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鑼鼓——永不消逝的春節民俗活動

2020-12-18 國學雜談

今天二十八,大後天就是春節了,可是在農村老家裡,除了集市上比較熱鬧外,再也感覺不到過年的氣氛。唯一和平常不同的就是,每天下午,總能聽到那兒時最熟悉的聲音——鑼鼓!

下午專門去看了很久,很開心,有小時候的味道,拍了很多照片、視頻作為紀念。其中有幾個上了年紀的,六七十歲的叔叔,還有年輕點的,還有一個十幾歲的孩子,算是後繼有人了吧。那幾位叔叔算國寶級別了,因為在當前來說,也就他們懂得最多了,當然,他們其實也不算很專業,因為很多具體的內容,他們也回答不上來。

古人說:「鑼鼓喧天」,鑼鼓的特點就是熱鬧,聲音大,很容易讓人宣洩心中的感情,開心時可以敲,傷心時也可以敲。雖然自己不會敲,但看著別人敲,也感覺很帶勁,精神振奮。我從一位叔叔嘴裡得知,鼓法有很多種,村裡敲的最多的一個鼓法叫「添油」,還有一個叫「小雞上架大雞上架」,還說了幾個名字,可惜沒有記住。

其中有一位是我當家的侄子,他很喜歡這個,每次都有他在場,但是也只是會敲,除了「添油」,別的鼓法的名字他也不清楚,至於來源就更不清楚了,都是老人們一輩一輩口頭相傳下來的。

記得小時候,村裡人愛敲鼓的人特別多,光我們楊姓家族的就很多,我的幾個大伯敲鼓都很在行,他們那會兒還都會武術,有時候有人敲鼓,還配合表演武術,但那都是三十年前的事了。稍微長大點後,就沒有人練武了,但是敲鼓的一直有。

那時候村裡辦喪禮出殯,和現在不一樣,現在都是請唱歌跳舞的,那會兒都是敲鑼打鼓,幾個人在喪葬隊前面抬著大鼓,大家敲鑼打鼓的開道,後來有了拖拉機,就把大鼓抬到拖拉機上。我大伯最愛敲鼓,很專業,每次都是他敲鼓,別人敲鑼,拍缽,當時看到大伯敲鼓時氣宇軒昂的場景,自己都感覺很驕傲。

三十年前,農村雖然很窮,物質很貧乏,但精神生活卻很豐富,大家也都很有興致,精神頭很好,特別願意參加這些公益娛樂活動,一到過年,有拉六軸的,踩高蹺的,騎竹馬的,劃旱船的,練武術的等等,天天村裡都很熱鬧。後來物質生活逐漸好了,精神生活卻越來越少了,出現更多的只是打麻將、玩牌,那些活動都逐漸消失了,就連廟會也辦的越來越艱難,幾乎快堅持不下去了。

這幾天每天一到下午,就有人把村裡的大鼓推出來,但是敲的人不多了,甚至有時候都湊不起人來,只好把大鼓又推回去了。慶幸的是,還有幾個年輕人,甚至十二三歲的孩子,也會敲了,這樣,我們村的鑼鼓也不至於失傳了。

