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相傳,楚漢戰爭時期,韓信為緩解將士們思鄉之情而發明「葉子戲」,為撲克牌的雛形。不過,多認為時下的撲克牌是由法國的塔羅牌演變而來。而對撲克的稱呼,卻源於英文單詞poker的音譯。因此,關於撲克牌的起源爭議頗多,目前還不能完全確定。
02、據唐代《同昌公主傳》記載:「韋氏諸宗,好為葉子戲。夜則公主以紅琉璃盤盛夜光珠…光明如晝焉。」為了玩葉子戲,不惜用珍貴的夜明珠來照明,可見這位尊貴的公主對打牌有多痴迷。而《宋史•藝文志》說,「以葉子行觴,歡場雅事也」,可見彼時葉子戲的玩法已有所變化,可作行酒令。南宋時稱葉子戲為「扇兒牌」,一副32扇(張),還有專售紙牌的扇牌鋪。
03、明代人玩葉子戲開始使用籌馬(碼),且牌面有錢畫,千文為一吊,故這種紙牌也稱「馬吊牌」。據《綏冠紀略》記載:「萬曆末年,民間好葉子戲,圖趙宋時山東群盜姓名於牌而鬥之。」如,陳洪綬繪製《水滸葉子》,全副40張,老大「萬萬貫」自然派給了宋江。其間,文人士大夫多熱衷於馬吊牌遊戲,或賭博,或酒令,為此馮夢龍還專門寫過一篇《馬吊牌經》。
04、清代,在馬吊牌基礎上又衍生出了鬥虎、紅樓葉戲、詩牌等新玩法。各種民間傳說、人物、雜項等,陸續進駐紙牌。如,清中期畫家任熊繪有《列仙酒牌》,全副48張,形神兼備,頗有收藏價值。目前,撲克已是全球流行的一種紙牌遊戲,玩法不一,或娛樂,或魔術,或佔卜,或賭博。
05、早期撲克牌張數,各國不一。德國的每副32張,西班牙的每副40張,法國的每副52張,義大利的每副78張。後,國際通用撲克牌每副52張,再加上大小鬼(亦稱大小王)兩張,共54張。至此,撲克牌上花色、點數及K、Q、J圖案,基本上定型了。
06、關於撲克牌四種花色的說法不一,一般比較傾向以下兩種。一則代表當時社會的四種行業:黑桃代表長矛,象徵軍人;梅花代表三葉花,象徵農業;方塊代表工匠使用的磚瓦;紅桃代表紅心,象徵牧師。二則代表古代佔卜所用的器物:其中黑桃代表橄欖葉,象徵和平;梅花為三葉草,意味著幸運;方塊代表鑽石,象徵財富;紅桃為紅心,象徵智慧。
07、為何撲克牌是54張,隱藏了啥玄機?你看,其中52張正牌,而一年恰好有52個星期,兩張副牌大小王則分別代表太陽和月亮;如果52張正牌的點數加起來是364點,再加上小王的一點恰好是一年365天;如果再加上大王的一點,恰好就是閏年的366天,咋會這麼巧?
