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港澳知名愛國企業家何鴻燊在香港養和醫院逝世,享年98歲。
作為澳門舉足輕重的人物他生前積極參與對祖國的經濟建設,為澳門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何鴻燊的去世也迅速的登上了熱搜榜單,也讓一代賭王進入到我們的視野中。
其實談起何鴻燊和其家人,他們早就經常性的出現在各種新聞和娛樂八卦中,5000億家產,四房太太十七位子女,家產分割……感覺像是狗血的電視劇要上映一樣。
有人就會疑惑,為什麼他會有四位太太呢?不早就一夫一妻制了嗎?難道有錢真的可以為所欲為了!
其實之前澳門是並行兩套法律的,一套是葡萄牙法律,一條是清朝到的法律。
在賭王何鴻燊娶第一任太太時,是按照葡萄牙法律一夫一妻制的。不過後來第一任太太久病臥床。賭王何鴻燊說自己按照大清的法律可以娶第二任太太,於是就娶了第二任,再後來就有了第三任、第四任。。。。
但是現在的澳門是屬於中國的,中國實行的是一夫一妻的制度,所以有想去澳門多娶幾個老婆的小夥伴,可以洗洗睡了。
現在很多男人聽到一夫多妻制後都會垂涎欲滴,可是事實上,在以前一夫多妻制度下,大多數的男人都不是一夫多妻,只有極少數有地位的人才會一夫多妻。
那你知道為什麼現在全球都在推行一夫一妻制嗎?
對於社會而言,一夫一妻制有利於社會的穩定。
一般像人這種動物,雌性和雄性數量基本上是相差不多的,但是如果一個強大的雄性霸佔了100個雌性,那在他背後是不是就要有99個雄性要成為單身,這是十分不穩定的因素。
而且很多時候男人是不確定妻子生下的孩子是不是自己的,特別是在自己有很多老婆,旁邊又圍著一群紅眼的單身漢的前提下時。
而後出現了武器之後,一個弱小的男子有了武器之後也可以和強壯的男子一較高下,使得男子之間的競爭變的平衡,這樣導致的結果就是佔有支配地位的男人,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只能自願放棄一夫多妻,允許其他男子擁有妻子,在一定程度上維護了社會的和平。
而且一夫一妻制也可以讓雄性更加專注於培育後代,而不是天天想著怎麼去興風破浪,尋找別的伴侶。
而且科學家還發現,相對於一夫多妻,一夫一妻的動物擁有更大的腦袋,這可能是因為它們需要處理比較多的親密他人的要求,對親人的情緒做出一定的評估和反應。
另外就是,一夫一妻還有利於資源分配。
不管是資源比較貧瘠的農耕社會還是後來的封建社會,你會發現那些一夫多妻的家庭基本上都會存在分割家產的現象,在賭王何鴻燊去世後,也是面臨5000億財產如何分配的問題。
而一夫一妻的制度有利於把私有財產保留在家庭中,而不是分散在更多人手中,這樣會導致資源稀釋,無法實現利益的最大化,最終也會走向沒落。
既然一夫一妻制度那麼好,為什麼還有人經常站出來提出質疑呢?
自然界中一夫一妻也分散在各個物種,雖然佔比不是很高,哺乳動物佔比在3%左右,靈長類動物佔比在15%左右。
在動物的世界中,一夫一妻的優劣之處,被展現的淋漓盡致。
其中佔比最大的就屬鳥類了,其中90%左右的鳥類社會是一夫一妻制。但是可笑的是它們的鳥巢裡30%或者更多的幼鳥都是非定居的雄性的,但是鳥爸並不知道,還是辛辛苦苦的和鳥媽一起抓蟲養育隔壁老王家的孩子。
因為在雄鳥看來,這種方式不僅增加了繁殖成功的機會,而且還不需要照顧。
但是代價就是自己出門風流的時候,自己的後宮也可能失守,導致自己養大的孩子也可能不是自己的。
又比如和我們比較接近的靈長類動物——猩猩,它們更愛的是一夫多妻的制度。
我們在看動物世界相關的紀錄片時,就會經常看到,一隻雄性猩猩為了擁有多隻雌猩猩,就會和現在的"領主"決鬥,如果老領主被打敗,新領主就會獲得所有雌猩猩的所有權,而且還會把老領主的孩子們都給弄死,以保留資源留給自己的後代。
當我們沒有了把繁衍後代當做人生的唯一人生的使命,也不再需要為了家族傳承而活的時候,生活在現在的我們強調活的更加有質量,更加追求自己。
所以當一夫一妻制沒辦法跟上人類在精神層面的需求時,就會遭到質疑。
人本身也是一種動物,這些原本被壓抑在體內的渴望就會被激發出來。
在動物界的伴侶關係有多少,人們也可以發展處來多少,甚至更多。。。
所以這樣看下來是不是發現,無論是動物社會還是人類社會,一夫一妻制或者是一夫多妻制,要不就是和後代有關,要不就是和資源有關。
也許這就像美國學者戴維·巴拉什在《告別伊甸園》一書中所說:
"人類從一夫多妻制到一夫一妻制的轉變發生在距今一萬年到五千年前。人類有著根深蒂固的一夫多妻制傾向。人類從一夫多妻制轉向一夫一妻制,僅僅是一個最近的進化發展,而且還在進行中。"