相關焦點

  • 《永不消逝的電波》
    文=小杉  《婚姻保衛戰》之後,原本以為要好一陣子不追看電視劇,誰知偶然一次的目光停留,意外發現:原來紅色經典也有驚喜,雖說有《潛伏》珠玉於前,但《永不消逝的電波》似乎也不弱,不僅劇情緊湊精彩,而且青年演員們的真情出演也很能打動一批年輕觀眾,雖然沒有孫紅雷、姚晨這樣的大腕撐門面,但效果一樣令人耳目一新。
  • 春節期間我市民俗文化旅遊年系列活動榮登《人民日報》
    各地豐富多彩的節慶活動正陸續拉開帷幕,任你選擇。新春廟會 傳統年味兒濃在山西省運城市,「古中國大運城」民俗文化旅遊年於1月17日至2月9日展開。關帝廟、舜帝陵、鸛雀樓、普救寺、李家大院等景區將有踩高蹺、走獸、轉燈、背冰、花鼓、鑼鼓大賽等表演。遊客可在鹽湖區南風廣場看到絳州澄泥硯、木版年畫、雲雕漆器等本土非遺產品展示,感受河東匠人的心靈手巧。
  • 鑼鼓鬧歡天,同樂中國年!2018滻灞生態區鑼鼓賽正月十四賀新春
    今年的鑼鼓哪裡敲得熱鬧?正月十四(3月1日)去滻灞,活動地點是世博園珍寶館,六支村民鑼鼓隊已經摩拳擦掌,蓄勢待發了。鑼鼓隊彩排為展示滻灞生態區居民積極向上的精神面貌,宣傳滻灞生態區民俗文化,這個正月,西安滻灞生態區特舉辦「滻灞鑼鼓鬧歡天 全民同樂中國年」2018西安滻灞生態區元宵節群眾文化展演活動,一場熱火朝天的鑼鼓賽屆時將喚醒滻灞的新春。
  • 王莽嶺景區:特色民俗活動 喜迎八方遊客
    春節期間,「太行至尊」王莽嶺景區推出了「太行雲頂送祝福、王莽嶺上過大年」2019年春節特色民俗節慶活動,氣勢喧天的威風鑼鼓,惟妙惟肖的舞龍舞獅,美妙絕倫的冰瀑奇觀,濃濃的節日氣氛,吸引了來自四面八方的遊客前來體驗遊玩。
  • 鑼鼓嗩吶齊歡騰 遂寧龍鳳古鎮年味濃
    吃著古鎮小麻花,再來一碗熱涼粉,街上還有鑼鼓嗩吶齊歡騰的民俗巡遊,2月18日,遂寧市民王鐵寧帶著一家老小,在城郊的龍鳳古鎮感受了一番遂寧本土的地道年味。洞經音樂、金錢板、福祿壽禧財五仙拜新年、車么妹古鎮巡遊……春節2月16日至19日(正月初一至初四),每天不重樣的精彩民俗表演,在遂寧船山區龍鳳古鎮熱鬧登場,為遂寧市民提供了一個歡度狗年春節的好去處。
  • 陝西大力開展非遺民俗活動喜迎新春
    漢中、榆林、延安、寶雞、鹹陽等地充分利用當地獨特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舉辦了一系列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文化旅遊活動,豐富了人民群眾的文化生活,營造了歡樂、祥和的春節氛圍。漢中市舉行的「回漢人老家過漢風大年」2019漢中新春盛典暨新時代民俗文化嘉年華活動,自1月11日持續至2月19日,將舉辦歲月如歌——大型年畫藏品展、「尋根老家 福佑天漢」漢文化祈福大典等一系列活動,為市民遊客奉上獨特的新春文化大餐。
  • 今天是春節最後一個民俗活動
    春節,是中國幾千年的傳統節日,也是參與人數最多,規模最大,涉及範圍最廣並且影響最深遠的節日。幾幹年來深受大家的喜愛,並且作為世界級文化遺產來繼承和不斷發揚廣大。隨著我們國家的強盛和綜合國力的顯著提升,春節也受到西方民眾的喜愛,成為世界人民的節日。
  • 鑼鼓嗩吶社火鬧新春 民俗文化添彩中國年
    「鑼鼓敲起來 張燈又結彩」「開心的鑼鼓敲出年年的喜慶」……作為中國年的標配之一,鑼鼓傢伙一響,喜慶歡樂登場。今年的中國年,大明宮將迎來全國各地的著名鑼鼓流派,為遊客送上一場振奮人心的鬥鼓大賽。1月25日至2月8日(正月初一到十五),「中國年·看西安」2020全國鑼鼓、嗩吶、社火展演大賽將在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舉行。來自全國的14支著名鑼鼓社火隊,將為市民和遊客帶來精彩紛呈的演出。鑼鼓 東西南北中 匯聚到西安鼓子秧歌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山東省濟南市的濟陽鼓子秧歌,將在大年初一閃亮登場。
  • 中國傳統春節歷史文化和一些特殊的春節民俗
    春節歷史文化春節又稱新春、新歲、年節、天臘、歲首、新年、大年,是中國最盛大、最熱鬧、最重要的一個古老傳統節日,起源於殷商時期年頭歲尾的祭神祭祖活動。宋朝時期,除夕、春節之俗便逐漸盛行。《東京夢華錄》記載:「是夜,禁中爆竹山呼,聞聲於外。」明清時期,新年習俗的禮儀、應酬都已經盛行,接灶神、貼門神、除夕守歲燃爆竹、換桃符、守歲等民俗也由此興起,圍繞春節的文化創造越來越活躍,儀式越來越完整。
  • 2020寶雞金臺春節活動最全攻略!10大主題,12項活動,帶你玩轉新年!
    春節已近在咫尺想好去哪玩沒?活動內容:春節、元宵節期間,在全區主幹道、沿街門面實施整體「點亮」工程,由各鎮街組織轄區相關單位、沿街門店及社區(村),懸掛燈籠、張貼春聯,開啟亮化設施,裝點扮靚街道,打造張燈結彩的喜慶節日氛圍。
