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易雲音樂的競品分析報告以及優化建議

2020-12-19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本文從行業背景出發,選取QQ音樂和蝦米音樂作為網易雲音樂的競品分析對象,分析音樂類APP的用戶需求。基於用戶體驗的5個維度分析他們的差異性,對比這三個APP的基礎結構和功能特點,並嘗試探索網易雲音樂未來的發展方向。

一、行業背景

1. 行業現狀

近幾年音樂市場規模愈加龐大,易觀數據分析報告指出,2018年第4季度,移動音樂行業用戶規模再度提升:活躍用戶規模達到7.3億,較上一季度增長1.9%;使用時長超過48億小時,較上一季度增長1.7%。移動音樂行業的用戶規模在歷經第3季度6.3%的爆發式增長後,第四季度在保持原有用戶基礎上,穩中求進,再創歷史新高。市場競爭也愈加激烈。市場上的音樂類產品多種多樣,包括網易雲音樂、QQ音樂、蝦米音樂、酷狗、酷我、百度音樂、咪咕、千千、多米等。

總之,中國的音樂類APP市場規模越來越大,用戶數量也一直在緩慢提升,進而競爭也變得越來越激烈,並且因為有很多網際網路行業的大公司如騰訊、百度、阿里的加入,憑藉自身資源優勢,更使得音樂行業競爭變得尤為激烈。在如此激烈的競爭中,音樂類產品只有打造自身特色,避免同質化,提升用戶感知,才能在市場中長久生存。

2. 盈利模式

與其他內容導向的產品類似,音樂類產品的盈利模式也是多種多樣的,主要包括以下幾種:

1)廣告投放:包括打開APP的開屏廣告頁面、Banner、以及在公共場所的品牌slogan和營銷文案。開屏廣告內容常見中高端品牌,Banner展示的廣告內容最多,一般為新專輯或演唱會推廣或者是與其他合作廠商的活動等。

2)免費增值:一般以會員的形式展現,會員可以享受去廣告、雲同步、無損下載、付費歌曲下載、個性皮膚、專享音效等。

3)音樂商城:分為積分商城、福利社和常規商城,這也算是音樂+電商的模式。

4)票務系統:購票入口不採用放置在商城內的方式,而是在歌手信息頁面和歌曲評論區頂部進行展示。用戶點擊相應演出信息,連結到具體頁面,可詳細查看演出時間、地點、價格和座位並進行購票。

5)內容付費:指單獨為某首歌曲、專輯付費或直播、視頻、電臺付費。

就目前的狀況來看,音樂類產品的付費模式比較明確,形式也比較單一:目前廣告投放、內容付費、免費增值是所有內容類產品(比如視頻、閱讀類軟體)的主流的盈利模式,音樂商城和票務系統算是音樂行業比較創新的盈利方式。評估一個產品的好壞除了能否滿足用戶的需求之外,同樣重要的就是它能否商業化,好的產品必須具備好的盈利方式,這樣才能持續的在市場中生存。

3. 用戶分析

用戶群

根據百度指數顯示(這裡以幾個用戶量比較多的APP為例,包括QQ、酷狗、酷我、網易雲、蝦米),音樂類APP的用戶年齡分布多集中在30-39歲,其次是40-49歲;男性用戶遠高於女性用戶。

數據來源於百度指數

需求分析:

1)發現音樂:有目的搜索想聽的音樂,滿足聽音樂的欲望;或者無目的的發現好聽的音樂;

2)娛樂需求:無聊時打發時間的娛樂項目,比如刷些動態和小視頻,放鬆心情;

3)特殊場景的特殊需求:比如學習、睡覺等不想被人打擾時,屏蔽外面的世界;

4)音樂社交需求:和與自己音樂品味相投的夥伴分享交流;

5)個性化需求:通過個性化設置滿足用戶使用音樂app而得到的差異化待遇。

6)音樂生產者盈利需求,也就是用戶消費音樂的需求。

應用場景:

1)上班、上學的碎片時間;

2)坐車、飛機、等待等無聊時;

3)休息時間,可能是在家、戶外、休閒場所等的大段時間。

4. 行業痛點

1)版權問題,各大平臺資源有限,樂庫不全,無法為用戶提供全部音樂內容服務;

2)盈利模式問題,內容付費習慣仍在培養期;

3)各個平臺資源互補,很難達到壟斷地位,用戶黏度低。

5. 小結

整體總結下來就是,目前中國的音樂市場規模越來越大,用戶量持續上升,BAT等網際網路大企業開始加入音樂市場,競爭變得愈加激烈。

作為內容類產品,音樂產品的盈利模式比較明確,除了一般的廣告、內容付費及免費增值方式外,很多公司開闢新的盈利方式如音樂商城和票務系統,為產品在市場中的競爭爭取更多優勢,但是整個行業痛點依然不變,版權和盈利問題依然是競爭中最大的問題,也是贏得市場的關鍵。

