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了一千年的時代,每個人內心深處都多了一片廢墟,曾經廣闊和輝煌的記憶平原都在新世界的陰影中化作沙城。那些曾經至死不修的頑強抵抗,在無情的鐵蹄下逐個崩塌,曾經紛亂割裂的豪穹被熔鑄成完整的疆域,曾經震耳欲聾的喧譁最終沉寂為一個聲音。
嬴政這個帝國的主人,是中國的第一個皇帝,世稱秦始皇。在舊時代的瓦礫上他開始建造一個空前宏偉的夢想,一個只屬於他自己的夢想,與此同時在這片土地的深處一座為他準備巨大陵墓也在動工。他不停的擴充著軍隊,無論在陸地還是地底他都有做徵服一起的霸主,為了充滿野心得夢想,他要消除任何對帝國的阻礙。
隨著開幕的介紹,蓋聶主人公出現了。他判逃了秦國,還帶著一個小孩(天明)。秦國三百鐵騎軍包圍了他們兩個人,只有一條獨路,其他的都是懸崖。三百多人馬為何沒有殺過來,因為他們在害怕。
蓋聶說到:「他們不是怕我,而是擋住我的去路而帶來的後果,你要牢牢記住他們的眼神,這一輩子不要忘記。因為這是弱者的眼神,你不能成為弱者。要想成為強者就不要迴避內心裡的恐懼,恐懼並不是弱點,強者是讓你的敵人更恐懼。」隨著一個士兵的顫抖箭就這樣飛出去了,大戰就此開始了。三百軍隊中的一匹馬,突然奔向了皇宮,而馬背上的士兵也奄奄一息了,三百鐵騎軍戰敗。以一人之力外加一個小孩,殺了出去,這就是劍聖蓋聶的威力。
蓋聶被稱為秦王嬴政身邊的第一劍客,蓋聶出身鬼谷,除了練就一身超凡脫俗的武藝之外,思維、性格也是非常優秀。我們從來沒有見過蓋聶大叔生氣,也從來沒有見過劍聖大人慌張。即便是面對帝國最精銳的黃金火騎兵,他也能淡定從容的於萬軍叢中取上將首級。
由此可以看出蓋聶的心境有多高了,常話十年磨一劍,練劍其實就是修煉心境。需要多少堅強,需要多少勇氣,需要多少毅力。就像現在的特種兵一樣,無論處理什麼事情都需要冷靜處理,必須思維縝密,才能處理好一切事物。
理解蓋聶心境需要用心體會,不能從語言表達。例如:「他們不是怕我,而是擋住我的去路而帶來的後果,你要牢牢記住他們的眼神,這一輩子不要忘記。因為這是弱者的眼神,你不能成為弱者。要想成為強者就不要迴避內心裡的恐懼,恐懼並不是弱點,強者是讓你的敵人更恐懼。我想這些運用到生活中,你也是偉人了。
《秦時明月》中的重要人物,他並不是虛構的人物,這個人物在歷史上也曾出現過,名字也叫蓋聶。司馬遷曾在《史記·卷八十六·刺客列傳第二十六》中的荊軻列傳中有所記載。
蓋聶,戰國時期著名劍術家,擅長劍術,喜愛讀書,是戰國時期著名的劍術名家,有關他的生卒年,現在已經無從可考,《史記》中曾記載,蓋聶曾在榆次出現過,後來就沒有相關的記載。傳聞他的劍術,就是當時的著名劍客荊軻都望塵莫及的。
《史記》之中,對荊軻和蓋聶一戰的記載是這樣的。傳聞荊軻年輕的時候,曾遊歷天下,磨練自己的劍術,來到了榆次,聽聞蓋聶的劍術非常的高超,提出了要和蓋聶討論劍術。但是,在兩人談論到了一半的時候,蓋聶突然瞪著眼睛看著荊軻,荊軻就轉身離去。
下人提出要將荊軻追回來,蓋聶對下人說:「不用去追了,他在剛才和我討論劍術不和,已經被我用眼瞪走了,他現在肯定已經走遠了。」下人追了出去,果然看到荊軻已經駕車走遠了,下人回來報告說荊軻已經走遠了,蓋聶得意的說:「荊軻的劍術和心態還需要磨練,他離天下最強劍客還差很多。」
由此可見歷史上蓋聶是真實的,也是劍術高手,對於這個隱士高人歷史上對於他的記錄很少。我相信這樣的高人一定做過驚天動地的事情,只是沒有歷史記錄 而已。我在想他的心境達到如何地步呢?當我達到他的高度又會怎麼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