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中的三國:關羽為何被供奉為「武財神」?羅貫中:多虧有我

2020-12-08 歷史小沙漏

年味越來越濃,馬上就要迎來喜慶的鼠年了。每到農曆臘月二十八,家家都要貼春聯,門上要貼福字或年畫。年畫中經常會看到熟悉的三國悍將關羽和張飛,他們手握青龍偃月刀和丈八蛇長矛,威風凜凜。將他們的畫像作為年畫,貼在門上,相傳具有驅邪保平安的寓意。

大年三十吃餃子,祭拜祖先,也有許多人在家中擺上關羽的神像,或者去廟堂祭拜,商人求財源廣進,普通百姓求家宅平安。那麼,為什麼關羽既被作為一個神將,被人們祈求平安,又被商人作為「武財神」,祈求來年財源廣進呢?這就要從《三國演義》和後代皇帝的追封說起。

《三國演義》中,劉備、關羽、張飛桃園三結義,情比金堅。關羽曾經迫不得已短暫投降曹操,但他絲毫不為美人和金銀財寶所打動。然而,當曹操要送他赤兔馬時,他卻行大禮表示感謝。曹操十分疑惑,問過之後才知,關羽得此寶馬,如若知道了劉備的下落,騎著寶馬便可以快速前往相見。

曹操得知道原因後,既覺得關羽是個難得的忠義之士,又覺得有些許遺憾,因為自己也是愛惜人才之人,然而如此忠肝義膽的悍將,心卻不在這裡。後來有了過五關斬六將,千裡尋劉備的故事。這便是《三國演義》中,關羽忠義的第一處體現。

第二處便是關羽報恩,華容道義釋曹操了。赤壁之戰後,曹操敗走華容道,關羽感念當年在曹營中曹操盛情款待的恩情,出於義氣放走了曹操。

當然,《三國演義》中,羅貫中為了突出故事的精彩性,在人物塑造方面確實有誇張和虛構的成分。比如,華容道義釋曹操,在正史當中,也是不存在的。據《三國志》記載,當時去阻擋曹操的並不是關羽,而是劉備。而且,劉備也沒有故意放走曹操,只是劉備趕過去的時候,曹操已經逃跑。

關羽能夠被後世看作是武神忠義化身,和羅貫中的《三國演義》有一定的關係。當然,關羽是劉備麾下一員悍將是毋庸置疑的,忠義也是有的,但是羅貫中卻用精彩的故事誇大並在後人心中深化了這種特點。也正因為如此,關羽才被後世慢慢地供奉為神將、武財神。

這些也可以從歷代皇帝對關羽的追封諡號看出。筆者在前面一篇文中曾經寫道,劉禪登基後將關羽追封為「壯繆候」。之後,一直到宋徽宗時期,關羽才有了第二次追封。

宋徽宗追封關羽的諡號為「義勇武安王」。這次追封,也使得關羽的身份從「候」轉變成了「王」。除了宋徽宗,宋朝後來的皇帝對關羽又有兩次追封,其中,宋高宗追封關羽為「壯繆義勇武安王」,宋孝宗則是追封關羽為「壯繆義勇武安王英濟王」。

從宋朝的追封過程來看,這三次追封從級別上高於蜀漢劉禪,讓關羽的身份上升到了「王」。這幾位皇帝的追封多是在前者追封的基礎上添加一個褒義的名詞。但是,劉禪最初的「繆」字封號並沒有去掉。這種局面一直持續到元文宗。

元文宗在位時,直接去掉了諡號中的「壯繆」,並將其以「顯靈」代替。從此,關羽走上了被神化之路。不過,關羽被徹底神話,還是從明朝正式開始。

在明朝,關羽經過兩次追諡號,其中明神宗追諡關羽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遠鎮天尊關聖帝君」,而明思宗崇禎皇帝則追諡關羽為「真元顯應昭明翼漢天尊」。從明朝的這兩次追諡來看,明朝開始關羽在人們心中逐步神化。

那麼為什麼明朝對關羽的追諡封號與宋朝會有那麼大的不同呢?為什麼會從地上的王成了天上的神?其實,這跟羅貫中《三國演義》的成書有著巨大的關係。明朝皇帝的第一次追封,也就是明神宗的追封,距離羅貫中《三國演義》的成書已經一二百年。在這期間,桃園三結義、華容道義釋曹操、關羽溫酒斬華雄、千裡走單騎的故事被編為民間戲曲廣泛傳播。關羽的俠肝義膽形象已經深入人心。