二、競品選擇

根據艾瑞指數可以看出排名前五的音樂類APP分別是酷狗、QQ、酷我、網易雲、蝦米,其中酷狗、酷我、QQ都是騰訊系的,所以我們只需選一個代表性的QQ音樂,加上阿里的蝦米作為競品對象。

數據來源於艾瑞指數

 競品體驗環境

三、競品分析

1. 從用戶體驗的五要素出發

1)戰略層

產品定位:

用戶群分析:

根據百度指數可以看出,網易雲音樂用戶20-29、男性用戶相對較多,整體用戶年齡偏小;蝦米音樂30-39用戶佔比較多,整體用戶年齡偏大;而QQ音樂分布相對較均勻,主要還是30-39年齡段用戶較多。

數據來源於百度指數

從用戶群可以看出,音樂類軟體的用戶群年齡分布較廣,可以滿足不同年齡段的需求,但是仔細觀察就會發現不同的產品定位,其用戶群會存在稍許差異:比如QQ音樂分布就相對均勻,這與它的產品定位相對應,QQ音樂主打為用戶提供免費音樂播放器功能,所以用戶的年齡段分布較均勻;而網易雲音樂主打音樂社交,所以用戶偏年輕化,年輕人更熱愛社交;蝦米音樂注重高品質服務,這決定了它更吸引對生活品質要求較高的、對音樂專業要求較高的、有生活閱歷的、年齡稍大的用戶。

需求把控:

隨著音樂類APP市場的發展,各軟體的功能趨於相同,但是根據各自的定位不同,其用戶群的不同,對需求的把控也會相應的調整,具體總結如下:

商業模式:

三者的盈利模式都差不多,廣告投放、VIP會員、音樂付費等,除此之外,每個軟體會根據自己的定位產生不同的盈利模式。

網易雲音樂:衍生商品銷售,積分商城為用戶提供網易雲音樂主題的商品或音樂相關的商品,如耳機、音箱等;票務系統可以為用戶提供購票服務。直播、視頻資源付費。

蝦米音樂:提供不同的付費模式,可以升級為會員,也可以單曲付費。

QQ音樂也有票務系統,銷售明星的演唱會門票,將線上聽音樂的線下聽音樂聯繫起來。

2)範圍層

產品功能:

特色功能對比:

從功能列表可以看出,三者有很多相似之處,比如播放功能、評論功能、音樂搜索功能、歌單收藏功能、歌曲收藏功能。但是因為三者的產品定位在本質上是不同的,所以會出現許多與眾不同的特色功能,比如蝦米音樂是注重打造高品質音樂,所以在音樂分類上會加入更多的專業元素,比如按照歌曲風格、場景等比較專業的種類來分類,推薦或分類的方式更多樣,滿足不同的需求;網易雲音樂注重音樂社交,所以特別提供樂評分享功能;QQ音樂是樂庫豐富,所以歌曲按藝人分類也不會出現歌曲不全的情況。

下面具體說一說幾個代表性的特色功能:

①首先關於付費方面,三者都有vip付費和廣告推送的盈利手段,都將這一功能嵌入各核心功能模塊中,但是網易雲特別推出衍生產品的銷售,有專門的商城,並且還有票務系統、競品遊戲推薦等功能,VIP也特別推出黑膠VIP等特色付費種類,盈利手段更多樣;QQ音樂也有相應的數字專輯售賣和票務系統,但是專門列出的模塊,而不是隱藏在歌曲信息中的;而蝦米音樂盈利手段就比較注重音樂付費,而不是衍生商品的付費,方式比較單一。

②其次關於推薦方面,網易雲音樂是做推薦做的比較早的產品。但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產品開始加入推薦這個功能,比如每日30曲、私人FM等個性化推薦功能。QQ音樂和蝦米音樂都有音樂偏好設置選項,即用戶可以在使用產品之初設置自己的音樂偏好,系統根據偏好設置為用戶推薦相應類型的音樂,以滿足音樂發現需求。

從表格中我們可以發現蝦米音樂推薦的方式是多樣的,各個模塊都加入了個性化推薦的元素,比如播放模塊的AI模式;發現音樂模塊的歌單歌曲推薦;電臺、視頻等子模塊也有猜你喜歡、專屬定製等功能;個人中心會有猜你喜歡的歌單,帳號模塊有聽歌偏好設置。