  • 知識分享:春節的主要民俗活動有哪些?
    春節主要民俗活動  春節來臨,民間有祭拜的傳統,祭祖、拜神,對祖先和神靈表達敬意,祈求保佑。  每到春節,家家戶戶都要貼春聯,以圖吉祥喜慶,這是我國由來已久的風俗。  壓歲錢也叫「壓祟錢」,原本意在壓邪驅鬼,後來逐漸形成春節的風俗習慣。
  • 春節民俗文化體驗活動在埃及舉辦
    人民網開羅1月22日電(記者周輖)21日,一場以「中埃共歡慶 同過中國年」為主題的春節民俗文化體驗活動在埃及首都開羅舉辦,吸引來自開羅大學、艾因夏姆斯大學等5所埃及高校的學生及對春節文化感興趣的當地民眾積極參與。
  • 春節去哪玩?貴州這些地方民俗活動熱鬧又好玩!
    「吃相思」侗語叫「越嘿」,是侗族地區村寨之間加深友誼的一種規模較大的傳統民俗活動,包括有唱侗戲、鼓樓唱侗歌、踩歌堂、情歌對唱、抺花臉等環節,氣氛十分熱鬧。鑼鼓詼諧活潑,它使用的鑼比一般鑼大而厚,聲音堅實洪亮,遠播力強,潑辣熱烈,抨擊時能發出「卜音」給人以樂觀、堅實之感。所用的馬鑼剛脆,聲音尖而美,有跳躍之感。常用的鑼鼓曲牌有「單打五」「雙打五」「鳳點頭」「鷹拍翅」「牛擦癢」「馬咬牛」「長路眼」「金線吊葫蘆」和「四面進」等。
  • 2020洽川風景名勝區春節活動方案
    2020年新春,為進一步擴大洽川旅遊的美譽度和影響力,優化提升洽川風景名勝區的綜合形象,宣傳推廣景區,2020年春節期間特舉辦「金鼠迎新春 舞動慶洽川」活動,營造節日喜慶氛圍,展示洽川發展新成就、新面貌,唱響洽川景區省級旅遊度假區品牌。
  • 《永不消逝的電波》將在天橋藝術中心上演
    來源:國際在線國際在線消息:9月17日,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北京站的首演即將在天橋藝術中心拉開帷幕。海報 主辦方供圖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從去年公布巡演信息後就受到了極大的關注,北京站在正式演出前不到一個月才開票,儘管已不是首次演出,但觀眾的熱情依舊不減,原定場次開票的當日即售罄,再一次用售票「秒空」的實力證明了自己的魅力。
  • 【我們的節日·春節】熱熱鬧鬧拜大年 民俗迎新春 濃濃中國味
    大家走親訪友拜大年,自然也少不了傳統民俗鬧新春。蕩起花船、載歌載舞、迎年祈福,人們用傳統的方式,互道祝福與問候,也把喜慶與吉祥送給千家萬戶。   喜慶的花燈,精彩的表演,老門東景區一片喜氣洋洋,其中人氣最足的莫過於《歡慶鑼鼓》的表演隊伍了,來自秦淮區雙塘街道的阿姨們用鑼鼓吸引了眾多市民圍觀。
  • 永不消逝的紅色電波
    這其實是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中的一個片段。1958年,八一電影製片廠拍攝了電影《永不消逝的電波》,影片結尾,李俠面對敵人黑洞洞的槍口,通過電碼向延安的戰友告別:「同志們,永別了,我想念你們!」伴隨著電波圖像和電報的滴嗒聲,影片落幕。影片中的主人公李俠,其原型就是共產黨情報戰線上最優秀的無線電通訊工作者之一李白。
  • 永不消逝的紅色電波
    這其實是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中的一個片段。1958年,八一電影製片廠拍攝了電影《永不消逝的電波》,影片結尾,李俠面對敵人黑洞洞的槍口,通過電碼向延安的戰友告別:「同志們,永別了,我想念你們!」伴隨著電波圖像和電報的滴嗒聲,影片落幕。影片中的主人公李俠,其原型就是共產黨情報戰線上最優秀的無線電通訊工作者之一李白。李白原名李華初, 曾用名李樸, 化名李霞、李靜安等。
  • 《永不消逝的電波》電視劇央視熱播
    劇照  1958年,電影《永不消逝的電波》風靡全國, 孫道臨在片中扮演的李俠的形象深入人心。半個世紀過去了,改編自經典電影《永不消逝的電波》的同名電視劇由趙立新、呂行、李夢男和閻娜聯袂出演,已在央視一套黃金時間播出。據悉,電視劇版《永不消逝的電波》不僅增加了重要角色,還擴充了主人公李俠的情感戲份,導演智磊表示,這樣的劇情設置絕不會「喧賓奪主」,相反是為了讓英雄形象更真實、更鮮活。
  • 太原市民有福了 2017年元宵節文化活動精彩紛呈
    太原市2017元宵節文化活動掀高潮,掛紅燈、猜燈謎、滾元宵、傳統社火表演、威風鑼鼓展演......別具特色的民俗盛宴即將在太原市精彩上演。據了解,主要包括五大主題活動,分別是:民間民俗文化展示活動、文化場所主題開放活動、電影惠民活動、優秀舞臺劇目展演活動和城鄉街道美化亮化活動。這麼多精彩活動,廣大市民朋友們,你怎麼捨得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