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軍十九個兵團司令員中,只有此人成開國元帥,後擔任國防部長

2020-12-05 四方史

解放戰爭時期,人民解放軍有五大野戰軍,下轄十六個兵團,除此之外,還有三個特殊兵團,加起來共是十九個兵團。那麼他們的司令員都是誰?第一野戰軍,有兩大兵團。開國上將王震是第一兵團的司令員兼政委,建國後他當選過國務院副總理。第二兵團司令員是大將許光達,後來他是新中國首任裝甲兵司令員。

第二野戰軍有三大兵團。第三兵團司令員是開國上將陳錫聯,他是首任重慶市委書記,晚年官至副總理。第四兵團司令員是開國大將陳賡,建國後他主要擔任了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工程學院院長。第五兵團司令員是開國上將楊勇,建國後擔任過副總參謀長。第三野戰軍,下轄四大兵團。第七兵團司令員是開國上將王建安。第八兵團司令員是開國上將陳士榘。第九兵團司令員是上將宋時輪。第十兵團司令員是開國上將葉飛,建國後擔任過福建省委書記。

第四野戰軍也有四大兵團。第十二兵團司令員是開國大將蕭勁光,建國後擔任首任海軍司令。第十三兵團司令員程子華,建國後先後歷任山西省委書記、商務部部長等職。第十四兵團司令員是開國上將劉亞樓,他是新中國首任空軍司令員。第十五兵團司令員是開國上將鄧華。

華北野戰軍有三個兵團。徐帥是第十八兵團司令員兼政委,他也是唯一被授予元帥軍銜的兵團司令員,建國後擔任過國務院副總理和國防部長。第十九兵團司令員是開國上將楊得志。第二十兵團司令員則是上將楊成武。最後剩下的三個兵團,是由國軍起義改編而成的兵團。分別是第二十一兵團,司令員是開國上將陳明仁。第二十二兵團,司令員是開國上將陶峙嶽。第二十三兵團,司令員是開國上將董其武。