③最後關於個性化服務,網易雲音樂注重音樂社交,所以個人中心展示個人動態、歌單、收藏等個性化信息。QQ音樂展示歌單和收藏等信息,沒有動態,但是QQ和蝦米都推出了那年今日或音樂故事之類的功能,蝦米音樂的動態更加複雜,包括或新建歌單也會默認分享。

④其他的一些功能:積分、經驗值之類的功能一般用來增強用戶黏度,而蝦米額外推出養蝦米,和支付寶的種樹、養小雞功能相似,也是用來提升用戶黏度。

3)結構層

從結構框架可以看出,三者都會根據自己的產品定位設計不同的側重功能點,整體來看蝦米音樂結構相對複雜,QQ音樂相對簡單,網易雲音樂居中。

具體可以通過以下幾個例子說明:

①QQ音樂將播放和搜索放在結構的最裡層,用戶可以更方便快速地獲得這個功能;而蝦米音樂則將搜索放在發現裡面;同樣網易雲也是將搜索放在發現裡面,用戶搜索音樂需可能需要點擊兩下。這體現了QQ音樂樂庫較全的優勢,也就是說不怕用戶搜索,主打搜索功能。

②網易雲將社交功能以一種相對獨立和簡單的方式展現,而蝦米和QQ的社交功能都是在某一模塊的內部,也就可以看出網易雲音樂很注重音樂社交,並且是一種強連結社交。

③網易雲音樂專門有一個模塊是視頻,然後有對視頻的不同的分類,而視頻功能在蝦米音樂和QQ音樂只是一個模塊的的一部分,比較而言網易雲音樂比較注重音樂視頻功能。

④就發現模塊而言,蝦米音樂功能比較複雜,另外兩個結構相對簡單。可以看出,蝦米音樂的面向的用戶是對音樂要求比較高品質的人群,通過該產品,用戶不僅可以聽音樂,還可以發現自己喜歡的音樂。除此之外還可以關注音樂專家的想法和故事,還有相關的視頻可供選擇,基於自身的產品定位對音樂的發現功能設計的更加全面。

4)框架層

首頁:

三者在首頁都有搜索、推薦和導航欄,滿足用戶的娛樂需求(包括有目的的搜索和隨便逛逛);但是整體的框架基於產品定位有不同的設計,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①網易雲音樂和蝦米音樂的導航欄菜單都在底部,並且用深色與其他區域區分;而QQ音樂導航欄在頂部,搜索的上面,與背景色相同。

②音樂底部有專門的播放欄,包括播放和播放列表,可播放音樂和選擇音樂;而網易雲和蝦米沒有專門的播放欄,要想播放音樂都需要點擊兩下,網易雲將播放功能放在右上角;而蝦米放在底部中心位置。

③三者首頁都涵蓋較多功能,但是三者的側重點不同:QQ音樂左上角是設置相關的功能,點擊顯示在側邊整體的子菜單也比較簡單;而蝦米音樂則正好相反,子菜單有四個,子菜單下還有子菜單,左上角和右上角都只是單一功能的菜單,給用戶可選擇的發現音樂的方式較為豐富;網易雲音樂的菜單選擇也相對較簡單。

播放:

1)整體QQ音樂和網易雲音樂的布局框架相似,播放、切歌、播放模式、播放列表放一起;而蝦米音樂是播放、切歌、喜歡、不喜歡,可以看出蝦米音樂追求高品質音樂服務,更注重用戶的音樂品味,而網易雲和QQ則更注重用戶聽音樂時的方便操作。

2)蝦米和QQ會在比較明顯的區域為用戶提供音質、音效功能,網易雲則將音質放在更多裡,但是相對於蝦米和QQ,網易雲將評論放在播放欄的上方,更注重音樂社交。

個人中心:

1)蝦米音樂和網易雲音樂都會將個人的基本資料在頂部展示,而QQ音樂將個人基本資料放在其他模塊下。

2)蝦米音樂和網易雲音樂會將活動信息在該頁面的顯眼處展示,而QQ音樂則僅提供與聽音樂相關的或與個性相關的功能。

3)展示的頁面也是不一樣的,蝦米和網易是單獨的模塊下的一個整個的頁面,而QQ則是以一個側面的菜單的形式展示,看起來更像是一個設置功能,更加簡潔地展示該模塊。

整體來看,就這一功能模塊而言,QQ音樂更體現他產品的工具性,給用戶的感覺的是它是一個簡潔的聽音樂的工具。而蝦米和網易雲是一個提供音樂服務的娛樂產品,會包含一些與音樂相關的產品和服務。這與他們自身的產品定位密切相關。

我的:

