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09 17:3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原創 ScienceDaily 阿爾茨海默病
一項世界首創的研究發現,嚴重超重的人不太可能重新連接大腦,找到新的神經通路。這一發現對中風或腦損傷後的恢復期具有重大意義。
在《腦科學》(Brain Sciences)上發表的一篇新論文中,來自南澳大學(University of South Australia)和迪肯大學(Deakin University)的研究人員表明,肥胖人群的大腦可塑性受損,使他們學習新任務或記憶事物的能力降低。
研究於8月21日發表在《Brain Sciences》(最新影響因子:2.930)雜誌上
研究人員進行了一系列涉及經顱磁刺激的實驗,對15名年齡在18歲到60歲之間的肥胖人群進行了測試,並將他們與健康體重控制組的15人進行了對比。
反覆對大腦進行脈衝電刺激,看看它的反應有多強烈。健康體重控制組對刺激的反應記錄了顯著的神經活動,表明正常的大腦可塑性反應。相比之下,肥胖組的反應極小,表明其改變能力受損。
南澳大學研究人員Brenton Hordacre博士表示,該發現首次提供了肥胖和大腦可塑性下降之間存在聯繫的生理學證據。
南澳大學
肥胖是基於身體質量指數(BMI),它計算身高和體重的比值來確定身體脂肪。BMI在25到29.9之間的成年人被認為超重。超過這個數就是肥胖。
「肥胖已經對健康產生了一系列不利影響,包括心血管疾病、代謝紊亂和痴呆的風險更高,」Hordacre博士說。
「我們首次發現肥胖與大腦功能受損有關,這進一步支持了應對肥胖流行的必要性。」
他說:「肥胖的人數越來越多,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有6.5億人。這不僅對健康造成了影響,而且對全球衛生系統也是一個嚴重的財政負擔。」
「這些新發現表明,減肥對於健康的大腦衰老或中風或腦損傷患者的恢復尤為重要,在這些患者中,學習是恢復的基礎。」
中風是澳大利亞第三大最常見的死亡原因,也是致殘的主要原因,影響語言、認知和記憶。
Hordacre博士說,大腦尋找新路徑的能力對恢復至關重要。全世界每年有1500萬人中風,其中三分之一死亡。
參考文獻
Source:University of South Australia
World first study links obesity with reduced brain plasticity
Reference:
Sui, S.X.; Ridding, M.C.; Hordacre, B. Obesity is Associated with Reduced Plasticity of the Human Motor Cortex. Brain Sci. 2020, 10, 579.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大腦可塑性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