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賞仇人季布,殺恩人丁公,說明了怎樣的道理?大恩有時是大仇

2020-09-03 漢史趣聞

劉邦這個人很有意思,有容人之量確實是名不虛傳的。不說別的,我們就說一個他的仇人吧,這個仇人就是季布。

季布也就是成語「季布一諾值千金」中的季布。只不過這個季布一開始並不是劉邦的人,而是跟著項羽幹。

季布還是項羽手下的五大名將之一,這樣的他可以說讓劉邦吃盡了苦頭,他跟著項羽的時候,曾經追的劉邦到處亂跑。

劉邦當了皇帝之後,列了一個清單,這個清單上都是一級通緝犯,季布的名字當然也是在上面了。

季布為了怕被劉邦追殺,然後他就到了一個朋友家,朋友告訴季布,你不用怕我能保你周全,但是,你要完全聽我的。

季布按照他朋友的話來做了。原來他的朋友把他的頭髮給剃光了,然後讓他充當了自己家裡的奴隸。

這個時候誰都不會想到,季布這麼風光的人物甘願當奴隸,受這樣的侮辱。但是,季布對此毫無怨言。

這個朋友帶著季布和其他的幾個奴隸,就找到了當時的一個大俠,這個大俠叫朱家。因為季布的朋友知道若是有人能救季布,也就是這個朱家了。

當時的朱家是黑白兩道通吃的人,他看到季布之後,知道這個人不是泛泛之輩,就是劉邦通緝的頭號通緝犯。

朱家也沒有說什麼,意思就是這個奴隸他要定了。然後,朱家告訴自己的兒子,一定要好生對待這個奴隸,你吃什麼就讓他吃什麼。

然後,朱家就出去了。

他去幹什麼了呢?去救季布了。

原來朱家認識劉邦的司機夏侯嬰,然後他找到夏侯嬰告訴他,說我這裡有一個叫季布的人,是劉邦的通緝犯。我希望你能轉告皇帝,讓皇帝赦免他。

當然赦免是有理由的。

朱家說的季布是不可多的的將才,若是劉邦非要追殺他,把他逼急了,他可以北逃抵達匈奴,也可以南逃到達南越。

若是真是這個情況,那麼,劉邦就等於是拿自己的壯士,資助自己的敵人了。季布這樣的人當了大漢的敵人,是很可怕的一件事。

朱家把該說的說完,他就離開了。

夏侯嬰把這個事情放在了心裡,然後,改天他就轉告了劉邦。劉邦是一個能夠聽進話的皇帝,他覺得夏侯嬰說得沒錯。

再說了季布當你之所以追殺自己,就是因為他效忠自己的主人,難道效忠自己的主人也是錯誤嗎?

所以劉邦不但要赦免季布,而且還要給他官職,讓他當了一個郎中令,從此,季布就成為了漢朝的官員。

所謂得「季布一諾值千金」,就是他在當官的時候給民眾的印象。呂后時期,漢文帝時期他都在當官,而且官職越來越大。

那麼,丁公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大家都知道劉邦和項羽爭霸的時候,劉邦被項羽的人追的是又把自己的女兒扔下車,又是把自己的兒子扔下車。

這件事之後,他被人嘲笑了很久。當時追劉邦,讓劉邦這麼狼狽的人,其實就是丁公。

不過,丁公追上劉邦之後,並沒有殺劉邦。也就是說儘管劉邦有個兒女,還是被丁公給追上了。

劉邦看到自己逃不了了,被丁公給抓住了。他就給丁公說,你我都是賢人,賢人為何要為難賢人呢?

丁公是一個大老粗,他看到對方的老大劉邦稱自己為賢人,他就很高興,然後一高興,就把劉邦給放走了。

當然了更為重要的是,當時天下未定,鹿死誰手還不好說呢?丁公放走劉邦,就是為自己留一條後路。

可以說丁公才是劉邦的救命恩人。

後來丁公知道項羽失敗了,劉邦當了皇帝。他覺得自己對劉邦有救命之恩,想要找劉邦謀一個差事。

當他找到劉邦後,劉邦抓住了他。然後,對自己的部下說,大家都來認識一下,這個人就是丁公。

項羽為何失敗你們知道嗎?就是因為這個丁公壞了項羽的大事,因為丁公曾經抓住了我,然後又放走了我。

這就是對自己的主人不忠。

若不是他放走了我,項羽怎麼可能會失去天下呢?所以,今天我就要殺了丁公,就是警告天下人,不要做這樣不仁不義對主人不忠的人。

所以,對劉邦有恩的丁公,就這樣被劉邦殺害了。

劉邦為何容不下丁公呢?

說實話就是因為當年劉邦的臭事,丟兒女的事情丁公是見證者,這樣的人怎麼可能留在世上呢?

所以說有的時候大恩就是大仇!丁公死的一點都不冤枉!