三者都將與用戶聽音樂的歷史相關的內容包括最近播放、收藏等放在該頁面最顯眼的位置,下方是歌單;但是QQ音樂將個人基本信息入口、活動中心、會員中心放在搜索欄下方,也體現了該產品的盈利方式,網易雲和蝦米是將這些功能放在帳號相關的模塊。網易雲音樂在該頁面頂部有私人FM、最新電臺等功能,蝦米音樂就相對比較簡單。

5)表現層

表現層來看,QQ音樂以綠色為主,體現青春活力;網易雲音樂以大紅色為主,體現熱情開朗;蝦米音樂以白灰為主,體現高貴典雅;與三者自身的產品定位和用戶群密切相關。

小結:

從用戶體驗的5個層次的分析來看,三者在每一層都在圍繞著自身的產品定位來設計:

網易雲的產品定位是音樂社交,所以在功能的設計上有專門的社交模塊,歌曲評論處有熱評分享功能,除了普通用戶之間的交流,同時加強普通用戶與音樂人之間的交流分享;

QQ 音樂強調它作為免費音樂播放器的功能,所以音樂播放和音樂搜索功能都放在最顯眼的地方,以便用戶觸達;

蝦米音樂注重為用戶提供高品質音樂服務,除了對音樂的付費方式多樣,更強調音樂服務的高品質,真正力求做到千人千面,內容上存在更多的音樂專業相關的知識以及高品質經過審核的UGC內容。

2. 比較研究法

社交:

此處將比較三個產品與社交功能相關的模塊:

1)QQ音樂,它並沒有成型的、很明確的社交功能,但是它在播放界面中做了彈幕,使用戶可以在聽歌過程中分享自己的想法。對那些通過聽歌來排解孤獨的用戶而言,彈幕讓他們感到有很多人在陪他們一起聽歌,有了被陪伴的感覺。音樂評論是三者都有的,就是在歌曲下面寫下自己的感受,這樣用戶聽歌過程中也可以看別人的評論,而不是單一的聽歌;僅就評論這一功能而言,三者相差不大,但是網易雲在樂評的運營上比較注重,所以網易雲贏得市場。

2)網易雲音樂,網易雲音樂非常注重音樂社交,除了樂評外還有專門的社交模塊,與微博相比,音樂產品可分享的內容更加單一。用戶可以分享聽過的歌、喜歡的歌與歌單,記錄相應發生的事情及感受給關注自己的粉絲,也可以關注自己喜歡的用戶,看他們分享的內容。關注主要來源於微信/通訊錄、附近的人,推薦用戶、明星和達人用戶等,是基於真實好友+同好建立用戶關係鏈,這種關係連結較強。但同時由於內容單一,很少有高互動量的帖子,活躍度較低。

3)蝦米音樂,它的社區功能比較多樣,除了與網易雲相同的好友關注功能之外,還有基於話題的社交,運營可以天馬行空地發揮創意,想出各種腦洞大開的話題。用戶可以在各種話題下展開討論,在這種規則下,社區很容易產生眾多小群體的討論,會有很可觀的活躍度,但是用戶間的連結較弱。蝦米音樂還推出趴間的功能,在趴間中用戶可以播放自己喜歡的音樂,並和別人實時的互動交流。趴間的分類也比較多樣,有基於明星的粉絲趴,也有基於音樂風格的類型趴,相當於基於同一種喜好建立一種強連結關係,互動方便直接。

內容:

網易的優勢在於新聞媒體能力,所以一般網易系產品都會有一些自生產內容。這一特性主要體現在雲音樂的電臺運營和網易音樂人上。與另外兩款產品不同,網易雲音樂的電臺是主播主持節目的,會輸出內容,質量遠優於普通的歌曲合集;並且網易雲音樂和音樂人合作,翻唱明星歌曲,我們經常會看到一首歌的許多種版本增加內容的豐富性和多樣性。

QQ音樂最大的優勢在於曲庫。藉助騰訊在娛樂行業的優勢資源,QQ音樂可以產出更豐富、高質量的內容。有各大明星的音樂版權,內容更加全面,結合產品自身風格簡單的設計,更傾向於作為用戶的工具性軟體為用戶提供服務。從產品結構看,視頻包括MV和達人生產的短視頻也是該產品比較注重的內容。

蝦米音樂的優勢在於為用戶提供高品質音樂,這裡的高品質不只是音樂自身的高品質,還包括音樂服務的高品質,與QQ音樂不同,蝦米音樂蝦米音樂更注重為用戶提供高品質的音樂服務而不是簡單的音樂工具軟體。有阿里這樣強大的背景,除了使樂庫豐富之外,我們還可以發現在內容上有很多電商類APP的特點,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個性化推薦,即為不同的用戶提供不同的音樂服務,從上面的結構框架中,我們可以很明顯地發現:幾乎蝦米的每一個功能模塊都含有推薦的元素。除此之外,蝦米在社區搭建方面也比較注重,為用戶提供平臺,讓用戶發現更好的音樂。

