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聯商網2020-06-29 22:16
6月29日,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發布《2019年中國超市百強榜單》。
根據中國連鎖經營協會年度調查,2019年中國超市百強銷售規模為9792億元,同比增長4.1%,約佔全年社會食品零售總額的18.1%;超市百強企業門店總數為2.6萬個,比上年增長6.6%。
(註:全年社會食品零售總額:包括糧油、食品、飲料、菸酒類商品當年度的零售額。該零售額由限上單位各分類的零售值合計,加上估算的非限上單位各分類的零售值合計,2019年估算值總計為54088.1億元。)
一、基本情況
超市百強以區域企業為主。所經營門店只在本省發展的百強企業有54家;跨區域,特別是門店覆蓋20個及以上省級區域的企業僅有10家。
超市百強企業規模差異較大。華潤萬家以951億元排在首位;銷售額超過百億元的企業有21家,銷售額低於50億元的企業有63家。前十位百強企業銷售額達到5809億元,佔百強總銷售的59.3%,具較明顯的行業集中度。
超市百強中,年銷售額增長最快的是盒馬鮮生,同比增長185.7%;單店銷售額最高的是成都伊藤洋華堂,店均銷售額約6.7億元;門店超千家的企業有5家,分別是華潤萬家、永輝、聯華、世紀華聯和成都紅旗。
2019年,超市百強銷售額與門店同步實現兩位數增長的企業共21家,分別為永輝、盒馬鮮生、家家悅、世紀華聯、天虹超市、佳惠、嘉榮、合力、黃商、冠超市、綠滋餚、聯盛、美宜多、綠地優選、美道家、生鮮傳奇、安德利、浙北大廈、浙江萬客隆、德百超市和西部天地。
銷售額與門店數均比上年減少的企業有15家;銷售額同比下降的有22家,門店數同比下降的有27家,以經營大型超市的企業為主。
二、運營質量有所提升
從人效、平效、周轉率、同店可比銷售等四個指標看,超市百強整體表現穩中有升。
其中,百強平均人效突破百萬元,達到100.4萬元/人,比上年增加了2.1萬元/人。從區域分布情況看,東部地區的人效明顯高於中西部地區,一、二線城市的人效明顯高於三、四線城市。
平效受電商分流、到店客流下降等因素影響,略有下滑,超市百強平均為13390.6元/平方米,比上年減少280元/平方米。但有近四成的企業依然實現了逆勢增長。
百強同店可比銷售平均增長3.2%,除東部的一、二線城市外,百強門店可比銷售均實現了不同幅度的增長,其中中西部地區門店同比增幅明顯高於東部區域。
庫存周轉天數平均延長了0.2天,由去年的38.3天增加到38.5天。
三、盈利水平相對平穩
2019年,超市百強的人工成本和房租成本基本穩定,人均工資比2018年提高了5.8%,應付薪酬佔企業銷售的比率與上年持平,為6.1%。
房租佔銷售比率為2.7%,也與上年持平。
超市百強平均毛利率為18.0%,比上年提高了0.1個百分點。其中,頭部企業毛利率為21.3%,30億~100億元的企業毛利率為18.60%,10億~30億元的企業毛利率為17.3%,10億元以下的企業毛利率為16.3%。
四、重點項目穩步推進
會員營銷。經營顧客逐步為超市行業所關注。2019年,百強會員消費已佔到超市百強總銷售的55.7%,比上年提高了2.4個百分點。會員佔線下門店來客數的比率達到50.0%,比上年提高了2.1個百分點,會員客單價是平均客單價的1.15倍。
自有品牌。2019年,百強自有品牌開發力度進一步增強,每家企業平均擁有自有品牌SKU數865個,比上年增長了32.3%,銷售佔比從3.2%上升到4.1%,平均提高了28.1%。百強自有品牌商品總銷售規模約400億元,每個SKU實現銷售額約50萬元。
到家服務。2019年,百強線上銷售額接近500億元,比上年翻一番,佔總銷售額的4.7%。近三分之一的百強企業已在全部門店推出到家業務,到家業務客單價約75元。
數位化營銷。社區拼團、網上直播等數位化營銷手段已被諸多超市企業導入。其中,近六成的百強企業開展拼團業務,銷售佔比約為1‰。另有近半百強企業嘗試了線上直播業務,經營私域流量得到越來越多超市企業的關注。
附表:《2019年中國超市百強》:
(來源:中國連鎖經營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