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冷了,來北海公園遊園的市民也有了新去處。經過3個月的環境整治綜合提升,北海公園畫舫齋今天上午正式對外開放。至此,北海公園今年的3項民生實事工程全部完成,畫舫齋、閱古樓及濠濮間景區3處文化空間全新開放,遊客能走進園林中的空間,博古通今,深度體會書畫、石刻等中國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
「每天都來北海東岸鍛鍊身體,今天看到裡面開放了,趕緊來逛逛,很好奇裡面什麼樣兒。」今天上午,畫舫齋一開放,市民賈大爺就迫不及待地進來拍照。畫舫齋是一座山林環抱的園中園,建於清乾隆22年,院落主軸線上依次排列宮門、「春雨林塘」殿和「畫舫齋」殿,兩側還設配殿「鏡香室」、「觀妙室」,形成中設水池的方形院落。
「今年我們圍繞古建築保養及院落環境整治進行綜合提升,比如粉刷院牆、搶修外閃宇牆,完成院落排水及地面磚修補等。」北海公園副園長胡峂介紹,最重要的是,公園利用這個機會增設展陳空間,搭建文化展示與交流平臺。
記者看到,「觀妙室」被布置成畫舫齋歷史文化展展室,集中展現景區的歷史沿革、乾隆與畫舫齋等內容。「鏡香室」裡採用清宮傳統棚壁方式進行裱糊,新增了家具、陳設、貼落,進行保護性展示,遊客在殿外可一睹清代風格陳設的「風採」。如今,「春雨林塘」殿、「畫舫齋」殿也已經布置完畢。「我們將兩座建築闢為書畫展室,增加展覽面積約200平方米,明年春天將在此舉辦書畫展,屆時也將對市民開放。」胡峂透露。
其實,畫舫齋與書畫的淵源較深,可謂中國書畫藝術近代搖籃。歷史上,乾隆皇帝經常來此遊玩,光緒曾在此居住,慈禧也常來這裡遊宴、聽書。1954年美術家協會曾在此舉辦書畫展覽。張伯駒、潘素夫婦等名家,幾乎所有近代書畫家都在此舉辦過書畫展。
同樣作為北京市的民生實事項目,北海公園閱古樓及濠濮間景區已經在今年10月向遊客開放。濠濮間景區緊鄰畫舫齋,今年公園除了對景區古建進行修繕,還對室內展陳進行復原,完善提升了導覽導視系統。閱古樓則是一座集我國歷代著名書法之大成的傑出建築,保存我國著名的石刻《三希堂石渠寶笈法貼》495方。「我們在不幹預石刻文物本體的前提下,對閱古樓二樓展廳的展覽設施和導覽系統進行了提升,現在市民可在閱古樓欣賞到精美的書法、刻法。」
濠濮間景區緊鄰畫舫齋,據記載在清代曾是用於休憩遊玩、讀書賞景、觀看曲藝表演或進行投壺等遊戲活動的場所。
記者了解到,隨著畫舫齋的開放,北海公園今天的3處文化空間已全部開放,同時,北京市公園管理中心今年的重要民生實事項目——「打造開放10處市屬公園精品展覽及高品質文化空間」工作也進入尾聲,10處文化空間已經開放8處,涵蓋展覽展陳、文化展示和商業服務3種類型,其餘兩處將於本月中下旬開放。
來源 北京日報客戶端 | 記者 任珊 程功
編輯 楊萌
流程編輯 劉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