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就在那,人生就在那——《徒手攀巖》

2020-12-21 晶晶講文學

雖說這部紀錄片說的攀巖,不是登山,但我腦子迴響的就是這句馬洛裡的名言。

徒手攀上酋長巖的挑戰性絕對不亞於100多年前攀登珠峰,挑戰的關鍵其實是對於死亡的恐懼。而有意思的是這部前後拍攝接近兩年的片子全程卻看不出恐懼,特別是在男主亞歷克斯身上,他似乎沒有恐懼的情緒。

也許最激烈的情緒反應是在暫時離開他後女友在車裡的大哭,或者是最後那位固定機位的攝影師屢次得不敢直視監視屏的擔憂。

或許能夠稱之為最恐懼的畫面就是優勝美地那極美的風景中有一個人貼在平滑的巖壁上。全片可以說一直在不同的角度呈現這個畫面,而我認為這恰恰是最美的。

也許這也是我選擇來寫《徒手攀巖》而不寫《攀登者》的原因,因為這更純粹的在講述的一個故事,也是更純粹的人生。展現著人生的壯美!

這也可以看成是我們每個人的人生,在這個美麗的世界裡力盡全力在攀自己心中那個巖壁,而且很多人的巖壁在旁人看來是危險的,甚至是impossible的,而我們還在執著著前行,甚至在淡定中還帶著喜悅。

片子印象很深的一段就是來自於對亞歷克斯杏仁核的測試,起因是醫生覺得亞歷克斯肯定有什麼缺陷。而那異於常人的情緒反應高閾值在很多人眼裡也許是一種「麻木」,甚至有些專家可能會說「有病」。但恰恰在敘事過程中加入這段也是在表述這個因素也許是成就了一位站在世界攀巖界頂端的人的關鍵點。

特質可以是一種缺陷,也同樣可以成為老天爺給飯吃的天賦。

如果只是看了新聞知道有這麼一件事情,一個人徒手爬上了914米高的垂直巖壁,不知道會有多少人會認為這是一個瘋子的行為,甚至會嗤之以鼻。

而我卻很喜歡這個片子一個特點就是在安靜地講述這個「瘋子」的故事,除了對話和旁白幾乎聽不到什麼其它的聲音,這很像是人內在的氛圍,通俗的說是一種「內心的獨白」。包括每次開始攀登也是靜靜地走到巖壁之下,輕輕地放下包,就慢慢開始了。作為一個觀者會很容易融入其中,就像生活中很自然會發生的普通事情,這也只是一個為了自己的愛好而在努力的鄰家大男孩而已。

這樣的生活瘋嗎?能夠全身心地做自己喜歡的事,還能以此謀生,這不是大家都想要的人生嗎?

亞歷克斯有一句話我非常喜歡:「如果我有某種義務來最大程度延長我的壽命,那麼顯然我必須放棄徒手攀巖。但我不會認為那是義務。」我想補充的是,活著的意義並不是為了延長生命。

有意思的是,岔開說一個應景的例子,如果70多年前,大家都把延長壽命作為義務的話,現在我們活著的這片土地一定是完全不同的樣子。

亞歷克斯自己也說,好幾個前任女友都說他有人格障礙。而我想說,也許他比那些前女友更懂人應該如何去活著。雖然現在全世界每天很多人都會反覆問一個問題,「亞歷克斯還活著嗎?」。

不管他是否活著,他一直在活。

當然讓我非常欽佩的是在執著之外還有那一片認真。他肯定不是瘋子!8年的夢想,60次的反覆模擬試攀,他在對自己的愛好盡全力地承擔義務。當聽到那段他念自己的攀登筆記的時候,我是目瞪口呆的,筆記描述的之詳盡已經超出了常人能想到的範圍。每一個動作都已經深深地刻在全身的肌肉裡面。

