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創業
六成失敗
大學生在校期間創業、畢業後自主創業的失敗率達到六成以上。昨日,記者從重慶工商大學有關部門獲悉,在該校曾經承辦的財經類高校工作研討會上,有統計數據表明,大學生創業失敗率高達60%。
主持人語》》
一場席捲全球的金融危機,讓今年大學生就業形勢變得異常嚴峻。從春節前開始,《創富學堂》就將視角瞄準了大學生群體,對大學生自主創業中的典型案例進行了系列報導。
接下來,本報將採訪我市部分高校就業指導老師、學生工作老師,以及我市就業管理、工商、稅務和部分銀行,對大學生創業境況、方向、遇到的困難、項目選擇等進行分析,對相關政策進行解讀,希望能給正在創業、想創業的大學生提供全面的信息。
大學生創業四大問題
問題一 激情過度
案例:成都某高校食品科學系6名研究生籌資20萬元,打算在成都開20家「六味麵館」連鎖店。由於管理不善和經營欠佳,4個多月後,第一家店就掛牌轉讓。
點評:創業需要激情,但過分的激情往往會導致創業者不研究自身實力與市場風險,對創業項目的可行性缺乏冷靜全面的評估。
問題二 好高騖遠
案例:重慶某高校一學生開了一家網站,註冊用戶已有100多萬人,但他不知道怎麼利用網站盈利,只坐等收購或風投垂青,結果至今仍為生計發愁。
點評:好高騖遠是大學生的通病。創業前必須弄清自己能做什麼,能怎樣賺錢,才有可能創業成功。
問題三 紙上談兵
案例:3名大學生買了100件保健產品「試水」,並認為每件產品哪怕只賺10元,有100萬人買就能賺1000萬。到產品賣不動了,他們才知道,新保健品是需要巨額廣告作支撐的。
點評:大學生缺乏經驗,對市場只愛進行理想化推斷,結果往往與實際情況相去甚遠。
問題四 單打獨鬥
案例:萬州一大學生畢業後,承包了一片荒山種果樹。資金鍊斷裂後,他不願意把利潤與別人分享,拒絕與人合股經營,結果眼看著果樹變柴禾。
點評:想靠單打獨鬥獲得成功,機率微乎其微。對大學生來說,合作創建一個團隊,要比單槍匹馬更容易成功。
點評人:共青團重慶市委青年創業導師、國家高級職業指導師、教授林浩 (陳寒星 畢克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