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已故王太后生前曾安排自己葬禮的每個細節

2020-11-20 搜狐網
  老太后親選讚美詩

  去年的一天,在克拉倫斯宮的一間畫室裡,王太后對她的後事作了周密詳盡的安排。當時,她坐在一張書桌前,親自過目了關於她的葬禮的每一個細節。

  她選擇了一位不知名作家的詩句作為葬禮上吟頌的讚美詩。其中這樣寫道:

  你可以流出眼淚,哀悼她的離去;

  你可以露出微笑,因為她還活著。

  閉上你的雙目,祈禱她早日回來;

  睜開你的眼睛,環視她留下的一切。

  4月6日,白金漢宮宣布下周二(4月9日)葬禮安排時說,老太后希望人們保持適度的哀傷,因為她生前說過,紀念她的生比哀悼她的死更有意義。

  西敏斯特教堂的大鐘將敲101下

  4月9日的葬禮儀式舉行前,倫敦西敏斯特教堂的大鐘將敲101下,每隔一分鐘一下,以紀念老太后101歲的漫長生涯。屆時,將有2100位佳賓出席送葬儀式。葬禮上將演奏巴赫和戴維斯的樂曲,因為老太后的丈夫喬治六世國王也曾喜歡這兩位音樂家的作品。

  送殯隊伍不走她討厭的M4號公路

  下周二的葬禮結束後,老太后的靈柩將運往倫敦郊外的溫莎堡,與她50年前去世的丈夫喬治六世國王葬在一起。

  送殯隊伍將經過倫敦的主要街道和著名建築,包括聖·詹姆斯宮、白金漢宮、白廳大街和海德公園等,這條路線是精心選擇的,也是王太后生前的決定。

  白廳大街上有蒙哥馬利元帥的雕像,過去,老太后每次坐車路過這裡,她都讓司機把車開慢一點,以便她向這位著名的元帥揮手致意。車隊經過的Mall,是老太后丈夫的雕像安放地。而海德公園,則是英國最有名的公園,女王曾在這裡為老太后93歲生日舉行過祝壽聚會。

  不知道為什麼,老太后不喜歡M4號公路,儘管這是從倫敦通往溫莎堡的主要高速公路。據說,老太后生前每次審查她的葬禮安排時,總是把M4號公路勾掉。無奈,這次送殯的路線只好走A4號公路。

  送葬隊伍還將通過希思羅機場附近。據說,當初在討論到這個細節時,老太后曾與她的私人秘書開玩笑說:「我擔心,當我從那裡路過時,飛機是不是會停飛啊!」

  女王邀請兒子的情人卡米拉參加葬禮

  據《每日郵報》4月7日報導,伊莉莎白二世女王力排眾議,決定邀請查爾斯王儲的情人卡米拉參加老太后的葬禮。

  白金漢宮的高級官員不希望卡米拉出席送葬儀式,擔心她的出現會引起混亂。他們甚至很堅定地表示:「那絕對是不行的!」

  但女王的新聞秘書4月6日宣布,卡米拉參加葬禮是"適宜"的,不過,"她只是一名普通的參加者,她不坐在王室成員的附近"。卡米拉先前的丈夫也被邀請參加葬禮,因為他曾是老太后的教子。

  女王生氣了

  從4月5日下午起,英國成千上萬的群眾冒著初春的寒風,等候前往西敏斯特會堂瞻仰老太后的靈柩。人們排起的「長龍」長達5公裡,有許多人甚至徹夜等待。

  可就在這一天的晚上,王室的麥可夫婦卻在肯辛頓宮為自己23歲的兒子和21歲的女兒大肆操辦生日慶典。50餘人參加了慶祝晚宴。在鮮花和彩燈之中,他們連吃帶跳,一直折騰到次日凌晨,有人甚至喝得醉醺醺。媒體報導說,這個生日慶典花費了1.5萬英鎊。

  伊莉莎白二世女王聽到這個消息後,據說是「非常生氣」。(孟蘭)