四、運營與推廣策略

從三者的banner欄中可以看到:

網易雲音樂與QQ音樂在專輯和單曲的推廣上,策略比較一致,選擇與當下比較熱的話題與明星相關的專輯和單曲進行推廣;並且二者都推廣了與盈利相關的功能,網易雲是直接放廣告或者是與熱點相關的商城周邊,QQ音樂則是推出與VIP相關的活動或票務推廣,推出明星演唱會售票信息。

另外,網易雲音樂推出獨家策劃的專題,與當下熱點相關,比如今天是復仇者聯盟相關的英雄主題,來吸引用戶;QQ音樂則推出獨家專訪和專欄,針對明星的採訪和關於明星的文章,來引起用戶的關注。

蝦米音樂與上面二者有很多相似之處,比如音樂人獨家採訪,演出信息,專欄、專題。但是有一點不同,蝦米音樂通過banner欄推廣歌單,也是根據用戶的聽歌歷史,推出與用戶相關的、可能會感興趣的歌單,以此吸引用戶。

整體來看,網易雲音樂的運營策略也是和其產品定位密切相關的,更注重音樂社交,鼓勵用戶產出「走心」的內容,注重用戶情懷,比如樂評,分享。當用戶將音樂與自身的經歷聯繫起來,產生情感的共鳴時,用戶黏度會大大的提升;網易雲有很多的運營策略上的成功案例,比如年度報告,跨界合作推廣,線下主題策劃等,在樂庫相對弱勢的情況下依然能在市場上佔有一定地位。

QQ音樂則是發揮自身樂庫的優勢,推出與明星、音樂事件相關的專題,吸引用戶。比如自製音樂綜藝並結合線下活動(QQ音樂粉絲線下見面會、QQ音樂節)推廣造勢,設置各種打榜分享活動,吸引用戶下載APP分享音樂並充值打榜道具等。

蝦米音樂則是在AI技術上比較注重,發揮阿里的技術優勢,為用戶提供更好的個性化音樂服務。

五、歸納與結論

最後總結一下三者的優勢和劣勢:

1)先說網易雲音樂,從用戶體驗的角度來講,與它的產品定位對應,注重音樂社交,有專門的社交模塊,還特意設置了樂評分享的功能,注重UGC。盈利模式比較多樣,除了廣告和VIP還有商城,專門銷售周邊產品,此外還有同系列遊戲產品的推廣。營銷策略也是在社交和UGC上做相應活動專題,比如線下推廣和跨界合作等,注重用戶情懷,使用戶產生共鳴,進而增加產品的留存率。

但是網易雲音樂因為曲庫能力較弱,會流失大量用戶,在競爭市場中處於相對劣勢;除此之外頁面廣告也會引起用戶的強烈的反感,從產品結構上可以看出,幾乎每一個模塊都存在廣告相關的內容,對用戶來講,體驗比較差。

2)然後再來看QQ音樂,從產品定位可以看出,QQ音樂比較注重作為免費播放器的功能,音樂資源最豐富。從產品結構上也可以看出,與產品定位一致,整體結構設計簡單,比如播放功能、音樂搜索功能都是放在最頂層,使用戶快捷地聽到自己想聽的歌,還支持導入歌單,方便新用戶導入自己在其他平臺的歌單。沒有過多花哨的盈利模式,也沒有過多的其他音樂服務,比如社交、專題和推薦,總之重點都在它作為一個音樂播放工具這一功能上,首先是音樂資源豐富,其次操作簡單。

在運營模式上也是利用音樂資源這一優勢,比如線下的粉絲見面會,音樂綜藝、粉絲打榜分享等都是利用明星效應。但是對用戶來說,聽音樂可能僅僅是音樂服務的一部分,很少有用戶明確自己想聽什麼歌,並且什麼歌表達的感情是什麼、聽這首歌的時候是什麼樣的心情等這些重要的內容都丟失了,這對提升用戶黏度是非常不利的。

3)最後是蝦米音樂,定位的高品質音樂服務,除了音質音效等用戶的視聽感受,蝦米音樂還強調為用戶提供個性化服務,比如AI模式、推薦歌單、推薦單曲、音樂偏好等,幾乎每一個模塊都含有推薦的元素,真正做到千人千面。

除此之外,推出相應的專題,比如:明星專題,音樂人專題、看點、專欄文章等,音樂人分享音樂故事,包含較多專業的音樂相關的UGC內容;並且某些UGC內容有相應的審核機制,旨在為用戶提供高品質內容,面向的用戶也是對音樂要求較高的人,注重音樂人與普通用戶的交流。

