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鬼抬轎》

2020-12-16 TOP神級

今天要講的故事,叫做《鬼抬轎》。

小的時候,我媽媽常常帶我去隔壁村的姨姥姥家裡玩,也許是姨姥爺走的早,姨奶奶很懷念他,便總是講姨姥爺年輕時候的事兒。有一次,就講起了她和姨姥爺結婚時候的故事。

姨姥姥年輕的時候,也算是附近村子裡有名的一支花。那時候結婚,還是靠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到了年紀,就有不少上門提親的人。姨姥爺雖然是隔壁村落的,但也是一表人才,家中在村子裡也算富農。因此媒婆一上門,姨姥姥的父親就同意了。

由於兩個村子隔了一段距離,姨姥姥直到訂婚那天才第一次見到姨姥爺,大概真是天賜良緣吧,兩個人一見傾心。從此,姨姥爺就常常騎著驢走大半天的路來我們村。那個時候山中經常有土匪出沒,一個人出門非常不安全。這都阻擋不了姨姥爺的熱情,就為了看姨姥姥一眼,送點東西給姨姥姥。再趁著太陽沒落山,再趕回去。

有一天,姨姥爺又來見姨姥姥了,臨走之時,姨姥爺將一支金簪塞到了姨姥姥手中。那個時候大家都很窮苦,平常百姓家哪見過什麼金的東西啊。聽姨姥爺說,他將自己攢了多年的私房錢都用來換這一支金簪子了。姨姥姥十分感動,小金簪子雕刻的十分精細,看起來就像古代的樣式。姨姥姥對金簪子喜歡的不得了,又捨不得戴,就用紅布給包住用木盒裝起來。

等到了出嫁那天,姨姥姥將木盒抱在懷裡上了轎子。姨姥姥的大哥負責送親,請了嗩吶和鑼鼓師傅,一路上吹吹打打好不熱鬧,可是那個時候世頭不太平,新婚之日卻碰上了土匪了。姨姥姥聽到花轎外一陣混亂,便要看個究竟。卻聽到哥哥叫她不要出來,心中極度不安,姨姥姥將裝著金簪的盒子藏在了轎子的坐墊底下。左等右等,外面一直吵吵嚷嚷,也沒個結果。

按道理新娘子是不能見外人的,但是姨姥姥還是忍不住掀開了帘子的一角去看。只見三四個男子和送親的隊伍打成一團。因為人數差距懸殊,眼見著自己家人已經佔了上風,將那幾個劫道的打得毫無還手之力,姨姥姥長出了一口氣,放下了帘子。果不其然,不多時,帘子就被抬了起來。姨姥姥想知道自己的哥哥有沒有受傷,就揚聲問了一句,卻沒有聽見什麼回應,只有嗩吶的聲音。而且這嗩吶吹的並不喜慶,反而悽悽哀哀的,像是葬禮上的調子。

姨姥姥就偷偷掀開帘子去看,只見前面抬轎子的人一身髒兮兮的紅色長袍,頭上還戴著奇怪的帽子。根本就不是自家人僱的轎夫的打扮,更可怕的是,這個人紅色長袍下面居然沒有腳。這個時候,那轎夫回過頭來,臉色灰白,儼然是一個死人。姨姥姥嚇得大叫起來,可是那些鬼轎夫卻好像聽不到,看不到一般,繼續抬著轎子往前走。這一下,姨姥姥也顧不得其他了,一把掀開轎帘子就跳了出去,卻不巧的撞在了石頭上,頭瞬間就流血了,這回也顧不上喊疼了,連滾帶爬就往旁邊的草叢裡跑,可跑了兩步,她突然想起自己的金簪子還在轎子裡呢。