相關焦點

  • 季布曾是劉邦仇人,丁公是其恩人,為何劉邦卻放了季布殺了丁公?
    楚漢爭雄是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項羽兵敗自刎烏江成就了劉邦的霸業,要說這劉邦當了皇帝最恨誰,那就是季布了。這季布是誰?季布是項羽麾下四大猛將之一,不僅能力強,而且人格魅力很大,楚漢相爭時,一直追著劉邦打,數次將劉邦置於困境,差點讓劉邦丟了小命,劉邦真的是要恨死他了。
  • 劉邦稱帝後提拔仇人季布,殺了恩人丁固,糊塗了?不,是太聰明
    呂后是個很厲害的女人,能聽季布的話,可想而知季布在朝廷的影響力不會太小。那麼,朱家當初到底對夏侯嬰說了啥?其實很簡單,朱家告訴夏侯嬰: 季布當年效力於項羽,為項羽圍堵劉邦,那是盡忠職守,何錯之有?
  • 劉邦封賞了仇人季布,卻誅殺了救命恩人丁公,這就是皇帝!
    首先是季布   《史記·季布欒布列傳》記載,季布年少之時就因為任俠人在楚地非常出名,當然那個時代大家都流行這一套。秦末起義之時,季布投身到了項羽麾下。季布有著很強的軍事能力,他多次率兵攻打劉邦,讓劉邦焦頭爛額(項籍使將兵,數窘漢王)。
  • 俗話說「自古大恩如大仇」有道理嗎?
    我們對別人施恩的時候,有時候很容易,可能有時只是舉手之勞而已。而對於受恩者來講,得時刻記著別人的恩情,時刻想著去回報,不僅時時地感覺低恩人一頭,有的恩情也許儘其所有,窮極其一生也難以報答,這樣的恩情恩便成了揮之不去的夢魘和難以擺脫的緊箍,長期以往便會心理失衡。輕者,與恩人老死不相往來;嚴重者甚至希望恩人在人間消失,如此大恩逐漸演變成了大仇。
  • 劉邦陷絕境、丁公放水,漢王怎樣報答?季布兄弟的迥異人生
    丁公也就是丁固,是季布異父同母的弟弟(也有觀點認為兩人是舅甥關係)。季布在當時名滿天下,有"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 的美名。丁固雖沒那麼出名,也是史籍上留名的人物。季布與丁公同為項羽麾下的楚將,但他們一生的榮辱,卻與漢高祖劉邦有莫大的關係。
  • 仇人季布被封官,恩人丁公卻被殺,劉邦為何這麼做?
    劉邦做事情很多時候常人看不清,就像剛從項羽營中過來投奔的韓信,在蕭何的一番勸說下,直接拜寸功未立的韓信為大將軍,後來垓下之圍戰勝項羽之後,對於曾經的對手季布,劉邦給他封官,而對於對自己有救命之恩的丁公,卻下令處死,接下來我們看看劉邦為什麼這麼做。
  • 劉邦為何殺恩人丁公用仇人季布?劉邦:丁公出賣項王季布一諾千金
    丁公是項羽的部將,史書把他的身份記模糊了,多認他是季布的舅舅。季布名氣很大,項羽「五虎上將」之一,多次把劉邦打得屁滾尿流。另外,「一諾千金」的成語就是為季布量體裁衣。項羽被滅後,劉邦不計前嫌,重用了昔日仇敵季布,給了他中郎將一職。而曾經救過劉邦一命的丁公卻被殺頭。劉邦什麼套路?
  • 丁公是劉邦的恩人,季布是劉邦的仇人,劉邦為何誅殺恩人赦免仇人
    劉邦與項羽爭奪天下,取得勝利後他的死對頭項羽的部將丁公與季布分別來降。丁公是劉邦的救命恩人,劉邦在彭城之戰敗逃時,他曾經放過劉邦。季布是項羽的得力幹將,他曾經多次逼得項羽走投無路。但是劉邦卻將丁公斬首反而重用季布。這是為什麼呢?下面就給大家介紹一下這兩個人的生平事跡。
  • 賞仇人,殺恩人,劉邦神操作,換來大漢王朝400年江山
    在交易時,朱姓大俠一眼就認出了人群中的季布,但是他並沒有直接揭發,而是暗地裡跟自己兒子說:「這人不是凡人,不能將他當傭人看待,要讓他和我們吃一樣的食物。」朱姓大俠安頓好了季布,便驅車趕往洛陽,拜見老相識——汝陰侯夏侯嬰。夏侯嬰與劉邦是布衣之交,擔任他的太僕,也就是私人司機。此人不僅戰功卓著,而且忠心耿耿,深受劉邦信任、賞識。夏侯嬰見老朋友來訪,非常高興,請他吃了好幾天大餐。
  • 劉邦殺了自己的恩人丁公,司馬光為什麼會對此給予了很高的評價?
    放了劉邦一馬的丁公,被拿來當了反面典型,丟了首級;相反差點把劉邦逼死的季布,卻在劉家的漢室王朝混得風生水起。這也只能說明一個道理,「背叛主子」也是一個技術活兒,不是誰都能幹好的。所以,丁公放走劉邦實際上也是為了給自己留條後路,不過,很可惜他這條路沒留好。