但是除了音樂資源這一劣勢外,由於蝦米過於注重推薦,對作為音樂播放器這一功能過於忽視。主要表現在,用戶聽音樂操作複雜,不論是搜索音樂還是播放音樂,都需要相對多的操作步驟,甚至用戶比較難發現某些重要的功能在哪,比如播放列表。我們都知道個性化推薦是很難做到用戶完全滿意的,過度的推薦元素對於新用戶並不友好。

六、建議

上面已經對這三個音樂類APP進行了簡單的分析,經過分析我們可以很容易的發現每個產品都圍繞自己的產品定位,設計相應的功能和運營策略。本篇文章的主題是希望通過對網易雲音樂的競品分析發現網易雲音樂的問題並且能給出相應的改進方案。

1. 問題

1)曲庫不全,音樂資源相對較弱;音樂版權對於音樂類軟體吸引用戶的重要性不必再說,沒有版權將無法滿足用戶的音樂需求,除此之外,某些明星版權的丟失會導致大量粉絲用戶的流失,導致產品的留存率大大下降;

2)廣告太多,影響用戶體驗。首頁廣告的內容太多,包括banner欄和下面的頁面,用戶在瀏覽過程中體驗很差。

3)與音樂無關的內容太多,包括有些用戶發布的內容和視頻/直播內容。

4)商業化氣息引起不少用戶的不適,包括商城、遊戲。

2. 解決方案

1)針對音樂資源問題,除了努力獲得版權,還可以與音樂人合作,雲音樂也一直是這樣做的,但是效果並不明顯,主要還是在於主題不明確。

比如可以針對某些明星的歌曲設置一個翻唱專區,為用戶提供翻唱內容,形式可以多樣,如直播、視頻、音頻、電臺,目的是吸引粉絲用戶。

有些音樂的版權雖然沒有了,但是評論內容都在,對評論內容進行重新展示,加強音樂人與用戶的交流;另外對小眾音樂版權的爭取,堅持某一種或幾種類型的音樂版權爭取,比如日韓、歐美、鄉村、民謠等,具體哪一種小眾類型可以根據用戶畫像分析。然後對其他類型的音樂儘量爭取,以滿足音樂類型的豐富度。這樣可以增加目標用戶的留存率,對產品推廣也更有優勢。

2)廣告和商業化氣息問題的本質還是在於盈利模式,產品不能盈利不是好產品,這個問題可以從兩個方面解決:優化盈利模式和增加新的盈利模式。

優化盈利模式是指在這種盈利方式下改進方案,廣告可以投放與音樂相關的產品和主題,比如要為網易考拉做廣告,可以投放網易考拉的耳機、音響產品,設計更人性化一點,而不是直接展示價格,看起來像一個電商平臺,用戶瀏覽過程中很容易出戲。

另外,可以讓廣告以更恰當的方式出現,比如視頻,因為用戶在視頻類軟體中看廣告的習慣已經形成,可以放在視頻播放完後展示圖片類廣告。

3)與音樂無關的內容過多問題,可以學習蝦米的內容審核機制。達人的文字和視頻、普通用戶的視頻都要有相關的管理機制,對精品內容有相關的獎勵機制,可以有不同主題的視頻,對視頻進行主題分類。比如明星主題、曲風等。對直播內容審核,選擇精品優先展示。

4)商城的形式要有音樂的風格,比如某一件商品與某一類曲風聯繫起來。目前網易雲音樂的商城與普通的電商平臺太像了,以至於用戶仿佛在購物而不是聽音樂。或者商城平臺中加入音樂元素。

5)上面提到增加新的盈利模式,其實由於版權問題,網易雲音樂市場變得較弱,一直都在探索新的盈利模式,從文章的分析我們可以發現,網易雲音樂的盈利模式算是三者中最全面的了,幾乎涵蓋了其他競品的所有盈利方式。但是因為有商城,可以通過周邊產品進行盈利,比如為用戶定製音樂故事,根據用戶的聽歌歷史和評論點讚歷史,將用戶感興趣的內容做成一本書,或者將熱評編書,也可以滿足用戶自行定製,為用戶提供模板等多種周邊產品。

參考文章

怎樣做一個競品分析報告 http://www.woshipm.com/pmd/283737.html/comment-page-1

易觀數據分析報告 https://www.analysys.cn/article/analysis/detail/20019188

騰訊視頻和愛奇藝視頻的競品分析報告 http://www.woshipm.com/evaluating/408454.html

競品分析:網易雲音樂 VS QQ音樂 http://www.woshipm.com/evaluating/1354210.html

網易雲音樂產品分析報告 http://www.woshipm.com/evaluating/1011175.html

QQ音樂、雲音樂、蝦米,三款熱門移動音樂應用的競品分析 https://www.niaogebiji.com/article-13870-1.html

蝦米音樂產品分析 https://www.jianshu.com/p/bfbd07f12aa3

 