她回頭望去,發現這竟然是一支長長的隊伍,所有的鬼都穿著同樣的紅色長袍,有的吹嗩吶,有的敲敲打打,還有抬著禮品的,若不是衣服破爛,滿臉灰塵還沒有腳,儼然是一副大戶人家送親的樣子,姨姥姥雖然明白此時保命是最重要的,可是心裡又捨不得金簪子,就偷偷的跟在鬼隊伍後面,跟著隊伍走了有半個小時,鬼轎夫們就將轎子給停了下來,而停歇的地方,儘是一處亂葬崗。到處都是大大小小的墳包。

放下轎子以後所有的鬼都聚到一處瘋狂的挖著一個墳,不一會就挖出一口棺材來。姨姥姥躲在樹後面,眼睜睜看著他們把自己的金簪盒子放到了棺材裡,然後又將棺材蓋好埋起來。這些鬼像搞什麼神秘儀式一樣,一起朝那個墳墓磕了三個頭。突然就消失不見了,姨姥姥想去拿回金簪子,可又害怕的不行,最終還是決定先找到家人再說,便跌跌撞撞的往回跑,沒一會就撞上了來尋她的哥哥。

姨姥姥撲進大哥懷裡,哭訴了剛才的經歷,姨姥姥和哥哥一商量,恐怕那些鬼本來就是要金子的,於是決定去山上把轎子抬回來,可姨姥姥帶著送親的一行人,在山上找了半天,卻怎麼也找不到那個亂葬崗了,只能打道回府。

回到家後,由於婚禮沒辦成,所以另外找了個好日子重新辦了婚禮,婚後,姨姥爺帶著姨姥姥去村裡的長輩家裡拜訪,其中有一個人是末代秀才,他聽了姨姥姥的離奇經歷後,說村志中有過記載。

在古代的時候,這周圍的山上產鐵礦,因此將這一帶分封給了一個小王,後來隨著鐵礦的枯竭,這個姓王的家族也衰敗了,這一帶的村子也隨之落後封閉了起來,姨姥姥見到的那個亂葬崗,恐怕就是這個家族的祖墳,而那金簪子說不準本來就是人家的陪葬品,是被盜墓賊偷出來的罷了,老秀才還安慰姨姥爺,權當花錢買個教訓,如今物歸原主總好過戴著陰氣之物,招來災禍。