也正因為《三國演義》故事在明朝的廣為流傳,才有了明朝兩位皇帝追諡的神號。從此以後,關羽不再是人間的英雄,而是成了天上的神將天尊。

到了清朝時候,滿清崇尚武力英雄,關羽諡號再次升級,順治皇帝追諡關羽為「忠義神武關聖大帝」。這時的諡號已經從帝尊轉變為大帝。乾隆皇帝則是在順治皇帝追封的諡號上添加了「靈佑」,追封關羽為「忠義神武靈佑關聖大帝」。這時,關羽已經被融入了人們的夙願。

之後,嘉慶皇帝追諡關羽為「忠義神武靈佑仁勇關聖大帝」,道光皇帝對關羽追諡為「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關聖大帝」,光緒帝則追諡關羽為「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護國保民精誠綏靖翊贊宣德關聖大帝」。

從這三次的諡號也可以看出,清朝皇帝內心夙願越來越多,清朝的國力也越來越弱。尤其是光緒帝給的諡號,可以說是最長的諡號,這也是因為當時清政府已無力回天,想通過這種諡號寄託的願望也越來越多。

關羽在人們心中形象被神化,和後代這些皇帝的追封諡號有著密切關係。同時,明清時期追封諡號的神化升級,也離不開羅貫中《三國演義》小說成書後故事在民間的廣泛流傳。

參考資料:《三國演義》、《三國志》

相關焦點

  • 為何商家都要供奉關羽為「武財神」?原因是這樣
    關羽被尊崇為忠義的化身,全國各地關帝廟眾多,甚至數量會多於孔廟,關羽還被封為武財神受到商人的尊崇。在歷史中關羽的形象被塑造得十分豐富,其成長曆程也十分精彩,關羽的出場就奠定了其英雄形象外在的一面,此後關羽便成為《三國演義》中濃墨重彩的一筆。「身長九尺,髯長二尺;面如重棗,唇若塗脂;丹鳳眼,臥蠶眉,相貌堂堂,威風凜凜。」
  • 歷史上勇猛忠義的三國名將,為何成了人人供奉的武財神?
    郭嘉、程昱稱關羽、張飛:「萬人敵」劉曄稱關羽、張飛:「勇冠三軍」周瑜稱關羽、張飛:「熊虎之將」傅幹稱關羽、張飛:「勇而有義,皆萬人之敵,而為之將。」楊戲的《季漢輔臣贊》中贊關雲長、張益德:「關、張赳赳,出身匡世,扶翼攜上,雄壯虎烈。」關羽和張飛在當時在後世都成為勇猛善戰的代名詞。
  • 武財神是關羽還是趙公明?請財神的正確姿勢
    泰山關帝廟武財神·清乾隆制最近有開公司的朋友請了一尊武財神,請我去勘察方位。老闆說想換一尊,因為他喜歡拖刀的關老爺,是戰鬥狀態,威風八面!而現在這尊是持刀關羽,刀頭上舉,感覺是收兵了。一般認為,武財神為關羽和趙公明。關帝閣的武財神關羽手持青龍偃月刀,形象威武,義薄雲天。趙公明一手拿元寶,一手拿長鞭。當今道教宮觀中的財神神像,多為黑面濃須,騎黑虎,一手執銀鞭,一手持元寶,全副戎裝。該財神像當為財神,即趙公元帥像。
  • 民間為何供奉「財神爺」?誰是文財神、武財神和五路財神?
    文財神李詭祖 身後還有兩個童子為他打著日月障扇。左青龍,右白虎,口吐孔錢和元寶,寓意神通廣大,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金銀財寶。所以也被稱為「增福財神」。 二、武財神 關公即關羽,不僅被人視為驅逐惡鬼兇神之最有力者,更被商家視為武財神。東漢末年天下大亂之際,關羽與劉備、張飛義結金蘭,起兵爭雄。他武藝超群,重情重義,兵敗與劉備失散後,關羽不被曹操的金錢美女所誘惑,一旦得知劉備的下落,過五關斬六將去尋劉備,為蜀漢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後鎮守荊州時,因驕傲輕失敗走麥城,被俘蒙難。
  • 關羽和財神有什麼聯繫,咋就成了武財神了呢?
