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旗渠精神與鄉村振興」主題座談會在河南林州舉辦
紅旗渠精神為鄉村振興創新發展助力
□ 本報記者 劉伊婷
5月26日,由中國行業報協會、紅旗渠精神傳承教育學院聯合主辦,中國行業報協會新聞攝影專業委員會協辦,中喬大三農實業集團支持的部分中央媒體走進紅旗渠採訪調研活動在河南省林州市舉行。活動期間,舉辦了「紅旗渠精神與鄉村振興」主題座談會。
媒體採訪團參觀紅旗渠紀念館
本次活動旨在挖掘紅旗渠精神的深刻內涵和時代價值,發現中國精神之美,生動展現以紅旗渠精神為內在動力的當代林州人民,務實擔當、努力奮鬥,全面推進當地經濟向高質量轉型發展、努力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積極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嶄新風貌。
由近20家中央媒體組成的採訪團,參觀調研了紅旗渠紀念館、青年洞、紅旗渠國家智慧農業公園、皇后村古村落,真切感受了紅旗渠精神的豐富內涵,感知改革開放40年來林州農村發生的巨變。
紅旗渠是上世紀60年代,林縣人民在極其艱難的條件下歷時10年修建的引漳入林工程,被稱為「人工天河」。在紅旗渠修建過程中形成的「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團結協作、無私奉獻」的紅旗渠精神,已成為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
中共河南省林州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王獻青介紹說,紅旗渠不僅僅是水利工程,它更是體現中國精神的鮮明代表,在中國進入新時代,依然具有重要的時代價值。紅旗渠精神不僅是林州人民的傳家寶,也是全國人民的精神財富,是體現農民創造力的經典傑作,是貫徹落實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動力源泉。幾十年來,林州人民在黨的領導下,傳承紅色基因和革命信念,堅持紅旗渠精神的與時俱進,譜寫了輝煌的「戰太行,出太行,富太行,美太行」的創業四部曲,使林州從一個貧窮落後的山區小縣,發展成為現在的初步繁榮富裕的新林州。
作為全國聞名的「建築之鄉」,林州的縣域經濟綜合實力連年位居河南省十強,個人存款排在河南省第一位,是國家星火技術密集區、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市、全國科普示範市和省級衛生城市、河南省唯一一個入選國家智慧財產權試點城市的縣(市)。
同時,當地啟動了紅旗渠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建成了紅旗渠幹部學院、紅旗渠紀念館,利用紅旗渠活體遺產和紅旗渠精神教育基層黨員幹部和廣大人民群眾,共同構築鄉村精神文明建設高地,並把紅旗渠紅色旅遊和太行山峽谷的秀美風光結合起來,發展紅色旅遊、鄉村旅遊,走出了一條文化旅遊新路。
林州市皇后村黨支部書記、紅旗渠精神傳承人、中喬大三農集團董事長喬書領介紹說,他曾是一名從養豬養雞、種植草坪起家的農民企業家,在一個偶然機會被紅旗渠精神深深震撼後,就毅然紮根紅旗渠畔,將現代農業技術引進到當地,創新鄉村合作模式,幫助當地農民增產增收,打造農業品牌和農業文化。推出「硒硒皇后」富硒有機農產品系列品牌,實現農產品深加工,出售的糧食附加值進一步提高,帶領當地農戶探索出一條健康、綠色、田園的農業綜合體發展道路。
據了解,通過中喬大三農集團在當地推廣農業現代化模式和技術,充分調動了農戶的積極性,並使之從傳統農民向專業化農民轉變,既扶貧又扶志,幫助一大批當地農民走上了致富之路。
《中國質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