相關焦點

  • 唯一擔任過國防部長的開國上將,他的女婿是正國級
    都有哪些開國將帥擔任過國防部長呢?咱來捋一捋。開國元帥有4位,彭德懷、林彪、葉劍英和徐向前。然後是無冕將軍耿飈,耿飈功勞很大,可惜卻沒有任何軍銜。第六位是張愛萍,他在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也是唯一擔任過國防部長的開國上將。最後一位擔任國防部長的開國將軍是是秦基偉,他是開國中將,1988年被授予上將軍銜。張愛萍是四川達縣人,好像在革命戰爭年代,大家對他印象並不深。
  • 華北野戰軍的三個兵團,司令員都是誰?既有開國元帥,也有上將
    解放戰爭期間,徐向前歷任晉冀魯豫軍區副司令員、華北軍區副司令員兼第一兵團(後改為18兵團)司令員兼政治委員等職務。他在解放山西中居功至偉,毛主席就曾說「你們還不到六萬人,一個月消滅閻錫山十萬,單是正規軍就搞掉他八個整旅,你說一說,你們那個晉中戰役是怎麼打的?」這裡面充滿了讚揚。
  • 解放軍首次授銜,17個兵團司令員僅一人未授銜,後成副國級領導
    新中國解放後,1955年解放軍第一次授銜,以表彰開國將軍們的功績,17個兵團司令員當中,僅有一人未被授銜,此人就是第四野戰軍十三兵團司令員程子華,後來他成為了副國級領導幹部。
  • 陣容最豪華的兵團,司令員是元帥,兩位開國上將,還有一位正國級
    說起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兵團,大家立刻心潮澎湃,想起了天下第一兵團王震兵團,還有第二野戰軍的陳賡兵團,林彪帳下的蕭勁光兵團等等。那麼,陣容最豪華的兵團是哪個?出人意料的是,這個兵團不在四大野戰軍之中。當時的華北,也有三個兵團,排第一的,也就是第十八兵團,陣容最是豪華。為什麼呢?十八兵團的司令員兼政委是徐向前元帥。(王新亭陪徐向前檢閱部隊)這也是唯一的元帥兵團。不信你去查查,其他的兵團司令員要麼是開國大將,比如許光達,陳賡和蕭勁光,要麼就是開國上將,比如王震,陳錫聯和「三楊」等等。
  • 韓先楚擔任過解放軍哪兩個兵團副司令員、志願軍哪個兵團司令員?
    開國上將韓先楚是我軍赫赫有名的一員戰將,他被譽為從未打過敗仗的常勝將軍,也被譽為旋風司令。今天,我們要說的是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戰爭期間,韓先楚曾擔任過解放軍兩個兵團的副司令員和一個志願軍兵團的司令員。是哪幾個呢?我們往下看:韓先楚擔任過解放軍第12兵團副司令員。平津戰役後,時任第四野戰軍第40軍軍長的韓先楚率領第40軍隨四野先遣兵團南下,先遣兵團協同第二野戰軍、第三野戰軍發起渡江戰役。
  • 十大元帥,在授銜時分別擔任何職,有沒有共同的職務?
    在全面抗戰時期朱老總擔任八路軍總司令。解放戰爭中他又成為解放軍的總司令。所以朱老總從紅軍時期就是總司令了。1955年9月,在授銜的時候,他被授予元帥軍銜,朱老總時任任軍委副主席、國防委員會副主席、解放軍總司令。是當時的最高軍職了。
  • 42位「副兵團級」開國將領名單一覽
    上將19人1955年授銜時,42位副兵團級開國將領中,有19人被授予上將軍銜,他們是將軍中的骨幹力量。這19位開國上將的具體明細如下:李克農,曾擔任過軍委情報部部長、授銜時擔任副總參謀長;彭紹輝,評級時擔任西北軍區參謀長、副司令員兼參謀長,授銜時擔任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兼訓練總監部副部長;張愛萍,授銜時擔任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韓先楚,評級時擔任志願軍副司令員、志願軍黨委常委兼志願軍第十九兵團司令員、兵團黨委書記,授銜時擔任中南軍區參謀長。
  • 解放軍十位大將都有誰參加了開國大典
    網絡上一些史料介紹,新中國的十大元帥中只有朱德、劉伯承、賀龍四位元帥因指揮作戰和個人生病等原因沒能參加,錯過了這一舉世矚目的歷史時刻。而親自參加了開國大典的聶榮臻元帥,也因負責大典的組織部署和閱兵指揮,沒有登上天安門城樓。 新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十位開國大將,也理所當然具備參加資格。但仔細翻查歷史記載,可以發現,十位大將中,只有粟裕、黃克誠、、張雲逸、羅瑞卿四位參加了這一盛典,六位沒能參加。
  • 軍政一肩挑的兵團司令員都有誰?建國後授何軍銜?遺憾總是少不了
    全軍計劃編成20個兵團,因兵力不足和戰爭進程過快,只編成了16個兵團,故而第六、十一、十六、十七兵團番號空缺。那麼16大兵團司令員中,哪些有幸軍政一肩挑?建國後授何軍銜?成就如何?建國後,曾任援越抗法中方高級軍事指揮員,指揮越軍取得了邊界戰役的勝利,幫越南人民的衛國戰爭打開了局面。後接替彭德懷代理志願軍司令員,在朝鮮戰場上構建了坑道防禦體系。成為絕無僅有的,軍事生涯與日軍、法軍、美軍都交過手的我軍高級將領。籌建了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是新中國國防科技、教育事業的奠基者之一。後歷任解放軍副總參謀長、國防部副部長。
  • 說說開國元帥 大將 上將中最長壽的這三位
    說說開國元帥 大將 上將中最長壽的這三位對於新中國開國的十大元帥、十大將、五十七員上將,許多人都熟知他們的名字。因為這些名字,與中國革命戰爭史和建國後的社會主義建設事業許多重大事件都緊密相關。建國後,劉伯承出任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二書記,西南軍政委員會主席。奉命創辦了解放軍諸軍兵種合成的高等學府----南京軍事學院並任院長兼政委。1954年起,劉伯承先後任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副主席、國防委員會副主席、軍委訓練總監部部長、中央軍委戰略小組組長。他1962年參與指揮了中印邊境自衛反擊戰。
