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陽古城堡丨環州古城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2020-12-16 澎湃新聞

慶陽古城堡丨環州古城

2020-11-30 08: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01

環州古城

環州古城即今環縣縣城,位於環江東岸川臺階地。是古代關中通往寧夏的要道,今國道211線穿城而過。

據史料記載,環州戰國時期歸秦北地郡轄;西漢置方渠縣;東漢屬北地郡三水縣轄;三國、兩晉屬羌胡轄;隋開皇十九年(599年)置環州,大業三年(607)廢環州,併入慶州;唐武德元年(618年)置方渠縣,第二年升為會州,貞觀六年(632年)復置環州;五代改環州為威州,後周廣順三年(953年),為避郭威偉,改威州為環州,顯德四年(957年)改環州為通遠軍;宋太宗淳化五年(994年)環州領通遠縣;金、元均為環州;明洪武二年(1369年)環州降為縣。

環州古城真正有史可考的是唐代修築之唐城,在今城北一裡許,為唐貞元十三年(797年)邠寧節度使楊朝晟軍隊所築。元末,李思齊部將楊黑哥重建,城南北長1裡271步,東西寬1裡93步,周長5裡350步,高5丈5尺,城壕深2丈,開三門,南曰「崇義」,西曰「安定」,北曰「朝天」。城上建有大角樓4座,巡捕房89座。

明嘉靖二年(1523年)知縣王鑑、千戶曹鈺重修。明末,遭戰火焚劫,蕩為丘墟。

清順治五年(1648年),知縣滑侖赴任後暫住南城樓,召集流亡,恢復歸治。康熙末年,知縣申瑋於舊城東北建二堂3間,三堂5間,儀門、宅門各一;二堂南建六房,左右分列;其他房舍25間。乾隆二十年(1755年),知縣高觀鯉捐建大堂5間,東西科房12間、儀門3間、東西角門2座、大門3間、左右角門2間、二堂左右廳6間、宅門一座、書房3間。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知縣魯克寬於老城南修築新城,周長4裡97步,牆高3丈,寬7-8尺不等。牆基厚3丈,頂寬1丈5尺,內外女牆2609丈。建城門樓3座,南曰銀夏孔塗,北曰蕭關古道,西曰臨威嚴疆。鹹豐四年(1845年)五月,知縣延齡、訓導沈發恆、典史周樂復修。內建戲樓1座,鍾、鼓樓各1座,過亭3間,土地廟三間,昭忠寺3間,東西兩廂各建閻君殿5間。另有卷棚式城隍廟正殿3間,書匾「鍾靈毓秀」,殿後有寢宮3間。古城西側曾築有城郭,北接古城,南連翁城。宋代磚塔建在城北福景寺院內。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慶陽古城堡丨環州古城》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