相關焦點

  • 英國已故王太后被披露曾認為黛安娜「可惡」
    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的母親、已故王太后的官方傳記於當地時間18日在英國正式出版發行。傳記中大篇幅記錄了王太后對孫子查爾斯和孫媳黛安娜感情破裂的憤怒,而黛安娜的「出軌」更讓這位老者「震驚不已」。在王太后看來,黛安娜簡直「太可惡了」!
  • 英國王太后葬禮四大懸念 「詛咒鑽石」引人關注
    王太后最後的葬禮如何進行?  葬禮將是何種規格?  「詛咒鑽石」會到何處?  媒體報導將投入多大?  4月9日,被英國民眾視為「最敬愛的老祖母」的英國王太后伊莉莎白的最後葬禮將在威斯特敏斯特舉行。  4月9日葬禮將如何安排?
  • 英已故王太后曾擔心個人花銷大(圖)
    國際在線專稿:儘管身為王室成員、家財萬貫,但是已故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的母親——英國王太后伊莉莎白·波維斯-萊恩生前卻一直保持「低調」,在公眾場合從來不過多的招搖。「一戰」過後,王太后更是和英國民眾一起度過最艱難的時期。近日王太后生前寫給私人裁縫的信件被披露,信的內容更向人們揭示了王太后簡樸的一面。
  • 英國王太后葬禮非國葬似國葬 關鍵在於誰出錢
    人民網倫敦4月3日電 英國議會今天召開臨時會議,追悼上周六去世的王太后。布萊爾首相讚揚王太后「鼓舞了我們的國家,受到了全國人民的愛戴和尊重」。  議員們在會議開始前為王太后默哀一分鐘。布萊爾致辭後,保守黨領袖鄧肯·史密斯、自由民主黨領袖甘迺迪及其他政黨領袖相繼發言,表示哀悼。
  • 英國女王邀請卡米拉參加王太后葬禮
    白金漢宮發言人4月6日稱,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已經邀請查爾斯王儲的情人卡米拉參加王太后的葬禮。    據法新社報導,這位發言人表示,卡米拉這麼多年來和王太后已經非常熟悉,因此讓她來參加葬禮很合適,但是在葬禮儀式舉行期間,卡米拉不會坐在查爾斯的旁邊。
  • 可與邱吉爾葬禮相媲美 英國國民道別王太后(組圖)
    樂觀的王太后   本報綜合報導北京時間4月9日下午6:30,英國在倫敦市中心的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為王太后舉行隆重葬禮查爾斯的兩個兒子威廉與哈裡,以及妹妹安妮公主則列隊在人群中,向安置在威斯敏斯特教堂大廳的王太后靈柩致敬。  整個英國默哀兩分鐘  聯合國秘書長安南、英國首相布萊爾及妻子、柴契爾夫人和2100名嘉賓在威斯敏斯特教堂靜靜佇立,等候老太后靈柩的到來。美國總統夫人蘿拉·布希、澳大利亞總理霍華德、紐西蘭總理克拉克、加拿大總理克雷蒂安等前來為深受尊重的王太后送別。
  • 英國賭博欄目無法無天 竟拿王太后葬禮「開涮」
    中國日報網站消息:英國一家電視臺為尋刺激,居然拿受國民愛戴的王太后的葬禮當作賭博對象,幸虧警方及時發現該電視臺工作人員的不軌行為,才阻止了他們對王太后莊嚴葬禮的褻瀆行為。英國警方在4月10日透露,該電視臺工作人員企圖在送殯車隊前架起攝像機,跟蹤靈車的移動速度。
  • 瑪格麗特公主葬禮周五舉行 英國王太后為71歲女兒送行
    人民網倫敦2月14日電儘管101歲的英國王太后年老體弱,加上不久前滑倒,胳臂受了輕傷,但她仍然堅持要參加小女兒瑪格麗特公主的葬禮。  瑪格麗特公主的葬禮於周五在倫敦郊外的溫莎堡舉行。白金漢宮為王太后的旅程考慮了包括使用直升飛機在內的各種方法。但最可能的還是乘車前往。  瑪格麗特公主的靈柩目前安放在倫敦聖·詹姆斯宮的女王教堂裡。
  • 柴契爾夫人葬禮今舉行 英媒稱其"優點勝過缺點"
    中新網4月17日電 英國前首相柴契爾夫人的葬禮將於4月17日在倫敦聖保羅大教堂舉行。柴契爾夫人4月8日去世後,關於其歷史功過、葬禮安排引發英國民眾的熱議,有讚譽,有批判,也有示威抗議,甚至「慶祝」。英國媒體評論稱,柴契爾夫人是一個「優點勝於缺點」的政治家,她的去世如同她生前一樣,引發眾多爭議,再次「撕裂」英國社會。
  • 菲利普親王拒絕國葬 籌劃私人葬禮突顯軍人生涯
    為自己安排「身後事」在中國人看來似乎是個禁忌,但西方人往往很早就會未雨綢繆,英國王室成員對自己的葬禮更是早有打算。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的丈夫菲利普親王葬禮計劃的部分安排日前曝光,他拒絕了女王關於為他舉行國葬的提議,而希望以一個私人葬禮紀念自己的「戎馬生涯」。