如果有什麼事情能如此精緻的去做,還有什麼是做不成的。如果他不能爬上去,還能有誰。

想想現在身邊在做的事情,想想現在正在踐行的人生,如果還有什麼想做卻沒有做到的,也許在亞歷克斯身上我們能學到很多。

山就在那,人生就在那。爬就是了……

相關焦點

  • 3000英尺徒手攀巖!奧斯卡最佳紀錄影片《徒手攀巖》引進:驚悚海報...
    今年奧斯卡上,紀錄極限攀巖愛好者亞歷克斯·霍諾爾德在沒有繩索、安全帶以及任何防護器械的情況下,一口氣登上3000英尺、被譽為」攀巖宇宙中心「伊爾酋長巖之巔的《徒手攀巖》,榮獲了最佳紀錄影片,現在根據微博守望好萊塢消息,影片將正式在中國大陸上映,一起和他屏息寧神,見證人類之所以攀登高山的終極人生意義
  • 《徒手攀巖》還沒看?那你可能還不懂什麼是 「向死而生」
    最近,我剛好在電影院看了《徒手攀巖》這部紀錄片。講一個曾長期居無定所的男人,不用任何工具,赤手攀上了900米高的的酋長巖。攀巖,就是他的畢生所愛。「我覺得吧,每個人都會在某一天死去,徒手攀巖只不過是讓那一天來的更快一點而已。」
  • 《徒手攀巖》:失之毫釐差之千裡的生存態度
    徒手攀巖,也就是不帶任何裝備、不靠任何外力輔助、沒有降落傘等防護措施,獨自一人垂直攀爬陡峭高聳的巖壁。電影《徒手攀巖》就是以這項運動為主題,記錄了來自美國的頂尖好手亞歷克斯·霍諾德,史無前例地以徒手攀巖的方式來挑戰3000英尺高的酋長巖,全程不採取任何繩索或保護裝備,除了雙手、攀巖鞋和防滑粉,整個過程只能仰賴自己的體能來獨立完成,這用生命作為代價的驚險過程,也讓本片奪得奧斯卡最佳紀錄片的最高榮譽。
  • 奧斯卡最佳紀錄片《徒手攀巖》:不要控制恐懼,而要消除恐懼
    如果你去 Google 搜索徒手攀巖,還會出現一長串的死亡清單... 只要他對完成這次徒手攀巖挑戰有十足的把握和信心,就會開始徒手攀巖。,只是一次次的玩弄心跳的魯莽行動,那就大錯特錯。
  • 尋找第四象限中的安全島,那是你作為投資人的徒手攀巖|譚校長一千...
    來源:RIH投讀會文/譚校長今天收盤後跟團隊喝茶,說到前一陣比較火的一部電影《徒手攀巖》。其實我還沒有看過這部電影,不過我看了書。看完書之後,我印象特別深刻的有一個情節。徒手攀巖是一項極其高危的活動,在普通人看來簡直是危險係數爆表,主人公亞力克斯的女朋友確實也是好幾次擔心他會一去不復返,兩人還為此鬧過好幾次分手。亞歷克斯也確實曾經遭遇過一次嚴重的生命危險,差點就離世界而去。但是這裡我要特別強調你注意的是,他發生危險的情境,居然不是在徒手攀巖的過程中,而是發生在登山的過程中。
  • 奧斯卡最佳紀錄片《徒手攀巖》主角亞歷克斯:「我跟其他人一樣,也...
    按:今年奧斯卡的諸多獎項遭遇吐槽不斷,無論是「工整套路」,還是「政治正確」,但獲獎紀錄片《徒手攀巖》(Free Solo)在影評人和觀眾中間獲得了比較一致的好評。《徒手攀巖》記錄了主人公亞歷克斯·漢諾爾德的無保護獨攀之旅——沒有繩索、安全帶及其它防護設備,他只憑四肢,一口氣爬上高3000英尺(900餘米)的「攀巖宇宙中心」、位於優勝美地國家公園的酋長巖之巔。
  • 牙山,你是我不敢言說徵服的那座山
    放眼望去,不曾有間斷,不曾有分割,猶如無數的、無法分清彼此的、雜亂堆砌而成的攀巖考場。亂得讓人無處下腳,無處抓手。此刻我才相信了肥牛的那句話的下半句「近看叫人絕望」絕非虛言。玩戶外需要安全和憂患的意識,它可以隨時提示和警醒我們,腳踏實地的落下每一步,從而達成開開心心出行,安安全全回家的旅行目的。
  • 《徒手攀巖》男主結婚,曬出結婚大片,郎才女貌太浪漫
    9月14日,《徒手攀巖》的男主Alex曬出自己結婚的消息,並且放出了結婚時候拍的大片,可以看到每一張照片都十分幸福,Alex抱著自己的妻子,彎腰親吻她,背後就是夕陽快要落下的畫面,浪漫且美麗,整體的畫面都十分溫馨。
  • 37歲懷著3個月身孕,徒手攀巖海中孤礁,觀眾:萬有引力失效了!