08、不止於此,撲克牌在設計時還包羅了諸多神秘學問,與星象、佔卜、天文、曆法皆有聯繫:撲克牌分黑紅兩種顏色,其中黑色的黑桃、梅花代表著黑夜,紅色的紅桃和方塊則代表著白晝;而紅桃、方塊、梅花、黑桃四種花色,分別代表著一年中春夏秋冬四個季節;每一花色是13張牌,其點數累計為91點,而一個季節恰好有13個星期,共有91天。
09、而撲克牌中的K、Q、J共12張牌,既表示一年有12個月,也表示太陽在一年中經過的12個星座,所以撲克牌也曾作為算命的工具,細心的人肯定會發現,撲克牌裡有K、Q、J三種牌上有不同的人物形象,其中K代表4個國王,Q代表4個王后,J代表4個武士,皆為中世紀赫赫有名的人物。
10、關於小丑牌,也有頗多典故。撲克牌一開始只有52張正牌,為了防止正牌丟失,撲克廠家會在一副牌中增加兩張副牌,或插圖小丑,或宣傳廣告,若正牌丟失可用它替代,後固定為大小鬼。普遍認為,鬼牌是美國人發明的,其實國內也有在副牌上登廣告之做法。
11、15世紀時,西方通常把K當成是最大的牌,A則是最小的牌。18世紀晚期法國大革命後,將A當成最大的牌,2當成最小的牌。如今國內一般則以鬼牌最大、2次之、A為第三大、後接K的打法。鬼牌最大的原因有兩個,一是可作任意牌,二是利用塔羅牌佔卜效應,小丑牌為最大,乃大吉。
12、18世紀初,英國人多喜歡打撲克,英政府便對撲克生產商徵收「撲克牌稅」。徵收方法很有意思:黑桃A牌由政府統一印製,後高價賣給撲克牌生產商。當然,生產商不是傻子,常偷偷印製黑桃A,可以逃稅。於是,英政府為了防偽,黑桃A的設計越來越複雜,結果越弄越大,便整成了現在這個樣子。
13、2003年,美國五角大樓印製了「撲克牌通緝令」,有別於普通撲克牌,有55張。其中,有52張上印有當時伊拉克高級官員的頭像、姓名、職務等資料,其中黑桃A為薩達姆總統。大鬼牌上印有伊拉克軍銜制度的說明性文字,小鬼牌上印有關阿拉伯人姓氏規則的說明。另加一張副牌,上面印有伊拉克的地圖及簡單的文字介紹。至2005年2月,撲克牌通緝令所列52名前伊高官中已有46人被捕或被殺,其餘6人下落不明。
14、此後,世界許多國家也陸續出現了不同語種的撲克牌通緝令。近年,我國公安機關也曾先後下發多次撲克牌通緝令,用以懸賞緝拿在逃的重大案犯。可見,撲克牌遊戲在全球民眾中的普遍性。
15、撲克也叫紙牌,但很多撲克並不是紙制的。如,景泰藍撲克、金箔銀箔撲克、水晶撲克、瑪瑙撲克、象牙撲克、象骨撲克、牛角牛骨撲克、竹製撲克、玻璃鋼撲克…這些撲克牌多用來收藏,很少用來打牌。當然,有些撲克造型也怪模怪樣的,如鞋形、圓形、三角形、雪人形、麻將形、聖誕樹形…
16、提起香港電影,稍有年紀的人想必都能如數家珍地羅列出一大票經典來吧?如,《賭神》、《賭俠》、《賭聖》、《勝者至尊》…周潤發、成龍、周星馳、梁朝偉等大牌明星,也成為了人們對香港電影黃金年代的最佳回憶。而這些大牌明星及當年香港電影作品中所展示最多的一個經典元素又是什麼呢?撲克,無疑是香港博彩片最佳道具,沒有之一。
17、不過,撲克與影視展現的不一樣,別讓它把你帶溝裡了。在影視中,演員們常用猛烈的動作把籌碼扔到底池中,使籌碼在桌上四處滾動…在現實生活中,這會受到荷官或其他牌手的嚴厲警告。為了製造緊張氣氛,演員們常會這樣加註:「我跟你100…再加注500!」先跟後加也不合規則的,這是嚴重違反撲克禮儀的,在任何制度完善的撲克室都是嚴格禁止的。
18、在電視劇《我的老千生涯》中,有句臺詞很經典:生手怕熟手,熟手怕高手,高手怕千手,千手怕失手,所謂十賭九騙,唯一不騙你的那次是為了釣你的魚。真的,十賭九詐,久賭神仙輸。請放下一夜暴富的痴念,早日遠離賭桌,休閒娛樂才是真正的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