  • 解放戰爭時期,我軍16個兵團中,兵團政委司令員一肩挑的都有誰
    五大野戰軍16個兵團司令員中,除了第14兵團司令員程子華沒有參加授銜,其餘15位司令員在1955年都獲得了不同的軍銜,而在這15位兵團司令員中同時擔任政委和司令員的在當時有四位,他們分別是誰呢?我們接著往下看。
  • 開國將帥中的治國之才,13人曾經擔任副總理,你知道哪些
    而其中,周恩來總理的影響力巨大,很多開國將帥都曾經說過:能在周恩來手下做事,是一種榮耀。但也不是每個人都能有這種榮耀,擔任過國務院副總理的開國將帥,總共只有13個人,其中有六位是新中國的開國元帥,還有一位大將, 5位上將和一位中將。
  • 十大元帥,任過國防部長,同時又當過總參謀長的元帥都有誰
    因此,在建國初期,這兩個重要的職務都是由解放戰爭時期的各大野戰軍司令員擔任,也就是後來的開國十大元帥。當然了,開國十大元帥,並不是十位元帥都擔任過國防部長或者總參謀長的職位。就比如聶榮臻元帥,他在1950年~1954年擔任總參謀長職務,只是沒有擔任過國防部長。還有解放戰爭時期戰績最佳的第四野戰軍司令員林總,他也是十大元帥之一,軍事才華出眾,在1959年~1971年,出任我國的國防部長職務。
  • 42位副兵團級開國將領,分別被授予什麼軍銜?一人比鍾偉還要委屈
    李克農上將19人1955年授銜時,42位副兵團級開國將領中,有19人被授予上將軍銜,他們是將軍中的骨幹力量。這19位開國上將的具體明細如下:李克農,曾擔任過軍委情報部部長、授銜時擔任副總參謀長;彭紹輝,評級時擔任西北軍區參謀長、副司令員兼參謀長,授銜時擔任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兼訓練總監部副部長;張愛萍,授銜時擔任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韓先楚,評級時擔任志願軍副司令員、志願軍黨委常委兼志願軍第十九兵團司令員、兵團黨委書記,授銜時擔任中南軍區參謀長。
  • 志願軍六位兵團司令員,歸國後擔任什麼職務,各自軍銜如何?
    我軍的將領也讓西方國家刮目相看,當時為了行動方便我軍把兵力進行了重新整編,組合成了6個兵團參與抗美援朝,每個兵團自然也都有各自的司令員。這些司令員在抗美援朝戰爭中立下了不少戰功,後來他們都擔任過哪些職務,各自是什麼軍銜,誰的職務又是最高的呢?
  • 曾擔任共和國副總理的開國將軍
    彭德懷元帥彭德懷元帥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擔任中共中央西北局第一書記,西北軍政委員會主席,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副主席,中央人民政府革命軍事委員會副主席,中國人民志願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國防委員會副主席,國務院副總理兼國防部長;一九六五年,擔任建設
  • 湖南籍開國元帥
    原標題:湖南籍開國元帥 彭德懷(1898-1974)湖南湘潭人,中國人民解放軍創建人和領導者,軍事家,共和國元帥。1922年考入湖南陸軍軍官講武學堂,參加過北伐戰爭,後升為團長。1928年4月參加共產黨,組織平江起義,率部上了井岡山。擔任紅軍革命軍事委員會副主席。參加了歷次反「圍剿」。抗戰爆發後任八路軍副總指揮。解放戰爭中任第一野戰軍司令員兼政委。解放後任中央軍委副主席,國防部長。抗美援朝戰爭中任志願軍司令員兼政委。
  • 從黃埔軍校走出的開國將帥名錄(上將以上名單)
    中國共產黨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創建者和締造者之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十大元帥之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擔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國防部部長。曾參與籌建黃埔軍校,任教授部副主任。
  • 1955年授銜時 十大元帥都分別擔任什麼職務
    開國元帥軍銜的評定,黨中央、中央軍委進過了反覆斟酌、磋商,毛主席、周總理、劉少奇、鄧小平則主動推出了大元帥和元帥的評定。最終確定的十人,都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創建時期重要武裝起義的領導者或參加者;都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各個時期的重要領導者;他們分別領導和指揮或參加了中國人民解放軍重要的戰役軍團作戰,立有卓越功勳;在授銜時的任職級別很高。
  • 他們是四大直轄市的第一任市長,兩位是開國元帥,一位是開國上將
    據說其中兩位是開國元帥,一位是開國上將,另一位是機械工業部部長。聶榮臻元帥1988年出生於重慶江津湖塘鎮。他192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是久經考驗的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創建人之一。他在新中國成立後,先後擔任中央軍委秘書長兼中國人民解放軍代總參謀長,國防委員會副主席,中央軍委副主席,國務院副總理兼國家科委主任,國防科委主任等職務。在1955年授勳時,被授予元帥軍銜,同時榮獲一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