錢包卻是一個恆定的大小。他們既要花錢給阿里,還要花錢給京東。所以拼多多能做的只有把消費者要花去其它地方的錢攔截下來,但這個難度,就不可謂不大了。

相關焦點

  • 拼多多!百億補貼真相!背後的商業邏輯到底是什麼?
    很多人對拼多多的百億補貼都有下面三大疑問1.拼多多宣稱的補貼是真補貼?還是假補貼?2.如果是真補貼,這樣補貼下去這家公司最終會不會虧死倒閉?事實證明,拼多多的百億補貼不僅沒讓它虧死,相反還讓它活得很滋潤,我們很多人都大意了。在拼多多最新財報裡,有一個特別值得我們關注的數字,就是第三季度的補貼和推廣費用100.719億元同比增長46%,如果這個數字是真實的,那基本上可以說明拼多多的百億補貼是真金白銀補貼出去的,並沒有弄虛作假。
  • 百億補貼大戰:聚划算的陽謀,拼多多的野望
    為了吸引這些用戶,各大電商平臺紛紛開啟「補貼大戰」。本文將以聚划算和拼多多為例,圍繞百億補貼展開分析,希望對你有幫助。近日,電商平臺補貼大戰再起風雲。先是聚划算攜手眾多品牌,在百億補貼基礎上再度加碼,推出「正品狂補節」,主打正品官方補貼。接著,拼多多也開啟了「百億補貼節」,依然在蘋果、戴森、索尼、華為等品牌商品上狠下功夫。
  • 「百億補貼」背後:拼多多、阿里、京東的「三國殺」
    某品牌電商業務負責人說,百億補貼的戰略意圖,就是要篩那部分高端用戶。拼多多來勢洶洶。根據拼多多公布的數據,第一次參與618期間,拼多多訂單數超11億筆,GMV同比增長超過300%。一位參與了去年618的拼多多商家說,「以為拼多多只是個低配版的聚划算,沒想到一腳油門衝到了阿里的大本營。」更重要的是,618結束了,拼多多的百億補貼卻沒有停。
  • 打破虧損「魔咒」,瘋狂補貼的拼多多終於賺錢了!但錢還得繼續燒
    雙十一的硝煙還沒有完全褪去,拼多多就公布了今年第三季度的業績,其強勁的表現帶動股價盤前大漲20%,實現淨利潤4.7億元,首次實現了單季度盈利。不過相比於盈利的消息,拼多多能否持續實現盈利,才是各界關注的話題。
  • 拼多多財報:百億補貼與長期主義的左右互搏
    從上市之初的「三億人都在用」到如今的接近六億,拼多多用戶的增長有目共睹。用過拼多多的都了解其補貼力度之大,有部分商品甚至低於在閒魚的二手價格,而這種補貼也正是拼多多用戶不斷上漲的原因。百億補貼的不斷推行讓越來越多的人使用拼多多,但是也讓拼多多陷入了長期的虧損之中。
  • iPhone 12發售後,火的卻是王守義和拼多多
    但王守義十三香一個調料品牌,能跟著iPhone 12發售一起上了熱搜,就多少有點不講道理了。實際上,這是網友們用來表達對iPhone 12不滿意的一個段子。很多人在看到了iPhone 12的配置之後,就在網上呼籲:"千萬別買iPhone12,王守義說了十三香!"作為國產調料界的牌面擔當,王守義十三香跟老乾媽辣椒醬一樣地位超然。
  • 拼多多啟動地攤經濟專項補貼:每臺五菱榮光售貨車補貼三千
    拼多多宣布對「擺攤神車」五菱榮光售貨車進行補貼。6月3日晚8點30分,拼多多宣布正式上線「五菱榮光售貨車」,首批上線的售貨車共計100臺,拼多多將為每臺車補貼3000元油卡。消費者可通過拼多多秒殺頻道、萬人團等入口進行選購併享受補貼。
  • 拼多多補貼銷售特斯拉 背後意義深遠
    近日,拼多多以熟悉的補貼營銷方式,特斯拉「嚴肅」回應,雙方你來我往中賺足了輿論熱度。7月20日,拼多多與宜買車汽車旗艦店合作,在百億補貼版塊推出特斯拉model 3 2019款萬人團購價25.18萬元活動,讓利4萬元每臺,共銷售5臺。這一觸底定價,不僅成為輿情傳播的源動力,還引起了特斯拉的關注和回應。
  • 拼多多的百億補貼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今天我在網上看到有關拼多多的報導說是拼多多繼續百億補貼,有人說拼多多這樣做早晚會賠光的,其實就是一個人不花一分錢的做生意,他賣的產品是不賺一分錢的差價錢,但他的股票價值隨著知名度的提高而瘋長,這就是拼多多的目的不靠賣產品賺錢而靠股票撈錢。拼多多上的商品分三個等級賣貨。
  • 我在拼多多買特斯拉!快來幫我砍一刀~
    這兩家企業,一個叫拼多多,一個叫特斯拉。我們都知道,特斯拉主要是靠資本的力量上天入地,幹翻世界;拼多多則是靠著百億補貼瘋狂山寨刨資本主義祖墳。兩家如此魔幻的企業到底是如何打起來的?幹架的深意又有幾多,我們這就來聊聊。我們就先來回述下整件事情的經過。7月下旬,拼多多跟宜買車合作,說咱們搞個特斯拉秒殺萬人團的活動吧。
  • 拼多多降價4萬強拼特斯拉,營銷秀加入真補貼,果然還是你會玩!