    關羽是武神容易理解,為啥他還是財神呢? 關羽,萬人之敵,為世虎臣。「侯而王,王而帝,帝而聖,聖而天」。 這基本上千百年來人人都知道的,也被後人封為武聖,武神。關羽在中國是和文聖孔子是並駕齊驅的地位。
  • 大年初五迎財神,文財神和武財神的擺放各有哪些禁忌?
    財神爺是中國供奉的善神之一,各家各戶在家中懸掛財神像,以祈求家宅大吉財運亨通。供奉財神的習俗歷史悠久,從古代一直有相關記載。我們供奉的財神有道教賜封的,稱為天官上神,也有民間信仰的,稱為天官天仙。現在我們一般供奉的財神分為兩種,一種是「文財神」,一般人家懸掛在家中,祈求財運福澤。
  • 中國民間供奉的財神有哪些?
    財神是中國民間普遍供奉的善神之一,每逢新春佳節,家家戶戶都會懸掛財神像,在正月初二或者初五還會迎財神,希望財神保佑,大吉大利,財源滾滾。那麼民間供奉的都有哪些財神呢?在小說《封神演義》中,姜子牙奉趙公明為「金龍如意正—龍虎玄壇真君」,簡稱「玄壇真君」,統帥「招寶天尊蕭升」、「納珍天尊曹寶」、「招財使者陳九公」、「利市仙官姚少司」這四位神仙,專管金銀財寶,迎祥納福、商賈買賣,因此被人們奉為財神。二,「偏財神」,又叫「五顯財神」。是流行於江西德興、婺源一帶的民間供奉的財神。
  • 從殺敵如麻到佛教護法,武財神關羽是如何成為伽藍菩薩的?
    提到伽藍菩薩,很多人會很自然想到忠勇雙全的關二爺關羽,許多寺院的伽藍殿內,供奉的也是關羽像。其實佛教中的伽藍菩薩並不是單只某一個菩薩,而是所有護法善神的總稱,像佛陀時代的給孤獨長者、波斯王等等都是伽藍菩薩。
  • 關羽的封神之路:關羽是怎麼從三國武將變成財神的
    關羽作為三國時期的一員武將,他的功業並不突出,這從他死後蜀漢後主劉禪給他上的諡號可以看出。劉禪追諡他為「壯繆侯」,武而不遂,死於原野曰壯,名與實爽曰繆。可見,壯繆侯不是美譽。然而,在他死後的1800年中,他不但被請進廟宇,還被請進千家萬戶,成為萬千商人祭拜的財神,當然還有很多行業也把關羽奉為神,但影響最大的還是財神。那麼,關羽是怎麼由三國時期的一員武將而成為財神的呢?要弄清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看看關羽是如何一步步被神化的,他是先成為神最後才成為財神的,接下來我們就盤點一下關羽的封神之路。
  • 大年初五,迎財神拜關公,關公究竟怎麼變成武財神
    在神職裡面,財神絕對算是個美差了,供奉的人多,香火旺。如今,我們在餐廳之類的經營場所裡,也經常能看到財神的神龕。歷史上,競聘過財神這個崗位的人很多,像來自印度的多聞天王、古代傳說中的妖怪五通神,他們都當過財神,但是,這些財神供奉的人越來越少了。最終誰拔得頭籌了呢?
  • 關羽是怎樣由人一步步變成神的?羅貫中幫了大忙
    北宋初期,宋朝曾因關羽被曹魏所擒,一度想要將他撤出武廟配享的位置。在史料《三國志》中,關羽的記載也不過千餘字,更沒有絲毫的神化元素出現。直到北宋中期,道家因其忠義,將其形象冠以神位,尊為「關聖帝君」,佛教也予以供奉,朝廷才開始注意到關羽,加以敕封。看到這裡,相信許多朋友心中已經有了答案。
  • 關羽很忙!黑社會祖師、武財神到護寺迦藍,還兼職巡城
    —220年),本字長生,後改字雲長,河東郡解縣(今山西運城)人,雅號「美髯公」。大眾對於關羽印象,基本來自《三國演義》。「桃園三結義」、「溫酒斬華雄」、「過五關、斬六將」、「華容道義釋曹操」。《三國演義》尊其為蜀國「五虎上將」之首,人們稱其為《三國演義》三絕中的「義絕」。
  • 關羽為什麼會成為民間的「武財神」
    儘管,他文不如仲尼,武不敵呂布,智不勝諸葛,位不及王公,卻被歷代君王奉為神明。漢封侯,宋封王,清封大帝;儒稱聖,釋稱佛,道稱天尊。關公被後世尊為「武聖人」、「武財神」,神號「關聖帝君」,是唯一能圓融儒、佛、道三教,被社會全部階層共同尊崇的道德楷模,與孔夫子並肩,共稱為「文武二聖」。
