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郵輪交付 採用永磁同步發電機與直流組網電力推進系統

2020-12-12 儀器網

船舶電力推進是採用電動機驅動螺旋槳來推進船舶運行的一種推進方式。船舶採用的電力推進系統,型式多種多樣,但歸納起來基本可分為以下五類:可控矽整流器+直流電動機、可調螺距螺旋槳+交流異步電動機、電流型變頻器+交流同步電動機、交——交變頻器+交流同步電動機、電壓型變頻器+交流異步電動機。

客船,遊輪和渡輪對船上舒適性要求很高,不能有大的振動和噪音。另外,考慮到乘客和船舶的安全,推進裝置的可靠性和實用性要求很嚴。因此,電力推進很早就被評估滿足以上要求並被投入應用。隨著對環境的關注不斷增加,減排和防汙染,減少船錨泊時對珊瑚礁的損害等要求都在不斷增加。因此,船舶必須能夠單獨通過DP控制推進器實現定位,這也增加了遊輪市場中對電力推進和吊艙推進器的份額。

日前,國產「大灣區一號」豪華郵輪交付,遊輪搭載的我國自研的2MW永磁同步發電機和船舶直流組網變頻配電一體化裝置,移植了高鐵核心技術,可將船舶交流組網升級為直流組網,實現柴發機組的交流電源和動力電池的直流電源的併網供電和功率均衡,有效保障船舶動力穩定。

船舶電力推進分為獨立電力推進裝置:

螺旋槳由推進電動機帶動,是常用的電力推進方式。主要發電機除供電動機外,有時能供給船舶電網使用。

聯合電力推進裝置:螺旋槳由電動機和柴油機聯合推進,它有四種工況:

1、螺旋槳由推進電動機帶動(主機螺旋槳脫開),作低速運行。2、螺旋槳由主機帶動(電機脫開)。3、螺旋槳由主機與推進電動機共同帶動,作高速運行。4、在航行時推進電動機由主軸帶動,作發電機運行,發電給電網。

輔助電力推進裝置:

主發電機用來供電給主要工作機械,而在航行時,主要工作機械不工作,主發電機供電給推進發動機,推進船舶。這種裝置用在自航式起重船、挖泥船、水上各種工程船等。

特殊電力推進裝置:

主機工作時,除帶動螺旋槳外,還帶動推進電動機,推進電動機實際上用作軸帶發電機,供電給蓄電池充電;主機不工作時由蓄電池供電給推進電動機。

主動舵電力推進裝置:

為了獲得良好的船舶低速迴轉性能,可在舵版內裝設潛水電動機,由電網供電後帶動一小螺旋槳,即成主動舵。

永磁同步發電機

以永磁體提供勵磁,使電動機結構較為簡單,降低了加工和裝配費用,且省去了容易出問題的集電環和電刷,提高了電動機運行的可靠性;又因無需勵磁電流,沒有勵磁損耗,提高了電動機的效率和功率密度。永磁同步電機主要由定子、轉子和端蓋等部件構成,定子由疊片疊壓而成以減少電動機運行時產生的鐵耗,其中裝有三相交流繞組,稱作電樞。轉子可以製成實心的形式,也可以由疊片壓制而成,其上裝有永磁體材料。根據電機轉子上永磁材料所處位置的不同,永磁同步電機可以分為突出式與內置式兩種結構形式,右圖給出相應的示意圖。突出式轉子的磁路結構簡單,製造成本低,但由於其表面無法安裝啟動繞組,不能實現異步起動。

內置式轉子的磁路結構主要有徑向式、切向式和混合式3種,它們之間的區別主要在於永磁體磁化方向與轉子旋轉方向關係的不同。右圖給出3種不同形式的內置式轉子的磁路結構。由於永磁體置於轉子內部,轉子表面便可製成極靴,極靴內置入銅條或鑄鋁等便可起到啟動和阻尼的作用,穩態和動態性能都較好。又由於內置式轉子磁路不對稱,這樣就會在運行中產生磁阻轉矩,有助於提高電機本身的功率密度和過載能力,而且這樣的結構更易於實現弱磁擴速。