本文由 @swj 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

相關焦點

  • 音樂的力量 | 最新版網易雲音樂APP產品分析報告
    本文對最新版網易雲音樂APP從產品概述、競品分析、用戶群體、產品功能等幾個方面進行分析總結,並給出相關優化方案。圖1.1 網易雲音樂使用主流程圖二、競品分析2.1 選擇競品網易雲音樂的核心業務是聽音樂
  • 競品分析:網易雲音樂 VS QQ音樂
    選擇理由筆者一直是網易雲音樂的忠實粉絲用戶,見證著網易雲的成長,作為產品生涯第一份競品分析報告,選擇自己喜歡的一個APP進行分析更適合。然而沒有一個東西是完美無缺的,網易雲也不例外,它任然存在著很多的問題需要逐步的克服,這樣才能在音樂路上越走越遠。
  • 淺析移動音樂競品:網易雲音樂 VS QQ音樂
    本文作者通過行業分析、用戶分析和產品分析三大方面,對移動音樂競品網易雲音樂與QQ音樂進行了淺析,並指出了兩者的不足之處以及提出了改進的建議。2.3.2 年齡下圖表是易觀智庫關於移動音樂用戶年齡分布的調查數據。結果顯示,超過七成用戶主要集中在85後和90後年齡段。因此,建議在移動音樂產品設計和優化中,可重點關注此年齡段用戶,針對此年齡段的特點進行優化和設計,以爭取到最大量用戶的認同。
  • 競品分析 | QQ音樂 VS 網易雲音樂
    本文作者從產品的市場、發展歷程、運營數據、產品定位、目標用戶、盈利模式和產品功能等幾個方面分析其優缺點,對QQ音樂和網易雲音樂這兩款App進行分析,說一下自己的見解,試圖找出各自的不足,且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 產品分析 | 網易雲音樂,音樂產品的視覺化探索之路
    編輯導讀:網易雲音樂作為當下在年輕人群體中大火的音樂類APP必有其獨到之處,本文作者主要從產品框架、競品分析、用戶分析和功能分析幾個方面對網易雲音樂的視覺化探索之路進行了產品分析,與大家分享。
  • 網易雲音樂產品分析:音樂的力量
    目錄:產品功能架構產品定位與競品分析用戶分析用戶調研功能分析與優化建議總結一、產品功能結構將網易雲音樂的功能模塊拆解為八大體系產品架構二、產品定位與競品分析2.1 產品定位網易雲音樂於2013年4月23日正式發布,我第一次用網易雲的時候還是名高中生。
  • 網易雲音樂分析報告 | 差異化,產品的持續生命力
    本文筆者將從市場、用戶群、產品定位、功能體驗、盈利模式、用戶反饋等方面,對網易雲音樂做出一個全面的分析報告。根據艾瑞調查報告可知:2018年中國數位音樂市場規模為76.3億元,整體保持著較高的增長趨勢,尤具是2015年前後在政策對音樂版權的大力鞏固下,出現了113.2%的增長率。從構成上來看:中國數位音樂平臺的收入主要來源幹用戶付費、廣告收入以及版權運營收入三個方面。
  • 產品分析與改進建議:網易雲音樂,音樂的力量
    本文篇幅較長,從市場與行業、產品背景與定位、產品功能、運營、商業模式和發展方向這幾個方面對網易雲音樂進行了較全面的整理和分析,並基於「優先服務中高端用戶,保證優質內容和良好的社區氛圍,以此形成對大眾用戶的自然吸引」這一原則,重點對雲音樂的興奮型功能和反向型功能、商業模式進行分析和提出改進建議。
  • 音樂軟體競品分析:QQ 音樂如何走得更遠
    音樂軟體作為在線音樂的載體,隨著手持設備的進化,也不斷進行著優化升級:從單純的聽歌平臺到現在以音樂為基礎搭載了一定社交功能的軟體,音樂軟體的成長史也是現代社會人們需求的表現。在眾多音樂軟體中有三款音樂軟體瓜分了絕大部分市場,這三款軟體便是QQ音樂、網易雲音樂、酷狗音樂。筆者一直是QQ音樂的忠實粉絲用戶,從初中到現在使用QQ音樂已經10餘年,見證著QQ音樂的成長。
  • 競品分析:網易雲課堂 vs 騰訊課堂