    最近,拼多多又上了熱搜,特斯拉熱門款Model 3隻要25萬,比官方指導價便宜4萬,真香!不過,官方迅速發微博與之撇清關係,還說要保留追究相關方法律責任的權利。畢竟是真金白銀的補貼,雖然渠道是第三方,但秒殺活動還是吸引了很多人參與。
  • 當拼多多開始補貼賣車 究竟會動了誰的奶酪
    這款顯示售價1068萬的勞斯萊斯補貼後售價為946萬(含消費稅),其中99999元為定金價格,相比此前的特斯拉,拼多多此次的補貼價格相當於現金優惠了122萬,看上去非常誘人。
  • 拼多多:雙11的「叛徒」
    01 雙十一異類2019年11月12日凌晨,雙11大戰收官,面對阿里、京東定時公開GMV數據的活動,拼多多只在12日凌晨發了一個公開信,表示「2019年11月11日已過,拼多多並沒有更多「雙11」數據對外披露。」信中稱它們最為關注的是「消費者是否在拼多多買得放心,紅包雨和補貼降臨的那一瞬間是否開心。
  • 拼小圈來了!拼多多要對你們下手了!
    這個業績,相當程度上得益於百億補貼!買 iPhone,真香,買iPad Pro,真香,買switch,真香……我和我的幾個朋友同事,就是這麼被拼多多轉化為高客單價客戶的。光靠砸錢、補貼是不夠的,還需要改變消費者對品牌的認知,產生對品牌的深度信任。歷史是驚人的相似的:阿里用了多年時間打造天貓,天貓才以一個新的品牌形象,在消費者腦海中生根——天貓,是品質生活的代表,和原先的淘寶不是一回事。
  • 當拼多多開始補貼賣車 究竟會動了誰的奶酪_易車網
    這款顯示售價1068萬的勞斯萊斯補貼後售價為946萬(含消費稅),其中99999元為定金價格,相比此前的特斯拉,拼多多此次的補貼價格相當於現金優惠了122萬,看上去非常誘人。那麼拼多多此番真的是在賣車麼,個人認為僅是:不以結果為導向的一次話題營銷事件。 電商賣車或成趨勢 從拼多多平臺搜索勞斯萊斯後,確實可以看見一個「勞斯萊斯-幻影EWB」的櫥窗,信息顯示:「拼多多現在勞斯萊斯幻影直降122萬,補貼價946萬(含消費稅)。」
  • 拼多多停止燒錢會怎麼樣?
    電商行業中,氪金玩家拼多多憑藉「百億補貼」在用戶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過隨著阿里、京東等電商巨頭也做起了補貼,向下沉市場發力的時候,拼多多還能從容應對嗎?隨著阿里巴巴、京東、拼多多先後發布了2019年度財報,中國迎來了第三家年GMV超過1萬億元的電商平臺。
  • 拼多多五行缺啥?
    在這個緊張的備戰期間,除了上述老牌電商巨頭外,社交電商第一股的拼多多也有些動靜,在近日,拼多多上線了「印尼國家館」,拿二十多款印尼標誌性的產品作為主推,「百億補貼」為輔導,還是老味道。只不過此舉倒看不出與11.11太有關係的地方,比起其他已經鋒芒初露的電商巨頭們,拼多多的三尺青峰還藏著,所謂大丈夫生於亂世,當帶三尺劍立不世之功,此次11.11購物節勢必是一場大廝殺,對拼多多這個後起之秀也是至關重要的一戰。
  • 商家一句話捅出大秘密,不止百億補貼,這才是拼多多便宜的原因
    商家一句話,捅出大秘密,這就是拼多多便宜的真正原因!過去一段時間,我在拼多多上分別買過華為、蘋果、小米,確實無一例外,都比傳統電商平臺便宜很多。iPhone 11,甚至比海南免稅之後還要便宜。當然,這個也能理解,那就是拼多多的瘋狂補貼。
  • 百聯集團聯手拼多多,百億補貼搞到了家門口!
    最近,上海大型商貿公司百聯集團突然宣布牽手拼多多,二者還將聯合進行補貼,共同拉開這場「經濟復甦戰」的序幕。百聯是誰?上海線下零售業巨頭,7000 家營業網點遍布全國,旗下眾多老字號金字招牌,比如「聯華超市、世紀聯華、聯華快客、華聯超市」等耳熟能詳的連鎖超市,都是百聯旗下的王牌。
  • 拼多多財報一公布,網友立馬攤牌了,評論區全是曬單的
    數據一出,網友就炸了,紛紛在評論區表示自己就是包裹量奉獻者之一,還熱烈討論自己在拼多多都買到了哪些超值商品。有人表示5199元入手11寸的ipad pro,已經安全下車。還有買了Switch和空調的網友,直呼香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