相關焦點

  • 由「二鬼抬轎」引發的恩怨
    否則,你把自家的房子拉寬了,加高了,與左鄰右舍一對比,形態上就成了誰都忌諱的「二鬼抬轎」。鶴立雞群的新房就是轎子,相對低矮的左右人家與新房襯託就成了抬轎子的鬼,誰碰上了這檔子事都會很不樂意的。於是,建新房的人家將會被理解為有意欺負人,成為大家背後的議論焦點和攻擊目標,會被認為是不合群和特立獨行,在日久年深的歲月中被自覺或不自覺地給孤立起來。那滋味,可真的不好受、不開心呢。
  • 民間故事:娶鬼之人
    張家家主張三覺得還不夠,光有八抬大轎沒有抬轎的人怎麼行呢?於是又給他的閨女燒了十六個按著壯漢的模樣糊成的白臉紙人。這張家的閨女叫張玉蓮,死前由於遭受了萬般的痛苦,死後一口怨氣不散成了留在人間的幽魂,她迷迷糊糊地遊蕩到了一處廢棄的山神廟之中,在那裡定居了下來,每天以夜晚的月華為生。
  • 《親愛的,熱愛的》用四鬼抬轎手法,打造傑克蘇韓商言
    編劇或原作者妄圖用四鬼抬轎的手法,把韓商言打造成一個傑克蘇式的人物。這樣的人物所到之處,必須順風順水,所向無敵;必須十全十美,不能有任何缺陷或不足。表情凝重地給佟年上課了所以,編劇就用四鬼抬轎的手法來把韓商言這個人物給抬上去,四鬼的「鬼」,就是敵人或對手的嘴,用他們的嘴來形容或渲染男主的牛X。
  • 民間故事:家僕扮鬼
    在古代民間文化中,鬼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人們經常說一些關於鬼的故事,比如要是人做壞事就會被鬼看見,身上的正氣就會減弱,便給了鬼可乘之機,以此來警示人們不要作惡,多行善事。也有人經常扮鬼嚇人,以此來達到自己的目的。在《閱微草堂筆記》中記載著一個故事,這個故事與鬼有關。
  • 讓你知道什麼是「二鬼抬轎」!
    老千要做「二鬼抬轎」的點數怎麼代表牌的點數呢?右手大母指放在右邊牌上代表點數一,右手十指放在牌上代表點數二,放中指代表三。老千們都能快速領會所要的牌,(行話稱為,「二鬼抬轎」)。
  • 民間故事:勾魂鬼
    歡迎大家來到沐雨離音,本文為《民間故事》第339期,勾魂鬼,如果您喜歡,不妨點個關注吧!民間故事是一個有趣的領域,古人常常在閒暇之時與家人朋友聊一些身邊發生的奇聞趣事,也有人喜歡去小酒館聽說書先生講一些志怪故事,大家坐在一起聊得很開心。
  • 民間故事:鬼請酒
    便隨了來人出了東門,見有四黃衣人抬轎相候,行數裡,至一豪宅,額匾上書曰申府,詫異間,見一中年男子前來,十分客氣的請他入府,鄰近時,李喬義忽聞陣陣酒香,其味淳絕妙不可言。不免有些陶醉!那主人安排了宴席,分別上了四壇好酒。先與其論今天下之酒事。
  • 民間故事:鬼拉磨
    有一次農閒的時候,張三與鄰居家的李老漢喝酒談天,李老漢不勝酒力先醉倒了,口中用著含糊不清的聲音說道:「想讓地裡的麥子瘋長,光有人不行,你得去抓個鬼,讓它來給你幹活,才行。」說罷,就一頭栽倒在地上呼呼大睡起來。張三把李老漢的醉話記在了心裡,但是這鬼要上哪兒去找啊?
  • 民間故事:冤鬼奇案
    #中國民間故事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這人不是「人」而是鬼。林大人也被嚇了一跳,面如土色的咽了咽口水,但仔細一想:平生不做虧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門。況且自己一生為官清廉,難道這鬼是來伸冤的?想到這裡,林大人深呼吸了幾下,官腔說道:「下跪之鬼,可有冤情?若是有,且與本官一一道來。」
  • 民間故事:鬼面人
    張洞之故作喜狀言道,我頗喜好神鬼之姿,日前恰巧從一個南方商人手中獲得一塊鬼面,正想贈與賢弟,你使使看如何?陸會聞言道,那樣實在是太好了。張洞之就捧出了術士給他的鬼面,陸會拿在手中,在仔細查看了面具的刻畫色藝之工後,稱讚道,如此技藝,著實令人驚嘆,然而上面需要時間和道具來完成,難以馬上為兄長展示,這實在是一種遺憾。張洞之安慰道,賢弟休要自責,待過幾日觀賞不遲。
  • 民間故事:宋定伯賣鬼