    本文對當前比較熱門的兩款Web端在線教育平臺:騰訊課堂和網易雲課堂進行多角度的分析,與大家分享。一、行業分析1.1 發展歷程在線教育顧名思義,是以網絡為介質的教學方式。圖源艾瑞諮詢 《2020Q1&2020Q2e中國在線教育市場數據發布報告》隨著線上教育的大力發展,國家以及部分地區政府開始制定教育的素質化、信息化方案,無論是素質教育、K12教育還是職業教育都出臺了相應的政策,引導在線教育行業往更好的方向發展。
  • 產品體驗報告 | 網易雲音樂,體驗一個「社交+音樂+直播」的動聽世界
    1.4 用戶需求分析1.4.1 用戶畫像根據艾瑞諮詢2020年5月最新數據對網易雲用戶畫像進行簡單分析如下。2.4 產品分析小結以上,筆者根據用戶使用流程,從功能和體驗兩個方面分析了網易雲音樂的聽歌和看直播的流程路線,並提出了作為一名產品初學者淺薄的建議,不足之處望前輩指點。3. 用戶意見3.1 用戶評分
  • 競品分析:騰訊課堂與網易雲課堂的職業教育之爭
    在線職業教育領域中,網易雲課堂與騰訊課堂是該領域的頭部平臺,而筆者就以這二者為例進行競品分析,對比拆解他們的同與不同,以及產品優缺點等內容,並提出了一些優化建議。
  • 網易雲音樂產品分析:競爭由來已久,鹿死誰手還未可知
    網易雲音樂的口碑(特別是在歌單推薦、UGC上)一直很好,而用戶居然退而求其次地安裝多個軟體,這也從側面佐證了網易雲音樂的用戶規模反展受限的原因在於版權受限。1.3具體數據分析前面有提到網易雲音樂的用戶體量遠不及TME,但是網易雲音樂一直以來都是以「音樂+社交」的差異性獲得的用戶量增長以及一些鐵桿粉絲的擁護。
  • 在線音樂類APP分析——網易雲音樂的進階之路
    本文你可以把它看做是音樂APP產品體驗報告也可以看做是產品分析,甚至可以把它看做競品分析。筆者不是以平常的體驗報告和產品分析的模板來寫的,只針對自覺產品比較重要的部分拿出來討論。希望大家積極評論交流。筆者正處於轉行產品的求職期,有相關的建議也希望大家指點。本文提綱:1. 概述個人接觸音樂的歷程以及對音樂APP基礎功能的看法2. 我的音樂3. 播放器4. 聽什麼5. 個人主頁6. 明星功能7.
  • 網易雲音樂大數據報告:社交屬性改變音樂市場
    (原標題:網易雲音樂發布大數據報告:社交屬性悄然改變音樂市場)
  • 網易雲音樂付費會員數同比增長135% 丁磊建議三大唱片音樂版權非...
    網易雲音樂付費會員數同比增長135% 丁磊建議三大唱片音樂版權非獨家授權 2020年2月27日 HuangJiang來源:網際網路
  • 網易雲音樂報告單怎麼查看?2017音樂報告地址
    最近,網易雲音樂推出的「2017年音樂報告單」刷遍朋友圈,朋友圈的小夥伴們都曬出了自己的報告單,這個報告單是什麼?其實不過是總結你在2017年聽過頻率最高的音樂和歌手,不過有些平時不怎麼用網易雲音樂的朋友這次也跟風湊了湊熱鬧,所以這幾天你打開朋友圈基本上都能看到曬報告單的朋友。以下是報告單查看方法,還不知道怎麼查看的小夥伴可以看看。
  • 競品分析報告:有道雲筆記與印象筆記
    1.1 主要競品公司及產品介紹北京網易有道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簡稱網易有道)成立於2006年,於2018年4月完成首次戰略融資,成為網易公司第三家獨立融資的品牌,並同步躋身中國網際網路獨角獸俱樂部。公司於2011年6月發布產品有道雲筆記,產品發布兩周年時總用戶超過1500萬。
  • 競品分析報告:騰訊會議&Mindlinker&Newline
    前文整理和總結了B端產品經理該如何進行競品分析,今天就利用時間來進行一次實際操作;本文將根據「兩隻貓爸」所在的公司情況,結合梳理的知識點,對競品進行一次分析梳理。
  • 《中國音樂人生存現狀報告》發布:網易雲音樂入駐音樂人超20萬
    網易娛樂11月6日報導 11月6日,網易雲音樂發布《中國音樂人生存現狀報告(2020)》。《報告》數據顯示:近年來中國原創音樂取得重大發展,已漸與主流商業音樂並駕齊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