  • 英國女王邀請查爾斯情人卡米拉參加王太后葬禮
    中國日報網站消息:白金漢宮發言人4月6日稱,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已經邀請查爾斯王儲的情人卡米拉參加王太后的葬禮。  據法新社報導,這位發言人表示,卡米拉這麼多年來和王太后已經非常熟悉,因此讓她來參加葬禮很合適,但是在葬禮儀式舉行期間,卡米拉不會坐在查爾斯的旁邊。  分析人士認為,女王此次的邀請是一種和解的信號,為查爾斯同卡米拉結婚鋪平了道路。
  • 英國王太后葬禮4月9日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舉行
    中國日報網站消息:英國白金漢宮3月31日宣布,王太后的葬禮將於4月9日在倫敦威斯敏斯特大教堂舉行。葬禮結束後,王太后的遺體葬在溫莎堡聖·喬治教堂,和她50年前去世的丈夫喬治六世國王葬在一起。  據美國全國廣播公司報導,王太后的靈柩已於31日被移到溫莎堡的皇家私人教堂,王室成員傍晚在這裡舉行了家庭祈禱儀式。
  • 隆裕太后的葬禮,生前曾主持國讓,孫中山稱其為「女中堯舜」
    隆裕皇太后是清朝的最後一位皇太后,她是光緒皇帝的妻子,慈禧太后的親侄女。辛亥革命爆發後,中國形成南北對峙的狀態,內憂外患情形十分危機。此時溥儀年幼朝政全由隆裕皇太后主持,為了避免國家內部戰亂給列強可乘之機,隆裕代表清政府頒發了退位詔書,清帝的和平退位,使得中國萬千百姓免於戰火。
  • 英國王太后葬禮正式開始 首次有王室女性參加
    中國日報網站消息:2002年4月9日,英格蘭和威爾斯的所有法院關閉、許多商店停止營業、賽馬比賽和倫敦鮮花展取消,數萬名普通民眾與王室成員一起,送別「全英最敬愛的祖母」——英國王太后。  據路透社報導,格林威治時間4月9日上午10:15(北京時間9日下午6:15),禮兵將王太后靈柩從威斯敏斯特大廳抬出,移到威斯敏斯特大教堂(西敏寺)。
  • 2002年3月31日:英國王太后病逝
    英國王太后昨天下午三時十五分,在睡夢中安然逝世,享年一百零一歲。  王太后的葬禮於4月9日在倫敦西敏斯特大教堂舉行。葬禮結束後,王太后的遺體葬在溫莎堡聖·喬治教堂,和她50年前去世的丈夫喬治六世國王葬在一起。  王太后在溫莎堡去世的,她的靈柩今天被移到溫莎堡的皇家私人教堂.
  • 英已故王太后也有節儉一面 租電視住舊房
    英已故王太后也有節儉一面 租電視住舊房 來源:新華網 2010年05月19日09:28   新華網消息:英國
  • 英已故王太后信件披露對溫莎公爵退位私人感受
    中新網9月29日電 據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報導:英國已故王太后在一批從未公開過的信件中披露了溫莎公爵退位給她帶來的痛苦,以及她對英國王室奢侈而沉悶的生活的見解。  她在信中接受公眾在經濟大蕭條期間可能會認為王室是「奢侈的產物」的說法。
  • 外國人拍攝慈禧太后葬禮:皇帝的規格,陰兵開道,讓人不寒而慄
    清朝晚期是一個動蕩不安的時代,作為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加上晚清各種喪權辱國,我們對它更是尤為清楚,說到晚清就不得不提當時權力滔天的慈禧太后,不僅生前風光無限,就連死後的葬禮也奢侈至極。1908年11月15日,慈禧在西苑儀鸞殿病死,在臨死之前她就安排好了一切,排場之大相比皇帝有過之而無不及,如此盛大的葬禮被一個荷蘭人用相機記錄了下來,真實反映了封建社會帝王的盛葬場景。
  • 英王太后葬禮將有二億人收看但少於黛安娜葬禮
    中新網北京4月4日消息:據外報報導,英國王太后的葬禮將在下周二舉行,估計全球將有二億人觀看其葬禮的電視轉播節目,這將是多年來電視廣播公司報導的最具有挑戰性事件之一。  英國《泰晤士報》報導說,二百五十多臺攝影機和四百名技術人員,將動用一萬米長的電纜,將王太后葬禮的場面實況轉播到全球一百八十七個國家。
  • 荷蘭人拍攝的慈禧太后葬禮:遠超皇帝規格,「陰兵陰將」開道
    慈禧太后是一個曾讓大清政府走向滅亡,將中國閉關鎖國幾十年的幕後黑手,垂簾聽政幾十年,在不少清代決定性的關鍵轉折處都做出了錯誤的決定,最終導致清朝的滅亡。不過,揮霍無度的慈禧太后不僅在世時揮霍無度,還在臨死之前就安排好了自己的葬禮要採用最高規格,將無數生前的金銀珠寶帶到了墳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