  • 關羽作為武將成名,為何沒成為戰神,反而成為了財神?
    這三位人物都是歷史中真實存在的,劉備、張飛還躺在書本的角落裡,為何只有關二爺被老百姓當作財神供在了香案上呢?這就要從關羽的性格事跡和歷代愛給關公追賜封諡的帝王說起了。公元1102年,宋徽宗趙佶又追封關於為忠惠公,覺得不過癮,就又追封他為崇寧至道真君,後又經數次改封、加封,在公元1335年,關公被封為「顯靈義勇武安英濟王」。
  • 如何供奉財神催財?教你供奉文武財神要點
    在新的一年財源廣進、接財神是每個人的願望。所以本文準備教大家傳統供奉文武財神的正確方法、要點和位置。財神的供奉除了對住宅內家人財運有影響外,還會對人緣和事業運有影響。財神位置安放的正不正確,甚至會影響家裡在外工作者的事業運。財神分文財神和武財神,先來說說文財神吧。其實文財神也分兩種,分別是福祿壽三星和財帛星君。福祿壽三星中福星手抱小孩,象徵著福氣臨門。身穿華麗官服的祿星手捧如意,不用說大家已經猜到他是象徵著升職升官,增添財祿(此星君和文昌也有點關係)。至於手抱壽桃的壽星,象徵著健康長壽之意。
  • 關羽是三國時期武將,現代人眼裡的財神,可武將怎麼就成神了?
    關羽(161-220年),字雲長,河東解良(今山西運城)人,東漢末年蜀國名將,關羽這個人物無論從正史還是演義之中,都是一個蓋世英雄,劉關張桃園結義,劉備顯示了其作為領導人的才能,關羽則擁有作為武將的天賦,而且還是個忠肝義膽,義薄雲天之人,這些在他日後的事跡中都可以看出來。
  • 為何許多行業要供奉關二爺,關羽又是怎樣變成武財神的
    古語云「聰明正直、死而為神」,這句話有幾個意思呢?首先透露出來的:神、是人,是聰明人;第二個則是聰明正直的人,容易成神。歷史上從普通人走向神壇的有許多,最為著名的無過於關羽關二爺了。關羽之所以成神,是因為他一生始終以忠義英勇的面目示人。因此在死後一千多年後,關公成了神,甚至成了武財神。
  • 招財進寶為何供奉關雲長
    ,具有「威震華夏」稱譽的僅關公一人而已,然而就是這樣一位集忠孝於一身的三國名將,為何會成為現代商業中招財進寶的供奉神像。,中國的商人講究「和氣生財」,但關羽的性格恰恰是「耿介過人,傲上而不忍下」,這種性格為何會與後來的「生財」「進寶」有所瓜葛,不僅中國大陸內地、東南沿海,在香港、澳門、臺灣以及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甚至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華人、華僑集中經商的地方,幾乎華人圈的各大公司、商號、店鋪均敬奉有關公的神像,商家都視關公為能夠招財進寶、庇護商賈的武財神。
  • 東南西北中,五大財神,原來又分為中斌財神、文財神和武財神
    影鐙者,外畫財神,內點以燭。有八尺餘長者在中,左招財,右利市。」財神爺傾注了中國勞動人民的樸素情感,寄託著安居樂業,大吉大利的美好心願。中國主要供奉的五大財神,分別是:中斌財神:王亥(中),文財神:比幹(東)、範蠡(南),武財神:關公(西)、趙公明(北)。
  • 從馬弓手到武財神,關羽如何「成神」?實乃大勢所趨
    關羽生前的最高職稱為漢壽亭侯,在劉備陣營裡,地位僅次於劉備。死後還被敵方陣營首腦曹操厚葬。但是在關羽死後的一千年左右,並沒有那麼大的影響力,只是一個普通的武將。只不過略有忠義之名。但是從宋朝開始關公的忠義無雙開始被大肆宣傳,封號也開始逐漸提升,明朝時期直接被明神宗封帝號。到清朝時期的關羽一舉成為武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