    那在她看來就像在商店裡挑選東西一樣,毫無挑戰性可言。練習攀登的同時,凱薩琳在一所巴黎高等院校學習物理療法,畢業後開始從事物理治療師的工作。不幸的是,她後來迷上了賭博,抽菸、熬夜、打撲克成了家常便飯,無暇也無心再投入曾經熱愛的攀登事業。
  • 速度攀巖世錦賽折桂 夏伯渝:堅毅人生正如登山
    頂多,會覺得他那並不快的步伐,有那麼一點點不同。  那不同,是因為他雙腿膝蓋以下的部分是假肢。 36年前,夏伯渝就曾因攀登珠峰,凍掉雙腳。後來的30多年間,因凍傷部位的血液循環差,傷口長期不癒合,並發生癌變,他還為此做了多次的手術和放療。  「我用腿部蹬時,它蹬在哪兒,沒有感覺。再一使勁,就容易滑下去。
  • 觀摩攀巖視頻練得徒手爬高層絕技 九江一男子專偷高檔小區
    大江網訊 魏雙雙、記者張愉報導:25歲的黃某個子不高,但四肢非常健壯,他經常觀摩攀巖視頻,靠徒手就能爬樓。他以此技藝「謀生」,在九江專挑高檔小區二三十層樓進行入室盜竊。6月5日,記者從九江潯陽警方獲悉,黃某已被刑拘,他瘋狂作案17起,盜得財物價值10萬餘元。
  • 史上最「硬核」紀錄片,比貝爺還拼,比《徒手攀巖》還猛
    前兩天,河馬哥剛給大家推薦過《徒手攀巖》。這部奧斯卡最佳紀錄長片,分分鐘讓人心跳直飈200,隔著屏幕都能感受到窒息。眼前是蒼茫崖壁,身後是可怖深淵。徒手抓食人魚,勇闖亞馬遜叢林,探索食人族部落。來到中國的他,比貝爺還拼!
  • 《徒手攀巖》獲奧斯卡最佳紀錄片
    繼去年科比參與主創的動畫短片《親愛的籃球(Dear Basketball)》獲得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動畫短片獎之後,今年《徒手攀巖》獲得了最佳紀錄片,記錄了亞歷克斯在沒有繩索、安全帶及其它防護設備的情況下,只憑四肢,一口氣爬上高3000英尺(900餘米)的「攀巖宇宙中心」伊爾酋長巖之巔。影片精彩刺激,生死存亡一瞬間,最後20分徒手攀巖的實拍場景讓人手心冒汗,緊張到不敢直視,甚至連片中的攝影師都不敢看。
  • 雲南老君山傳統攀巖交流大會核心人物簡介[圖]
    21歲時,CedarWright在北加利福尼亞州洶湧澎湃的海邊懸崖上學會了攀巖。在洪堡州立大學攻讀英語文學學士期間,他迅速成長為一名登山運動員,不久之後就多次完成徒手首攀。大學畢業後,他冬季就呆在約書亞樹國家公園進行攀巖,其餘時間就去優勝美地(Yosemite)國家公園。
  • 世界上最高的攀巖牆,佇立哥本哈根,保加利亞功不可沒!
    一說到攀巖,大家會想到電影《極盜者》和《徒手攀巖》嗎?裡面驚險刺激的攀巖場景,讓人雙腳發軟、瑟瑟發抖~其實除了驚險刺激的野外攀巖之外,更加安全的室內攀巖也受到了成年人和小朋友的喜愛。室內攀巖,是通過攀登人工設計高度、難度不等的巖壁(通常6—8米高)在上面裝有許多大小不一的巖石點,供人用四肢藉助巖點的位置,手攀腳登,來完成攀巖的體驗。人工巖壁是人為設置巖點和路線的模擬牆壁。可在室內和室外進行攀巖技術的訓練,難易程度可隨意控制,訓練時間比較機動。而攀巖運動最重要的道具就是攀巖牆,攀巖牆分為室內攀巖牆和戶外攀巖牆。
  • 《聞香識女人》:人生的意義猶如黑暗中的那一曲探戈
    去年的奧斯卡最佳紀錄長片叫做《徒手攀巖》,英文名就叫做「Free Solo」,因此Solo在骨子裡也被賦予了一種極限操作和特立獨行的意味在其間。在電影史上,通過個人Solo表演而支撐起整個電影的作品比比皆是,今年全球大熱的《小丑》以及將小李子送上奧斯卡最佳男主的電影《荒野獵人》都是此間代表。
  • 法國的希望、16歲女攀巖世界冠軍墜崖身亡 奧運夢再也無法實現
    攀巖已經成為2024年法國國巴黎奧運會正式比賽項目,法國因為有杜亞迪等年輕的世界冠軍在 據法國體育媒體《隊報》報導,年僅16歲的法國女攀巖運動員露絲·杜亞迪(LuceDouady)在法國阿爾卑斯山攀巖時不幸墜崖後死亡。杜亞迪曾獲得2019年的世界青年攀巖冠軍,被稱為法國攀巖的希望。她原計劃參加今年的東京奧運會,由於疫情原因未能如願,夢想再也無法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