永磁同步電機由兩個關鍵部件組成即一個多極化永磁轉子和帶有適當設計繞組的定子。在操作過程中,旋轉的多極化永磁轉子在轉子與定子的氣隙形成一個隨時間變化的磁通。這個通量在定子繞組端子上產生交流電壓,從而形成用於發電的基礎。在此處所討論的永磁同步電機使用一個安裝在鐵磁芯上的環形永磁鐵。內部永磁同步電機不在這裡考慮。因磁鐵嵌入到一個電鍍的鐵磁芯內是非常困難的,通過使用適當厚度的磁鐵(500μm)以及在轉子和定子鐵芯的高性能磁材料,氣隙可以做得非常大(300~500μm)而沒有明顯的性能損失,這使得定子繞組在氣隙中佔據一定的空間,從而大大簡化了永磁同步電動機的製造。

按照永磁體結構分類:表面永磁同步電動機(SPMSM)、內置式永磁同步電動機(IPMSM)。按照定子繞組感應電勢波形分類:正弦波永磁同步電動機、無刷永磁直流電動機。永磁同步電動機具有結構簡單,體積小、效率高、功率因數高等優點。永磁同步電動機已經在冶金行業(煉鐵廠和燒結廠等)、陶瓷行業(球磨機)、橡膠行業(密煉機)、石油行業(抽油機)、紡織行業(倍捻機、細紗機)等行業的中、低壓電動機中獲得業績,並逐步積累設計和運行經驗。

電推進系統,也稱電火箭發動機,是一種不依賴化學燃燒就能產生推力的設備。它的優點是不再需要使用固體或液體燃料,省去了複雜的儲罐、管道、發動機燃燒室、噴管、相應冷卻機構等,能大幅減少太空飛行器的燃料攜帶量。電推進系統利用太陽能轉化為電能,然後電能轉化為機械能。傳統的化學推進系統則是通過化學反應將化學能轉化為機械能。電推進系統一般分為三個部分:電源處理單元、推進劑工質貯存與供應單元、推力器。

按照工質加速的方式,電推進一般可分為電熱式、電磁式和靜電式三種類型。

電熱式推力器是用利用電能加熱工質並使其氣化,經噴管膨脹加速噴出產生推力。一般可分為電阻加熱式、電弧加熱式和微波加熱式。其中,電阻加熱的原理是利用電阻加熱器加熱工質,常用工質為肼。

電磁式推力器是電能使工質形成等離子體,在外加電磁場洛倫茲力作用下加速從噴管噴出。霍爾推進系統是電磁式推進系統一種,也是當前熱門的兩種電推進之一。霍爾推力器的原理是將電子約束在磁場中,並利用電子電離推進劑,加速離子產生推力,並中和羽流中的離子。霍爾推力器的電離區和加速區在同一處,和離子推力器相比,技術簡單但比衝低。

靜電式推力器是電能在靜電場中離解工質,形成電子和離子,並使離子在靜電場作用下加速排出。靜電式推力器又稱離子推力器,和霍爾推力器是當前熱門的兩種電推進系統。離子推力器電離區和加速區分開,比衝高但技術複雜。

