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晴湘西》這部劇選角是和不錯的,首先潘粵明把陳玉樓演得很到位,雖然和原著有些不同,但是之前小編好像記得,導演說過,這部劇中的陳玉樓定位在「雅痞」,所以這樣的總把頭小編是接受的,潘粵明把陳玉樓的機變無雙,圓滑世故,有本事,但不夠火候演繹得淋漓盡致。
但陳玉樓這個角色我只能給8分,書裡陳瞎子有些地方是虎步生威,很有盜墓匪氣的一個人,劇裡有點過於文質彬彬,但不正經偶爾說點俏皮話挺可愛。高偉光的鷓鴣哨給9分以上,光高偉光的形象就足夠立體,再加上精湛的演技,毋庸置疑的鷓鴣哨。鷓鴣哨為人光明磊落,疾惡如仇,膽識過人,鬥屍王的那一招魁星踢鬥令人嘆為觀止。高偉光的鷓鴣哨出其意料挺讓我滿意,潘老師在陳玉樓被弱化這麼多還能演成這樣,也是能接受的。
《怒晴湘西》中幾個配角中紅姑娘有情有義,巾幗不讓鬚眉,辛芷蕾拿捏的很好,羅老歪的軍閥嘴臉,花拐瑪的小軍師形象,鐵崑崙的重情重義,花靈的靈氣都演繹得很到位。出入較大的是老洋人,原著中的老洋人和鐵崑崙一樣,都是只幹活不說話的那種(關鍵鐵崑崙是啞巴)。本片還有個主角沒登場,那就是怒晴雞,《鬼吹燈之怒晴湘西》裡怒晴雞的戲份絕不比陳玉樓與鷓鴣哨少,而且本人覺得比兩位主角都出彩,就看導演能不能拍出怒晴雞的風採了,不過瑕不掩瑜,這部《鬼吹燈》已是上乘之作。
《怒晴湘西》這部劇管導還是基本忠於原著的,為什麼說基本呢?就拿兩處書裡在前期最精彩而劇中做了改動的地方來說吧,一個是古狸碑小狸子應該只是一個打雜的,老狸子是迷了一隻兔子,騎著出來的,然後才有貓咪自己喝水洗腸被吃,鷓鴣哨那一記「恰如流星趕月的倒踢紫金冠」也沒表現;第二個便是陳瞎子和鷓鴣哨一起找怒晴雞的橋段也很精彩,很可惜就目前的這個安排來看有點面目全非了。
當然,陳玉樓追貓那段表演也是有一定亮點的,驚悚的部分是無實物表演,後面他中毒了不能動,我隔著屏幕都能感覺出來他想動但動不了,眼神動作表情都太到位了,看的揪心,而且全程無臺詞,感覺這個很難演的,潘粵明還是很厲害!
《怒晴湘西》肯定會存在著一系列的改變劇情,改編是否合理很重要,我想說的是一探瓶山前,卸嶺明明提前有準備,下崖前灑了石灰,劇裡刪了,之後群盜沒有急於下殿,而是觀察許久,也只下去了幾個人。在眾人遇險,啞巴崑崙抗柱子時蜈蚣已經爬上了他的腿,這樣會感覺更加真實合理。我覺得如果原著更加合理,那完全不需要改。劇中把卸嶺和陳玉樓踩的太狠了。小編不反對改編,開頭陳玉樓開倉放糧,樹立正面形象為了過審我可以理解,騎蜈蚣那段特效不好做沒細拍我也能理解。但是明明原著更合理,非要改成不合理,這個令人難以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