    宋定伯問這個「人」是誰,這「人」回答說,我是鬼。宋定伯一聽,心裡頓時一涼,心想,這可倒黴了,原想找個人搭伴兒,沒想到遇到鬼了。這時想跑吧,那肯定是跑不過鬼的了。宋定伯只好鎮定下來,與鬼通行。鬼問宋定伯說,你又是誰啊。宋定伯當然不敢說自己是人,連忙急中生智的答道,我也是鬼。
  • 民間流傳的溺死鬼故事
    應該是個溺死鬼,看來這個溺死鬼纏著餅哥已經很長時間了,都有了自主意識,知道月圓之夜出來吸收天地月華。好在這個溺死鬼離開她溺死的地方很遠,身上的陰精稀少,缺乏靈性,再加上死的時候年齡太小,心竅沒有多大的開啟,我應該能夠降服渡化她。其實溺死鬼和水鬼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東西。
  • 民間故事:鬼母救子
    民間故事:鬼母救子。本文為原創《民間故事》之第089期,如果您喜歡看不妨給個關注。問世間什麼愛最偉大?小田覺得這母愛應該是大如天了吧!說了這麼多,自然也是為了引出我們今天要講的這則民間故事。故事大體講:一位因難產而亡的母親,為了「孩子」不挨餓,到處給「孩子」找吃的。如此的母愛真的是驚天地、泣鬼神!
  • 民間故事:鬼丈夫
    有個電視劇叫《鬼丈夫》不過那講的是人,我們今天要講的是本人聽來的鬼故事。這是一個大學同學跟我講述她們村裡的一個故事。神婆說:「他是你前世的丈夫,跟你前世約定來生做夫妻,結果陰差陽錯你投胎當了人,而他還是個鬼,他對你很痴情,也有很強的佔有欲,不希望你跟其他男人結婚。」小麗的母親聽後差點暈過去,原來自己的女兒一直結不了婚是因為有個鬼丈夫在從中作梗,連忙問神婆:「」可以幫忙送走麼?」神婆說:「」可以」。
  • 民間故事:誰是鬼?
    後來聽說,每當晚上只要講這個故事的,聽這個故事的,不要抬頭看,不然的話她會突然出現在你眼前,用她的那根繩子,把你拉上去。」這故事一出,嚇得王生三人連忙蒙住被子,後來一想不對呀,這樣只是看不到外面了,剛想到這,就聽到翻身的聲音,四人哈哈大笑起來。「等等,等等,你們先別笑,剛才你們有沒有聽到有其他人的笑聲。」
  • 民間故事:七月十五鬼節燒紙,他澆水斷鬼財路,鬼上門要錢
    錢對人很重要,對鬼也很重要。如果你不小心踩到或替到了那些未燒完的紙錢,一定要趕緊向它們道歉,否則會惹禍上身。圖片與民間故事無關有一年的鬼節,李媽在自家門前燒紙祭拜,許多嗆人的煙飄進了對面鄰居家,不一會兒,鄰居小陳走了出來。
  • 觀察:說說坐轎和抬轎文化
    不過,有一點是顯而易見的,即便沒有體驗也想像得到,坐轎肯定比抬轎舒服,前者悠然享受,後者狼狽驅馳;前者若非有錢必是有權,後者不過腳夫或者僕役而已。若非生活所迫,沒有人願意抬轎,一定是都想坐坐的。  現實生活中,有形的轎子雖然沒有,但類似坐轎和抬轎的現象卻無處不在。一事當前,不會有人主動抬轎,都想坐轎,絕大多數人卻又不由自主地反過來為人抬轎。
  • 鬼抬轎請賭徒,保家仙救人,賭徒不領情,反掌摑保家仙
    轎子在一處沒有人的地方停下,小廝掀開帘子,嬉皮笑臉的問張三:「張爺,我們如果是鬼,你後悔嗎?」張三怒罵:「生亦何歡,死亦何妨?只要有的賭,管你是人是鬼。」小廝愣了,緩緩伸出大拇指:「張爺視死如歸,小子佩服。」
  • 民間故事:善人助鬼
    本故事為《民間故事系列》之598期,喜歡看故事的朋友不妨給個關注。作者/小田今天給大家講一篇發生在古代的民間故事。故事傳播行善積德的正能量。希望諸位看官讀過這則故事後,都能明白故事背後的寓意。閒言少敘,民間故事這就開講了:徐州的王成,是一名賣豆腐的老翁。他常常凌晨起床在自家磨坊內做豆腐,之後挑著擔子,在天明之前挑到鎮子集市上去賣。走夜路便成了家常便飯,但老翁卻未曾遇見過奇事。
  • 民間故事:鬼怕鍾馗
    一個歡迎大家來到沐雨離音,本文為《民間故事》第336期,鬼怕鍾馗,如果您喜歡,不妨點個關注吧!民間故事是一個有趣的領域,古人常常在閒暇之時與家人朋友聊一些身邊發生的奇聞趣事,也有人喜歡去小酒館聽說書先生講一些志怪故事,大家坐在一起聊得很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