相關焦點

  • 永磁發電機原理
    轉子的勵磁繞組通入直流電流,產生接近於正弦分布磁場(稱為轉子磁場),其有效勵磁磁通與靜止的電樞繞組相交鏈。轉子旋轉時,轉子磁場隨同一起旋轉、每轉一周,磁力線順序切割定子的每相繞組,在三相定子繞組內感應出三相交流電勢。  發電機帶對稱負載運行時,三相電樞電流合成產生一個同步轉速的旋轉磁場。定子磁場和轉子磁場相互作用,會產生制動轉矩。
  • 永磁同步電機工作原理
    永磁同步電機可以將電機整體地安裝在輪軸上,形成整體直驅系統,即一個輪軸就是一個驅動單元,省去了一個齒輪箱。永磁同步電機的特點主要有以下幾種:  (1)PMSM本身的功率效率高以及功率因數高;  (2)PMSM發熱小,因此電機冷卻系統結構簡單、體積小、噪聲小;  (3)系統採用全封閉結構,無傳動齒輪磨損、無傳動齒輪噪聲,免潤滑油、免維護;  (4)PMSM允許的過載電流大,可靠性顯著提高;  (5)整個傳動系統重量輕,簧下重量也比傳統的輪軸傳動的輕
  • 對新能源做到知己知彼,永磁同步直流電機是怎樣實現無刷驅動的?
    相信很多新能源車的車主或者打算購買新能源車的用戶都聽說過永磁同步直流電機這個名詞,因為它在市售的純電動車中使用率非常高,特別是對於那些20萬以下,續航裡程400公裡以下的純電動車型,應用非常廣泛。吉利,比亞迪,上汽榮威都有很多採用永磁同步電機的車型。
  • 中國潛艇測試一項世界頂尖設備,美軍「最科幻戰艦」都沒有採用!
    所謂勵磁就是向發電機或者同步電動機定子提供定子電源的裝置。勵磁裝置就是指同步發電機的勵磁系統中除勵磁電源以外的對勵磁電流能起控制和調節作用的電氣調控裝置。為發電機等(利用電磁感應原理工作的電氣設備)提供工作磁場叫勵磁。有時向發電機轉子提供轉子電源的裝置也叫勵磁。
  • 永磁同步電機工作原理,永磁同步電機介紹
    小編今天先不給大家介紹汽車車型,小編給大家說一個東西叫永磁同步電機,大家有知道這個東西的嗎?今天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下永磁同步電機工作原理。永磁同步電機:介紹永磁同步電機是由永磁體勵磁產生同步旋轉磁場的同步電機,永磁體作為轉子產生旋轉磁場,三相定子繞組在旋轉磁場作用下通過電樞反應,感應三相對稱電流。
  • KUKA機器人電機-同步電機工作原理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機器人及PLC自動化應用,ID:ZS18943047820】,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庫卡所用電機採用的是交流電同步電機同步電機,和感應電機同步電機是電力系統的心臟,它是一種集旋轉與靜止、電磁變化與機械運動於一體,實現電能與機械能變換的元件,其動態性能十分複雜,而且其動態性能又對全電力系統的動態性能有極大影響。特點是:穩態運行時,轉子的轉速和電網頻率之間有不變的關係n=ns=60f/p,其中f為電網頻率,p為電機的極對數,ns稱為同步轉速。若電網的頻率不變,則穩態時同步電機的轉速恆為常數而與負載的大小無關。
  • 淺談小型風力發電機
    從能量轉換的角度看,風力發電機組由兩大部分組成:其一是風力機,它的功能是將風能轉換為機械能;其二是發電機,它的功能是將機械能轉換為電能[3]。 小型風力發電系統結構如圖1所示。它一般由風輪、發電機、尾舵和電氣控制部分等構成。常規的小型風力發電機組多由感應發電機或永磁同步發電機加AC/DC變換器、蓄電池、逆變器組成[4]。
  • 新能源汽車四種常用電機驅動系統詳解
    相比於現有串勵或者並勵有刷直流電機驅動系統,永磁無刷電機擁有功率密度大、體積小、效率高、結構簡單牢固、易於維護等優點,且採用永磁無刷電機作為驅動元件的電動汽車驅動系統運行和維護成本較低;採用全數位化和模塊化結構設計,使得驅動器接口靈活,控制能力更強,操作更加舒適;應用能量回饋制動技術,可以減少剎車片的磨損,同時又增加汽車續駛裡程。
  • 製作一個手搖發電機
    這個手搖發電機在製作的時候並沒有拍照製作過程,所以過程就基本省略了,但是畢竟是個模型製作並不複雜,大家可以利用自己手邊的任何材料,只要能產生磁場有銅線圈並且能夠沿著某些方向運動,就可以產生出電力了。
  • 採用全電推進系統,改進型055或安裝電磁軌道炮,美:改變海戰規則