  • 劉邦的馭下之術被贊經典,只因他放季布,殺恩人
    季布輾轉逃亡,最後在朱家得到了好生招待。還去京城找關係救季布。他們找的就是為劉邦駕車的夏侯嬰。朱家對夏侯嬰說,劉邦這樣逼季布,如果季布跑到南方當大王了,那不是便宜了敵國?夏侯嬰一聽,還蠻有道理,而且夏侯嬰本就是老好人。在夏侯嬰的幫助下,劉邦真的赦免了季布。還拜為郎中。
  • 劉邦斬殺了自己的恩人丁公,司馬光為何給予了很高評價?
    朱家心知其季布也,買置田舍;身之洛陽見藤公,說曰:「季布何罪!臣各為其主用,職耳;項氏臣豈可盡誅邪?今上始得天下,而以私怨求一人,何示不廣也!且以季布之賢,漢求之急,此不北走胡,南走越耳。夫忌壯士以資敵國,此伍子胥所以鞭荊平之墓也。君何不從容為上言之!」滕公待間,言於上,如朱家指。上乃赦布,召拜郎中,朱家遂不復見之。布母弟丁公,亦為項羽將,逐窘帝彭城西。
  • 劉邦:正義之仇乃大恩,不義之恩為大仇
    季布曾經好幾次差點殺了自己,於是懸賞捉拿,並放話出去,但有窩藏者,滅三族。季布後來躲藏到一朱姓的大戶人家,朱家人覺得季布為人仗義,於是決定搭救他。朱家人最後找到夏侯嬰,讓夏侯嬰帶話給劉邦說,季布本是項羽手下,兩軍交戰,各為其主,何罪之有呢?天下初定,陛下為了私怨而殺他人,怎麼能體現大王的胸懷呢?
  • 同樣是劉邦的仇人,為何季布被賞而恩公被殺
    而今項羽敗亡,騰出手的劉邦立即想到了讓他恨到牙根的季布,於是他發布懸賞千金的通緝令,誓要抓到季布,同時還追加了一條,膽敢窩藏季布者,誅三族。朱家點了點頭,繼續問道:那依大人之見,季布是個怎樣的人呢?夏侯嬰沉吟片刻回答:是個賢者。朱家接著話頭繼續說:那就是啊,他當初追殺皇上也是奉命而為,這是忠於職守的表現。再說了,項羽原先的手下那麼多,能殺得完嗎?
  • 大恩如大仇,幫忙需謹慎:那些藏在《小李飛刀》裡的人生哲學
    可惜這明眼人都看得出來的道理,人家李尋歡偏要說不,既然你是我大哥救我一命,你又是真心喜歡我表妹,那我把表妹送給你又如何?李尋歡你厲害,那龍嘯雲要是喜歡你媽咪你侄女你閨女,你也送麼?更何況林詩音是人,不是東西,她自己沒有決定權麼?
  • 帝王之術:劉邦為什麼要趕在稱帝之前,斬殺了救命恩人丁公?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劉邦正式登基稱帝之前,他做了一件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事情——當眾斬殺了自己的救命恩人丁固。丁公之恩:公元前205年的彭城之戰,西楚霸王項羽率領區區3萬之師,在半日內便擊潰了劉邦的56萬漢軍。
  • 他殺了恩人韓信卻賞了仇人,這都是算計
    比如,韓信、彭越、英布,這三個人都曾為劉邦的帝業立下了汗馬功勞,特別是韓信,那為什麼劉邦要殺了他們呢?而有一位叫季布的有幾次曾差點殺死劉邦,但劉邦在稱帝後,卻對他大大封賞。這是怎麼回事呢?小編今天就來給大家認真分析一下。
  • 項羽死後,劉邦立即殺了個恩人,賞了個仇人,換來漢朝400年江山
    劉邦知道,季布人際關係強,人緣好,所以他下了比較苛刻的令,表示:凡是敢收留季布、幫助季布的人,夷三族。不過,他這個命令能夠震懾宵小之徒,卻不能令真正有情有義的人心生膽怯。濮陽一位姓周的俠士,就不顧劉邦的命令,收留了季布,將他藏了起來。一直這樣藏著,顯然不現實,外面鬧得風風雨雨,忙著抓季布,遲早會搜查到他這裡,到時候就藏不住了。
  • 「大恩如大仇」與「滴水之恩湧泉相報」
    老話有說「大恩如大仇」。老話又有說「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這兩句話放在一起,似乎有些精神分裂。應如何看呢?「滴水之恩湧泉相報」是說人應該報恩。這話應該沒有人反對。別人給以幫助,給以饋贈,哪怕就白給了你一滴水那麼一點點好處,也應該知恩記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