    目前,055大驅的動力系統是4臺國產QC-280燃氣輪機。該型發動機是基於烏克蘭的GT-25000基礎上研製改進而來,其中還糅合了美制LM-2500燃氣輪機的一些技術。在經過改進後,QC-280的功率提升到了近4萬馬力,在國際上已經達到了領先水平。
  • 測量虛擬同步發電機慣量與阻尼係數的新方法
    華北電力大學分布式儲能與微網河北省重點實驗室的研究人員顏湘武、王俁珂、賈焦心、王德勝、張波,在2019年第7期《電工技術學報》上撰文(論文標題為「基於非線性最小二乘曲線擬合的虛擬同步發電機慣量與阻尼係數測量方法」)指出,虛擬同步發電機(VSG)技術是解決經由電力電子變流器併網的新能源發電滲透率逐漸提高下系統慣性與阻尼減小問題的有效手段。
  • 寧波諾丁漢大學張何團隊將航空起發電機功率提高至250kw
    作為飛機電力系統的「心臟」,發電機被賦予極為重要的責任。如何在不改變重量、大小的前提下,讓發電機轉得更快,輸出功率更高,是一項世界難題。令人振奮的是,這項世界難題被寧波諾丁漢大學(以下簡稱寧諾)智能電氣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張何和團隊成功破解。
  • 三相交流同步發電機的勵磁系統
    一、勵磁機式勵磁系統勵磁系統是由勵磁機(即一臺小型的直流發電機)來供給發電機轉子的勵磁電流。勵磁機由發電機轉子帶動,其裝置方式有背包式和同軸式兩種。勵磁機磁極線圈由勵磁機直接供電,調節與磁極線圈串聯的可變電阻(磁場變阻器),可以改變勵磁機的電壓和電流,從而調節發電機電壓,以此來適應用戶負載的變化。帶勵磁機的勵磁系統價格貴、維護困難,但在小型水電站中,為了充分利用已有設備,也常會採用這種發電機。
  • 永磁交流發電電焊兩用機與直流發電電焊兩用機的用途結構
    永磁交流發電電焊兩用機特點是:體積小,重量輕,不僅可以焊接,而且焊接電流更穩定,發電效果更好,發電部分是220V,50Hz,2千瓦的交流電,重量:20公斤。不僅可以帶角磨機,手電鑽等直流負載!轉速只有1500-1800轉/m,比普通永磁發電電焊兩用機更高效,節油效果更明顯,一機兩用,不電焊時可以當小型發電機使用。
  • 今天發一個多年前製作的手搖發電機模型!
    這個手搖發電機在製作的時候並沒有拍照製作過程,所以過程就基本省略了,但是畢竟是個模型製作並不複雜,大家可以利用自己手邊的任何材料,只要能產生磁場有銅線圈並且能夠沿著某些方向運動,就可以產生出電力了。這個微風扇是外轉子交流永磁同步電機,永磁體是普通的鍶鋇鐵氧體製作的,這種磁體價格便宜不過磁場強度只有0.4特斯拉左右,如果有的小夥伴想要更強的磁場可以選擇釹鐵硼磁鋼來做,這種磁體的大小是20(長)x10(寬)x3(厚)㎜,磁場按照S-N-S-N……的順序排列,共22塊。
  • 談電動機、發電機和變壓器的關聯關係及電動機特點歸納
    為了把發電廠發出的電力輸送到用戶,需要將發電機輸出的20kV左右的電壓升高。在我國,一般升高到220kV或500kV。為了輸送一定大小的功率、採用高電壓。電力高電壓輸出時,需要升壓變壓器,而客戶使用的電力電壓,高壓電源一般為6kV或10kV,而我國的低壓電源為380V,家庭用電源電壓為220V,這樣就又要通過降壓器進行電壓調整。
  • 直流電VS交流電,「電力之戰」誰主沉浮?
    《電力之戰》講述了第二次工業革命背景下,直流電與交流電在普及應用中的競爭故事。劇情簡介:1880年,「電燈之父」託馬斯·愛迪生(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 飾)與鐵路大亨喬治·威斯汀豪斯(麥可·珊農飾)為爭奪全美乃至全世界的電力供應系統,展開連場惡鬥。
  • 同步發電機的「同步」是指什麼意思
    ③如經上處理電壓仍繼續下降到5.4KV以下時,電氣人員請示值長與系統解列,待系統電壓恢復5.7KV以上時,再儘快與系統並列。12、周波降低的事故處理①當系統周波下降至49.5HZ以下時,電氣人員應立即匯報值長,聯繫機、爐增加機組負荷至最大可能出力,同時聯繫區調。
  • 「叮叮車」的前世今生丨中車永濟電機公司研製成功香港電車永磁牽引系統並通過專家評審
    香港電車自1904年起為香港市民服務,電傳動系統最早使用的是直流電機作為動力的直流電傳動系統。2008年,中車永濟電機公司根據香港電車要求,為其量身設計了交流異步電傳動系統,在改進優化牽引系統體積、牽引動力和便於維護的同時,有效提升系統可靠性。首輛交流異步電傳動系統於2009年4月交付用戶裝車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